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2).doc
5页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所谓终身体育,是指从人出生到死亡之前都要参加体育运动,即将参加体育运动贯穿于生命的全过程这是当代体育的发展方向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我国的基本国情,体育必须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努力开发学生的体力和智力,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以适应未来的挑战学校体育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体育教育,使学生走入社会后能继续坚持体育锻炼,使人健康生活、工作并能长寿学校体育教学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志是,不仅看学生在校期间身体素质提高多少,而且要看学生接受体育教育后是否具备了体育意识和健身意识,是否养成自我独立锻炼的习惯因此,学校校体育要把握体育的本质,通过体育教育,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使学生终身健康我们担负着培养合格人才的历史使命,为此,切实抓好“终身体育”教育,在学校体育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 终生体育意识的培养,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各方共同努力学校在学生终生体育意识的培养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是为学生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如为学生的体育活动提供必要的场地、器材)和活动的舞台(如组织学生进行运动会、锦标赛等)体育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向学生传授必要的体育运动技能,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终生体育锻炼的思想。
学生自身是终生体育锻炼的执行者和受益者,在这一过程中应积极学习体育基本技能并有意识地培养终生体育锻炼的思想一、体育教师素质的自我提高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直接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所以教师素质的好坏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无论身体素质怎么好,技术多么全面,都不可能做到十八般武艺样样通,必然有其长处和短处,但是面对无数的学生,每个学生各有各自的兴趣爱好;学生不懂的体育方面的知识自然而然的寻求体育老师帮助,这样体育教师的素质就很关键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作为体育教师必须具备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知识面和业务水平,才能不断充实自己,也只有如此才能在平常的教学实践中自如地解决学生所提出的各种问题,获得学生的信任、欢迎体育教师应不断自我进修,开拓信息方面的知识,才能不落于时代;要有创新能力,加强科研意识,能把最新的体育信息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体育的氛围,产生兴趣这样对学生的终生体育意识的养成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二、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首先,培养学生坚持性,主要表现在能持久地保持充沛的精力,有始有终地不懈工作,能以坚韧的毅力,勇往直前地去克服困难,不为所处环境内外的干扰因素所动摇。
其次,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主要表现在对学习有明确的目的性,没有踟蹰疑虑、优柔寡断的现象,对学习中出现的各种困难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并自信能克服再次,培养学生的自制力,主要表现在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能够抑制感情冲动,和善地与人合作共事,与同学之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善于在各种情形下理性地处理问题,能够遇事不急不燥,能委曲求全等学校体育教育作为国民体育的基础和核心,主要任务是加强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这个阶段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有助于学生能保持一个良好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最后,贯彻终身体育思想,更新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长期以来,学校体育课程基本上是以运动技术掌握为中心来实施,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学生体育能力、锻炼方法、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少体育教师把体育教学的任务都局限在传授,随着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入发展,要求体育教师转变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树立为学生终身体育基础的思想, 把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向学生传授“ 三基”,锻炼学生的体质与为学生终身体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三、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1、以精心的设计吸引学生 学生能否快乐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先行设计。
教师如何设计才能让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中获得快乐,同时,也获得参与的满足感,这就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在教学设计这一环节精心准备,让体育课成为学生们渴望参与其中的空间,从中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满足,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逐渐把教师培养学生的运动爱好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运动习惯2、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带动学生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是零距离的实践证明,如果教师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那么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直至师德与师能往往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因此,体育教师要用高尚的情操、优美的形体、乐观积极的情绪、良好的教学状态、优秀的运动能力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教师这种无形的影响,会直接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信心,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3、以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 教学评价对学生具有启迪智慧并理性思维,开发潜能并激励创新等功能,能激活课堂教学气氛,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使课堂更具有活力,真实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不但决定学生的学习效果,甚至会影响学生一生的运动习惯 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的教育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重要的是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从多方面、多渠道了解学生,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我们要不断更新观念,不再将评价作为筛选和淘汰的工具,而是作为一种积极因素,优化教学方法,发现学生的多种潜能,促使学生不断学习,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 四、高度重视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 学校体育由于受传统体育教育思想的影响,只重视基本教育和基本技术、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无论从教学指导思想、终身体育意识,还是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培养学生体育能力都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要求另一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又缺乏培养的方法和具体措施,致使学生体育能力长期得不到提高为此,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体育能力的培养: 1.让学生了解必要的运动卫生保健知识,使学生学会自我卫生保健提高学生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能力,是提高其体育能力的首要条件 2.增强脑力活动能力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积极调动、挖掘学生观察、思维、想象和创造的能力,开发体育潜能,是提高学生体育能力的主要条件 3.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充分利用课外体育活动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他们自我锻炼的能力,是发展学生体育能力的重要条件 4.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愉悦的情感,有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参与体育运动。
这是培养体育能力的重要心理条件 5.培养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助于人的健康,更是增强体育能力的基础条件 总之,广大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充分利用主、客观条件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挖掘学生自身潜力和运动中内在的情感因素,充分合理地利用学生在校的活动时间,采取各种途径,积极引导学生更加自觉、积极、主动、持久地参与体育锻炼,让学生逐步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终身与体育为伴,终身享受体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