
水泥混凝土拌和物稠度试验方法(坍落度仪法).pdf
6页水泥混凝土拌和物稠度试验方法水泥混凝土拌和物稠度试验方法( (坍落度仪法坍落度仪法) ) (T0522(T0522- -2005)2005)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采用坍落度仪测定水泥混凝土拌和物稠度的方法和步骤 本方法适用于坍落度大于 10 ㎜,集料公称最大粒径不大于 31.5 ㎜的水泥混凝土的坍落度测定 二、仪器设备 1、 坍落筒:如图所示, 坍落筒为铁板制成的截头圆锥筒,厚度不小于 1.5mm,内侧平滑,没有铆钉头之类的突出物,在筒上方约 2/3 高度处 有两个把手,近下端两侧焊有两个踏脚板. 2、捣棒:为直径 16 ㎜,长约 600 ㎜并具有半球形端头的钢质圆棒 3、其它:小铲、木尺、小钢尺、镘刀和钢平板等 三、试验步骤 1、试验前将坍落筒内外洗净;放在经水润湿过的平板上(平板吸水时应垫以塑料布),踏紧踏脚板 2、将代表样分三层装入筒内,每层装入高度稍大于筒高的1/3,用捣棒在每一层的横截面上均匀插捣 25 次,插捣在全部面积上进行,沿螺旋线边缘至中心,插捣底层时插至底部,插捣其它两层时,应插透本层并插入下层约 20-30㎜,插捣须垂直压下(边缘部分除外),不得冲击。
在插捣顶层时,装入的混凝土应高出坍落筒口,随插捣过程随时添加拌和物当顶层插捣完毕后,将捣棒用锯和滚的动作, 清除掉多余的混凝土, 用镘刀抹平筒口, 刮净筒底周围的拌和物而后立即垂直地提起坍落筒,提筒在 5~10s内完成,并使混凝土不受横向及扭力作用从开始装筒至提起坍落筒的全过程,不应超过 150s 3、将坍落筒放在锥体混凝土试样一旁,筒顶平放木尺,用小钢尺量出木尺底面至试样顶面中心的垂直距离,即为该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精确至 1mm 4、当混凝土的一侧发生崩塌或一边剪切破坏,则应重新取样另测如果第二次仍发生上述情况,则表示该混凝土和易性不好,应记录 5、当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大于 220 ㎜时,用钢尺测量混凝土扩展后最终的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在这两个直径之差小于 50 ㎜的条件下,用其算术平均值作为坍落扩展度值;否则,此次试验无效 6、坍落度试验的同时,可用目测方法评定混凝土拌和物的下列性质,并予记录 (1)棍度:按插捣混凝土拌和物时难易程度评定,分“上”、“中”、“下” 三级: “上’:表示插捣容易; “中”:表示插捣时稍有石子阻滞的感觉; “下’:表示很难插捣 (2)含砂情况:按拌和物外观含砂多少而评定,分“多”、“中”、“少”三级: “多” : 表示用镘刀抹拌和物表面时, 一两次可使拌和物表面平整无蜂窝; “中”:表示抹五六次才使表面平整无蜂窝; “少”:表示抹面困难,不易抹平,有空隙及石子外露等现象。
(3)粘聚性:观测拌和物各组分相互粘聚情况评定方法用捣棒在已坍落的混凝土锥体侧面轻打,如锥体在轻打后逐渐下沉,表示粘聚性良好;如锥体突然倒坍、部分崩裂或发生石子离析现象,即表示粘聚性不好 (4)保水性:指水分从拌和物中析出情况,分“多量”、“少量”、“无”三级评定 “多量”:表示提起坍落筒后,有较多水分从底部析出 “少量”:表示提起坍落筒后,有少量水分从底部析出 “无”:表示提起坍落筒后,没有水分从底部析出 四、试验结果 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和坍落扩展度值以毫米(㎜)为单位,测量精确至 1mm,结果修约至最接近的 5 ㎜ 五、试验报告 水泥混凝土和物坍落度试验报告水泥混凝土和物坍落度试验报告 (一 )试 验 目 的 : ( 二 )试 验 方 法 : ( 三 )试 验 记 录 : ( 四 )试 验 日 期 : 试验次数 坍落度(mm) 三级评定 粘聚性 1 棍度 含砂情况 保水性 2 3 平均值 修正值 备 注 (五)计算过程及结果 影响混凝土坍落度之生产施工方面影响混凝土坍落度之生产施工方面 混凝土原材料影响 沙河水洗砂由于存料时间和批次不同,含水量不稳定,且通过试验确定含水量时局限性较大,粗骨料一般情况含水量比较稳定,但有时也会变化,原因是骨料厂多为开敞式存放,在雨后骨料含水量发生变化,拌制混凝土时骨料吸水率不同会造成混凝土坍落度不同程度的偏差。
机械和搅拌时间影响 混凝土搅拌时间长会造成骨料吸水量加大, 使混凝土熟料中的自由水份减少,造成混凝土坍落度的损失 混凝土搅拌机械计量系统误差也会造成混凝土坍落度损失,混凝土配和比是通过精确计算并经过多次试配调整得出来的,任何一种材料由于计量不准确,都会使单位内材料比表面积发生变化,材料比表面积变化越大,坍落度经时损失也越大 混凝土运输机械的影响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距离和时间越长,混凝土熟料由于发生化学反应、水份蒸发、 骨料吸水等多方面原因, 自由水份减少, 造成混凝土坍落度经时损失,混凝土皮带运输机、串筒还会造成砂浆损失,这也是造成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的重要原因 混凝土浇筑速度的影响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熟料到达仓面内的时间越长,会因为发生化学反应、 水份蒸发、骨料吸水等多方面原因使混凝土熟料中的自由水份迅速减少造成坍落度损失,特别是混凝土暴露在皮带运输机上时,表面与外界环境接触面积较大,水份蒸发迅速,对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的影响最大根据实际测定当气温在25℃左右时混凝土熟料现场坍落度在半小时内损失可达 4cm 混凝土浇筑时间的影响 混凝土浇筑时间不同,也是造成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早上和晚上影响较小,中午和下午影响较大,早上和晚上气温低,水份蒸发慢,中午和下午气温高水份蒸发快, 水份损失越快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越大, 混凝土的流动性、粘聚性等越差,质量越难保证 设计一般都不会设计坍落度的,坍落度是根据施工来确定的,一般泵送砼 13~15cm,有特殊要求的(抗冻、抗渗等)15~17cm,流态混凝土为 18~22cm,常态混凝土为 7~9mm,干硬性砼 3~5cm,5~7cm 坍落扩展度法坍落扩展度法 该方法适用于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 40 mm、坍落度不小于 10 mm 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测定 目前,尚没有能够全面反映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测定方法在工地和试验室,通常是做坍落度试验测定拌合物的流动性, 并辅以直观经验评定粘聚性和保水性 坍落度试验的方法是:将混凝土拌合物按规定方法装入标准圆锥坍落度筒内,装满刮平后,垂直向上将筒提起,移到一旁混凝土拌合物由于自重将会产生坍落现象然后量出向下坍落的尺寸,该尺寸(mm)就是坍落度,作为流动性指标,坍落度越大表示流动性越好 当坍落度大于 220 mm 时,坍落度不能准确反映混凝土的流动性,用混凝土扩展后的平均直径即坍落扩展度,作为流动性指标。
在进行坍落度试验的同时,应观察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保水性,以便全面地评定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粘聚性的评定方法是:用捣棒在已坍落的混凝土锥体侧面轻轻敲打,若锥体逐渐下沉,则表示粘聚性良好;如果锥体倒塌,部分崩裂或出现离析现象,则表示粘聚性不好 保水性是以混凝土拌合物中的稀水泥浆析出的程度来评定坍落度筒提起后,如有较多稀水泥浆从底部析出,锥体部分混凝土拌合物也因失浆而骨料外露,则表明混凝土拌合物的保水性能不好 如坍落度筒提起后无稀水泥浆或仅有少量稀水泥浆自底部析出,则表示此混凝土拌合物保水性良好[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