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昌生物基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85页目录第一章 行业发展分析 7一、 进入本行业的主要壁垒 7二、 进入本行业的主要壁垒 8三、 生物基材料行业简介 9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 11一、 长链二元酸、二元胺及聚酰胺行业基本情况 11二、 生物制造技术的发展情况 14第三章 建筑工程说明 17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 17二、 建设方案 18三、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 18第四章 项目选址分析 20一、 项目选址原则 20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 20三、 创新驱动发展 25四、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28五、 产业发展方向 31六、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 33第五章 发展规划 34一、 公司发展规划 34二、 保障措施 35第六章 运营模式 37一、 公司经营宗旨 37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 37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 38四、 财务会计制度 41第七章 法人治理 47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 47二、 董事 49三、 高级管理人员 53四、 监事 55第八章 原辅材料成品管理 57一、 项目建设期原辅材料供应情况 57二、 项目运营期原辅材料供应及质量管理 57第九章 组织机构管理 59一、 人力资源配置 59二、 员工技能培训 59第十章 项目环境影响分析 62一、 编制依据 62二、 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63三、 建设期水环境影响分析 63四、 建设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 64五、 建设期声环境影响分析 64六、 营运期环境影响 65七、 环境管理分析 66八、 结论 67九、 建议 67第十一章 进度实施计划 69一、 项目进度安排 69二、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 69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 71一、 投资估算的依据和说明 71二、 建设投资估算 72三、 建设期利息 74四、 流动资金 75五、 总投资 76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 77第十三章 招标、投标 79一、 项目招标依据 79二、 项目招标范围 79三、 招标要求 79四、 招标组织方式 80五、 招标信息发布 80第十四章 项目风险评估 81一、 项目风险分析 81二、 项目风险对策 83报告说明我国聚酰胺产业近些年来已取得长足进步,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发展方式没有根本转变,共性技术研究缺位,原创性研究薄弱,缺少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部分关键原材料依赖进口,在开发周期、性能、可靠性等方面与国外同类产品差距较大,产品结构不尽合理,高端聚酰胺仍主要依赖进口等。
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29930.28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2599.9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5.51%;建设期利息330.3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10%;流动资金6999.9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3.39%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629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51115.59万元,净利润8614.66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1.52%,财务净现值9296.67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61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综上所述,该项目属于国家鼓励支持的项目,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客观,项目的投产将改善优化当地产业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本期项目是基于公开的产业信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等信息,并依托行业分析模型而进行的模板化设计,其数据参数符合行业基本情况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学习参考模板用途第一章 行业发展分析一、 进入本行业的主要壁垒1、技术壁垒长链二元酸、戊二胺等物质早在20余年前已在实验室中实现了生物转化,但在规模化生产过程中由于技术瓶颈的存在,导致产出率低、成本高、产品质量不达标等问题,从而无法实现产业化因此,对于潜在进入者来说,如何突破生物制造的技术瓶颈,降低成本、提升质量是实现产业化最大的壁垒。
2、研发团队壁垒生物制造与传统的化工制造不同,作为集生物学、化学、工程学等多领域知识的“会聚”领域,从业企业需要在合成生物学、细胞工程、生物化工、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学科领域均设有经验丰富的研发和技术团队,通过各学科之间的跨领域协同,系统地综合考虑提升质量和优化成本解决方案,并需要积累行之有效微生物的筛选评价体系,提升研发效率,因此,若没有成熟的复合型团队,就无法具备产品开发、迭代更新能力,也无法具备产品应用的拓展能力3、资金壁垒生物法制造长链二元酸、生物基戊二胺、生物基聚酰胺等产品的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往往需要大量的时间,且失败率极高,投资规模大即使掌握初代技术后,产品的后续研发、技术迭代更新等方面仍需要大量研发资金投入因此,本行业的新进入企业必须具备较强的资金实力二、 进入本行业的主要壁垒1、技术壁垒长链二元酸、戊二胺等物质早在20余年前已在实验室中实现了生物转化,但在规模化生产过程中由于技术瓶颈的存在,导致产出率低、成本高、产品质量不达标等问题,从而无法实现产业化因此,对于潜在进入者来说,如何突破生物制造的技术瓶颈,降低成本、提升质量是实现产业化最大的壁垒2、研发团队壁垒生物制造与传统的化工制造不同,作为集生物学、化学、工程学等多领域知识的“会聚”领域,从业企业需要在合成生物学、细胞工程、生物化工、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学科领域均设有经验丰富的研发和技术团队,通过各学科之间的跨领域协同,系统地综合考虑提升质量和优化成本解决方案,并需要积累行之有效微生物的筛选评价体系,提升研发效率,因此,若没有成熟的复合型团队,就无法具备产品开发、迭代更新能力,也无法具备产品应用的拓展能力。
3、资金壁垒生物法制造长链二元酸、生物基戊二胺、生物基聚酰胺等产品的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往往需要大量的时间,且失败率极高,投资规模大即使掌握初代技术后,产品的后续研发、技术迭代更新等方面仍需要大量研发资金投入因此,本行业的新进入企业必须具备较强的资金实力三、 生物基材料行业简介生物基材料,是利用谷物、豆科、秸秆、竹木粉等可再生生物质为原料制造的新型材料和化学品,主要包括生物基化工原料、生物基塑料、生物基纤维、生物基橡胶等生物基材料由于其绿色生产、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等特点,已成为快速成长的新兴产业1、国际发展概况生物基材料主要发展前景如下:①其原料来自于生物而非化石原料,降低了碳排放,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②部分材料具有可降解的特性,能够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③利用可再生性原料生产,来源广泛,降低了对油气资源的依赖,有利于生产企业拥有更稳定的原料供应美国农业部于2016年发布报告称,到2025年,生物基化学品将占据全球化学品22%的市场份额,其年度产值将超过5,000亿美元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已经在生物基材料行业进行的大量的投入,特别是部分国际领先的化工企业已经在聚乳酸、丙二醇等方面实现了突破并商业化。
2、我国发展概况生物基材料作为中国新材料行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发展迅猛,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主办的“2019国际生物基材料技术与应用论坛”预测,我国生物基材料行业保持20%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总产量已超过600万吨/年,正值发展的上升期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一、 长链二元酸、二元胺及聚酰胺行业基本情况聚酰胺(PA)俗称尼龙,是大分子主链重复单元中含有酰胺基团的高聚物的总称,可由二元酸与二元胺缩聚得到,也可由内酰胺开环聚合制得聚酰胺材料具有优良的韧性、自润滑性、耐磨性、耐化学性、气体透过性、及耐油性、无毒和容易着色等优点,主要用于纤维,也多作为工程塑料,在纺织品,汽车零件,地毯,包装等领域有广泛用途传统化学法生产缩聚型聚酰胺过程中,生产单体原料为二元酸和二元胺,全球缩聚型聚酰胺市场生产过程使用的二元胺以己二胺(己二腈加氢反应得到)为主而二元酸可以选择的种类较多聚酰胺所呈现的多样性大都由所使用的二元酸决定,例如聚酰胺66使用己二酸、聚酰胺610使用DC10(癸二酸)、聚酰胺612使用DC12(月桂二酸)聚酰胺作为重要的高分子材料之一,全球生产规模近千万吨,市场空间数千亿水平。
根据MarketsandMarkets预测,到2020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437.7亿美元国内聚酰胺产业竞争力近年来快速提升,部分产品还需要从国外进口2018年我国聚酰胺产能达到514.1万吨/年,需求量达到432.68万吨,国内产量为376.6万吨,受限于戊二胺等主要原材料进口供应不足、低端产品产能饱和以及产能定时检修等因素,国内聚酰胺实际产量低于需求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进口量维持在近80-100万吨水平,聚酰胺国产替代化空间较大在聚酰胺产品需求上,通用型聚酰胺PA66和PA6需求合计400.6万吨,合计占比92.59%;其他特种聚酰胺(包括长链聚酰胺、高温聚酰胺等产品)的需求量在32.08万吨,占比7.41%1、长链二元酸行业概况长链二元酸(LCDA)通常是指碳链上含有十个以上碳原子的脂肪族二元羧酸,不同数量碳原子的二元酸下游用途有一定区别:比如十碳的癸二酸主要用于生产聚酰胺610、癸二胺、聚酰胺1010、增塑剂壬二酸二辛酯(DOZ)及润滑油、油剂,还可用于医药行业以及电容器电解液生产;十二碳的DC12(月桂二酸)可用于制备聚酰胺612、高级香料、高档润滑油、高档防锈剂、高级粉末涂料、热熔胶、合成纤维以及其他聚合物。
此外,近年来,长链二元酸逐渐在合成医药中间体等方面显露出特殊作用和广阔用途2、二元胺行业概况二元胺是含有二个胺基的胺基化合物,主要用于聚酰胺等产品生产原材料,己二胺是使用量最大的二元胺品种之一1)己二胺行业概况己二胺分子式为C6H16N2,作为尼龙工业生产主要原材料,主要用于合成聚酰胺66、聚酰胺610等聚酰胺产品,也用于生产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等用己二腈为原料生产己二胺的技术比较成熟,全球约90%的己二腈用于生产己二胺,因此,己二腈的生产制约着己二胺产业的发展2018年,己二腈全球产能174.6万吨/年,产量141.2万吨,己二腈(用于生产己二胺)的生产技术目前被英威达、奥升德等公司所控制,且仅有英威达一家大规模对外销售我国尚无已建成的己二腈工业化生产装置,所需己二腈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成本较高,制约了我国己二胺及聚酰胺66产业的发展,已成为我国双单体聚酰胺行业发展核心瓶颈难题近年有部分厂商发布在国内建设己二腈生产线的信息,相关项目建成后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国地区己二腈供应紧张问题2)戊二胺行业概况戊二胺分子式为C5H14N2,相较于己二胺化学结构少一个CH2,戊二胺是重要的碳五平台化合物,可作为纺丝、工程材料、医药、农药、有机合成等领域的原料。
目前,尚无规模化生产戊二胺的公开信息,行业内企业尝试通过生物法生产,有报道称日本东丽公司及日本味之素公司曾尝试合作通过生物技术生产戊二胺,韩国希杰集团宣布进入生物基戊二胺市场,宁夏伊品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7年公告投资建设生物基戊二胺及聚酰胺56项目,但截至目前,上述公司均未对外公告项目后续进展情况二、 生物制造技术的发展情况目前,全世界的化工材料绝大多数来自石油然而,石油作为一种有限的资源,随着人类历史的快速进步和发展,能源枯竭问题亟待解决,同时,传统化工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矛盾也日渐突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基于基因组学与系统生物学在20世纪90年代的兴起,合成生物学于21世纪初应运而生,成为近年来发展最为迅猛的新兴前沿交叉学科之一合成生物技术是综合了科学与工程的一个崭新的生物技术,借助生命体高效的代谢系统,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改造生命体以设计合成,使得在生物体内定向、高效组装物质、材料逐步成为可能,合成生物技术应用于生物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