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知识.docx
9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知识一、??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资源配置:1.目标:是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最大限度的满足自己生存和 发展的需要2 .必要性:解决人们对资源需求的无限性和资源有限性的矛盾3.两种方式: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主要通过市场调节作用实现市场:1.产生:市场是和商品经济同时产生和发展的3 .含义:狭义:商品交换的场所,有形市场广义: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4 .作用(即价值规律作用):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的变化和相互作用,支配着人们 的经济活动,即调节着人、财、物的投放方向和数量比例市场经济:1.含义:社会化的商品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5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产生和发展6 .有效运行的条件:(1)企业多,自由进入市场,充分竞争(2)灵活的价格(价格是资 源配置最集中的表现)7 等性:1.含义:市场上经济活动参加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8 .决定因素:价值规律的作用,价值规律也是市场经济基本规律9 .内容:(1)经济活动参加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2)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10 作用:使市场经济有利于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竞争性:1.含义:经济活动参加者之间存在着广泛的竞争2 .原因:(1)竞争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也是市场经济的特征(2)在市场经济中,市场 价格在竞争中形成,所以竞争是商品交换得以进行的前提3 .作用:(1)积极作用:a对生产者和经营者形成外在压力,使其改进技术,提高产率,优 胜劣汰b保证价格变化灵敏性,使供求关系很快得到调整,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一综上,竞争 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2)消极作用:a盲目竞争,社会资源的浪费b导致垄断,不 利于资源优化配置4 .正确看待竞争:公平竞争,正当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法制性:1.含义:社会经济运行有健全的法制基础,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经济活动依据 市场经济的法规进行5 .必要性:健全的法制是协调和处理矛盾,体现公正平等的依据和准则6 .对经济活动参加者的要求:(1)学法 懂法 守法 用法(2)及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 符合法律的规范,又能够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7 放型:1.含义:市场不是相互封闭的,全国是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并同世界连在一起8 .决定因素:(1)生产者和经营者为市场需要而进行生产和经营,实实质是为消费者而 生产和经营(2)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广泛发展要求具有开放性9 .作用:(1)打破区域封锁(2)生产要素自由流动10 地位: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内在属性四个特征的关系:1.平等性与竞争性相互制约:没有平等性,竞争不能正常进行;没有竞 争就无平等可言2 .法制既是平等和竞争的保证,又是平等性的体现3 .开放是平等和竞争充分展开的前提,也是法制发挥作用的社会条件4 .四个特征既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形式,又是市场经济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四个特征的共同作用(市场经济作用):1.有效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2.引导企业按照社 会需要组织生产经营3.对商品生产者实行优胜劣汰的选择二、?国家的宏观调控:市场的不足:1.市场不是万能的;2.市场具有固有的弱点和缺陷:(1)自发性:表现:a生产经营者追求自身利益b不正当经济行为危害:a两极分化b社会矛盾,不利于社会经济健康发展(2)盲目性:原因:a生产经营者不可能掌握社会各方面信息 b无法控制经济变化 的趋势危害:a经济波动b资源浪费(3)滞后性:原因:a事后调节b时间差危害:a经济波动b资源浪费宏观调控的必要性:1.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有其固有的缺陷和弱点2.不仅要有市场 调节,还要有宏观调控3.宏观调控可以克服市场的缺陷 4.二者结合,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 序发展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宏观调控的手段:1.经济手段:(1)含义: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 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2)外沿:经济政策:价格、税收、信贷、利率、汇率、产品销售、产业、扶贫、货币 等政策经济计划:年度计划、五年计划、十年规划(3)作用:经济政策:调动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经济计划: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经济发展起重调控作用2.法律手段:(1)含义: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2)市场经济法制性(3)作用:a有效维护经济活动参加者的合法权利 b调整社会经济关系c规范生产经 营者的活动和市场秩序d保证经济正常运行3 .行政手段:(1)含义: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行政命令、指示、指标、规定等 行政措施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2)特点:直接、迅速(3)注意:a必须反映客观经济 规律的要求b不能片面强调和过多运用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的必要性:1.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 全面进步2.市场经济是我国对外开放走向世界的需要社会主义舒畅经济的基本特征: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 标志公有制意义:(1)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有坚实的经济基础(2)劳动人民在 社会生活中的主人翁地位得以实现(3)防止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效率优先,兼顾公平5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原因:(1)各部门各企业以及劳动者之间利益上的一致性,国家能够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2)国有经济导向作用(3)中共作为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领导核 心,有能力将全国人民的意志统一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四、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原因:1 .与资本主义不同:(1)社会生产目的: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2)人与人 的关系:平等劳动关系,走向共同富裕(3)分配方式2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和由此产生的社会成员之间的根本利益的一致性,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为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生产关系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国有经济:1 .外沿:国有自然资源,国有企业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2 .地位: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经济基础和国民经济领导力量3 .主导作用体现在控制力上:(1)对国民经济命脉占支配地位一保证经济发展的社 会主义方向(2)国有经济要提高自己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4 .主导作用的意义: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国有经济控制经济命脉,发挥社会主义 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5 .国有经济比重下降,但只要坚持公有制主体,国家控制经济命脉,就不会影响 我国社会主义性质6 .主导作用实现方式:国有独资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集体经济:1 .地位:公有制经济重要组成部分2 .优越性:(1)把分散的生产资料组织起来,有助于克服个体经济力量单薄,无力地与 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弱点(2)集体经济组织是独立的经济单位,有充分的自主权,经营方 式比较灵活,对市场有较强的适应性,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3 .作用:(1)共同富裕原则得以实现(2)吸收社会分散资金(3)缓解就业压力(4) 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收入4 .农村集体经济: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1)集体和农户两个经营层次(2)实行双层经营体制的理由:铜我国总体水平低相适应,避免过去大规模经营造 成的弊端;适应农业生产特点(3)内容:a. 一方面,在坚持基本生产资料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农户与集体签订合同, 承包一定的土地或生产任务,并根据劳动成果取得劳动收入b.另一方面把集体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结合起来,宣统则统,宜分则分,统分结合(4)优越性:发挥了集体的优越性和个人的积极性,既能适应分散的小规模经营, 又能适应相对集中的规模经营(5)作用: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 活水平(6)家庭承包是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双层经营体制是家庭承包的保障混合所有制经济:1.含义:由各种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和经营 的所有制形式2.股份制企业的性质取决于与它相适应得的社会制度和控股权在谁手里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1.原因:社会化大生产程度有不同层次,生产水平多层次决定 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性2.作用:(1)有利于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2)有力推动了整个国民经 济的迅速发展五、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1 .表现:(1)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既有量的优势,又有质的提 高(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2 .作用:保证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个体经济:(1)性质:小商品经济(2)特点:a.本质特点:以劳动者自己劳动为基础,一般不剥削他人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 者所有和支配b具体特点:(与私营经济比较)规模小,投资少,设备简单,经营灵活⑶作用: a利用分散的资源b发展小商品生产c保存和发展传统技艺d活跃市场e方便人民生活f 增加劳动就业2. 私营经济:(1)性质:资本主义性质(2)特点:a本质特点:雇佣劳动,剥削他人,以利润为目的b具体特点:(与个体经济比较)规模大,设备先进,生产率高(3)作用:a集中和利用一部分私人资金b为发展生产和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服务c吸引劳动者就业d增加劳动者收入和国家财政收入e提高国家综合经济实力3. 外资经济:(1)资本主义性质(2)外延: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的境外资本部分以及外商独资企业(3)地位:一种重要的非公经济(4)作用:a节省我国资 金b学习国外先进经验c有利于培养人才d加快现代化进程4. 非公经济作用:(1)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2)加快生产力的发展(3)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4)增加就业(5)促进国民经济发展5. 非公经济地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6. 对非公经济政策:鼓励保护引导监督管理基本经济制度的必要性:1 .根本原因: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2. 具体原因:(1)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a是以社会化大生产的公有制必然在所有制结构中居于主 体地位b有社会主义本质决定: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巩固和完善人民民主专 政,逐步消灭剥削,防止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2)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生产力整体水平低,不平衡,多层次;人口多, 底子薄,人民生活水平不高3. 有“三个有利于”决定: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 该为社会主义服务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三个有利于”的内容:(1)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2)有利于增强社会主 义国家的综合国力(3)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基本经济制度的作用: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促进我国经济建设(3)促进社会进步七、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以按劳分配为主体:1 .范围:社会主义公有制2 .分配客体:个人消费品(不是生产资料)3 .必然性:(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按劳分配的前提(2)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力发展水 平,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3)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 原因4. 优越性(作用):(1)激发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2)推动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 术,提高劳动技能(3)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5. 。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