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驱动滚筒轴承张紧绞车轴承电机轴承液力耦合器液压站减速器.doc
3页驱动滚筒轴承 张紧绞车轴承 电机轴承 液力耦合器 液压站 减速器、电机瓦下 运 皮 带 减 速 箱 L-CKD320#齿轮油 下 运 皮 带 液 压 站 L-HM68#二硫化钼复合锂基脂 3#极压锂基脂 MP3 干净的可饮用水 小红沟:L-HM100#抗磨液压油 夏季 L-CKD460#齿轮油 小红沟: 冬季 L-CKD220#齿轮油 二硫化钼复合锂基脂 3#极压锂基脂 MP3 L-HM100#抗磨液压油 3#极压锂基脂 MP3 L-CKD460#齿轮油不超过轴承室净 检查轴承运行后温度,以手背接触能够停留 5 容积的 2/3每天检查,缺水需及时补充500 kg 油标尺 2/3 处严格执行点检制度并做详细记录 理论换油周 期为 80 至 90 天(一年) ,换油时应彻底清洗 (一年) 润滑油池 每半年拆开轴承清洗并更换全部润滑脂 每天 秒以上为宜主副井提升机滚筒轴瓦、联轴 器 主轴轴承 电机轴承 曲轴箱不超过轴承室净 检查轴承运行后温度,以手背接触能够停留 5 容积的 2/340L—45L 轴承室 2/3 45L—70L严格执行点检制度并做详细记录 理论换油周 期为 80 至 90 天, 换油时应彻底清洗润滑油池。
每一年拆开轴承清洗并更换全部润滑脂 每天 检查轴承运行后温度,以手背接触能够停留 3 秒以上为宜 严格执行点检制度并做详细记录 理论换油周乳化液泵 电机及各部轴承 回柱绞车 蜗轮箱内大、小及过桥齿 轮 涡轮箱内各部轴 承 气缸及轴承 空气压缩机 电机轴承及同步 齿 液压支架、 液压支架、单体 锤式破碎机 液压锚杆钻机 缸体及各部千斤 大轴轴承 泵站油箱齿面保持油膜 3#极压锂基脂 MP3 轴承室 2/3期为 80 至 90 天, 换油时应彻底清洗润滑油池每半年拆开轴承清洗并更换全部润滑脂 严 格执行点 检制度, 检测 排气温度 须低于 100℃并做详细记录理论换油周期为 90 至 120 天,换油时应彻底清洗润滑油池,并清除 排气口积炭 换油时拆开轴承清洗并更换全部润滑脂 与水配液时的浓度剂量不小于 5%折光仪检 测显示数据:浓缩物配液不低于 2,乳化油配 液不低于 2.5 每月拆下右端轴承盖检查并补充 工作油温不超过 75℃,理论换油周期为 80 至 90 天夏季 L-DAH46 或 DAJ46 冬季 L-DAH32 或 DAJ32 3#极压锂基脂 MP3 浓缩物 MS15-5 或乳化油 ME15-5 二硫化钼复合锂基脂 L-HM68#抗磨液压油油标尺 2/3 处 轴承室 2/3 配液不少于泵箱 容积的 2/3 轴承室 2/3 油标尺 2/3 处注:上表所列均为目前公司矿井生产主要设备类型,未能在表中名列的其他辅助设备,请参照设备制造厂家说明书中的要求进行润滑作业。
上表所列均 目前公司矿井生产主要设备类型,未能在表中名列的其他辅助设备,请参照设备制造厂家说明书中的要求进行润滑作业空气压缩机润滑 油选用 标准GB/T7631.9-1997合适粘度 压缩机型式 排气压力/MPa 级数 排气压力0.7-0.8 0.7-5.0 5-20 固定式 20-100 >100 < 0.3 0.7 滑片式 0.7-0.8 喷油式 0.7-2 回转容积式 干式 0.3-0.5 0.6-0.7 螺杆式 喷油式 1.2-2.6 干式 1-2 2-3 3-5 5-7 多级 1 2 1 2 1 2 3-4 气缸轴承 气缸及轴承 轴承及同步齿轮 气缸及轴承 轴承及密封环 气缸及传动部件 压力强制润滑 及压力注油润滑 无油润滑油环 或油脂润滑 喷油循环式 油环或油脂润滑 喷油循环式 压力循环式、油环式 或油脂润滑 5-7 5-8 4-5 润滑部位润滑方式 (mm2/s)7-10 10-12 12-18 18 18-22推荐油品移动式气缸及传动部件飞溅式润滑L-DAA100 或 L-DAB100 空压机油往复活塞式L-DAA 或 L-DAB100、150 空压机油2#或 3#极压锂基脂 L-DAG(DAH、DAJ)32、46 或 100 回转压缩机油 2#或 3#极压锂基脂 L-DAG(DAH、DAJ)32、46 或 100 回转压缩机油 L-TSA32、L-TSA46、L-TSA68 抗氧汽 轮机油与 6% ACC-ET 混合涡轮式离心式 轴流式井工煤矿生产运输系统设备润滑维护作业标准一、设备润滑系统点检作业流程及点检项目 设备润滑系统点检作业流程及点检项目 1、确定点检作业人员:各区队技术员、设备操作工及维修工等设备包机人员; 2、进行点检的工作人员穿戴整齐工装,戴安全帽和棉质手套; 3、确定点检时间、点检线路及点检项目。
4、对点检线路和设备进行风险源辨识并加强防范; 5、准备点检工具包括:扳手、改锥、内六方、糖量仪、吸管、洁净的棉布、白色滤纸及 PH 试纸; 6、观察减速器透气孔是否堵塞,外表是否有渗漏油迹并及时查找和判断渗漏油的原因; 7、减速器外壳温度是否正常,是否超出说明书上设备制造厂家限定的的最高运行温度; 8、对于采用水冷散热的减速器,检查水管外部接头是否严密,冷却水压力是否正常; 9、对于采用自然冷却的减速器,记录停机时设备温度降至井下室温所需的时间,若超过 60 分钟,须采取强制通风降温; 10、观察减速器内外相通的螺栓及油窗周边是否有润滑油的渗漏现象; 11、清除减速器游标尺螺栓附近杂物,抽出游标尺检查油位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12、清除减速器加油口周边杂物,打开加油口观察润滑油色泽、泡沫累积及气味是否正常; 13、仔细查看减速器内是否有油泥及其他诸如岩尘、煤尘等杂质; 14、检查乳化液泵箱上盖是否正常关闭,乳化液泵箱体内部及乳化液或浓缩物的配液是否清洁无杂物; 15、检查乳化液泵箱进出液口的滤网是否完好、未堵塞; 16、擦拭干净糖量仪器视孔及棱镜面板,用井下清水调试显示数值归零,检测配液浓度的显示数值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17、倾听乳化液泵及各部减速器电机运行噪音是否正常。
二、润滑油变质的简易鉴别方法 润滑油变质的简易鉴别方法 简易 1、油流观察法:取两只量杯,其中一个盛有待检查的润滑油,另一只空放在桌面上,将盛满润滑油的量杯举高离开桌面 30-40 厘米并倾斜,让润滑油慢慢流到空杯中,观察其流动情况,质量好的润滑油油流时应该是细长、均匀、连绵不断,若出现油流忽快忽 慢,时而有大块流下,则说润滑油已变质 2、手捻法:将润滑油捻在大拇指与食指之间反复研磨,较好的润滑油手感到有润滑性、磨屑少、无摩擦,若感到手指之间的砂粒 之类较大摩擦感,则表明润滑油内杂质多,不能再用,应更换新润滑油 3、 光照法:在天气晴朗的日子,用螺丝刀将润滑油撩起,与水平面成 45 度角对照阳光,观察油滴情况,在光照下,可清晰 地看到润滑油中无磨屑为良好,可继续作用,若磨屑过多,应更换润滑油 4、油滴痕迹法:取一张干净的白色滤试纸,滴油数滴在滤试纸上,待润滑油渗漏后,若表面有黑色粉末,用手触摸有阻涩感,则 说明润滑油里面杂质已很多,好的润滑油无粉末,用手摸上去干而光滑,且呈黄色痕迹 三、设备润滑系统清洗、换油作业流程 设备润滑系统清洗、 1、确定清洗、换油作业人员: 2、确定清洗、换油作业时间: 3、准备清洗、换油作业工具: 4、停机并检查和做好防护措施: 四、乳化液泵箱配液的检测辨识方法 1、目测法:取一只洁净量杯,从乳化液泵箱中取半杯浓缩物或乳化油配液,将量杯高举至视线平行处,用矿灯从量杯底部透光照 射,浓缩物呈淡绿色且清澈透明无杂质,乳化油配液呈乳白色且分散均匀无杂质和悬浮物。
2、手捻法:取少许乳化液泵箱配液在大拇指与食指之间反复研磨,配液浓度足够则感觉有润滑性、无摩擦,若感觉手指之间有阻 涩感或无明显润滑性,则说明配液浓度不足3、糖量仪检测法:擦拭干净糖量仪器视孔及棱镜面板,取少许井下配液用清水滴注到棱镜面板上,观测清水折光数值并旋转调节 螺钉使显示数值归零 用专用吸管取少许泵箱配液滴注到棱镜面板上, 浓缩物配液显示数值应在 2 以上、 乳化油配液显示数值应在 3-5 之间为宜 4、 浓度偏高将增大浓缩物和乳化油的用量,增加生产成本; 浓度偏低其防腐作用下降, 支架的锈蚀加重, 将减少支架的使用寿命 鉴于井下生产系统复杂和井下水质变化大,在对乳化液泵箱配液进行检查时必须要用糖量仪测定准确数值并如实填写 (黏度、抗乳化等指标的报废标准 ,对照初始值表后变化率至报废的具体数据 黏度、对照初始值表后变化率至报废的具体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