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维生素C注射剂处方设计.docx
3页维生素C注射剂处方设计维生素C,在干燥状态下较稳定,但在潮湿状态下或溶液中,其 分子结构中的稀二醇结构被很快氧化,生成黄色双酮化合物,虽仍有 药效,不过会迅速进一步氧化、断裂、生成一系列有色的无效物质因此,处方设计应主要从制剂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等方面考虑, 进行原辅料的选择,用量筛选,制备工艺过程的优化维生素C易被氧化,降解速度受pH及金属离子的影响程度较大,1维生素C能降解成糖醛(黄色),焦亚硫酸钠的抗氧化效果好2加入依地酸二钠则是为了络合金属离子,进一步增加稳定性3加入 碳酸氢钠的目的:单纯抗坏血酸注射液显酸性,注射时刺激性较大, 将其成钠盐后减少因pH过低导致的刺激性另外,维生素C的氧化 还原电位随pH值而变,所以要选择事宜的pH值,而碳酸氢钠可以 说是用来维持较好的pH值的辅料一•实验仪器与材料仪器:烧杯量筒电磁炉水浴锅安瓿瓶熔封器玻璃漏斗材料:维生素C碳酸氢钠依地酸二钠焦亚硫酸钠注射用水二•实验内容(一)维生素C注射剂的制备碳酸氢钠 2.4g焦亚硫酸钠 0.2g处方:维生素C 5・0g依地酸二钠 0.005g注射用水加至100ml制法:取80%的注射用水,加入依地酸二钠,搅拌均匀,再加 入维生素C溶解。
然后分次缓慢加入碳酸氢钠,并搅拌至无泡加 入焦亚硫酸钠,并将溶液的pH值调节至5~7之间然后再将溶液倒 入玻璃漏斗中进行过滤,并从滤器上补足注射用水至全量,灌封于 2.0ml的安瓿瓶中,放入沸水中灭菌,即得性状:本品为无色至微黄色的澄明液体用途:防治坏血病;治疗慢性铁中毒;治疗特发性高铁血红蛋白 症注意事项:(1) 配液时,注意将碳酸氢钠撒入维生素C溶液中的速度应慢, 以免产生的气泡使溶液溢出,同时不断搅拌,避免局部过碱2) 掌握好灭菌温度和时间,同时注意安瓿瓶的避光二)质量检查鉴别:取本品(约相当于维生素C0・2g),加水10ml溶解后, 分成二等份,在一份中加硝酸银试液0.5ml即生成银的黑色沉淀在 另一份中加入二氯靛酚钠试液1~2滴,试液颜色即消失pH值:5・0~7・0颜色:取本品,加水稀释成每1ml中含维生素C50mg的溶液, 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420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不得超过 0.06 o细菌内毒素:取本品,依法检查,每1ml中含内毒素量应小于2.5EUo三•实验讨论影响药物氧化的因素有①氧的浓度,药液的配制罐上部、安瓿中 药液上部残留的空气,药物溶液、注射用水中溶解的氧,均可引起还 原性强的药物的氧化。
②溶液酸、碱性,维生素C在酸性液中氧化 生成去氢抗坏血酸是可逆的,只能氧化到某一程度,但若在碱性液中, 不仅其氧化还原电位降低,去氢抗坏血酸还可进一步水解,生成2, 3-二酮古龙糖酸,最后被氧化生成草酸及L-苏阿糖酸,后面这些反 应是不可逆的,最后甚至可以全部被氧化③金属离子,金属离子常 对某些药物的自动氧化起催化作用,其中尤以Cu2+、Fe3+、Pb2+、 Mn2+等的影响较为突出④光照,可以引发某些药物自动氧化发生 的活化能⑤其他添加物,维生素C在二价铜盐催化下的自动氧化 中,若加入适量氯离子则可促进反应,但加入过量氯离子,则抑制氧 化反应用硫氰离子或溴离子代替氯离子,则抑制该自动氧化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