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
52页惠州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二〇二三年二月目 录一、规划背景 1(一) 成效基础 1(二) 发展形势 4二、总体要求 6(一) 指导思想 6(二) 基本原则 6(三) 主要目标 7三、重点任务 10(一) 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 101.优化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政策导向 102.加大高价值专利培育力度 103.加大特色品牌培育力度 114.着力提高精品版权产出 115.激发创新主体创造动能 12(二) 促进知识产权市场化运用 126.完善知识产权运营机制 127.加快推进知识产权成果转化运用 138.健全产业专利导航决策机制 139.推进知识产权金融工作 1410.促进知识产权与特色品牌经济融合 14(三) 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 1511.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体系 1512.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1513.强化知识产权行政保护 1614.建立健全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 1715.加强知识产权领域信用监管 1816.加强海外维权援助服务 18(四) 发展知识产权高水平服务 1817.构建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 1818.提高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水平 19(五) 加强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和文化建设 2019.加强知识产权学科建设 2020.加强知识产权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2121.加大知识产权宣传工作力度 21(六) 拓展知识产权区域合作空间 2222.加强与“广深莞”知识产权协同联动发展 2223.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领域融合发展 2224.积极开展知识产权领域对外合作 23四、保障措施 23(一) 加强组织领导 23(二) 落实资源保障 24(三) 加强考核评估 24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 记关于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领会高质量 发展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 , 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 (2021-2035 年)》《“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广 东省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十四五”规划》《惠州市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切实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 要求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 国战略,围绕奋力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建设更加幸福 国内一流城市的奋斗目标,全面加强惠州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工 作,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支撑广东省打造知识 产权强国先行示范省,特编制《惠州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四 五”规划》。
一、规划背景(一) 成效基础十三五”以来,惠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深入推进一系列重大 举措、重大项目,统筹做好全市知识产权发展工作并取得长足进 步,获批第四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为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 市建设示范城市奠定坚实基础——知识产权在政府治理体系中的作用不断凸显十三五” 期间,全市知识产权工作受到各方高度重视和鼎力支持,知识产 权工作被纳入《乘势而上 加快发展 尽快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的— 1—决定》《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 见》《惠州市创新驱动发展“六大行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 文件出台《关于推进惠州市专利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激 励政策,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各县 (区) 科学发展观、“九年大 跨越”等考核的重要指标,为知识产权工作扎实推进提供有力抓 手——知识产权政策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十三五”时期,先后 出台和修订《惠州市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关于推进惠 州市专利工作实施意见的操作规程》《惠州市重大经济科技活动 知识产权评议管理办法》《惠州市知识产权局 惠州市财政局专利 权质押融资贴息项目操作规程 (试行)》《惠州市知识产权局知识 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创造性地 建立了专利服务机构考核评价体系和优秀代理机构奖励制度,形 成了日臻完善的知识产权政策制度体系。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显著加大十三五”期间,广州知识 产权法院在惠州仲恺设立巡回审判法庭,全市法院知识产权审判 机构建设不断完善,五年全市累计受理知识产权案件共 11941 件 知识产权执法部门持续深入开展打击知识产权侵权工作,重点抓 好“双打”“雷霆”“铁拳”“蓝天”等专项行动,全面落实国家和省打 击侵权假冒工作部署强化市县 (区) 联动,部门协同,推进知 识产权联合执法行动深入开展积极开展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 工作推动设立惠州市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推进广东—2—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维权援助惠州分中心建设,在县区和高新 区、工业园区设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打造知识产权维权 援助服务全市“一张网”——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持续增强十三五”期间,全市专利 申请量累计超 11 万件,专利授权量累计 6.99 万件,年均增长 18.46% 至 2020 年末,全市有效发明 8612 件,每万人发明专利 拥有量达 14.26 件累计获中国专利金奖 3 项,优秀奖 27 项;广 东专利金奖 1 项、银奖 1 项,优秀奖 20 项至 2020 年末,全市 累计有效注册商标总量 9.76 万件,与“十二五”相比增加 6. 19 万 件;累计拥有中国驰名商标 22 件、有效集体商标 5 件, 国家地 理标志产品 15 件。
——知识产权运用效益逐步提升设立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风险补偿基金和专利权质押贷款贴息资金推出了惠州市政银首 个“FIT 粤”科技金融创新平台,助力创新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降 低融资成本,全方位服务和支持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十三 五”时期,全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累计 108 笔共 17.37 亿元全市 知识产权专项资金投入不断加大,通过设置专利技术产业化、专 利分析导航 (微导航) 、高价值专利布局等竞争性项目支持企业 积极创新有效推动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培育、专利技术产业 化以及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贯标等工作开展专利保险试 点工作,38 家企业已累计投保了 78 件专利执行保险大力推进 版权兴业工作,惠州报业传媒集团、龙门县文化艺术服务中心获—3—评广东省版权兴业示范基地——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稳步提高至 2020 年末, 全市拥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2 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 业 30 家,累计通过企事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认证企业 超 200 家仲恺高新区获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惠城区、博 罗县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 (区) ,惠阳区、惠 东县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 (区) 。
知识产权服 务机构数量和实力进一步增强,成功引进一批博士、教授级高工 等高端人才与惠州学院联合开展法学 · 专利代理方向双学位 (辅修专业) 人才培养课程全市共举办 100 场多专题培训班, 培训知识产权工作者 1 万多人次利用“4.26”知识产权宣传周, 中国专利周等重要时间点,推进知识产权“五进”活动,全社会尊 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不断提升二) 发展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 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要辩证 认识和把握国内外大势1. 从全球态势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和 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2. 从国内形势看,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4—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 求我国正在从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知 识产权工作正在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十四五”时期是启 动实施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的第一个五年3. 从广东省内形势看,广东省知识产权综合实力位列全国第 一。
十四五”期间,以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国战略,以建设知识 产权强国先行示范省为主要目标,为 2035 年建成世界一流知识 产权保护和运用核心区奠定坚实的基础4. 从惠州市情看,“十四五”时期是惠州奋力打造广东高质量 发展新增长极、建设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的关键时期但惠州 产业结构单一、创新能力偏弱、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仍较为 突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仍然面临一系列挑战,知识产权法规制 度体系仍需进一步与城市宏观政策适配,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的 各项行政职能需尽快完善,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工作衔接机制仍有 待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效果与社会期待存在落差,惠州企业应对 海外知识产权纠纷的能力亟需提升知识产权质量和运用能力与 广州、深圳等省内先进城市相比差距明显,知识产权支撑产业转 型升级的作用未充分发挥,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知识产权数量少、 质量不高,海外布局不够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节点未 形成体系,服务供给与社会需求存在错位,知识产权信息化、智 能化建设仍需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人才缺口依旧较大,保护知 识产权的文化理念需要进一步弘扬—5—综合判断,惠州知识产权事业正处在由量变积累到质变升华 的关键转折期。
我们要深刻认识进入新时期知识产权发展的新特 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 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立足惠州知识产权发展优势、发展阶 段, 以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支撑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的建设二、总体要求(一) 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 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 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强化知识产权保 护为主线,以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为目标,全面 提高知识产权的创造质量、运用效益、保护效果、管理能力和服 务水平,扎实推进知识产权事业赶超发展,奋力打造广东高质量 发展新增长极、建设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二) 基本原则——坚持强化保护牢固树立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 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决 策部署,进一步完善制度、优化机制,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 济、技术、社会治理手段强化保护,构建严保护、大保护、快保 护、 同保护的工作格局,促进保护能力和水平整体提升——坚持创新提质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探索—6—新模式新方法,加强知识产权政策支持和市场监管,推动知识产 权高标准保护、高质量创造、高效益运用、高水平服务和高层次 人才培养,营造高端优质、公平公正、开放透明的知识产权市场 环境,以支撑惠州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坚持市场主导坚持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 作用,充分利用知识产权制度的优势,进一步厘清政府和市场、 政府和社会关系,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发挥知识产权政策引 导和激励作用,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坚持统筹推进紧密围绕着力建设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 市的战略定位,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推进惠州知识产权事业在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的联动和协作,强化合作交流,抢抓粤港澳 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和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建设战略 机遇,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大局三) 主要目标综合考虑国内外形势与惠州实际,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 相结合,坚持守正和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