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含解析.doc
33页2016-2017 学年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题 1 分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二者可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血液中 Ca2+浓度过高会引起人体抽搐C.种子晒干过程中,结合水的相对含量不变D.无机盐浓度的大小会影响细胞的吸水或失水2.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细胞的细胞核不属于原生质层的一部分B.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 ATP 均在膜上完成C.线粒体在有氧的条件下,可将葡萄糖彻底的氧化分解D.颤藻细胞在叶绿体基质中合成糖类3.蛋白质、DNA 和 RNA 的基本组成单位依次是( )A.氨基酸、核苷酸、核糖核苷酸B.核苷酸、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C.氨基酸、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酸D.氨基酸、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4.人体内与“能量” 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ATP 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放能反应B.除葡糖糖外,细胞内蛋白质、脂肪等化合物也可以供能C.ATP 和葡糖糖一样可以直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夜间叶肉细胞内 ATP 的合成停止5.如图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及其关系的图解,其中 A〜D 表示相关过程,a〜e 表示相关物质.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过程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共有的过程B.叶肉细胞中 b 的产生速率等于 c 的产生速率,则植株的干重保持不变C.a 中的 O 全部来自 O2,H 全部来自 C6H12O6D.A、B、C 、D 四个过程在植物体的全部细胞中都能发生6.某生物兴趣小组把新鲜黄瓜研磨获得提取液在最适温度 30℃对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进行研究,按一定比例稀释提取液后重复实验,获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 B 是稀释提取液的实验结果B.若在室温 25℃时重复实验,当 PH=5 时,曲线下移C.当黄瓜研磨液把 PH 从 11 降到 5 时,过氧化氢含量不断降低D.该实验的无关变量有温度、过氧化氢浓度、黄瓜新鲜程度等7.下列各项中,实验试剂、试剂作用和实验目的组合错误的是( )A.健那绿:作为染色剂,观察口腔上皮细胞线粒体B.斐林试剂:作为染色剂,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检测C.酸性重铬酸钾:检测酒精的生成,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D.50%酒精:去浮色,生物组织中脂肪的检测8.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向稀释的苹果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摇匀后,溶液呈现砖红色B.浸泡在一定浓度硝酸钾溶液中的洋葱鱗片叶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又出现质壁分离复原,与此过程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有液泡、线粒体和核糖体C.当渗透装置中长颈漏斗内液面不再升高时,漏斗内溶液浓度等于烧杯内溶液浓度D.利用台盼蓝染色剂来判断细胞的死活,可反应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9. “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正确的实验步骤是( )A.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水解→冲洗→染色→ 观察B.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 染色→冲洗→水解→ 观察C.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 水解→染色→冲洗→ 观察D.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冲洗→水解→染色→ 观察10.如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 a、b、c、d 时,CO 2 释放量和 O2 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氧浓度为 a 时,最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B.氧浓度为 b 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 5 倍C.氧浓度为 c 时,无氧呼吸最弱D.氧浓度为 d 时,有氧呼吸强度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11.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 a、b、c、d、e 和 f 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 ,取上述 6 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不正确的是( )A.d 组细胞放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耗 ATP 大于 b 组B.浸泡导致 e 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大于 a 组的C.实验后,c 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 b 组的高D.f 组细胞可能失水过多而死亡12.下列物质在核糖体内合成的是( )①性激素②胰岛素③淀粉④消化酶⑤纤维素.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②⑤13.某同学设计渗透装置如图所示(开始时状态) ,烧杯中盛放有蒸馏水,图中猪膀胱膜允许单糖透过.倒置的长颈漏斗中先装入蔗糖溶液,一定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该实验过程中最可能出现的是( )A.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上升,加酶后即下降B.漏斗中液面先上升,加酶后继续上升,然后下降C.加酶前后,在烧杯中都可以检测出蔗糖D.加酶后可以在烧杯中检测出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酶14.下列哪项实例能够证明微量元索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A.Mg 是叶叶绿素组成成分B.油菜缺少 B 时只开花不结果C.哺乳动物血液中 Ca 含量太低,会抽搐D.缺少 P 时,影响骨的发育15.关于组成生物体的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食盐作用下析出的蛋白质发生了变性B.由 a 个氨基酸形成、具有 b 条肽链的蛋白质中,至少含有 a+b+1 个氧原子C.结构不同的蛋白质,其功能一定不同D.含有 164 个 N 原子的 150 个氨基酸,形成了 4 个四肽, 5 个六肽和 1 个 2 条肽链构成的蛋白质分子.这些多肽和蛋白质分子中,肽键数至少为 139,氨基数目最大是 2516.英国医生塞达尼任格在对离体蛙心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发现,用不含钙的生理盐水灌注蛙心,收缩不能维持,用含有少量钙和钾的钠盐溶液灌流时,蛙心可持续跳动数小时.实验说明钙盐( )A.是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B.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C.对维持细胞的形态有重要作用D.为蛙心的持续跳动提供能量17.如图为氨基酸和 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管腔中氨基酸进入上皮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B.上皮细胞中氨基酸进入组织液既需要栽体协助,也需要消耗能量C.Na +进、出上皮细胞的方式是不同的D.上皮细胞吸收管腔中的氨基酸和 Na+时使用的是同一载体18.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染色体是真核细胞中 DNA 的主要载体B.真核生物的遗传均是 DNA,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 或 RNAC.广阔的膜面积为所有酶提供了附着位点D.细胞中的核酸彻底水解可生成 1 种磷酸,2 种五碳糖和 8 种含氮碱基19.细胞中各种化合物和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含量,由多到少的正确排序是( )A.水,糖类,蛋白质,脂质 O 、C、H 、NB.水,蛋白质,糖类,脂质 O、C、H、NC.水,蛋白质,脂质,糖类 O、C、H、ND.水,脂质,蛋白质,糖类 O 、N、C、H20.图甲中曲线 a,b 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两种方式.图乙表示大分子物质胞吞和胞吐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图中 a 表示自由扩散,b 表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B.甲图中 b 达到最大转运速率后的主要限制因素是载体数量C.乙图中的胞吞和胞吐过程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D.乙图中的胞吞和胞吐过程都需要消耗 ATP21.ATP 是直接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有机物.关于 ATP 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酒精发酵过程中有 ATP 生成B.ATP 分了去掉两个磷酸基团后变成腺嘌呤核糖核甘酸C.ATP 中高能磷酸键水解可释放能量D.蓝藻细胞中的线粒体、叶绿体分别通过有氧呼吸、光合作用产生 ATP22.下列有关酶的实验设计思路正确的是( )A.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B.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C.利用过氧化氢、新鲜的猪肝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研究酶的高效性D.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 pH 分别为 3、7、11 的缓冲液验证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23.如图表示细胞呼吸作用的过程,其中 ①﹣③代表有关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甲、乙代表有关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和③都具有双层生物膜 B.①和②所含酶的种类相同C.②和 ③分别都能产生大量 ATP D.甲、乙分别代表丙酮酸、[H ]24.下列关于在人体细胞呼吸过程中,[H ]的来源于用途的叙述,最准确的是呼吸类型[H ]的来源[H]的用途( )A.有氧呼吸 只源于葡萄糖 用于生成水B.有氧呼吸 来源于葡萄糖和水 用于生成水C.无氧呼吸 来源于葡萄糖和水 用于生成乳酸D.无氧呼吸 来源于葡萄糖 用于生成酒精25.下列有关豌豆的叙述,正确的是( )A.萌发初期,种子的有机物总重量增加B.及时排涝,能防止根细胞受酒精毒害C.进入夜间,叶肉细胞内 ATP 合成停止D.叶片黄化,叶绿体对红光的吸收增多26.甲图是细胞呼吸示意图,乙图是某细胞器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④阶段均放出少量能量B.水参与第④阶段的反应,该过程发生在乙图中的 b 处C.人体细胞分解等量的葡萄糖,③阶段释放 CO2 的量是④阶段的D.①⑤分别发生在乙图中的 a、c 处27.如图表示叶绿体中色素吸收光能的情况.据图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图可知,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 400nm~500nm 波长的光B.用 450nm 波长的光比 600nm 波长的光更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强度C.由 550nm 波长的光转为 670nm 波长的光后,叶绿体中 C3 的量增加D.土壤中缺乏镁时,植物对 420nm~470nm 波长的光的利用量显著减少28.如图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物质转换用实线表示,能量传递用虚线表示,图中 a~g 为物质,①~⑥为反应过程)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绿色植物能利用 a 物质将光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 c 中B.e 中不储存化学能,所以 e 只能充当还原剂C.图中① 表示水分的吸收,③表示水的光解D.在 g 物质供应充足时,突然停止光照, C3 的含量将会上升29.历经一个多世纪,经过许多科学家的实验,才逐渐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条件、原料和产物,在下面几个著名实验中,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普里斯特利的实验证明了植物可以更新空气B.萨克斯的实验也可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C.恩格尔曼的实验定量分析了水绵光合作用生成的氧气量D.鲁宾和卡门的实验中,用 18O 分别标记 H2O 和 CO2,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于 H2O 而不是 CO230.如图表示光照强度和 CO2 浓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曲线中 a 点转向 b 点时,叶绿体中 C3 浓度降低B.曲线中 d 点转向 b 点时,叶绿体中 C5 浓度升高C.ab 段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D.bc 段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限制性因素可能是温度等其它条件31.植物甲与植物乙的净光合速率随叶片温度(叶温)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甲和乙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能B.叶温在 36﹣〜50℃ 时,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比植物乙的高C.叶温为 25℃时,植物甲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不同于植物乙的D.叶温为 35℃时,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均为 032.如图为动物细胞分裂中某时期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在该时期的前一时期倍增并移向细胞两极;②乙和丙在组成成分上差异很大;③该期细胞中染色体上 DNA 分子是体细胞核 DNA 分子的两倍;④该时期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的物质减少.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3.图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a)数目、核 DNA 分子(b)数目的柱形统计图,对此进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时期染色体还未复制,核 DNA 已完成了复制B.③时期核膜、核仁重建,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C.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