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训练:文化素养类试题特点分析和应对策略ppt课件.ppt
27页文化素养类试题特点分析和应对策略 文化素养类试题特点分析和应对策略 欧洲 文化素养是指中学生在中学阶段应该达到的文化方面的基本修养,即文化方面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和认知层次 文化素养类试题是指不完全依托教材而考查中学生应知应会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试题 它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语言文字(含外语)、文化典籍、文学艺术、哲学宗教、道德伦理等多方面的内容本文将初步研究近几年来高考历史试卷中该类试题的体现形式、特点并探讨其应对策略 欧洲例1(2003年全国新课程文综,38)长城是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古代伟大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赠给联合国的礼品之一便是一幅以长城为图案的挂毯回答:(5)参照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简要回答为什么说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答案要点:(5)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或爱国精神);聪明智慧、坚韧、勤奋、开拓进取例2(2003年春季文综,40)(5)战国时期兴修的都江堰(与青城山一起)为什么能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 答案要点:(5)变水害为水利,使川西平原成为千里沃野,体现了先民的勤劳智慧 一、试题体现形式 (一)文化遗产类欧洲例3(2002年上海历史,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连昌宫词(节录) 唐元稹 开元之末姚宋死,朝廷渐渐由妃子 禄山宫里养作儿,虢国门前闹如市 (1)诗中的“开元”是_(皇帝)的年号,“姚宋”是指_、_,“妃子”是指_2)造成诗中所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种情况与后来发生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答案要点:(1)唐玄宗,姚崇、宋瑾,杨贵妃2)唐玄宗怠于政事,陶醉于歌舞升平安史之乱二)诗词曲赋对联类 欧洲例4(2003年上海历史,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述 怀 (宋)李纲胡骑长驱扰汉疆,庙堂高枕失堤防退避固知非得计,威灵何以镇四方?中原夷狄相盛衰,圣哲从来只自强诗中的(1)“胡骑”指什么? (2)“退避”指朝廷的什么政策?(3)“中原”指什么地方?(4)李纲为何如此述怀,渴望自强?答案要点:(1)金兵2)求和或投降3)河南省一带或黄河中下游地区如答汉族地区、宋朝疆域、黄河流域等也可)(4)金病入侵、皇帝荒淫、主和派得势,李纲是主战派 (二)诗词曲赋对联类 欧洲例5(2002年上海历史,28)文物是形象的历史人们从商周青铜器不仅看到了那一时期的各种器皿、兵器和工具,而且了解到了当时的冶炼技术、生产水平、文字、艺术和社会生活等各种情况。
从下列秦砖、汉瓦与画像石中,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答案要点:秦砖:秦砖的形状,秦朝文字的特点(或小篆)等汉瓦:汉瓦的形状,文字的特点(或隶书)等东汉画像石:东汉农民耕作、狩猎(或畜牧),或汉朝农业生产的状况和特点等 (三)考古类欧洲例6(2003年上海历史,28)文物是物化的历史,它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观察下列关于唐代妇女的三彩陶俑照片,回答问题 问题:从这些陶俑中可以汲取哪些历史信息?答案要点: 表面信息:如唐代妇女的服饰、发式、容貌,这些妇女在做什么等,只要言之有据深层信息:陶瓷工艺水平、造型艺术水平、审美观念、多民族、妇女可能更加开放等,只要言之有据 (三)考古类欧洲例7(2001年上海历史,37)西汉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中央集权国家的巩固,西汉政府与边疆民族的联系也得到了加强请回答以下问题:(1)列举西汉同西域交往的主要史实2)2000年北京老山汉墓被确认是汉武帝儿子燕王夫人之墓科学家对女主人的头像进行了复原后,意外地发现她极像西域女子(见图),这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猜测:她是今新疆地区人?是古代中亚人?是有西域民族血统的汉族人?还是西域以外的人?你倾向于哪一种说法?请简要说一说你的理由。
三)考古类欧洲(3)女主人究竟属于哪一民族,需要进一步探究研究这一问题有何历史意义?(4)揭开这一谜底,有待于进一步收集直接和间接的证据你认为有哪些方法?答案要点:(1)汉与匈奴的战争、和亲,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西域物产传内地,西汉技术入西域,西域都护设置等2)能以一定的史实为依据;能结合史实,逻辑合理3)能正确对应和概括其历史意义假定她为今新疆地区人,则可答进一步了解西汉时期的民族关系4)能结合史实具体回答如:可以从老山汉墓中继续查找;到西域实地考察研究;查阅有关历史文献资料;如具体答史记汉书等资料、民间的史料、国外记载的资料等如答从西域民族的衣食住行等风俗习惯上来旁证,或其他合理的方法也可)欧洲例8(2001年广东文理综合,39)黄河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以黄河为主题的黄河大合唱家喻户晓1)黄河大合唱创作于什么历史时期? (2)结合“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这一说法,说明黄河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答案要点:(1)抗战时期2)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重要地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说明:考生若从其他角度答题,凡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均可酌情给分四)音乐绘画类例9(2004年广东历史,26)阅读以下材料: 欧洲(四)音乐绘画类图1 图2北宋东京城布局 图3清明上河图局部欧洲有人说,欣赏清明上河图“恍然如入汴京(东京),置身流水游龙间,但少尘土扑面耳。
石渠宝笈三编回答:(1)说明图1所示城市的名称及其所处朝代2)从图2、图3中提取历史信息,说明北宋东京与图1所示城市相比,在商业活动方面发生了什么了变化答案要点:(1)长长安、唐朝;(2)突破了坊市制空间间限制;突破坊市制时间时间 限制;出现专门现专门 市场场 (四)音乐绘画类欧洲例10(2001年全国文综,25)中国劳动人民不仅创造了完美的园林艺术,而且善于吸收国外建筑艺术成就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荟萃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精华下图(略)所示建筑表现的艺术风格是A巴罗克 B洛可可 C哥特式 D罗马式(2005年上海文科大综合79)戏曲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例11京剧脸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如关羽脸谱的主色是红色,曹操是白色,包拯是黑色你认为“红脸”表示 A忠勇正义 B奸诈狡猾 C凶猛残暴 D刚直果敢(五)建筑戏剧类 欧洲例12在戏曲舞台上,演员轻扬马鞭表示骑马,划桨表示行船,绕场一圈表示日行千里这些舞台表现形式体现了戏曲表演艺术的A综合性 B程式化 C虚拟化 D现实性例13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总理曾邀请国际友人观看了一部根据我国民间故事改编的彩色戏曲故事片,引起很大反响,该片被誉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这部戏曲电影是A花木兰 B红楼梦 C梁山伯与祝英台 D穆桂英挂帅(五)建筑戏剧类 欧洲例14(2002年上海历史,33)一部英文著作的中译本有一句话误译为:“康熙帝曾经阅读郑观应的著作”经核对,原文为:“Emperor Kuang Hsu had read the works of Cheng Kuang Ying”问题出在Kuang Hsu帝是谁问题:(1)请写出Kuang Hsu帝的正确译名,并运用历史知识说明理由答案要点:光绪,郑观应与康熙帝处于不同时代(或与光绪帝处于同一时代)(六)语言文字类欧洲1上海卷较多,逐渐向全国卷和其它地方卷推广从上面的举例可以看出,文化素养类试题在上海历史卷和上海综合能力测试卷中出现较多,尤其是上海历史卷,近几年来几乎年年都有35道这样的题目受上海高考的影响,全国文科综合卷和文理综合卷也出现了该类试题,虽然不多,但能够看出其扩展的趋势,相信今后的高考中该类试题将会明显增加二、试题特点分析 欧洲2主观题一般都是开放性试题 从例5、例6、例7、例8的答案要点和评分标准以及例1、例2在实际阅卷中的评分细则来看,文化素养类主观题一般都是开放性试题 “黄河对中华民族的意义”、“都江堰为什么能够列入世界遗产目录”、“为什么说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这三题都是典型的开放性试题,都是从中华民族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或客观存在去探究民族精髓、民族精神的试题,这类试题的关键在于抓住“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作答。
二、试题特点分析 欧洲3难度不大,分值不多 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该类试题的难度一般都不大,所占分值也不多例1只有4分,占当年试卷的1/75;例2只有3分,占当年试卷的1/100该类试题的主观题一般都是以材料解析题的方法去解;该类试题的选择题一般都是用排除法去解以例1113为例: 例11:由“红脸”首先排除B和C,由“关羽脸谱是红色”和“包拯脸谱是黑色”可以推断出“红脸”表示忠勇正义,“黑脸”表示刚直勇敢,“白脸”表示奸诈狡猾例12首先排除D,再排除A和B这种舞台表现形式类似于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手法例13“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笔下的戏剧人物,其爱情悲剧尽人皆知,由此可以排除A、DB有一定的干扰性,但红楼梦是小说,而不是我国民间故事,所以再排除B二、试题特点分析 欧洲4体现新课程理念,代表高考改革方向 该类试题能够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和研究性学习的若干理念,能够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所要求和强调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与新课程改革中的“一标多本”相吻合 在新课程改革前的高考中,主要强调的是知识的识记、能力的考查,在新课程改革后的高考中,将会更加着重考查学习的过程、探究问题的方法,并力图通过考试形式的改变去引导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改变。
这一要求在例7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二、试题特点分析 欧洲1自我修养文化素养是一个不断积累过程,文化素养类试题的得分与否主要取决于考生自我的综合素质,文化素养往往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提高的文化素养考查就好比中央电视台各类专业大赛中演员的综合素质测试一样从中学生的角度讲,自我提高文化素养主要途径: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多读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课外书籍,因为文化素养类试题本质上还是依托中学教材来进行考查的;养成钻研教材、读透教材、多思考教材内在联系、多思考教材与社会关联的一些问题;树立现代意识,密切关注现实,理性看待社会,关心时政问题,要能知古鉴今,关注世界整体发展,关心人类共同命运三、应对策略探讨欧洲2课堂拓展 课堂是文化素养提高的主渠道,教师是帮助和引导学生解答文化素养类试题的主导力量所以教师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科学指导、拓展课堂举三例如下:例1:在讲古代史岳飞抗金的时候,可以补充这样题目:阅读岳飞的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三、应对策略探讨欧洲回答: (1)材料中“匈奴”应指_族,它是_族的祖先2)“靖康耻”指的是_年,金军掳走_、_以及后妃、宗室、大臣等3000人,北宋灭亡答案要点:(1)女真、满(2)1127年、宋徽宗、宋钦宗三、应对策略探讨欧洲例2:在讲到拿破仑一世时,对这个历史上的重点人物可以进行适当拓展根据教材的要求开设一节活动课,这样就可以知道拿破仑与英雄交响曲、拿破仑与凯旋门,拿破仑与滑铁卢战役的关系,以及拿破仑的诸多世界级名言:中国是一头睡狮,一旦醒来将震撼世界;让驴子和学者走在队伍中间;我不愿为取金蛋杀掉我的老母鸡;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些知识不一定都是考试的内容,但却是一个中学生应有的文化素养三、应对策略探讨欧洲例3:在讲到一些外国专有名词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去研究世界史教材中的“重要词汇中英文对照表”,这样语言文字类的拓展性试题就迎刃而解了如:二战期间,明确提出要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以尽快打败纳粹德国的重要国际会议是AParis Peace Conference BCairo ConferenceCTeheran Conference DYalta Conference三、应对策略探讨欧洲3针对性补充 在备考过程中,可以就一些常考的与文化素养类试题有关的知识进行针对性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