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树问题案例.doc
7页《植树问题》教学案例安塞县第一小学 田海霞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117页例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性: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能理解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规律3.能够借助图形,利用规律来解决简单植树的问题二、过程与方法:1.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2.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践活动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植树棵树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间隔与棵树之间的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问题教具准备:课件学具准备:小棒 直尺 教学过程:一、 直接导入师:3月12日是什么日?生:植树日师:植树是一件很有意义的活动,它不仅绿化环境,净化空气,我们在劳动中锻炼身体,而且植树中还有很多数学问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植树问题二、 自主探究,找出规律 师:课件出示: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都栽)。
学校一共需要买多少棵树苗? 师:今年我校接到上级分给我们的植树任务,看都有哪些要求呢?谁来读一读?生:大胆的读,其他学生找要求:全长100米,每隔5米,师:这个条件很重要,谁来解释一下每隔5米什么意思?生: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或间隔师:像这样的间隔在生活中很多,你能找到吗?板书:间隔生:两端都栽师:两端都栽也很重要,请解释一下什么意思,能比划一下吗?板书:两端都栽还有什么要求吗?生:一边栽,用手比划师:比划,只栽一行树那学校需要买多少棵树,能帮咱学校算算吗?试着在练习本上写一写生写师巡视,选出几种不同的写法展示在黑板上师:同样的问题,得出了不同的答案,究竟哪一种正确呢?四人一小组探究:用摆一摆,画一画,或模拟实镜小组合作,师巡视师:探究出结果了吗?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组的结果小组代表发言:我们组探究出来的结果是21棵,我们组是用画线段的方法生展示讲解)师:听明白了吗?有什么要问的吗?小组代表发言:我们小组用摆火柴的办法,展示并讲解师:100除以5等于20个间隔,20是间隔数,20个间隔为什么要加1,学校要求怎么载(两端都载)20个间隔板书:间隔数评价:爱动脑,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种思想很可贵)师:我们在看一下,这个规律发现的过程,先出示2棵,3棵,4棵……生:仔细观察并说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规律。
师:提问80个间隔,多少棵树……,100棵树,多少个间隔……师:用手出示栽5棵树,每隔5米种一棵树,那么这段路有多长?师生总结规律:棵数=间隔数+1 间隔数=棵数-1生:改写黑板上的算式不加1不符合两端都栽的要求你看数学家总结出来的知识,我们也能总结出来,我们多棒!)师:你欣赏那个算式,为什么?如果还是那条小路,每隔4米种一棵,需要多少棵树苗?如果还是那条小路延长至1千米,还是5米栽一棵,(两端都栽)需要多少棵树苗?如果种了5棵小树,两端都栽,栽了多少米?师:总结的规律应用的很好,这个规律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请看,工人叔叔请我们帮忙啦三、应用规律师示图:在一条2千米的街道两旁安装路灯,(两端也要安装)每隔50米安一座,一共要安多少座路灯?生:读题,根据题意列式计算,可能写出两种不同的算式把不同的算式写在黑板上分析师:引导分析把什么看做树,选出正确的算式,并作强调街道两旁)师:帮完了工人叔叔,我们再去帮帮环保阿姨,为净化环境,公园沿小路的一侧设置10个垃圾箱,每隔30米放一个(路的两端都放),从第一个垃圾桶到最后一个垃圾桶的距离有多远?指名读.试试看.师:想一想这里要算的是什么?生:要算路的总长?写算式,讲解。
师:帮完了叔叔,阿姨,小明又遇到了难题,看他究竟遇到了什么问题课件出示:学校教学楼中,一年级在一楼,二年级在二楼,依此类推,卢老师去某个年级上课,每走一层要走20级台阶, 共走了100级台阶,他去几年级上课? 生:读题,计算然后解释,你把什么看做棵树,把什么看做间隔数师:生活中的植树问题很多,请欣赏师:其实生活中像这样的植树问题很多,听—当—当,是几时,当--当--当--当,几时广场上的大钟5时敲响5下,8秒敲完,12时敲12下,多长时间敲完?生:读题,写算式,讲解师:能帮帮老师吗?用15秒可以将一根木料锯成4段,如果用同样的速度将这根木料锯成7段要用多少秒呢?生:思考,写算式,讲解师:总结四、回顾小结想一想,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感觉怎么样?有没有什么收获? 植树问题教学反思 我在上完这节课后有以下思考:1、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植树问题是数学中一个独立的单元,其内容和生活联系非常密切这一课我们不仅是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生领悟研究复杂问题可以从简单问题入手因此我设计了一道数字较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画图来解决,在画图过程中学生就会发现没法解决。
从而启发学生可以自己选择数字小的来画一画从而让学生领悟解决复杂问题要先想简单的而且,可以在这种与平常不一样的活动中,获得真实感知和学习经验,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在探究过程中感受数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设计丰富的探究活动,采用多样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同时,我将所设计的体现新知识的材料,有层次地提供给学生导入新课后,我大胆放手让学生想一想、画一画、说一说,既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并恰当地向学生渗透“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先想简单的,从简单的问题入手来研究”这一数学思想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数学活动必须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过程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整节课,每一环节我都设计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学生在不断的操作和交流中,经历了观察、发现和感受的全过程;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获得了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上完课后,感觉到有以下不足之处,希望在以后的课前预设和课堂教学中努力改进:(1)本节课总觉得有些程序化,在引导学生思考和操作的过程中,对学生规定的有些死如果在探究规律时,再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主的去探究,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2)学生对如何求间隔数感觉有些不熟练,因为在课的设计中我缺少了这个环节我认为“路长÷间隔=间隔数”这个关系式的推导和教学过程很重要 3)在设计画图的路上面最好能够把5米、10米、15米……标注清楚,在学生画图操作之前,我对画图提出的要求也不够明确,所以有些学生在图中乱画,填写表格的时候也显得有些茫然后来在我的举例示范中学生才明白这个操作的具体要求4)整间课的我包办的比较多,应该让学生自己大胆的去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