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文言文知识梳理(学生用).doc
75页1初中文言文复习教学案基础知识 1、理解常用文言实词的古义.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及通假现象等 2、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初中语文教材要求熟悉并掌握的有 15 个,即:之、以、而、其、于、者、乃、夫、且、然、盖、则、焉、何、乎 3、常用的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省略句等命题规律 初中文言文阅读的命题范围为篇幅短小的浅易文言文,近年来总的趋势倾向于选课内外对比阅读主要题型有:诠释题、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品述题等题型复习要领 l、理解词语类题对于实词释义题,要准确判断它属于那种语言现象,然后结合语境作答解答虚词类题,要在明确主要虚词一般用法的前提下,结合语境推断判定其在句中的含义和用法来作答一般都是课内学过的词语,因此要加强课内字词的积累2、翻译句子题首先明确句中重点要掌握的实词、虚词的含义,然后考虑句中有无特殊句式或修饰方法,合理运用“留、替、移、删”几种翻译技法,做到直译与意译的有机结合3、理解文意题和写法题.一般包括理清行文思路、分析段落层次、概括大意、理解词句与文章主旨的关系,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和作用,把握作品人物的思想感情、主要性格、作者观点、思想倾向及写法的分析评价等。
解答这类题,要在对原文内容作整体把握的前提下,结合语段中的重点词句,联系作者观点,思想感情倾向作答一、字音(一)多音字所谓多音字是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读音的字一个汉字,读音不同还意味着词性不同、意义不同和用法不同因此,掌握好文言文中的多音字,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十分重要如:夫 有读 fú 予观夫巴陵胜状 若夫霪雨霏霏 有读 fū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间 有读 jiān 奉命于危难之间 有读 jiàn 遂与外人间隔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应该归类整理(二)异读字所谓异读,是指一个字有两个以上的读法文言文中的异读有三类:破音异读、假借异读、古音异读1、破音异读 前人又叫“读破” “破音” 它是用改变字的通常读音来表示不同词性和意义的一种办法如: 语 原音 yǔ 破音 yù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2、通假异读 通假异读,是指在通假现象中,通假字要按本字的读音去读如: 河曲智叟亡(wú )以应 “亡”同“无”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yòu)奇 “有”同“又” 3、古音异读所谓古音异读,是指古代的一些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姓氏等,因其专有,就有了固定性,从而保留发古音。
可汗 kèhán 燕 yān 山 二、 文言实词古汉语实词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他们有实在的意义,能单独回答问题一)古今异义在文言文中,有些古今相同时词,由于演变的结果,词的含义表现出以下几种差异:①词义扩大如“江”和“河”古时专指长江与黄河,现在泛指江河②词义缩小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指的是妻子和儿子,现在专指男子的配偶③词义转移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古义指低微而鄙俗(即地位低见识浅),而现2在是品德恶劣、不道德的意思④词义交叉如“怜” ,古今意义都有怜悯的意思,但“仍怜故乡水”中的“怜”解释为爱怜比较适合文意序号 例词 例句 古义 今义1 居 居十日 过了 居住 2 走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跑 走3 再 一股作气,再而衰 第二次 又4 开张 诚宜开张圣听 扩大 开业5 戾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至 暴戾 6 令 何患令名不彰耶 美好的 命令7 寻 未果,寻病终 不久 寻找 8 狱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案件 监狱9 坐 停车坐爱枫林晚 但坐观罗敷 因为 坐下10 痛恨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心和遗憾11 微 微斯人,吾谁与归 没有 微小12 迁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官吏调职 迁移13 形 无案牍之劳形 身体 形状14 鄙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地位低下,目光短浅 卑鄙15 卑鄙 先帝不以臣卑鄙 地位低下 品质低下16 牺牲 牺牲玉帛,弗敢专也 祭祀用的物品 为正义事业而奉献17 交通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交错相通 交通运输18 妻子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儿女 男性的配偶19 无论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更不必说 条件关系连词20 绝境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与世隔绝的地方 山穷水尽的地步21 几何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多少 数学学科之一 22 南极 南极潇湘 从南面到达某地23 以为 把……作为24 可以25 谢 道歉26 去 离开……(二)一词多义。
古汉语绝大多数是一字一词,因此一词多义实际上主要是一字多义所谓“多义”,即既有本义又有引申义,比喻义等理解一词多义要了解学习它们在古汉语中的多种意义,并要在具体语境中辨别确定其含义 初中常见文言实词集录安 (1)形容词,安定的、安逸的 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形容词,安稳的、稳定的 如:风雨不动安如山 (3)疑问代词 怎么如:安得广厦千万间 (4)动词 养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把 (1)动词 拿、持 如:把酒话桑麻 把酒临风 (2)形容词,白色的如:绿杨阴里白沙堤 可怜白发生 比 (1)动词 挨着 对着 天涯若比邻 (2)动词 比作 如: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3)动词 相比 曹操比于袁绍 3兵 (1)士兵 军队 如:可汗大点兵 (2)兵器 武器 兵甲已足出 (1)动词,出现、露出 如: (2)动词出去、出来 如:不复出焉 (3)动词 拿出 如:皆出酒食 (4)动词,产生 如:江山代有才人出处(chù) (1) 名词 地方 几处早莺争暖树 (2)名词 时候 时间 乡书何处达(3) chǔ 动词 处在 处江湖之远从 (1)动词,跟从,跟随 择其善者而从之 (2) )形容词,从前的,以前的 来从楚国游 道 (1)动词 说 不足为外人道也 (2)名词 道路 古道西风瘦马 (3)名词 规则 正确的方法 以谘诹善道 (4)名词 学问 即加冠,益幕圣贤之道( 5)名词 方法。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得 (1)动词,得到 既出,得其船 (2)动词 ,能够,可以 余因得遍观群书(3)通“德”动词 感激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发 (1)名词,头发 可怜白发生 (2)动词 出发 朝发白帝,暮至江陵(3)动词 发出 野芳发而幽香 负 (1)动词,背负 负者歌于途 (2)动词 依靠,依附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感 (1)动词 感动 帝感其诚 (2)动词 伤感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3)动词 感慨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臣不胜受恩感激观 (1)名词 景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动词,观看,观赏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3)动词 阅读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安 (1) 、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 、养(衣食所安) 卑 (1) 、低下(非天质之卑) (2) 、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备 (1) 、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 (2) 、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 被 (1) 、同“披” ,穿(皆被绮绣) (2)被子 布被覆尸鄙 (1) 、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 (2) 、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 (3) 、地位低下(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 毕 (1) 、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 (2) 、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 薄 (1) 、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 (2) 、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 策 (1) 、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 ) (2) 、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 (3) 、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 (4) 、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 ) 长 cháng (1) 、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核舟记 》 ) (2) 、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 (3) 、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 (4) 、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称 (1) 、相当、配合(不能称前时之闻) (2) 、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诚 (1) 、诚心(帝感其诚) (2) 、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3) 、果真(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 驰 (1) 、骑(愿驰千里足) (2) 、驱车(追赶) (公将驰之) 辞 (1) 、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 、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当 (1) 、承当,承受 (当之无愧) (2) 、应当 (当奖率三军 《出师表》 ) (3) 、将要 (今当远离) (4) 、对着,向着。
(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 (5) 、抵挡 (“锐不可当” ) 等 (1) 、同样(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2) 、诸位,表多数 度 (1) 、dúo 估计、推测(不度敌之众寡) (2) 、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 端 (1) 、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 (2) 、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 恶 (1) 、怎么(恶 wū 能无纪) (2) 、厌恶(所恶 wù 有甚于死者) 分 fēn (1) 、划分,分开 (今天下三分《出师表》 ) (2) 、分配,分给 (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 (3) 、长度单位 (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 (4) 、fèn,职分,本分 (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 4奉 (1) 、通“俸”侍奉(为妻妾之奉) (2) 、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难之间) (3) 、供养(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否 (1) 、同“不”没有(尊君在否) (2) 、恶、坏(陟罚臧否) 夫 (1) 、那(予观夫巴陵胜状) (2) 、fú,句首发语词(夫环而攻之) 丈夫(夫齁声起/罗敷自有夫) (4) 、成年男子的通称,人(荷担者三夫) 扶 (1) 、沿,顺着(便扶向路《桃花源记》 ) (2) 、搀扶(出郭向扶将《木兰词》 ) 拂 (1) 、违背、阻碍(行拂乱其所为) (2) 、同“ 弼” ,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 (3) 、轻轻擦过(以手拂之) 福 (1) 、赐福、保佑(神弗福也) (2) 、好事、有福之事(此何遽不为福乎) 更 (1) 、重新(即更刮目相待) (2) 、进而(醉则更相枕以卧) (3) 、互相(更相庆) (4) 、再、又(更上一层楼) (5) 、更加(举杯销愁愁更愁) 固 (1) 、本来(固众人《伤仲永》 ) (2) 、 顽固、固执(汝心之固《愚公移山》 ) (3) 、一定、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4) 、安守,固守(君子固穷……) 故 (1) 、旧的,原来的(温故而知新) (2) 、特意(桓侯谷使人问之/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3) 、原因,缘故(公问其故) (4) 、所以,因此(故余虽愚) 顾 (1) 、回头看(顾野有麦场《狼》\元方入门而不顾《世说新语》 ) (2) 、难道(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 (3) 、看望,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冠 (1) 、居第一位(以才略居第一位) (2) 、帽子(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3) 、男子成人礼(既加冠) 光 (1) 、发扬光大(以光先帝遗德) (2) 、光线(仿佛若有光) 过 (1) 、拜访(过故人庄) (2) 、到(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 ) (3) 、犯过失(人恒过)(4) 、超过,胜过 好 (1) 、美(秦氏有好女/好鸟相鸣) (2) 、喜欢(君子好逑) (3) 、以便、能够(好收吾骨瘴江边) 号 háo (1) 、大叫,呼啸。
(阴风怒号《岳阳楼记 》 ) (2) 、hào,别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