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中部某省4所高校图书馆馆配的调研.doc
6页基于中部某省4所高校图书馆馆配的调研图书采购是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近年来 高等院校的扩招以及合并升格,特别是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 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关于图书馆“生均图书”和“生均年进书量” 评估要求,使纸质图书的采购量大幅增加,形成了巨大的高校馆配市场 从笔者查阅到的关于高校馆配的研究文献来看,宏观和定性研究的多,微 观和定量研究的少;从高校图书馆采购角度研究的多,从出版社出版角度 研究的少因此,为深入了解当前高校图书馆馆配市场情况,笔者选取了 中部某省4所高校图书馆作为样本,对其馆配有关情况进行了调研,给出 T出版社适应高校图书馆馆配市场的思考和建议样本高校的基本情况根据《201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 校共有2442所,其中本科院校1145所,高职(专科)院校1297所考 虑近年来高等院校的合并升格、教学评估、分类管理以及全国高等学校的 结构组成等因素,按照代表性和典型性等原则,选取中部某省4所高校作 为样本进行了深入调研和分析A大学是一所涵盖12大学科门类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省属 综合性大学B学院是一所2002年由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的省属 地方学院,涵盖理学、工学、文学、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 学、艺术学、医学等十个学科门类,学校2012年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 评估,是一所理工为主的综合性应用型省属本科院校。
c高专是一所省会 城市所属以工为主,文、理、经、法、管、教育产学结合的综合性应用型 高等专科学校,近年正在积极争取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D职院是一所2001 年由工业学校升格的以工为主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是省级重点支持建设 的不范性咼职院校和国家骨干咼职院校从高校结构上看,A大学代表了 “211工程” “985工程”高校和本科 办校时间长、办学水平较高的本科院校;B学院代表了近年新合并升格的 普通本科院校;C高专代表了高等专科教育办校时间长的高等专科学校;D 职院代表了近年新合并升格的高等职业院校2011-2013年样本高校的图书馆馆配分析1. 图书采购的数量与金额2011-2013年,4所样本高校采购的纸质图书数量和金额统计分别如 表1和表2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无论从单个学校,还是从整体上看, 4所高校3年的采购纸质图书数量和金额都基本稳定且有增长趋势表1 2011-2013年采购图书数量统计(册)表2 2011-2013年采购图书金额统计(万元)2. 图书采购的渠道和折扣4所样本高校主要是通过三种渠道确定采购的纸质图书,一是图书馆 采编人员和部分院系教师代表,通过参加全国书展、所在省新华书店组织 的馆配会及全国较大规模的馆配会进行采购;二是馆配商不定期向图书馆 提供馆配图书目录,图书馆根据需要在其中选购;三是教师或学生向图书 馆推荐图书,图书馆从中选择采购。
4所高校均是通过公开招标投标的方式确定图书供应商即馆配商,馆 配商负责图书采购并按照图书馆的要求对图书进行加工4所高校 2011-2013年采购折扣和馆配商情况统计如表3和表4o从表3可以看出, 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购折扣普遍较低,而图书馆对馆配商的要求近年来却越 来越多,致使馆配商的费用支出也越来越多,馆配商也在不断压低出版社 的图书结算折扣表3 2011-2013年采购折扣(?)表4 2011-2013年馆配供应商(家)3•采购图书的类别和出版单位在采购图书类别上,学校一般都有较宏观的采购要求,如满足学校教 学科研需要和学生阅读需要,但对具体学科专业的采购数量没有具体要 求,采购哪些学科专业的图书主要由学校性质、开设学科专业等因素决定 统计表明,一个学校图书馆采购图书类别相对基本不变,如A大学 2011-2013年三年按采购数量统计,排前5位的三年没有变化,都是工业 技术、经济、文学、政治法律和历史地理类别图书,变化的只是先后顺序, 其他3所高校统计亦是如此规律在采购图书的出版单位方面,笔者统计了 4所高校2011-2013年采购 总册数ToplO出版社,结果表明,2所本科高校采购图书总册数ToplO出 版社80?以上都是原中央部委所属出版社和大学出版社,如A大学采购图 书总册数ToplO出版社三年完全一致没有变化,7家部委出版社(科学出 版社、人民邮电岀版社、人民岀版社、机械工业岀版社、化学工业岀版社、 电子工业岀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岀版社),3家大学社(清华大学岀版社、 北京大学岀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岀版社),而2所高职院校采购图书总册 数ToplO出版社呈分散状态,没有规律性。
统计还显示,本科高校图书馆 采购多倾向图书的学术性、专业性,采购的图书多为学术著作,高职院校 图书馆除学术著作外,大众图书和教材也占了很大比例(约为50?)o出版社适应高校图书馆馆配市场的对策建议1. 更加重视高校图书馆馆配市场从2011-2013年4所样本高校采购的纸质图书情况来看,并未因各学 校近年采购电子图书和数字资源库的增加而影响纸质图书采购,当前高校 图书馆馆配纸质图书市场规模稳定且呈缓慢增长态势2011-2013年4所 样本高校合计采购的纸质图书平均每年为885万元,以全国2442所高校 (2012年数据)推算,全国高校图书馆每年采购的总金额约为54亿元(这 也和有些文献推测的高校图书馆馆配规模60亿元基本吻合),在图书销售 市场占据较大份额(据《2013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2013年全国图 书出版实现营业收入770.8亿元),加之馆配图书不退货、对定价无严格 要求、回款一般有保证等特点,在当前纸质图书市场看衰的形势下,出版 社应更加重视高校图书馆馆配市场,一是要深入研究高校图书馆馆配图书 特点(如学术性、原创性和专业性等),精心出版适于高校图书馆馆配的 图书;二是要深入研究高校图书馆馆配市场的销售规律(如品种多,复本 少;客户多,总量大;有专业的馆配商等),成立专门的机构,制作专门 的馆配图书信息,加大馆配市场营销力度。
2. 密切与馆配商沟通与合作馆配市场的发行模式是图书馆一馆配商一岀版社馆配商的职责,是向图书馆提供馆配图书信息,包括组织(多是免费组织)图书采访人员 参加馆配会、书展,定期或不定期提供馆配书目;二是向出版社采购馆配 图书(这与一般图书中间商职责相同);三是免费提供各种图书加工服务, 甚至承担了从编目到图书上架的全部工作实力雄厚的馆配商除提供基本 数据服务和后续服务外,更多的是介入图书馆采访工作,建设馆藏资源库 和馆藏资源推荐数字平台因此,馆配商在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购中有较强 话语权,出版社应加强与馆配商的沟通与合作,及时准确地向馆配商提供 适合馆配图书的精准信息,找准双方适应市场的利益平衡点和合作模式, 实现双方共赢3. 加强与高校图书馆的联系出版社与图书馆之间虽不是直接的经济利益关系,但双方是互为依 存、互为促进的关系一方面,出版社高质量的图书能够推动高校教学科 研的发展,产生巨大社会效益;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的购书直接影响出 版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出版社应加强与图书馆的联系,一是了 解高校图书的需求特点、分析和获取图书的需求信息,出版适合馆配的图 书品种;二是掌握图书馆对图书信息的精细要求,向图书馆和馆配商提供 高质量的规范信息;三是根据本社图书出版特色和方向,与有关高校图书 馆开展图书出版信息无缝对接。
结语高校图书馆馆配市场规模较大而且稳定出版适合高校图书馆馆配图 书的岀版社应熟悉市场特点,掌握市场需求,主动策划岀版高质量的馆配 图书,为高等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岀应有贡献作者单位系郑州大学岀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