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宇宙之旅.doc
2页宇宙之旅 课时:2-3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宇宙飞船的主要结构 2.学习和利用各种废弃物制作宇宙飞船 3.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养成收集有关宇宙飞船的信息与资料习惯 2.利用各种废弃物制作各种宇宙飞船 教学难点: 了解和掌握飞船的主要结构 教学用具: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上天的影片,自制宇宙飞船的教具模型、挂图等 课前准备: 1.引导学生多途径搜集相关载人飞船与宇航员的知识 2.同时并准备一些废弃材料(塑料瓶、纸盒、彩纸等)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组织教学 2.欣赏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把中国首位宇宙员杨利送上了太空后的一段影片,并讲解有关“神舟五号”的发射情况让学生通过直观的了解,亲身感受中国人民实现了千年来的飞天梦 3.导入课题 4.引导学生欣赏宇宙飞船图片作品,感受作品所体现的“宇宙飞船的形状特征” 5.鼓励学生说说形状特征是如何的?除了影片的宇宙飞船,你们是否还知道有关其他宇宙飞船的知识吗? 6.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组讨论 二.发展阶段 1.各组学生把各自搜集相关宇宙的各种资料及图片进行展示然后回答。
2.师生共同找出飞船的主要结构,师边讲边演示各种各样宇宙飞船的主要结构造型 3.师总结学生们搜集到有关宇宙飞船的相关知识,讲述宇宙的多种造型特征与设计原理,以及有关载人飞船、载人航天器组成的知识 4.师重点边讲边演示自做的教具模型一一分解几种宇宙飞船的主要外型结构部件 5.分组欣赏了解宇宙飞船的主要外型组成部分 6.启发每个小组应积极动脑,有创意地并要符合宇宙飞船的基本造型特点制作一艘宇宙飞船 7.学生分组进行绘制草图 8.师到各小组给予指导 9.各组学生开始制作活动 三、展示评价阶段 1.组织学生欣赏各小组展示自己组的作品,由各组组长阐释本组所制作宇宙飞船模型的特点与优点 2.引导学生自评与互相评 3.收拾与整理:学生整理桌面与地面,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四.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回家有机会制作卫星城,有一定的场景,有多种形状的卫星,并配以一定的交通工具与自然景物 附: 认识太空 人类几千年来不断地对太空进行探索,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天文学家,比如我国古代的天文学家:郭守敬、祖冲之、张衡……近几十年来,人类已经登上了月球,发射了许多探测器,去探索无边无际的太空世界,取得了很多成果。
人类是怎样从地面上到太空,在太空又是怎样探测太空世界的呢? (首先,要有航天发射中心,它是发射卫星、探测器、飞船等) 1、了解航天发射中心 我国有三个航天中心,分别是甘肃省酒泉发射中心,山西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西昌航天发射中心,主要发射人造卫星现在我们的生活都离不开卫星,如: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外国的新闻,这些新闻内容就是通过卫星传播过来的天气变化情况是通过卫星来观察云层而得知的 (卫星、飞船、探测器等是靠火箭装载飞进太空的) 2、了解长征系列火箭出示长征系列火箭) 火箭是用来发射卫星、飞船的长征”系列火箭是世界有名的火箭,它为我国发射了许多卫星、飞船99年11月20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神州”号航天仓,里面装载了一些种子、纪念品、还有五星红旗、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奥运会会旗,围绕地球飞行14圈后,于第二天凌晨3时30分回到地面,后来,“神州”号上的五星红旗作为最特别的礼物送给了澳门特别行政区,这次航行使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很骄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