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厚度标准的确定课件.ppt
65页有效厚度标准的确定方法有效厚度标准的确定方法目目 录录1.1.有效厚度的定义有效厚度的定义2.2.有效厚度标准的研究内容有效厚度标准的研究内容3.3.岩性含油性标准岩性含油性标准4.4.物性标准物性标准5.5.电性标准电性标准6.6.注意事项注意事项目目 录录1.1.有效厚度的定义有效厚度的定义2.2.有效厚度标准的研究内容有效厚度标准的研究内容3.3.岩性含油性标准岩性含油性标准4.4.物性标准物性标准5.5.电性标准电性标准6.6.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1.有效厚度定义有效厚度定义 油(气)层有效厚度,指在目前经济技术条件下、达油(气)层有效厚度,指在目前经济技术条件下、达到储量起算标准的含油(气)层系中具有工业产油气能力到储量起算标准的含油(气)层系中具有工业产油气能力的那部分储层厚度的那部分储层厚度★★ 油(气)层内具有可动油(气);油(气)层内具有可动油(气);★★ 在现有工艺技术条件下可提供开发;在现有工艺技术条件下可提供开发;★★ 产量达到工业油(气)流标准产量达到工业油(气)流标准 作为有效厚度,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作为有效厚度,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深度深度m最低油流标准最低油流标准t/d最低气流标准最低气流标准104m3/d<5000.30.05500-10000.50.11000-20001.00.32000-30003.00.53000-40005.01.0>400010.02.0 储量规范规定了储层深度与对应的单井最低油(气)流,用此来衡量储层的储量规范规定了储层深度与对应的单井最低油(气)流,用此来衡量储层的工业产油(气)能力。
工业产油(气)能力工业油(气)流标准工业油(气)流标准1.1.有效厚度定义有效厚度定义目目 录录1.1.有效厚度的定义有效厚度的定义2.2.有效厚度标准的研究内容有效厚度标准的研究内容3.3.岩性含油性标准岩性含油性标准4.4.物性标准物性标准5.5.电性标准电性标准6.6.注意事项注意事项2.2.有效厚度标准的研究内容有效厚度标准的研究内容 岩层是否为有效厚度,除了具备一定的孔隙度和含油饱和度外,渗透岩层是否为有效厚度,除了具备一定的孔隙度和含油饱和度外,渗透率(天然的或改造后的)也必须达到一定数值,这些下限值就是油气层有率(天然的或改造后的)也必须达到一定数值,这些下限值就是油气层有效厚度的标准效厚度的标准1 1)有效厚度标准定义)有效厚度标准定义有有效效厚厚度度储油能力储油能力孔隙度孔隙度渗流能力渗流能力渗透率渗透率原油地下粘度原油地下粘度含油饱和度含油饱和度油层压力油层压力水力活塞泵水力活塞泵热力降粘和化学降粘热力降粘和化学降粘压裂酸化压裂酸化2.2.有效厚度标准的研究内容有效厚度标准的研究内容((2 2)有效厚度标准的研究内容)有效厚度标准的研究内容a a、判别有效层与非有效层界限(取舍标准)、判别有效层与非有效层界限(取舍标准) 研究油层、气层、水层和干层等的岩性、含油性、物性及电性的界限。
在原油性质研究油层、气层、水层和干层等的岩性、含油性、物性及电性的界限在原油性质变化较大的地区,还包括原油性质的界限变化较大的地区,还包括原油性质的界限b b、划分有效厚度界限(夹层扣除标准)、划分有效厚度界限(夹层扣除标准) 在油层与干层界限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有效层段内所夹厚度薄、岩性变差、在油层与干层界限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有效层段内所夹厚度薄、岩性变差、物性变低、含油性变坏、产油能力下降到不具有可动油的层段物性变低、含油性变坏、产油能力下降到不具有可动油的层段岩性标准岩性标准含油性标准含油性标准物性标准物性标准电性标准电性标准夹层扣除标准夹层扣除标准取舍标准取舍标准有有效效厚厚度度标标准准原油性质标准原油性质标准原油性质变化大原油性质变化大2.2.有效厚度标准的研究内容有效厚度标准的研究内容((3 3)建立有效厚度标准的基础资料)建立有效厚度标准的基础资料一、测井资料一、测井资料 是主要的和最基本的资料,但不是第一性的实物资料,间接反是主要的和最基本的资料,但不是第一性的实物资料,间接反映储层的储油能力和渗流能力需要第一性资料的验证或刻度映储层的储油能力和渗流能力。
需要第一性资料的验证或刻度二、试油(包括地层测试)、试采和生产资料二、试油(包括地层测试)、试采和生产资料 直接资料,但数量有限,不可能每口井都取得仅有它,而且即直接资料,但数量有限,不可能每口井都取得仅有它,而且即使是单层试油,在储层非均值情况下,也分不清出油的确切部位使是单层试油,在储层非均值情况下,也分不清出油的确切部位三、取心(包括井壁取心)和录井资料三、取心(包括井壁取心)和录井资料 直接资料仅有它,虽能准确画出含油部位(要求取心收获率直接资料仅有它,虽能准确画出含油部位(要求取心收获率100%),但不能肯定所含原油的流动性大小但不能肯定所含原油的流动性大小 以岩心资料为基础,以测井解释为手段,以试油验证为依据,以以岩心资料为基础,以测井解释为手段,以试油验证为依据,以四性关系(岩性、物性、含油性和电性)研究为主要内容,综合归纳、四性关系(岩性、物性、含油性和电性)研究为主要内容,综合归纳、统计建立下限标准统计建立下限标准目目 录录1.1.有效厚度的定义有效厚度的定义2.2.有效厚度标准的研究内容有效厚度标准的研究内容3.3.岩性含油性标准岩性含油性标准4.4.物性标准物性标准5.5.电性标准电性标准6.6.注意事项注意事项3.3.岩性、含油性标准岩性、含油性标准 ((1 1)储层的岩性描述)储层的岩性描述 通过观察取心资料,描述储集层的主要岩性、矿物成分、胶通过观察取心资料,描述储集层的主要岩性、矿物成分、胶结类型、粒度、分选情况、充填物等,充分了解控制油层储集能结类型、粒度、分选情况、充填物等,充分了解控制油层储集能力的定性因素。
力的定性因素变质岩变质岩碳酸盐岩碳酸盐岩碎屑岩碎屑岩粉粉砂砂岩岩砾砾岩岩砂砂 岩岩粘粘土土白白云云岩岩石石灰灰岩岩 储集层的含油性是以含油级别来描述的根据岩心含油面积大小和含储集层的含油性是以含油级别来描述的根据岩心含油面积大小和含油饱满程度来划分含油级别油饱满程度来划分含油级别级别级别含油面积含油面积饱满程度饱满程度饱含油饱含油>90%饱满饱满含油含油60-90%较饱满较饱满油浸油浸30-60%不饱满不饱满油斑油斑5-30%不饱满,不均匀,不饱满,不均匀,呈斑块状,条带状呈斑块状,条带状油迹油迹<5%含油极不均匀,肉含油极不均匀,肉眼难以发现眼难以发现储油层含油级别储油层含油级别3.3.岩性、含油性标准岩性、含油性标准((2 2)储层的含油性描述)储层的含油性描述 根据取心资根据取心资料选择一定数量料选择一定数量的岩心收获率高,的岩心收获率高,岩性、含油性均岩性、含油性均匀,孔隙度、渗匀,孔隙度、渗透率具有代表性透率具有代表性的层进行单层试的层进行单层试油3.3.岩性、含油性标准岩性、含油性标准((3 3)有效厚度的岩性、含油性标准)有效厚度的岩性、含油性标准济阳坳陷取芯井试油日产量与岩性、含油性关系图济阳坳陷取芯井试油日产量与岩性、含油性关系图3.3.岩性、含油性标准岩性、含油性标准((3 3)有效厚度的岩性、含油性标准)有效厚度的岩性、含油性标准王庄油田岩性与含油性关系图王庄油田岩性与含油性关系图0%20%40%60%80%100%120%中砾岩细砾岩砾状砂岩含砾砂岩粗砂岩中砂岩细砂岩粉细砂岩粉砂岩含砾泥质砂岩泥质砂岩泥质粉砂岩灰质粉砂岩灰质砂岩生物灰岩岩性岩性含油概率含油概率 % % 油浸以上 油浸以下王庄油田岩性、含油性下限图王庄油田岩性、含油性下限图05101520253035400123456岩性岩性产量产量 Q t/d饱含油饱含油油浸油浸油斑油斑砾砾状状砂砂含含砾砾砂砂含含砾砾泥泥质质砂砂粉粉砂砂细细砂砂目目 录录1.1.有效厚度的定义有效厚度的定义2.2.有效厚度标准的研究内容有效厚度标准的研究内容3.3.岩性含油性标准岩性含油性标准4.4.物性标准物性标准5.5.电性标准电性标准6.6.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物性标准是指物性标准是指孔隙度、渗透率和含油饱和度孔隙度、渗透率和含油饱和度的下限截止值。
由于含油饱和度的下限截止值由于含油饱和度最难与试油产量建立量化统计相关关系,所以通常用孔隙度和渗透率来反映物性最难与试油产量建立量化统计相关关系,所以通常用孔隙度和渗透率来反映物性下限 确定有效厚度物性下限的方法有多种方法不同油藏可根据地质条件和资料确定有效厚度物性下限的方法有多种方法不同油藏可根据地质条件和资料录取情况选择使用录取情况选择使用1 1)测试法)测试法4.4.物性标准物性标准 对于原油性质变化不大,对于原油性质变化不大,单层试油资料较多的油田,建单层试油资料较多的油田,建立立每米采油指数与空气渗透率每米采油指数与空气渗透率的统计关系达到工业油流的的统计关系达到工业油流的采油指数所对应的渗透率即为采油指数所对应的渗透率即为下限,然后通过孔隙度与空气下限,然后通过孔隙度与空气渗透率的统计关系换算出孔隙渗透率的统计关系换算出孔隙度下限值度下限值4.4.物性标准物性标准((1 1)测试法)测试法 对于单层试油资料不多,对于单层试油资料不多,原油性质又有差别的油田或原油性质又有差别的油田或地区,建立地区,建立每米采油指数与每米采油指数与流度(空气渗透率流度(空气渗透率/ /原油地下原油地下粘度)粘度)的统计关系同理可以的统计关系同理可以得到流度的下限得到流度的下限,然后再用,然后再用不同出处的原油地下粘度与不同出处的原油地下粘度与流度算出空气渗透率,从而流度算出空气渗透率,从而也能换算也能换算出孔隙度下限值。
出孔隙度下限值 原理:原理:含油产状与物性的变化具有一致性在确定储层岩性含油性标准含油产状与物性的变化具有一致性在确定储层岩性含油性标准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它们与物性的关系确定出有效厚度的物性下限值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它们与物性的关系确定出有效厚度的物性下限值 ((2 2)含油产状法)含油产状法采用数理统计方法采用数理统计方法 为保证精度,需要对参加统计的岩心样本进行两次折合处理:为保证精度,需要对参加统计的岩心样本进行两次折合处理:密度折合和块密度折合和块数折合使有效样品和非有效样品能代表地下有效层和非有效层的真实厚度,当使有效样品和非有效样品能代表地下有效层和非有效层的真实厚度,当界限以上的非有效样本和界限以下的有效样本均最少,而且二者之差接近于零时,界限以上的非有效样本和界限以下的有效样本均最少,而且二者之差接近于零时,界限成立界限成立注意注意参加统计的样本数量要多、有代表性,非有效样本不可太少;参加统计的样本数量要多、有代表性,非有效样本不可太少;不同系统样本不能混合统计,如重质油和非重质油、油和水样本;不同系统样本不能混合统计,如重质油和非重质油、油和水样本; 采用最小误差原则,即界限以上的非有效样本和界限以下的有效采用最小误差原则,即界限以上的非有效样本和界限以下的有效样本均最少,二者之差接近于零。
样本均最少,二者之差接近于零4.4.物性标准物性标准 正逆累积是指有效样品和非有效样品对于选择的参数(渗透率或孔隙度)各自正逆累积是指有效样品和非有效样品对于选择的参数(渗透率或孔隙度)各自按照相反的方向作块数的累积曲线每一区间的累积块数为这一区间与该区间前同按照相反的方向作块数的累积曲线每一区间的累积块数为这一区间与该区间前同类样品块数的总和类样品块数的总和 正逆累积曲线的交点即为有效样品与非有效样品的界限正逆累积曲线的交点即为有效样品与非有效样品的界限采用正逆累计作图法采用正逆累计作图法((2 2)含油产状法)含油产状法4.4.物性标准物性标准((3 3)泥浆侵入法)泥浆侵入法 在储集层渗透率与原始含油饱和度有一定关系的油田,利用水基泥浆取心在储集层渗透率与原始含油饱和度有一定关系的油田,利用水基泥浆取心测定的含水饱和度可以确定有效厚度物性下限测定的含水饱和度可以确定有效厚度物性下限原理:原理:水基泥浆取心过程中,由于泥浆柱压力的作用,泥浆对储油岩产生不同水基泥浆取心过程中,由于泥浆柱压力的作用,泥浆对储油岩产生不同程度的侵入现象:程度的侵入现象:渗透率较高渗透率较高的储油砂岩,泥浆水驱替出部分原油,取出岩样的储油砂岩,泥浆水驱替出部分原油,取出岩样测定的含水饱和度增高;测定的含水饱和度增高;渗透率较差渗透率较差的储油岩,泥浆水驱替出的原油较少,渗的储油岩,泥浆水驱替出的原油较少,渗透率下降低到一定程度,泥浆水不能侵入,取出岩样测定的含水饱和度仍然是透率下降低到一定程度,泥浆水不能侵入,取出岩样测定的含水饱和度仍然是原始含水饱和度。
因此,含水饱和度与空气渗透率关系曲线上出现两条直线,原始含水饱和度因此,含水饱和度与空气渗透率关系曲线上出现两条直线,其其拐点的渗透率就是泥浆侵入与不侵入的界限拐点的渗透率就是泥浆侵入与不侵入的界限,也就是有效厚度渗透率下限,,也就是有效厚度渗透率下限,同样,可以定出孔隙度下限同样,可以定出孔隙度下限4.4.物性标准物性标准((4 4)最小孔喉半径法)最小孔喉半径法 原理:原理: 在水润湿系统中,油气主要分布于大孔喉道连通在水润湿系统中,油气主要分布于大孔喉道连通的孔隙体积中,而水则占据小喉道连通的孔隙体积油气水分的孔隙体积中,而水则占据小喉道连通的孔隙体积油气水分布的孔喉半径临界值就称为最小有效含油孔喉半径或流动孔喉布的孔喉半径临界值就称为最小有效含油孔喉半径或流动孔喉半径下限根据资料对比或者经验公式求出油藏半径下限根据资料对比或者经验公式求出油藏最小含油孔喉最小含油孔喉半径半径,再依次做出孔喉半径中值与孔隙度、渗透率交会图,再依次做出孔喉半径中值与孔隙度、渗透率交会图, ,从从而确定出孔隙度和渗透率下限而确定出孔隙度和渗透率下限 4.4.物性标准物性标准a.a.根据压汞毛管压力资料建立小于一定孔喉半径的累积孔隙体积与空气渗透的根据压汞毛管压力资料建立小于一定孔喉半径的累积孔隙体积与空气渗透的关系曲线。
关系曲线b.b.用油基泥浆取心资料建立原始含水饱和度与空气渗透率关系曲线用油基泥浆取心资料建立原始含水饱和度与空气渗透率关系曲线c.c.两者进行对比,当小于某一孔喉半径的孔隙体积两者进行对比,当小于某一孔喉半径的孔隙体积- -渗透率关系曲线与含水饱渗透率关系曲线与含水饱和度和度- -渗透率的关系图趋势基本一致时,这一孔喉半径即被确定为最小含油孔渗透率的关系图趋势基本一致时,这一孔喉半径即被确定为最小含油孔喉半径4.4.物性标准物性标准——((4))最小孔喉半径法最小孔喉半径法①① 利用压汞资料与油基泥浆取心分析资料对比利用压汞资料与油基泥浆取心分析资料对比十屋油田最小含油孔喉半径十屋油田最小含油孔喉半径计算参数算参数参参 数数Parametes取取 值Selected value油水油水润湿接触角湿接触角强强亲水,水,润湿角取湿角取0°地地层水密度水密度据据经验公式公式0.9789地地层原油密度原油密度SN18井分析井分析0.765最大含油高度最大含油高度300 m油水界面油水界面张力力油水两相系油水两相系统取取28计算最小含油孔喉半径的算最小含油孔喉半径的经验公式如下:公式如下:式中:式中:rmin—— 最小含油喉道半径,最小含油喉道半径,μm2;; σ—— 油水表面油水表面张力,力,Mn/m;; θ—— 油水润湿角;油水润湿角; Hmax—— 油藏最大含油高度,油藏最大含油高度,m;; ρo、、ρw—— 地层条件下油、水密度,地层条件下油、水密度,g/cm3。
②② 利用经验公式求取利用经验公式求取4.4.物性标准物性标准——((4))最小孔喉半径法最小孔喉半径法十屋油田孔喉半径十屋油田孔喉半径—孔隙度关系图孔隙度关系图Ф: 8%4.4.物性标准物性标准——((4)最小孔喉半径法)最小孔喉半径法十屋油田孔喉半径十屋油田孔喉半径—渗透率关系图渗透率关系图K:0.1mD4.4.物性标准物性标准 a. a.根据油基泥浆取心或密闭取心资料,作出纯含油段岩心的含水饱和根据油基泥浆取心或密闭取心资料,作出纯含油段岩心的含水饱和度与空气渗透率或孔隙度的关系曲线若以含水饱和度度与空气渗透率或孔隙度的关系曲线若以含水饱和度50%50%作为划分油层的作为划分油层的经验界限,那么在曲线上对应含水饱和度经验界限,那么在曲线上对应含水饱和度50%50%处的渗透率或孔隙度值即为物处的渗透率或孔隙度值即为物性下限值性下限值Sw=50%Sw=50%((5 5)经验统计法)经验统计法①① 含水饱和度法含水饱和度法低阻低低阻低SoSo能出纯油能出纯油②②有效孔隙体积百分含量法有效孔隙体积百分含量法 作出有效孔隙的体积百作出有效孔隙的体积百分含量分含量—孔隙度、渗透率交孔隙度、渗透率交汇图;认为当储层的有效孔汇图;认为当储层的有效孔隙至少占隙至少占50%时,成藏动力时,成藏动力大于阻力,油气才能成藏;大于阻力,油气才能成藏;假如有效孔隙百分比小于假如有效孔隙百分比小于50%能成藏,但油也很难被能成藏,但油也很难被开采出来,不具有工业价值。
开采出来,不具有工业价值因此,认为储层的有效孔隙因此,认为储层的有效孔隙占占50%对应的孔、渗为物性对应的孔、渗为物性下限4.4.物性标准物性标准——((5))经验统计法经验统计法Ф:8.6% 根据孔、渗频率分布图、累积频率曲线、累积能力根据孔、渗频率分布图、累积频率曲线、累积能力丢失曲线,可确定物性下限丢失曲线,可确定物性下限渗透能力:渗透能力:渗透率乘以样品长度,反映产油能力渗透率乘以样品长度,反映产油能力孔隙能力:孔隙能力:孔隙度乘以样品长度,反映储油能力孔隙度乘以样品长度,反映储油能力③③累计频率统计法累计频率统计法4.4.物性标准物性标准——((5))经验统计法经验统计法原理:原理:以岩心分析孔隙度和渗透率资料为基础,以低孔以岩心分析孔隙度和渗透率资料为基础,以低孔渗段累积储渗能力丢失占总累积的渗段累积储渗能力丢失占总累积的5%5%左右为界限左右为界限前提:前提:样品的取样密度要均匀样品的取样密度要均匀 渗透率临界值为渗透率临界值为0.1mD0.1mD时,累积渗透能力丢失时,累积渗透能力丢失1%1%,即,即产油能力丢失产油能力丢失1%1%;渗透率样品丢失;渗透率样品丢失35%35%,即厚度丢失,即厚度丢失35%35%4.4.物性标准物性标准——((5))经验统计法经验统计法 孔隙度临界值为孔隙度临界值为8%8%时,累积孔隙能力丢失时,累积孔隙能力丢失22%22%,即,即储油能力丢失储油能力丢失22%22%,孔隙度样品丢失,孔隙度样品丢失36%36%,即厚度丢失,即厚度丢失36%36%下限定在此丢失的产油能力不大,但丢失的储油能力不可忽视。
下限定在此丢失的产油能力不大,但丢失的储油能力不可忽视 查毛管压查毛管压力曲线,如果力曲线,如果孔隙度等于或孔隙度等于或小于小于8%8%的样品的样品含水饱和度很含水饱和度很高,估计不能高,估计不能出油,界限可出油,界限可定在此4.4.物性标准物性标准——((5))经验统计法经验统计法30.0 孔隙度为孔隙度为8%8%时,含水饱和度高达时,含水饱和度高达70%70%,应该不具有工业价值,因此,,应该不具有工业价值,因此,该孔、渗下限比较合理该孔、渗下限比较合理 若当前孔隙度的含水饱和度不高,有资料表明或估计尚有可动油存在,若当前孔隙度的含水饱和度不高,有资料表明或估计尚有可动油存在,可再向下试取一个孔隙度下限值重复以上步骤可再向下试取一个孔隙度下限值重复以上步骤4.4.物性标准物性标准——((5)经验统计法)经验统计法 原理:原理:根据确定的孔隙度解释模式反推孔隙度下限根据确定的孔隙度解释模式反推孔隙度下限,根据孔渗关系反推渗透率下限根据孔渗关系反推渗透率下限4.4.物性标准物性标准((6 6)孔、渗模式反推法)孔、渗模式反推法十屋油田营城组AC--Φc拟合图声波下限为声波下限为219μs/m219μs/m,反推孔隙度下限,反推孔隙度下限8.047%8.047%,根据孔、渗关系,反推渗透率下限为,根据孔、渗关系,反推渗透率下限为0.11mD0.11mD验证验证目目 录录1.1.有效厚度的定义有效厚度的定义2.2.有效厚度标准的研究内容有效厚度标准的研究内容3.3.岩性含油性标准岩性含油性标准4.4.物性标准物性标准5.5.电性标准电性标准6.6.注意事项注意事项5.5.有效厚度电性标准有效厚度电性标准 有效厚度的岩性、含油性和物性标准,只有转换到电性标准,有效厚度的岩性、含油性和物性标准,只有转换到电性标准,并且得到有效的检验,才能使有效厚度下限研究成果充分体现在储并且得到有效的检验,才能使有效厚度下限研究成果充分体现在储量计算中。
量计算中可作为电性标准的地质可作为电性标准的地质- -物理参数分为两类:物理参数分为两类:1 1、、测井测量物理量测井测量物理量,如电阻率、自然电位、声波时差、密度等;,如电阻率、自然电位、声波时差、密度等;2 2、、测量计算的地质测量计算的地质- -物理量物理量,如孔隙度、泥质含量、渗透率、含水,如孔隙度、泥质含量、渗透率、含水饱和度根据需要,这两类地质根据需要,这两类地质- -物理量可以组合使用物理量可以组合使用((1 1)电阻率)电阻率- -声波时差交会法声波时差交会法 岩性、孔隙度和地层水性质变化不大,电阻率将会较好地反映储层的饱和度信岩性、孔隙度和地层水性质变化不大,电阻率将会较好地反映储层的饱和度信息,声波时差反映储层的孔隙度信息所以,可用电阻率息,声波时差反映储层的孔隙度信息所以,可用电阻率- -声波时差作为判别油层的声波时差作为判别油层的电性界限电性界限油层油层油水同层油水同层水层水层5.5.有效厚度电性标准有效厚度电性标准 在交会图上,在交会图上,含水饱和度相同含水饱和度相同的储油层将落在的储油层将落在同一等值线上,同一等值线上,当含水饱和度小当含水饱和度小于某一数值时,于某一数值时,储集层将出油而储集层将出油而不出水,这一含不出水,这一含水饱和度线即为水饱和度线即为解释油水层的界解释油水层的界限。
限5.5.有效厚度电性标准有效厚度电性标准((1 1)电阻率)电阻率- -声波时差交会法声波时差交会法滨南油田滨滨南油田滨679块沙二段电性标准块沙二段电性标准012345678910260280300320340360380声波时差(声波时差(μs/mμs/m))感应电阻率(感应电阻率(ΩΩ·m m))油层油层 油水同层油水同层水层水层干层干层图5-2-14 **井井测井曲井曲线图5.5.有效厚度电性标准有效厚度电性标准((2 2)电阻增大率)电阻增大率- -声波时差交会法声波时差交会法电阻增大率:电阻增大率:指储集层在含油情况下的电阻率与储集层在完全含水情指储集层在含油情况下的电阻率与储集层在完全含水情况下的电阻率的比值况下的电阻率的比值5.5.有效厚度电性标准有效厚度电性标准((2 2)电阻增大率)电阻增大率- -声波时差交会法声波时差交会法滨南油田滨南油田657657块块E E3 3s3333有效厚度电性标准有效厚度电性标准024681012141618200220240260280300声波时差(声波时差(μs/mμs/m))电阻增大率电阻增大率油层油层油水同层油水同层干层干层原理:原理:假定岩性、泥质含量及地层水电阻率变化不大,油层与水层视地层水电假定岩性、泥质含量及地层水电阻率变化不大,油层与水层视地层水电阻率服从正态分布规律。
如果将全部准备判别油水层的地层计算出视地层水电阻阻率服从正态分布规律如果将全部准备判别油水层的地层计算出视地层水电阻率率RwaRwa:: 并按并按RwaRwa的数值大小,由小到大排列,计算出累积频率,的数值大小,由小到大排列,计算出累积频率,然后点在正态概率坐标中,将得出两段斜率不同的折线斜率低的地层一般是水然后点在正态概率坐标中,将得出两段斜率不同的折线斜率低的地层一般是水层,而斜率高的地层一般是油层层,而斜率高的地层一般是油层Rwa1/2累计频率 %临南油田Rwa1/2与累计频率关系图5.5.有效厚度电性标准有效厚度电性标准((3 3)用正态分布法)用正态分布法判别油水层判别油水层普光普光1井井 普光普光2井井 5.5.有效厚度电性标准有效厚度电性标准((2 2)用正态分布法)用正态分布法判别气水层判别气水层渡渡5 5井井 普光普光4井井 ((3 3)以成藏和两相渗流理论为基础的孔隙度)以成藏和两相渗流理论为基础的孔隙度- -饱和度下限图版饱和度下限图版成藏:成藏:烃类物质主要依靠浮力运移烃类物质主要依靠浮力运移到具有封闭条件的储集层,驱替其到具有封闭条件的储集层,驱替其中的水。
中的水生产:生产:流体运动是一个渗流物理过流体运动是一个渗流物理过程,根据两相渗流理论,油水相对程,根据两相渗流理论,油水相对渗透率与含水饱和度有关,含水饱渗透率与含水饱和度有关,含水饱和度高到一定程度,油的相对渗透和度高到一定程度,油的相对渗透率为率为0,即不再油流出即不再油流出5.5.有效厚度电性标准有效厚度电性标准 基于成藏和两相渗流基于成藏和两相渗流理论,根据测井资料解释,理论,根据测井资料解释,建立孔隙度和含油饱和度建立孔隙度和含油饱和度图版3 3)以成藏和两相渗流理论为基础的孔隙度)以成藏和两相渗流理论为基础的孔隙度- -饱和度下限图版饱和度下限图版5.5.有效厚度电性标准有效厚度电性标准油区水区判别油水层判别油水层((3 3)以成藏和两相渗流理论为基础的孔隙度)以成藏和两相渗流理论为基础的孔隙度- -饱和度下限图版饱和度下限图版5.5.有效厚度电性标准有效厚度电性标准图4-4-1 普光普光1井井飞仙关仙关组测井解井解释孔隙度与含水孔隙度与含水饱和度关系和度关系图图4-4-5 普光普光6井井飞仙关仙关组及及长兴组测井解井解释孔隙度与含水孔隙度与含水饱和度关系和度关系图图4-4-7 普光普光3井井飞仙关仙关组测井解井解释孔隙度与含水孔隙度与含水饱和度关系和度关系图图4-4-8 普光普光7井井飞仙关仙关组测井解井解释孔隙度与含水孔隙度与含水饱和度关系和度关系图判别气水层判别气水层储层:储层:AC≥219μs/mAC≥219μs/m,电阻,电阻≥≥20Ω.m 20Ω.m 干层:干层: ACAC<<219μs/m 219μs/m 。
Rt=20Ω.mAc=219μm2 ((4 4)反映气层特征的中子)反映气层特征的中子- -密度密度- -声波交会图声波交会图气层特殊测井响应:中子测井孔隙度小于实际孔隙度;密度测井孔隙度大于气层特殊测井响应:中子测井孔隙度小于实际孔隙度;密度测井孔隙度大于实际孔隙度,声波测井产生周波跳跃实际孔隙度,声波测井产生周波跳跃5.5.有效厚度电性标准有效厚度电性标准声波时差声波时差- -电阻率电阻率CNL:9AC:219μs/m最低出油下限:最低出油下限:AC≥219μs/mAC≥219μs/m,,CNL≥9%CNL≥9%;;最低出气下限:最低出气下限:AC≥225μs/mAC≥225μs/m,,CNL≤9%CNL≤9%; ; 声波时差声波时差- -中子中子((4 4)反映气层特征的中子)反映气层特征的中子- -密度密度- -声波交会图声波交会图5.5.有效厚度电性标准有效厚度电性标准出油区间:出油区间: 2.25g/cm3 ≤ DEN ≤ 2.56g/cm32.25g/cm3 ≤ DEN ≤ 2.56g/cm3,, 9% ≤ CNL ≤ 20%9% ≤ CNL ≤ 20%;;出气区间:出气区间: 2.15g/cm3 ≤ DEN ≤ 2.50g/cm3 2.15g/cm3 ≤ DEN ≤ 2.50g/cm3 ,,2%≤ CNL≤9%2%≤ CNL≤9%;;CNL=9CNL=20DEN=2.56密度密度- -中子中子((4 4)反映气层特征的中子)反映气层特征的中子- -密度密度- -声波交会图声波交会图5.5.有效厚度电性标准有效厚度电性标准((5 5)组合其它的地质)组合其它的地质- -物理参数物理参数 对于储层条件复杂(如微裂缝对于储层条件复杂(如微裂缝- -孔隙性,非均值性严重等)的油气孔隙性,非均值性严重等)的油气藏,藏,将两个和两个以上的地质将两个和两个以上的地质-物理量按某种形式组合成一个复杂参数,物理量按某种形式组合成一个复杂参数,即形成一个新的判别参数。
即形成一个新的判别参数5.5.有效厚度电性标准有效厚度电性标准 这种组合参数不一定具有明确的地质或物理概念,只是统计这种组合参数不一定具有明确的地质或物理概念,只是统计学上的一个统计量而已,或是消除某种误差,或是为了增加测井学上的一个统计量而已,或是消除某种误差,或是为了增加测井响应信息,减少统计回归常数等响应信息,减少统计回归常数等 例如,例如,SwSw实质上就是一个复合判别参数,有实质上就是一个复合判别参数,有RtRt和孔隙度组合和孔隙度组合而成,其回归系数分别为而成,其回归系数分别为a a和和m m,但,但SwSw的下限却不一定是的下限却不一定是RtRt和孔隙和孔隙度的下限按阿尔奇公式计算的结果度的下限按阿尔奇公式计算的结果①① 孔隙度差值法孔隙度差值法ΦCNL-ΦDEN:-2.05.5.有效厚度电性标准有效厚度电性标准——((5 5)组合其它的地质)组合其它的地质- -物理参数物理参数SN135z典型曲线图典型曲线图35、36号层合采,抽,日产气8525方,累产气100.6万方 将中子和密度测井曲线进行统一刻度后,以填充的方将中子和密度测井曲线进行统一刻度后,以填充的方式反映在测井曲线上,更直观识别油气层。
式反映在测井曲线上,更直观识别油气层Ig=0时,不含气Ig的大小,反应储层含气量②② 密度和中子相对法密度和中子相对法5.5.有效厚度电性标准有效厚度电性标准——((5 5)组合其它的地质)组合其它的地质- -物理参数物理参数5.5.有效厚度电性标准有效厚度电性标准——((5 5)组合其它的地质)组合其它的地质- -物理参数物理参数③③多元统计降维,建立判别函数多元统计降维,建立判别函数 四川某气田是典型的裂缝四川某气田是典型的裂缝- -孔隙型复杂碳酸盐气藏,单靠一两项测井参数孔隙型复杂碳酸盐气藏,单靠一两项测井参数很难识别气层,经实践检验,以下的判别函数能有效地反映气水特征:很难识别气层,经实践检验,以下的判别函数能有效地反映气水特征: DIS=-1.38Vsh-39.17φ+7.69SwDIS=-1.38Vsh-39.17φ+7.69Sw5.5.有效厚度电性标准有效厚度电性标准——((5 5)组合其它的地质)组合其它的地质- -物理参数物理参数④④ 深浅探测组合,拉大油水差别深浅探测组合,拉大油水差别 青海某多数油藏是非均质性很强的砾岩岩性油藏储层横向分布不稳定,青海某多数油藏是非均质性很强的砾岩岩性油藏储层横向分布不稳定,且颗粒胶结疏松。
再加上测井系列简单,钻井液侵入严重等实际情况,油水且颗粒胶结疏松再加上测井系列简单,钻井液侵入严重等实际情况,油水识别较为困难采用识别较为困难采用3m3m和和6m6m电阻率测井的比值电阻率测井的比值“校正校正”感应电阻率,然后与感应电阻率,然后与声波时差建立图版来识别油水层,效果不错声波时差建立图版来识别油水层,效果不错 碎屑岩储集层内部非均值严重,油层内部常夹有一些厚度较薄,碎屑岩储集层内部非均值严重,油层内部常夹有一些厚度较薄,岩性较差、物性较低,含油性变坏的地层,对工业油流没有贡献,应岩性较差、物性较低,含油性变坏的地层,对工业油流没有贡献,应在有效厚度中扣除这类在有效厚度中扣除这类夹层岩性主要有两类:夹层岩性主要有两类: 夹层特点:夹层特点:厚度较薄用前面的油干识别标准无法扣除厚度较薄用前面的油干识别标准无法扣除泥质岩类泥质岩类灰质岩类灰质岩类薄层分辨能力较强的测井曲线:薄层分辨能力较强的测井曲线:微电极、短电极、自然电位、自然伽玛微电极、短电极、自然电位、自然伽玛 和声波等曲线和声波等曲线。
识别方法:识别方法:采用定量,半定量和定性的方法进行判别采用定量,半定量和定性的方法进行判别6 6)夹层扣除标准)夹层扣除标准5.5.有效厚度电性标准有效厚度电性标准 微电极测井电极距小,对微小的岩性变化反映灵敏,一般在微电极曲线上统微电极测井电极距小,对微小的岩性变化反映灵敏,一般在微电极曲线上统计夹层扣除标准,具体方法是:计夹层扣除标准,具体方法是: 在取心井段,读出夹层和非夹层所对应的微电位回返程度(泥质夹层)或突出在取心井段,读出夹层和非夹层所对应的微电位回返程度(泥质夹层)或突出程度(灰质夹层),统计编制夹层图版,以最小误差原则确定夹层扣除标准程度(灰质夹层),统计编制夹层图版,以最小误差原则确定夹层扣除标准6 6)夹层扣除标准)夹层扣除标准回返程度:回返程度:泥质夹层在微电泥质夹层在微电位曲线上的极小点处于油层位曲线上的极小点处于油层主体部分微电极幅度差中的主体部分微电极幅度差中的位置突出程度:突出程度:灰质夹层在微梯灰质夹层在微梯度曲线上的极大点处于油田度曲线上的极大点处于油田主体部分微电极幅度差中的主体部分微电极幅度差中的位置5.5.有效厚度电性标准有效厚度电性标准目目 录录1.1.有效厚度的定义有效厚度的定义2.2.有效厚度标准的研究内容有效厚度标准的研究内容3.3.岩性含油性标准岩性含油性标准4.4.物性标准物性标准5.5.电性标准电性标准6.6.注意事项注意事项6.6.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 1)保证资料的有效性)保证资料的有效性测井资料:测井资料:环境影响校正、曲线标准化;环境影响校正、曲线标准化;试油资料:试油资料:单试、合试;单试、合试;取心资料:取心资料:收获率、取样密度等;收获率、取样密度等;分析化验资料:分析化验资料:选取合理分析值,如地层水分析资选取合理分析值,如地层水分析资 料是地层水还是含有地面水等等。
料是地层水还是含有地面水等等6.6.注意事项注意事项((2 2)不同系统分开制定下限标准)不同系统分开制定下限标准不同系统有不同的测井相应特征和油水关系不同系统有不同的测井相应特征和油水关系岩性:岩性:碎屑岩、碳酸盐岩、变质岩;碎屑岩、碳酸盐岩、变质岩;分选粒度填充物:分选粒度填充物:碎屑岩碎屑岩——粉砂岩、砂岩、砾岩等,粉砂岩、砂岩、砾岩等, 填充物填充物——泥质、灰质等;泥质、灰质等;流体性质流体性质:原油(比重,粘度)、地层水(水性、矿化度);原油(比重,粘度)、地层水(水性、矿化度);油藏类型:油藏类型:构造油藏(轴部的物性下限低,翼部物性下限高);构造油藏(轴部的物性下限低,翼部物性下限高);成藏类型:成藏类型:浮力运移、烃源岩高压驱替(东营凹陷薄互层油藏高浮力运移、烃源岩高压驱替(东营凹陷薄互层油藏高 低压并存)低压并存)((3 3)扩边块的标准制定)扩边块的标准制定6.6.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对于扩边块,类比主体,若在成藏、储层和流体性质等方面差别不大,只需将扩边块的对于扩边块,类比主体,若在成藏、储层和流体性质等方面差别不大,只需将扩边块的数据点到主体的图版上加以验证即可。
数据点到主体的图版上加以验证即可((4 4)多种方法互相验证)多种方法互相验证6.6.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由于地质条件和录取资料程度不同,不同油田由于地质条件和录取资料程度不同,不同油田可以采取许多不同的方法来制定它的标准但每种可以采取许多不同的方法来制定它的标准但每种方法都有它的局限性,如电阻率与声波时差不适合方法都有它的局限性,如电阻率与声波时差不适合用在地层水性质差别比较大的地区为了有效厚度用在地层水性质差别比较大的地区为了有效厚度下限标准的精确,有效地确定有效厚度,需要运用下限标准的精确,有效地确定有效厚度,需要运用多种方法,互相验证,综合取值多种方法,互相验证,综合取值6.6.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岩性含油性标准是:油斑灰质粉砂岩;岩性含油性标准是:油斑灰质粉砂岩; 运用正逆累计和压汞参数法确定的运用正逆累计和压汞参数法确定的****块孔隙度的下限块孔隙度的下限为为9 9;渗透率的下限为;渗透率的下限为0.5×100.5×10-3-3μmμm2 2 分别制定的高低压区域内电性标准:分别制定的高低压区域内电性标准: 常压常压RtRt::≥ ≥ 5Ω5Ω·m m;;AcAc::66-70μs/ft66-70μs/ft 高压高压RtRt::≥ ≥ 4Ω4Ω·m m;;AcAc::≥ ≥ 70μs/ft70μs/ft薄互层油藏:薄互层油藏:储层岩性成分变化大,岩性组合特征表现为泥岩夹砂岩、储层岩性成分变化大,岩性组合特征表现为泥岩夹砂岩、砂泥岩或灰质砂岩互层,储层孔隙结构复杂,储集性能差异较大,具砂泥岩或灰质砂岩互层,储层孔隙结构复杂,储集性能差异较大,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油藏埋藏普遍较深,岩石颗粒细,储层物性一般有很强的非均质性,油藏埋藏普遍较深,岩石颗粒细,储层物性一般较差,多属于低到特低渗透,通常还伴随着低电阻率特征。
较差,多属于低到特低渗透,通常还伴随着低电阻率特征块块((5 5)基于下限标准,应用各种资料综合确定有效厚度)基于下限标准,应用各种资料综合确定有效厚度6.6.注意事项注意事项68μs/ft(223μs/m68μs/ft(223μs/m((5 5)基于下限标准,应用各种资料综合确定有效厚度)基于下限标准,应用各种资料综合确定有效厚度6.6.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成像资料标定常规测井的储层识别方法成像资料标定常规测井的储层识别方法 ((5 5)基于下限标准,应用各种资料综合确定有效厚度)基于下限标准,应用各种资料综合确定有效厚度解释直观解释直观分辨率高分辨率高薄层粉砂岩薄层粉砂岩((5 5)基于下限标准,应用各种资料综合确定有效厚度)基于下限标准,应用各种资料综合确定有效厚度用井场热解分析资料判识薄油层用井场热解分析资料判识薄油层 6.6.注意事项注意事项储层的单位含烃量储层的单位含烃量利用气测录井资料判识薄油层利用气测录井资料判识薄油层 6.6.注意事项注意事项((5 5)基于下限标准,应用各种资料综合确定有效厚度)基于下限标准,应用各种资料综合确定有效厚度核磁共振资料在薄互层的识别与评价核磁共振资料在薄互层的识别与评价 图4-4-15 **井核磁共振差井核磁共振差谱测井与常井与常规测井井综合解合解释图6.6.注意事项注意事项((5 5)基于下限标准,应用各种资料综合确定有效厚度)基于下限标准,应用各种资料综合确定有效厚度解释直观解释直观分辨率高分辨率高直接测量岩石孔隙中流体6.6.注意事项注意事项((5 5)基于下限标准,应用各种资料综合确定有效厚度)基于下限标准,应用各种资料综合确定有效厚度 有效厚度的确定有效厚度的确定是基于四性下限标准,是基于四性下限标准,应用综合地质、钻井、取心、录井、试油等应用综合地质、钻井、取心、录井、试油等多方面的资料,横向对比、纵向划分综合确多方面的资料,横向对比、纵向划分综合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