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第一讲寻找数字排列的规律.doc
8页第一讲 寻找数字排列的规律一、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寻找简单数列、数表的排列规律.2.能根据数列规律填数,并作出简单的判断.3.感知比较和分析的思想方法.二、内容提要发现和总结规律是很重要的数学思维方式.本讲主要学习数与数之间的简单的和、差、积商的关系.数学问题往往是有规律的,从简单情况入手,通过仔细观察,发现规律,就能找到解题捷径和解决实际问题.三、例题选讲例1 找出下面每列数的排列规律,并填上合适的数.(1)288,144,72,36, , ;(2)1,2,4,7,11,16, , ;(3)1,4,3,6,5,8,7, , ;(4)2,5,14,41,122, , ;(5)1,1,2,3,5,8,13, , ;解:(1)这列数的前一个数除以2等于后一个数,空处应填18,9.(2)这列数的变化规律是:后一个数减前一个数的差再加上后一个数所得的和,即差是1、2、3、4……,于是空处应填22,29.(3)表面上看这列数的规律不明显,原因在于我们的目光局限在相邻的两个数上.现在不妨隔项进行观察、比较,可以发现,第一、三、五、七个数是1、3、5、7,第二、四、六个数是4、6、8,即这列数是由连续奇数(单数)和连续偶数(双数)两列数复合而成.于是空处应填10,9.这列数还可以看作是按加3、减1的规律排列的.(4)这列数的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的3倍少1.还可看作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3、多9、多27……于是空处应填365,1094.(5)从第三个数起,后一个数是前两个数的和,于是空处填21,34.议一议:①所观察的数不能过少,要能反映整列数的内在联系.如第(2)题,如果只看前面三个数1,2,4,就可能看成后一项是前一项的2倍,这与后面的排列规律不一致.②某些数列可分成两个子数列,再分别研究各自的规律会比较容易,如第(3)题.③一列数的变化规律的表现形式有时不唯一,要灵活运用各种知识及经验,一种方法不行,就换另一种方法尝试.下面我们研究以数表或图形的形式出现的数列的变化规律.例2 根据前四组数的变化规律,在“”处填上合适的数. 2 4 8 6 12 16 7 14 18 4 8 12 3 解:这是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五组数,每组数的变化规律都是相同的.先观察第一组,按逆时针的顺序.从上到左,再到右,三个数的关系是:.这一规律在其余三组数都是一致的,3×2=6,6+4=10.所以第五组数的“”分别填6,10.3691518171513117例3 找出规律后在空格中填数.解:这是一个数表,对数的观察顺序是关键.这里有10个数.竖着看,上下两个数之间没有固定的规律.横着看,是两个不同的数列,上行依次多3,下行依次少2,于是空格应分别填12和9.12 43 6 94 8 12 165 10 15 20 25( ) ( ) ( ) ( ) ( ) ( )例4 按规律在括号中填数.解:本题给出的数是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以三角形的形式排列的.一到六行分别有1到6个数.而每行的第一个数分别是1、2、3、4、5,其余各数都分别是第一个数的2倍、3倍、4倍……根据这一规律,空处应填6,12,18,24,30,36.例5 观察下面各式,找出规律后在括号中填数.1+2+1=41+2+3+2+1=91+2+3+4+3+2+1=161+2+3+4+5+4+3+2+1=25……1+2+3+4+5+…+29+30+29+…+4+3+2+1=( )解:经观察发现,每个式子的加数都是逞对称排列的连续自然数,即从1开始按一定次序达到最大时,再依次递减回到1.算式的和是:2×2=4,3×3=9,4×4=16,5×5=25……,刚好等于中间的最大数乘最大数.最后一个算式从1加到30,再从29加回到1,最大数是30.所以,算式的和是:30×30=900 .以上求和的依据是,把最大数前、后面的各个加数一大一小地分别配对相加,如1+29、2+28、3+27…、29+1,加上最大数30,正好是30个30,即900. 1 2 5 10 17 4 3 6 11 18 9 8 7 12 19 16 15 14 13 20 25 24 23 22 21……例6 右边数表里的数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那么,①表中第8行第8个数是几?﹡②2009这个数在第几行第几列?解:数表里的数是一列从1开始的连续自然数.它的排列方式很特别,是从左上角开始,每层的数都是按顺序从上到下,再从右到左,1 4 3 2 9 8 7 6 516 15 14 13 12 11 10……以对角线上的点为拐弯点对称排列的.这个数表也可以看作逞三角形排列的右图.①一般来说,数表的观察重点是第1行数或第1列数.经仔细观察知,第1列数是1、4、9、16、25……这些数恰好是它们所在行数的平方.根据这一规律,第8行第1个数是8×8=64,再逆着数,第8个数就是57.﹡②由①的结论因为452=2025,442=1936.1936<2025,故2009一定在第45行,而2025-2009+1=17.故2009在第45行第17列.24681012141618202224262830323436384042…………………142144146148150152154﹡例7 下表是由77个偶数(双数)排成的,其中20、22、24、33、38、40这6个数被一个平行四边形围住,它们的和是180.把这个平行四边形上、下、左、右平移后,又围成数表中的另外6个数.如果平移后围成的另外6个数的和是660.那么它们当中位于平行四边形左上角的那个数是多少?④⑤⑥①②③解:找数表、数列、图形中的变化规律,一般方法是先观察,细较,找规律,再应用.和种思考问题的方法,还可以在解决其他多问题时得到应用.给本题任一四边形中的6个数编号如右图:发现这6个数满足① +⑥=②+⑤=③+④=(①+②+③+④+⑤+⑥)÷3,故所求平行四边形中①+⑥=660÷3=220并且6个数中最大数,⑥与最小数①的差是20,故容易求出平行四边形左上角的数,即最小的那个数为(660÷3-20)÷2=100.四、巩固练习1.找规律填数.(1)7,13,19,25, , ; (2)185,170,155,140, , ;(3)64,3,63,4,62,5, , ;(4)10,7,9,6,8, , ;(5)5,11,23,47, , ;2.找出规律后在空格里填数(1)243756186810211130(2) 1 3 4 12 5 15 8 ( ) 1 10 13 ( )(3) 92361241816611 3104 8227 4979 68(4)11 11 2 11 3 3 11 4 6 4 1( ) ( ) ( ) ( ) ( ) ( )(5) (7) (6) 1=1 1+3=41+3+5=91+3+5+7=161+3+5+7+9=25……………………1+3+5+7+……+103= 五、拓展学习(一)137132131△59152333111725192729☆﹡1.从下边表格中各数排列的规律可以看出:“☆”代表 ,“△” ;81排在第 行第 列.﹡2.把1到200的数如下表那样排列,用正方形围住3×3的9个数,这9个数的和是162.如果在数表的另外的地方,也用正方形围住9个数.(1)当正方形左上角的数是100时,这9个数的和是多少?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195196197198199200(2)当正方形中9个数的和是1557时,最大的数是多少?(二)找规律这类题目内容广泛、千变万化,因此要注意总结学习方法.1.要养成一定的观察方法.如要确定是按行、列还是按对角线观察;是按一个个、一组组还是整体来观察等.2.要多观察若干个数据、数组、算式,以便能准确把握整体的规律.同时还要应用规律进行检验,确保结论的准确性.3.一组数据、数组、算式的规律的解释往往有不同的方法,可以多角度思考、反复尝试,寻找较优的或适合自己的解法.继续学习可参阅《奥数教程》四年级 第5讲 P29单墫 熊斌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一讲 寻找数字排列的规律1、(1)+6:31,37 (2)-15:125,110 (3)隔项减1、加1:61,6 (4)减3加2:5,7 (5)乘2加1:95,1912、(1)上两数和在左下,积在右下:9,8 (2)左右下:24 22(3)上、下两数积是36:3,6 (4)上加下=左加右:8(5)1,5,10,10,5,1(6)52=2704拓展练习(1) △=57 ☆=81(2) 108×9=972 最大数:1818。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