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瘦西湖南门导游词.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32015281
  • 上传时间:2021-12-3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9.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瘦西湖南门导游词瘦西湖原名保障湖,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城西北郊,大家看看下面的瘦西湖南门导游词,欢迎阅读哦!瘦西湖南门导游词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扬州瘦西湖我是今天的导游XXX,大家可以叫我小X或X导如果把杭州西湖比作丰满妩媚的少妇,那么扬州瘦西湖可比作清秀婀娜的少女,因为杭州西湖给人一种雍容华贵 的韵味,而扬州瘦西湖却给人几分纤柔羞怯的情意多少年 来,她那独具的魅力,不仅使扬州人民喜往乐游,也使不少 海内外的文人名士为之倾倒,单单一个“瘦”字,就引出许 许多多诗人的佳句早些年,邓拓游湖时,就对湖山风光赞 赏不已,欣然成诗:“板桥歌吹古扬州,我作扬州三日游;瘦 了西湖情更好,人天美景不胜收各位游客朋友:我国以“西湖”命名的景区有三十处之多,而“瘦西湖”仅是扬州一个那么她为什么要定名为“瘦西湖”呢?瘦西湖地处扬州城西郊,原名“炮山河”,亦称“保障河”, 是隋唐时期由蜀同诸山之水,汇合安徽大别山东来的洞水流 人运河的一段水道它有50多公顷的游览面积,6公里多的 游程,一条曲水如锦带,时展时收,犹如嫦娥起舞时抛向人 间的五色飘带,形态自然动人后来改称“瘦西湖”,是因 为乾隆年间诗人汪沆将扬州保障河与杭州西湖作了一番比 较,写了一首咏赞保障河的诗:“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 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

      从此“瘦西 湖”作为正式名称,名闻中外扬州好,第一是虹桥”,现在大家来到的地方就是 名闻天下的瘦西湖第一景,那就是大虹桥这座桥是扬州二 十四景之一,建于明崇份年间,横跨保障湖水原桥为木质 红栏,故名红桥,清代乾隆元年改建为石桥十五年后,巡 盐御史吉庆、普福、高恒相继重建,并在桥上建桥亭,改“红” 为“虹”,意思是桥如彩虹现已改建为7.6米宽的3孔低 坡青石桥虹桥在历史上曾经名噪一时,乾隆皇帝游扬州时 也作诗赞赏虹桥的景色有一次乾隆的游船到虹桥,见一乞 丐手执长竿,长竿端头置一布袋,口中念念有词,便问左右, 此人在此作甚?纪晓岚(清朝大臣)忙上前答道:是一乞丐, 专在河边吟诗乞讨为生乾隆闻听下旨命令乞丐当面吟诗, 乞丐不慌不忙地吟道:“三月烟花风流在,一代天君过红桥 锦帆徐牵碧镜里,落霞贫贱照天烧乾隆不得不感叹:“扬 州乞儿尚能作此诗,果然不愧为文昌之地而他自己也被 撩动诗兴,出诗应和:“绿浓春水饮长虹,锦缆徐牵碧镜中; 真在横披画里过,平山迎面送春风今日大虹桥已成为进 人瘦西湖的咽喉,登桥远望,不仅可见湖水如带,桃红柳绿, 画舫轻歌,更可见远处小金山上的山亭,隐隐约约,似在招 引大家,步入佳境。

      各位游客朋友:现在展现在大家面前的这组恢宏建筑,就是今日瘦西湖的南门,她正敞开怀抱,热情欢迎大家 的到来瘦西湖南大门像一道屏障,使瘦西湖诸景半藏半露, 恰似美人“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始出来”门厅檐口 的“瘦西湖”三字匾,是扬州已故书法家孙龙父的手笔门 厅廊柱上一副槛联这样写道:“天地本无私,春花秋月尽我 留连,得闲便是主人,且莫间平泉草木;湖山倍多丽,杰阁 幽亭凭谁点缀,到处别开生面,真不减清闕画图是晚清 扬州诗人李逸休撰题,并由其女儿扬州著名书法家李圣和书 写的有了这副祖联,瘦西湖风光也更添了几分滋力几年 前,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元妃省亲”的那场重头戏就 是在这地拍摄的,让大家像当年的元妃那样登上挂揖兰橈, 透过珠帘绣幕,去纵情领略瘦西湖的风光吧!各位游客朋友:步入大门,脚下一道长堤,逶迤北去从虹桥直至徐门前,是一条600米的长堤东侧是碧波荡漾的湖水,西 侧为花圃,路的两边三步一桃,五步一柳沿途有五景,皆 为清初盐商黄为蒲所筑此景即称“长堤春柳”每当和煦 春风吹到这里时,那细细的柳丝就被染成嫩黄色,继而吐出 粒粒绿珠春意盎然时,柳叶舒展了,桃花盛开了,湖上微 风吹来,那柳丝们娜起舞,树影婆婆,似青烟绿秀,漫步其 间,怎不会令人人迷呢!这正如诗人陈其工所描写的:“长堤 春柳最依依,才过虹桥便人迷。

      春日踏访柳堤是最有意趣的,漫步在这“问株杨柳间 株桃”的长堤上,不知游客们是否有心旷神怕的感受堤虽 长但并不显得单调,请看前面堤畔的这座攒尖翘角式的四柱 方亭,显然是让大家在此驻足,静静地揣摩欣赏这里的景色亭内面西的“长堤春柳”匾是清代进士扬州书法家陈重庆的 手笔联题:“佳气溢芳甸(赵孟頫句),宿云檐野川(元好问 句)为扬州书画家王板哉所书,登亭小想,使大家在领悟 中又进入了新的意境堤边的柳与别处是不一样的,为什么呢?据说,当年隋炀帝开挖运河时,翰林学士虞世基建议在河堤两岸大量插 柳,既可护堤,又可遮荫隋炀帝大喜,并亲手先栽一株, 又赐垂柳姓杨,所以外地的柳树到了扬州就称杨柳多情 最是扬州柳”,所以杨柳成了扬州的市树。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