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九年级物理 沪科版 教案、学案汇总 第十八章 走进信息时代.doc

26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35078614
  • 上传时间:2018-03-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00KB
  • / 2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十八章 《走进信息时代》 单元备课 一、教材分析 本章讲述的信息的记录和储存、传输和共享,主要介绍信息 传递的方式、载体和现状,引导同学们关心、了解科技发展的动 态,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和负面效应,从而树立正确的 科学观 本章教材用了三节,即感受信息、让信息飞起来、踏上信息 高速公路,按照信息的记录、传递的发展史为主线进行安排 本章为常识性了解的科普知识,知识难度不高,在理论和技 术上不求全,不作过高要求因此学习本章知识,主要是开阔视 野,拓宽知识面,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和高科技的兴趣 本章包括感受信息、让信息飞起来、踏上信息之路三节内容 涉及科学内容主题二“运动和相互作用”中的光、电和磁 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了解波在 信息传播中的作用知道光是电磁波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 播速度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波长是第一次出现的物理量,教学中要注意阐述,以机械波 为例,以横波为例,使学生产生感性认识,从而明确波长的物理 意义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属于知道的水平,能够进行最简 单的计算即可 电磁波的速度是很重要的物理常数,应该记住电磁波在信息 传播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教材让学生了解到电磁波传播信息时, 具有携载信息的作用,频率越高的电磁波,携载的信息容量越大。

      “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是 联系实际进行“科学、技术、社会”教育的一条标准,是将知识 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有机联系的最佳结 合点通过学习,使学生受到现代物理思想的启迪,对科学技术 对社会的影响有初步认识,这对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本章第一节从古至今,介绍了信息的记录、传播的方式第 二节介绍了电磁波这是本章的核心内容第三节踏上信息之路, 介绍信息高速公路的物质基础、传输光的介质:光纤,系统 的网络;因特网 本章的科学内容重点在第二节,全章三节内容,共同完成课 程目标: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难 度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2、知道电磁波的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3、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4、了解波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 5、了解人类经历的五次信息变革并体会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 和贡献 6、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电磁波的应用,体会科学技术对人类、 社会、自然的作用,培养关心科技前沿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了解波在信息传 播中的作用 (2)知道光是电磁波。

      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难点:1.波的相关概念 2.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四、教具与教法 1、主要是学生自主阅读,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相关资料,课上 用多种形式交流信息、理解和体会; 2、教师和学生一起收集资料、交流,一同经历,共同提高; 3、光纤实验、因特网尽可能让学生亲身做一做,听筒、话筒拆开看一看; 4、引导学生习惯用所学知识去体验生活中的高科技 5、本章教学,切忌教师一讲到底,一定要让学生多讨论、多 交流,逐步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对社会、对自然的作用,逐步 思考人类应该怎样应用科学技术同时,激发学生关心科技前沿, 引导学生在课外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相关信息 五、教学课时设计新授课3课时(每一节用1课时) ,复习1课时,检测讲评 1课时,共计5课时 第一节 感受信息 教学目标: 1.了解主要的信息记载的介质和信息传播的方式 2.了解和电报 3.能说出中华民族在信息记录和传播的历史中所作的贡献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主要的信息记载的介质和信息传播的方式 难点:了解和电报 教具: 录音磁带、录像磁带、计算机软盘、各种磁卡、实物及 其挂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每当我们提到长城,自然会联想到烽火台。

      烽火台筑在长城 沿线的险关和交通要道上古代士兵一旦发现敌情,便立刻点燃 烟火发出警报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它说明早在三千多年前, 我国就有了利用烽火传递信息的方法我们今天的探究,就要从 烽火台开始,直到发现电脑网络通信的奥秘,寻找人类社会走向 信息时代的脚印…… 二、投放学案,引导自学 先让学生按学案中“自主学习”部分内容,自学教材内容, 教师主要提供给学生挂图,讲述的原理部分三、合作共建,经历过程 通过以下几个问题的提出,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1、信息的概念 提出问题:当今世界的三大产业是能源、材料和信息,你知 道什么是信息吗? 2、古代信息的传播 你知道古代人们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吗?早期的信息传递具有 哪些特点? 3、信息的记录 你知道信息的记录的发展历史吗?中华民族的祖先在信息的 记录上作出过哪些杰出的贡献? 4、现代信息的传播 现代信息的传播主要采用哪些方式? 5、电报 电报的发明者是谁?信息是怎样传播的? 6、 出示的挂图和实物,问:的发明者是谁?它有哪几 部分组成的?各部分有什么作用?和学生一起分析的结构 小结:1、的基本原理: 的话筒与对方的听筒组成串联电路话筒靠电阻与电流 的关系,把强度不同的声波变成相应大小的电信号,而听筒里有 电磁铁和膜片,电流大小不同引起磁场强弱不同吸引膜片引起振 动。

      听筒就把电信号变成膜片的强弱振动,把声音还原出来,振 动→强弱变化的电流→振动 2、的话筒 由金属盒、碳粒和膜片组成,它的作用是通过碳粒间电阻的 变化,将声音转化成强弱按声音振动而变化的电流 3、的听筒 由永磁铁、螺线管和薄铁片组成,它的作用是按声音振动的 强弱而变化的电流转化成相应的声音 四、知能应用,归纳方法 1、我国是世界上用户最多的国家间是通过______ 传递信息的我们能听到发出的声音,是因为中的发声 体在_____若把一部放在真空罩中,再用另一部拨打罩 内的号码,结果发现罩内彩灯闪烁,但却听不到的 铃声,这是因为_____不能传声 答案:电磁波 振动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2、下列元件中装在话筒里的有( ),装在听筒里的有( ) A、电磁铁 B、碳粒 C、膜片 D、电池 【解析】话筒由金属盒、碳粒和膜片组成,它的作用是通过 碳粒间电阻的变化,将声音转化成强弱按声音振动而变化的电流; 听筒由永磁铁、螺线管和薄铁片组成,它的作用是按声音振动的 强弱而变化的电流转化成相应的声音答案:B C,A 3、的听筒主要应用了电流的( ) A、热效应 B、化学效应 C、磁效应 D、三种效应都 有 【解析】听筒里有电磁铁,它的作用是按声音振动的强弱而 变化的电流,导致电磁铁磁性大小随之改变,这样吸引薄铁片的 力量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转化成相应的声音。

      它是利用电流的 磁效应来工作的答案:C 4、的最基本组成部分为______和______的基本原 理就是把______变为_____再变为_______ 答案:话筒、听筒 振动、强弱变化的电流、振动 五、诊断评价,查漏补缺 1.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 和 ,加速了知 识和思想的传播,加快了文明的进程 2.的听筒里有 和 ,当对方强弱不同 的电信号传到听筒后,听筒将电信号变成 , 这样便把 还原出来 3.关于的工作过程,有如下几句话: ①膜片忽松忽紧,挤压碳粒 ②人对着话筒说话时,声波使膜片振动③电阻忽大忽小 ④磁铁对铁片的吸引力忽大忽小,使铁片振动,振动情形与 说话情形相同 ⑤在电路中产生强弱按声音的振动而变化的电流 合理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 B. ②①④③⑤ C. ①②③⑤④ D. ②①③⑤④ 答案:1、造纸 印刷术 2、电磁铁 膜片 膜片的强弱振 动 声音 3、D 六、课堂小结,构建网络让学生小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系统本节知识,其他同学 进行补充。

      七、布置作业 完成同步探究开放性作业 八、板书设计 第一节感受信息 一、什么是信息: 二、古代信息的传播: 1.方式:烽火、驿马、信鸽 2.特点:速度慢、距离近、信息量小 三、信息的记录: 四、的原理: 原理:声音的振动——变化的电流——声音的震动 话筒:由金属盒、碳粒和膜片组成,它的作用是通过碳粒间 电阻的变化,将声音转化成强弱按声音振动而变化的电流 听筒:由永磁铁、螺线管和薄铁片组成,它的作用是按声音 振动的强弱而变化的电流转化成相应的声音 九、教学反思第一节《感受信息》学案 一、自主学习 1、早期信息的传播方式及特点: (1)传播方式:在交通和通信很不发达的时代,人们常使用 ____、____、____等方式来传递信息 (2)特点:传播速度_____、距离_____、信息量_____ 2、现代信息的传播主要采用哪些方式? 3、记录信息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等 4、电报与: (1)19世纪30年代,莫尔斯发明了_____,为人类打开了电 信世界的大门莫尔斯电码用_____和_____脉冲(点和划)代表 字母,使信息以莫尔斯电码的形式沿电缆传送出去 (2)1876年贝尔发明了_____,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 明之一。

      机通常由_____、____和_____组成机的原理 是:振动→变化的电流→振动 二、合作探究 探究:的发明者是谁?它有哪几部分组成的?各部分有 什么作用?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1、机话筒里的金属盒、碳粒和膜片构造在一起,它的作 用相当于( ) A.开关 B.电源 C.变阻器 D.电磁铁 2、由 、 和 三部分组成的 话筒的作用是 ,听筒的作用是 三、重难点知识突破 1、下列信息传递方式的载体是:两人面对面交谈时是利用 _______________传递声音;两地间通过交谈时是利用 _________________传递声音;家中电视机能收到国内电视节目是 利用______________传递节目内容 2、下列关于信息的传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光和电磁波中,只有电磁波能够传递信息 B.固定、移动、广播和电视都是利用导线中的电流 传递信息的 C.摄像机拍得的物体图像,直接通过发射天线发射传播信息 D.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都可以用来传 递信息 3. 动圈式话筒.当你对着话筒说话时,声音使与膜片相连的 线圈振动.线圈在磁场中的这种振动,能产生随着声音变化而变 化的 ,这是 现象. 四、知能应用 1.人类互相传递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请你举出两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的最基本组成部分为_____和______的基本原理 就是把_________变为_______再变为___________ 3.我国古代利用烽火传递边疆警报,古希腊人用火炬的位置 表示字母符号,这些都是通过传递______信号达到传递信息的目 的利用击鼓鸣金可以报送时刻或传达命令,这是传递的_____信 号 4.信息有多种载体,请你举出三种常见的信息载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机话筒里发生的主要能量转化是:( ) A、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B、热能转化为电能 C、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D、电能转化为势能 6、机听筒里发生的主要能量转化是:( ) A、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B、热能转。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