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件.ppt
869页1,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2,必读法律法规 《宪法》《公务员法》 《行政处罚法》 《治安管理处罚法》《行政许可法》 《行政复议法》 《行政诉讼法》 《国家赔偿法》等,3,第一章 行政法概述,第一节行政法的含义一、公共行政 (一)国家意志执行说,4,古德诺 (1859~1939) 美国政治学家教育家 1859 年1月18日生于纽约1914~1929 年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校长,先后教授行政法、历史和政治学,是美国政治学会的主要创建人 1913 年曾到北京任袁世凯政府的法律顾问,古德诺在华两年期间,为帮助袁世凯实现皇帝梦不遗余力于1915年发表《共和与君主论》,认为共和制度不适宜中国,为袁世凯的复辟制造舆论 著作有《比较行政法 》、《 政治与行政 》等 他在代表作《政治与行政》中,率先系统阐述了政治与行政分离理论,认为政治是表示国家意志的领域,行政是实现国家意志的方法和技术,行政不应受政治权宜措施及政党因素的影响对美国的行政实践和理论研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5,(二)排除说该观点认为行政是指国家立法、司法以外的一类职能6,7,(三)目的说该观点认为行政是指在法律规制之下,为实现国家目的而为的积极、连续、整体、统一的管理活动。
(四)内容说该说认为行政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对国家公共事务的决策、组织、管理和调控8,马克思: “行政是国家的组织活动”特点:1.行政是一种国家活动,而不是一般社会组织对事务的管理;2.行政不同于其他机关的活动与立法、司法活动不同,是以组织、执行为其活动方式9,我们认为,公共行政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其他公共机构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这一概念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1.公共行政是对公共事务的管理2.公共行政的主体,即行政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和其他公共机构3.公共行政的手段方式多样10,行政的特征,1、行政具有国家意志性2、行政具有执行性3、行政具有法律性4、行政具有强制性11,对公共行政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行 政,,私行政,公共行政,,国家行政,社会公行政,12,行政的分类,,行政,积极行政,消极行政,干预行政,给付行政,负担行政,授益行政,羁束行政,裁量行政,,,,,,,,,,,13,1.国家行政与社会行政以实施公共行政的主体为标准,可将公共行政分为国家行政和社会行政国家行政是指国家设立行政机关,直接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又称为直接行政社会行政是指社会公共机构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又称为间接行政。
14,2.规制行政与给付行政以公共行政的目的为标准,可将公共行政分为规制行政和给付行政规制行政是指以规范限制公民等一方的自由来实现某种公共秩序的行政活动,如交通规制、经济规制等给付行政是指通过给公民等一方直接提供帮助或服务以实现某种公共目标的行政活动,如义务教育、社会保障等15,3.授益行政与负担行政以公共行政对公民等一方产生的不同影响为标准,可将公共行政划分为授益行政和负担行政授益行政是指给予公民等一方某种权利和利益的行为,如行政许可、减免税收负担行政是指给公民等一方设定义务、增加负担的行为,如行政罚款、行政收费等16,4.消极行政与积极行政以实施公共行政的主动与否为标准,可将公共行政划分为消极行政和积极行政消极行政主张无为而治,将公共行政限定在极小的范围内,只有在危及个人安全自由和公共秩序时才被动采取相关措施积极行政指主动采取各种手段管理公共事务以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17,现实生活中行政范围的扩大,我国行政法中的行政已不限于行政机关的组织和管理活动而扩展到非国家行政机关的公共组织如一些公共团体,企业,单位的组织和管理活动如公立学校对学生的处分等18,二、行政法的概念行政法是指调整在公共行政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配置、规范行政权和确认、保障公民等一方权益为核心来规定各方主体之间权利义务的法律规范之总称。
对这一概念可从以下方面予以分析:,19,1.行政法是有关公共行政的法2.行政法是有关公共行政的法律规范之总称3.行政法的核心内容主要有两方面:①配置、规范行政主体的行政权②确认、保障公民等行政相对人一方在公共行政中的权益4.行政法的目的是要将公共行政纳入法治的轨道,实现公共行政的民主、公正、理性和高效的价值追求20,三、行政法的特点 (一)形式上的特点1.行政法没有统一完整的实体法典2.行政法由效力层次不同的法律规范构成 (二)内容上的特点1.行政法调整领域宽泛、内容丰富2.行政法中融实体规范与程序规范于一体3.行政法富有变动性21,22,四、行政法的分类根据不同标准,可对行政法进行不同的划分:(一)行政组织法、行政活动法与行政救济法(二)行政实体法与行政程序法(三)一般行政法与部门行政法,23,第二节 行政法的渊源,行政法的渊源,是指行政法的表现形式行政法的渊源包括基本渊源和其他渊源两部分其中,基本渊源的适用范围最广24,行政法的渊源,行政法的渊源,宪 法,,法 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行政规章,国际条约,法律解释,25,一、行政法的基本渊源在我国,行政法的基本渊源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以及规章等。
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根据宪法、法律和权力机关的特别授权,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和发布的规范性文件26,4.地方性法规5.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6.规章规章分为部委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27,二、行政法的其他渊源行政法的其他渊源包括国际条约与协定、法律解释以及国家行政机关与执政党联合发布的规范性文件1.国际条约与协定2.法律解释3.国家行政机关与执政党等联合发布的规范性文件28,第三节 行政法的地位与作用,行政法的地位可从其在依法治国中的地位以及在法律部门中的地位两方面予以分析一)行政法在依法治国中的地位在依法治国这一方略的推进过程中,行政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1.行政法是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手段2.行政法的建设是依法治国的重心所在3.行政法的发展将推动依法治国的进程29,(二)行政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在现代国家的法律体系中,行政法具有重要地位①行政法与宪法的关系十分密切②行政法是重要的公法部门之一③在所有的法律规范中,行政法规范所占的比例最大,行政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也日益宽泛30,二、行政法的作用关于行政法的作用不同观点有四种:1.保权认为行政法的主要作用在于保障行政权,即赋予行政机关行政权和有效的管理手段,确保行政相对人履行行政法上的义务。
2.控权认为行政法的主要作用在于控权,即规范和控制行政权,并通过控权来保障公民等一方的合法权益3.平衡认为行政法具有平衡作用行政法既能保障行政管理的有效实施,又能保护公民等一方的合法权益4.服务认为行政法的主要作用是为个人提供服务31,除上述第一种观点视相对人为客体,视行政法为工具,需要彻底批判外,其他三种观点都有相当的合理性,但都不够全面我们认为行政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具体表现在:(一)支持和保障公共行政的有效开展(二)规范和控制行政权(三)保障个人自由和权利(四)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32,第二章 行政法的基本理论与基本原则,33,第一节 行政法理论基础,行政法理论基础诸说 1、管理说 这一学说主要源于前苏联其主要观点是,认为行政法是在各行政领域内规范被管理者行为,用以保障国家行政权的顺利行使,维护国家行政管理秩序的一个部门法 2、控权说 这一学说主要源于英美法系,主张行政法是控制、约束政府权力,防止并及时救济违法行政和不当行政给行政相对人造成的侵害的部门法 3、折衷说 这一学说认为行政法具有控权和保权的双重作用,既是控制政府权力的法,也是保障国家行政管理的法。
34,第二节 行政法基本原则,(一)行政合法性原则 行政合法性原则是指行政权的设立和运用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要求,不得与法律相抵触 行政合法性原则要求包括了实体合法与程序合法两方面的内容违反实体法与违反程序法均构成对合法性原则的破坏35,行政权的来源,行政机关(行政权) 公民 代表 代表机关 司法机关(司法权)公民权利 立法机关 权力机关 民意机关,,,,选举,组成,,,36,行政权与公民权利的关系,1、公民权利是行政权得以产生的前提和基础(源于公民权利),行政权是公民权利得以保障的手段行政权存在的目的是维持和保障公民权利,而不是侵犯公民权利,但最易侵犯和危险公民权利的则是行政权二者即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37,2、“法无明文规定不得有权”与“法不禁止皆自由”即“法无明文规定便不可为”与“法无明文规定便可为 ”,38,行政法学的几个基本问题(围绕行政权而展开),行政主体的行政权的取得行政主体的行政权的行使行政主体的行政权的监督,39,行政主体法无明文规定便不可为,行政相对人法无明文规定便可为,,,,40,依法行政原则,1、权自法出。
2、法律保留 3、法律优先 4、行为有据 5、司法审查41,,,合法行政,,职权法定,依法的规定行政,法律优先,法律保留,42,(二)行政合理性原则,又称行政适当性原则,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其行政决定要客观、适度、符合理性其具体要求有:,43,(1)行政行为的动因应符合立法目的;(2)行政行为应建立在正当考虑的基础上,采取的手段和措施应当必要、适当,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合乎情理; ;(3)行政行为应当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偏私、不歧视;(4)不得任意迟延或不作为;(5)行政合理性原则还包含实施紧急行为、以实现社会稳定协调发展目标的要求行政应急性原则),44,行政合理性原则是行政法治原则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合法性原则共同构成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合法性原则着重解决合法与否的问题,合理性原则解决适当与否的问题 合法性原则适用于一切行政领域,而合理性原则主要适用于自由裁量领域45,探讨,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行政机关享有的自由裁量权也随之增加不论在哪个国家,行政自由裁量权都是存在的,只是范围和监督制约的方式不同而已现代行政的特点是行政权力的迅速扩张,行政权力扩张的表现是行政机关拥有巨大的自由裁量权,它的存在是提高行政效率之必需。
但要实现行政法治,又必须对行政自由载量权加以一定的控制46,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概念,在我国,行政裁量权,是指行政主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根据具体的事实和依据,选择自己认为最为适当的方式、范围、幅度、种类去处理行政事务的权力,47,自由裁量权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在法律没有规定限制条件的情况下,行政机关在不违反宪法和法律的前提下,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这种自由裁量权很大,只要该行政机关具有相应的职权,它采取的措施,当属合理 2.法律只规定了模糊的标准,而没有规定明确的范围和方式行政机关根据实际情况和对标准的合理解释,采取具体措施,行使自由裁量权 3.法律规定了具体明确的范围和方式,由行政机关选择裁量 4.在紧急情况下,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行政机关可超越法律的限制采取适当的紧急措施,这种情况就是我们所说的应急性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