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神异常患儿护理查房.ppt
29页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 儿 科 精神障碍护理查房记录,查房时间:2014-11-19 地点: 儿科病房 主持人:刘康荣 参加人:儿科全体同仁,目 录,一、病历报告 二、目前主要护理问题 三、目前主要护理措施 四、附:狂犬病的暴露分级及处置原则 五、讨论发言 六、主持人小结,一、病历报告,邵嘉怡 女 3岁 因精神障碍半天于2014年11月19日以精神障碍查因抱送入院患儿入院时烦燥不安,易激惹,哭闹不安,惊恐不能安抚,并有可疑幻觉入院后遵医嘱予以护心护脑等对症支持治疗并完善相关检查,现病史,患儿妈妈诉患儿起病前曾被老鼠惊吓突起烦燥不安,易激惹,哭闹不安,惊恐不能安抚,并有可疑幻觉患儿家属紧张,遂来我院急诊就诊,急诊以“精神障碍”收住我科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常规,生化及头颅CT等各项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二、目前主要护理问题,1、营养失调:与哭闹不安所致食欲减退及消化不良等有关 2、易受伤害:与患儿烦燥不能安抚易跌伤,碰伤有关 3、 个人应对无效 :与哭闹烦燥,长期需要提供日常生活照顾有关 4、恐惧:与患儿受惊恐有关 5、沟通与交流障碍:与出现幻觉哭闹激惹致神经异常有关。
6、社交障碍:与出现幻觉缺乏社会行为能力等有关,三、目前主要护理措施,一般护理:保持病室安静舒适,空气清新,温湿度的适宜,各种治疗和护理集中完成,保证患儿充分休息 同时注意防止患儿坠床,避免剧烈运动,情绪紧张,加固床栏以免跌伤 饮食护理:指导家属提供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保证营养供给密切监测患儿生命体征,掌握病情,保证治疗护理顺利实施:幼儿病情进展快,护士应眼光敏锐仔细询问患儿是否有误服药物或被犬类及其它动物咬伤抓伤,并留意患儿非语言行为如表情、行为、精神等随时观察其病情的变化和对患儿的心理需求做出估计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 1、尽可能满足患儿住院前的爱好和生活习惯,并耐心讲解医院内的生活安排及周围环境使其对陌生环境有所了解,减少其焦虑情绪 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对患儿关心体贴通过与患儿交流比如说共同参与一些游戏玩玩具、讲故事、看图画等建立起良好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从而帮助患儿克服对事物以及医院的恐惧 3、有高度的责任感对患儿进行认真细致和周全的观察和他们亲切交谈配合家属做好安抚工作 4、使幼儿有机会适当的表现其自主性,在病情允许的条件下不过分限制其活动。
健康教育 1、指导家长正视孩子病情,不要为了隐瞒孩子的病情而有意将患儿和外界隔离 2、为患儿创造和谐的生长环境 3、为孩子创造与外界充分接触的空间,使其逐步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 4、不能过分溺爱孩子,以免不良行为的形成附:狂犬病的暴露分级及处置原则,WHO和我国均按照暴露性质和严重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 1. I级暴露: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 (1)接触或喂养动物 (2)完好的皮肤被舔 2. II级暴露: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 (1)裸露的皮肤被轻咬 (2)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或擦伤 首先用肉眼仔细观察暴露处皮肤有无破损; 当肉眼难以判断时,可用酒精擦拭暴露处,如有疼痛感,则表明伤及真皮层,皮肤存在破损(此法仅适于致伤当时测试用);,3. III级暴露: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 (1)单处或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抓伤 “贯穿性”表示至少已伤及真皮层和血管,临床表现为肉眼可见出血 (2)破损皮肤被舔 应注意皮肤皲裂、抓挠等各种原因导致的微小皮肤破损 (3)开放性伤口、粘膜被动物体液污染 常见情况有与家养动物亲吻、小孩大便时肛门被舔及其它粘膜被动物唾液、血液及其它分泌物污染处置原则,在判定暴露级别并告知患者狂犬病危害及应采取的处置措施后,应立即开展以下处置工作 : 1. I级暴露 确认病史可靠则不需处置。
“病史”特指“接触史”如能确认与动物接触过程中皮肤完好、接触方式没有感染危险,则不需要进行处置接触史”不能确认时,建议参照下述Ⅱ级暴露进行处置2. II级暴露 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 无明确伤口者可在患者指认的可疑部位进行局部消毒处理 Ⅱ级暴露者免疫功能低下,或Ⅱ级暴露位于头面部者,且致伤动物高度怀疑为疯动物时,建议参照III级暴露处置 3. III级暴露 立即处理伤口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随后接种狂犬病疫苗二、处置程序,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的措施包括伤口处理、接种狂犬病疫苗和注射被动免疫制剂 (一)伤口处理 伤口处理包括彻底冲洗和消毒处理,对于预防狂犬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水流冲洗的机械力量能有助于减少伤口的病毒残留量;更重要的是狂犬病病毒对脂溶剂(肥皂水、氯仿、丙酮等)、75%酒精、碘制剂以及季胺类化合物较为敏感因此,彻底冲洗伤口和消毒可大大降低暴露者感染的风险无论暴露者是否自行处理过伤口,均应由医务人员按照下述步骤规范处理: 1. 彻底冲洗 用肥皂水或清水彻底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具体操作为: (1)首先使用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自来水)冲伤口; (2)用20%的肥皂水或其它弱碱性清洁剂清洗伤口; (3)重复第(1)、(2)步至少15分钟;,(4)用生理盐水(也可用清水代替)将伤口洗净,然后用无菌脱脂棉将伤口处残留液吸尽,避免在伤口处残留肥皂水; 较深伤口冲洗时,用注射器或高压脉冲器械伸入伤口深部进行灌注清洗,做到全面彻底; 20%肥皂水配制:20g肥皂加蒸馏水或自来水至100ml。
无法配制时也可用普通肥皂直接清洗伤口,但要避免共用肥皂引起交叉污染2. 消毒处理 彻底冲洗后用2-3%碘酒或75%酒精涂擦伤口 如果伤口碎烂组织较多,应首先清除创口内碎烂的组织,之后再进行消毒处理 如清洗或消毒时疼痛剧烈,可给予局部麻醉3. 冲洗和消毒后伤口处理 (1)只要未伤及大血管,尽量不要缝合,也不应包扎 伤口缝合不便于引流,且有可能将病毒引入伤口深部,导致狂犬病病毒感染的风险增大2)伤口较大或面部重伤影响面容时,确需缝合的,在做完清创消毒后,应先用动物源性抗血清或人源免疫球蛋白作伤口周围的浸润注射,使抗体浸润到组织中以中和病毒数小时后(不低于2小时)再行缝合和包扎;伤口深而大者应放置引流条,以利于伤口污染物及分泌物的排出 伤口较大时为避免继发感染,可用透气性敷料覆盖创面如果必需,缝合也应是松散和稀疏的,以便于继续引流 如果就诊时伤口已缝合,原则上不主张拆除若缝合前未浸润注射被动免疫制剂,仍应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被动免疫制剂3)伤口较深、污染严重者应酌情进行抗破伤风处理和使用抗生素,以控制其它病原微生物感染 4. 特殊部位的伤口处理 (1)眼部 眼部周围皮肤的伤口处理同其他部位,无特殊要求,处理时注意保护眼睛,不能污染眼内,尤其是用流水冲洗时避免液体流入眼内。
波及眼内伤口处理时要求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一般不用任何消毒剂2)口腔 口腔的伤口处理最好在口腔专业医生协助下完成,需要注意的是冲洗时保持头低位以免冲洗液流入咽喉部而造成窒息,同时也避免扩大污染范围消毒剂可用低浓度酒精、碘伏、安尔碘等高浓度酒精、碘酒对粘膜损伤大,尽量避免使用 (3)外生殖器粘膜 外生殖器粘膜部暴露时的伤口冲洗方法同皮肤,应注意冲洗方向向外,避免污染深部粘膜消毒剂最好采用碘伏,浓度0.5-1%即可4)肛门部粘膜 肛门部位粘膜暴露时的伤口处理、冲洗方法同皮肤,注意冲洗时应方向向外避免污染深部粘膜消毒剂最好采用碘伏,浓度1-2%均可 以上特殊部位伤口较大时建议采用一期缝合(在手术后或创伤后的允许时间内立即缝合创口),以便功能恢复二)疫苗接种 1. 狂犬病疫苗的接种 首次暴露后的狂犬病疫苗接种应当越早越好2. 应用人群 Ⅱ、Ⅲ级暴露者,及需接种疫苗的Ⅰ级暴露者 狂犬病几乎是100%致死性疾病,因此妊娠期、哺乳期妇女、新生儿、婴儿、儿童、老年人或同时患有的其他疾病,并不成为接种疫苗的禁忌症,无论伤人动物是否为狂犬病动物,均应尽早接种狂犬病疫苗3. 接种程序 (1)接种针次 于第0(注射当天)、3、7、14、28天各接种狂犬病疫苗1个剂量(儿童用量相同)。
接种狂犬病疫苗必须按时完成全程免疫,如未能全程接种,不能保证足够的抗狂犬病免疫效果,预防狂犬病效果得不到保证医务人员应将其重要性告知就诊者2)接种剂量 狂犬病疫苗不分体重和年龄,每针次均接种1个剂量 (3)接种时间 一般情况下暴露后预防必须严格按照“0、3、7、14、28天”的程序进行接种 0、3和7天针次对机体产生抗狂犬病的免疫力非常关键,所以接种时间必须严格执行 在不可避免的情况下,14和28天针次适当延迟或提前也可接受,后续针次仍按原免疫程序接种五、讨论发言 六、主持人小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