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临汾市新英学校2021年高二地理测试题含解析.docx
13页山西省临汾市新英学校2021年高二地理测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茭白是一种蔬莱,适宜在淡水中生长,有“水中人参”的美誉生吃茭白,口感生脆,肉质很嫩,有一股新鲜水果才有的清甜味下图为我国某镇菱白产业链示意图,该镇以茭白生产为主导产业,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0.为延长产业链,该镇还可发展的产业是( )A.休闲食品 B.金融产业 C.软件开发 D.服装制造11.该产业链取得的环境效益主要表现为( )A.减少农药、化肥使用,减轻水体污染 B.增加固体废弃物排放,减轻土壤污染C.增加该地植被覆盖,减轻了水土流失 D.增加中药材供应,减少药材资源枯竭参考答案:10.A 11.A10.读图可知,图示地区是在茭白种植基础上的将茭白直接面向市场,同时对于废弃物实现了再利用,为延长产业链,该镇还可发展茭白进行深加工,发展休闲食品产业,进一步延长产业链,A对服装制造、软件开发、金融产业需要大量劳动力、科技人才及便利的交通条件,与该产业链的延长无关据此选A11.图示产业链减少了农药、化肥的使用,减轻了水体污染,A对。
读图可知,该地实现了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但是原来排放的废弃物不属于工业废弃物,并未造成土壤污染,B错该产业链并未增加该地植被覆盖,C错该产业链也与药材枯竭无关,D错据此选A 2. 广西桑蚕产业发展迅速,近年来蚕丝产量已经稳居全国第一据此,回答下列小题3. 广西发展蚕丝纺织工业的优越条件是( )①高校密集,科技发达 ②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③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④原料丰富,蚕丝产量高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4. 与传统桑蚕产业相比,广西开展桑蚕资源综合利用,对当地带来的好处是( )①延长桑蚕产业链,增加经济收益 ②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③综合利用废弃物,消除环境问题 ④根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参考答案:3. B 4. A试题解析:【3题详解】蚕丝纺织工业是劳动密集型工业,与高校密集,科技发达关系不大,①错工业生产与季风气候,关系不大,③错广西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适宜纺织工业发展,②对 该地蚕丝产量高,原料丰富,有利于蚕丝纺织业发展,④对。
所以B对4题详解】广西开展桑蚕资源综合利用,延长桑蚕产业链,增加经济收益,①对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②对综合利用是延长产业链,不是利用废弃物,消除环境问题,③错不能根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④错所以A对3. 下图为松花江的流凌现象,冰河流凌聚集成团状,前赴后拥甚为壮观该流域是东北葡萄的重要产地秋季将 “肥壮”、“有发展潜力”的枝条剪下,贮存在菜窖内或埋入地下,春暖雪化时再在农田扦插而对于已经“长大成人”的植株,则把葡萄底部及株枝用厚厚的土掩埋,保证春季又能茁壮生长据此回答24~25题24.下列关于该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该河以冰川积雪融水补给为主B. 该河下游在俄罗斯境内注入北冰洋C. 该河流上游落差小,水力资源贫乏D. 该河流出现流凌现象,可能在下游堆积形成凌汛25.材料中对葡萄株枝的处理措施主要是为了应对( ) A.积雪压坏株枝 B.冬季严寒 C.积累养分 D.强太阳辐射导致干旱 参考答案:D B4. 一直以来,我国鼓励东部工业向中、西部转移,但见效不明显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净产业转移(转入量一转出量)和净碳排放转移(转入量一转出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4. 制约我国东部工业向西部转移的因素有①东部的交通条件 ②东部的产业集聚效应③西部的资源状况 ④西部的劳动力价格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25. 图中A. 东部沿海以低污染产业转出为主 B. 中部地区以高污染产业转入为主C. 京津地区以低污染产业转入为主 D. 西北地区以高污染产业转出为主参考答案:24. A 25. C24. 我国东部的交通更便利,东部的产业集聚效应好,工业发展更有利,因此会制约我国东部工业向西部转移25. 读图可知,京津地区净碳排放转移最低,所以京津地区以低污染产业转入为主5. 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在全国中的地位并不领先,其中原因有A.能源开发规模不大B.我国能源需求量不大,能源丰富难以发挥出优势C.石油取代煤成为我国主要能源,煤炭开采开工不足D.结构单一,生产链简短,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不高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山西是我国能源基地,能源开发规模大,A错我国能源需求量大,能源丰富但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求,B错石油比重在增加,但在我国煤仍是我国主要能源,C错山西产业结构单一,生产链简短,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不高,D对。
6. 北京时间2008年3月24日下午5时45分,北京奥运圣火在希腊赫拉神庙 ( 位于38°N,22°E附近)前采集成功圣火采集方式遵循古希腊的传统,由首席女祭司在奥林匹亚的赫拉神庙前朗诵致太阳神的颂词,然后把太阳光集中在凹面镜的中央以产生高温,引燃圣火,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奥运圣火点燃时A.地球上已有部分地区进入3月25日 B.这一天北京昼长夜短C.美国旧金山已经旭日东升 D.太阳直射点还在南半球参考答案:B7. 下图是2013年2月19日中国气压分布图,AB两地天气晴朗图5是 19日曱乙丙丁四个城市天气状况资料中央气象台)回答27~28题图527. 图中AB两地气压差最大约为A. 34 B. 39 C. 44 D. 4928. 仅就该日天气状况来看,四城市中空气质量最好的是A 甲 B.乙 C.丙 D. 丁参考答案:27.B 28.B8. 下面左图是某岛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右表是该岛屿甲、乙两地1月和7月平均降水量表据此回答15~16题15.下列有关该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岛是太平洋中的火山岛B. 该岛呈东北—西南走向,甲位于西部,乙位于东部C. 该岛为热带季风气候D. 该岛为温带季风气候16.造成甲、乙两地降水量季节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①太阳辐射 ②大气环流 ③洋流影响 ④地形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参考答案:D B9. 下图示意世界某大洲局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单位:℃)分布。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8. M地气温最有可能是A. 13℃ B. 17℃C. 27℃ D. 31℃19. 影响甲地气温比乙地高的主导因素是A. 海陆位置 B. 纬度位置C. 地形地势 D. 洋流性质20. 图示西南沿海地区海岸线曲折,多幽深的峡湾,其形成原因主要是A. 冰川作用 B. 流水作用 C. 火山作用 D. 断裂下陷参考答案:18. B 19. A 20. A18.M地沿岸有秘鲁寒流,对沿岸的气候起降温作用根据闭合等温线规律“大于大值,小于小值”可知M地的气温在15°C—20°C之间,故B对19.根据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判断气温高低规律:凸向低纬比同纬度气温低,凸向高纬比同纬度气温高,则气温甲比乙高本题可以利用排除法,两者纬度相同,故B错甲深居内陆,乙在沿海受海洋的影响大,根据等温线的“陆南点南”规律(即陆地等温线向南凸出,则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可判断出当地为夏季,本题的关键是判断出季节由于海洋比热容大,夏季升温慢,故乙气温要低些,陆地比热容小,升温快,故甲的气温要高些所以主要是受海陆差异的影响,A正确甲乙都在潘帕斯草原上,地势差异小,故C错。
流经乙附近的主要是巴西暖流,对沿岸的气候起增温增湿的作用,但乙气温却比甲要低,说明主要不是受洋的影响,故D排除20.峡湾主要是冰川侵蚀而成,答案选A10. 读图5—17—9,完成16~17题16、沿EF线上的山脉是 ( )A.两个国家的分界线 B.两个大洲的分界线C.两种气候类型的分界线 D.两种农业区的分界线17、N地的地表特征表现为 ( )A.地面起伏大,多山地丘陵 B.地势低平,多沼泽地C.森林广布,树种丰富多样 D.沙漠广布,以内流河为主参考答案:B B11. 2015年3月13日,位于智利中部沿海的瓦尔帕莱索(33°02′S,71°38′W)附近森林发生火灾,火势在当天晚间失去控制,浓烟直冲云霄,周边大约4500名民众紧急撤离据此回答下列小题3. 此次火灾被烧毁的森林主要是A. 落叶阔叶林 B. 常绿硬叶林 C. 常绿阔叶林 D. 针叶林4. 用于监控森林受灾面积的监测系统还可用来A. 出行导航 B. 估测粮食产量C. 规划城市道路交通 D. 建立城市管理数据模型参考答案:3. B 4. B【3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瓦尔帕莱索应该是地中海气候,其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据此北烧毁的应为常绿硬叶林,选B。
4题详解】用于监控森林受灾面积的监测系统是遥感,遥感还可以用于估测粮食产量,选B出行导航 是GPS的功能;规划城市道路交通、建立城市管理数据模型是GIS的功能12.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3. 甲地区大规模雨林开发计划引起国际社会的担忧,是因为:A. 雨林作为自然资源是人类共有的财产B. 人类将要失去重要的硬木资源C. 雨林对人类生存的全球环境至关重要D. 雨林是人类的医学宝库14. 甲、乙两地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两个原始热带雨林分布区,热带雨林的保护越来越受到全球的关注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效益主要体现在:①调节大气中的碳氧含量,稳定大气成分 ②减缓水循环运动,维持热带地区的水资源储量 ③稳定全球气候,减缓全球变暖步伐 ④保护生物多样性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15. 图中A、B两地区虽然位于回归线附近,但有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两地区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共同原因有:①地处赤道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②受东南信风影响 ③沿岸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作用明显 ④山地或高原迎风坡的抬升作用 ⑤地形以平原或盆地为主A. ①③⑤ B. ①②④ C. ③④⑤ D. ②③④参考答案:13. C 14. B 15. D13. 甲地区为巴西的亚马逊热带雨林,雨林维系了地球的生物多样性,对调节气候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规模雨林开发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选C。
14. 热带雨林可以调节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