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10的认识》.doc
4页小学数学《10的认识》教案 一、教学背景 1、面对学生:小学√ 2、学科:数学 3、课时:1课时 4、课前准备: 《10的认识》的教学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内容认识10以内的数,是小学生开始学习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在这一阶段给学生打好基础,对以后学习数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课题 教养方面: 引导学生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方面: 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2 、学会10的数数、认读、比较大小和组成及写法,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 面认识和掌握 发展方面: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及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三、教材分析: ⑴内容分析:教材首先通过数主题画中的人和物抽象出数字10;然后初步认识印刷体数字10;接着通过摆红花,拨珠子等实际操作,从而理解10的基数含义,再通过认直尺、数点子等活动认识10以内的各数的大小顺序;在此基础上,要学生通过摆小捧掌握10的组成;最后才安排写数字10这样的编排,从具体到抽象,加强了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符合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强,抽象思维弱,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
由于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和经验,学起来并不是很难学生能正确规范地书写各个数字,为以后学习多位数的书写打下良好基础,直接影响今后书面表达的质量但入学的儿童对数学的结构和笔顺不易掌握,手指也不够灵活,拐弯不够圆滑,要写得整齐匀称有一定难度;而10的组成则是10的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应该是正确、熟练地掌握10的写法和10组成,同时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教学关键是让学生在动口动手的教学活动中发现知识和获得知识 ⑵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小学生只有6、7岁,天真活泼,以形象思维为主,能够识别物体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富有儿童情趣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帮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方式来体验、认识、探究、学习并使用数学 〔3〕教情分析: 本人参加工作12年,新旧教材都接触过,对教材知识点的整体把握细腻,非常深入了解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情况,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4〕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2 、学会10的数数、认读、比较大小和组成及写法,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3、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及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4、引导学生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5〕教学重难点: 10的写法和10组成 正确、熟练地掌握10的写法和10组成 教学时间:1课时 ⑺教法与学法: 1.教法: 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采用直观演示法、实际操作法、尝试教学法、讲练结合法等教法 2.学法: 当今所提倡的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还要让学生会学,遵循赞科夫“使所有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我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借助卡片、点子图和学具等,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迁移、观察、比较、分析、综合、联想等方法去思考,并且按照一定的规律去记忆和掌握知识,从而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活泼 四、教学过程: ㈠ 、复习旧知,设疑导入 1、复习数数(从0数到9,从9数到0) 2、拨珠引出数字“10” 问:老师先拨了几颗珠子?(9颗),又拨了几颗珠子?(1颗),一共拨了几颗珠子?9添上1是几?(就是10),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字10(板书课题10的认识) ㈡、探究新知,掌握新知 1、能数数量10 (1)数主题图中的人和物首先教师出示P64主题图,让学生数出图中的人和物,并结合画面对学生进行世界和平、民族大团结的思想教育。
(2)数图外的点子 师:10只鸽,10个人都能表示10,那么数点子能表示10吗?请大家数一数,这里也有多少个点子? 2、理解10的基数含义 (1)先引导学生认识10的印刷体 (2)动手摆出10根小棒、拨出10粒珠子 (3)要学生用10说一句话 (4)找出身上用10表示的东西10个手指头、10个脚指头) 3、掌握10以内各数的大小顺序 (1)认识10以内各数的顺序 A、观察计数器,拨珠子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计数器,看看老师是怎样拨珠子,这里有几颗珠子(9颗),又拨上1颗,一共是几颗?9添上1是几?现在这里有10颗,去掉1颗,还剩几颗?10去掉1得几?(9颗)10在直尺图又怎样表示呢,请看直尺图: B、再出示直尺图,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感性认识10的序数含义 C、拍手掌游戏,巩固10以内各数的顺序 (2)掌握10以内的各数的大小 A、先:数点子图认识9和10比,哪个大,哪个小?再移动交换点子图的位置掌握10和9比,哪个大,哪个小? B、让学生尝试填写9和10、10和9的大小比较 C、启发学生联想还有哪些数会比10小? 4、10的写法和组成 (1)10的写法。
A、教师先示范写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