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77].doc
3页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反复朗读课文,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掌握理解文章内容 2.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 3.对“游濠梁”引发的辩论作出评价 过程与方法 :4.通过朗读、译读、演读、解读等多种方式理解文章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 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的志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1.反复朗读课文,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掌握理解文章内容 2. 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生活的诗意,了解庄子的志趣 难点:对“游濠梁”引发的辩论作出评价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知人论世 (一)呈现成语,激趣导入 幻灯片上闪现10个成语,用这个小游戏来考考同学们的“眼力”和“记忆力” Ppt呈现成语: 井底之蛙 对牛弹琴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叶公好龙 螳臂当车 沉鱼落雁 鹏程万里 庖丁解牛 相濡以沫 (二)词条验证,介绍庄子 刚才这些成语都是出自同一个人的著作(寓言故事)如果有猜出来的同学,请先不要着急揭开谜底,通过下面的词条来验证一下: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也是道家代表人物 *一生穷困,;却能看破功名,不屑利禄,崇尚自由,一生只做过漆园的小吏 *哲学家:庄子主张“天人合一” *文学家,著书十余万言,把思想寓于生动的寓言故事中,代表作《逍遥游》《齐物论》等 到这里能不能确定这个人是谁?一起来回答,他就是---庄子。
* 只有一个挚友 庄子的眼中,认为天下是沉浊的,不可与庄语《天下》)就只好“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很少有朋友,他一生只有一个挚友,就是惠子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则发生在这对挚友间的趣事《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停顿 1、同学们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这篇文章—(板书课题) 要求:a读准字音 b 注意语句的停顿 2、指名读 3、教师评价 4.教师示范朗读 注意语句的停顿,尤其是标注的两句 A是鱼之乐也 B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点评:我们在《桃花源记》学过,“既”是已经,在这个时间副词后面我们做下停顿,“而”是一个连词,一般在它之前也做停顿: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5、合读:师出示PPt 三、疏通课文,感知辩论逻辑 1、概括内容,感知课文 问:通过朗读,同学们能不能用“谁+什么地方+做了什么”的形式来概括一下文章的内容 明确:庄子与惠子在濠水的桥上辩论 2、梳理翻译,感知逻辑 这篇文章共106个字,我们发现全文叙述性的语言是第一句,其他都是二者的对话下面两位同学一组,参考下翻译的七字原则,借助文下的注释翻译下课文,看看庄子和惠子在辩论什么,遇到不懂的语词互相探究并做好标注。
别看这几句简短得对话,它可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辩论”---濠梁之辩下面我们请6位同学,用我们熟悉的现代白话文去讲一讲这个故事并随着我们的讲解把重点词标记在学案上 (1)生译文,师点评,并串讲辩论逻辑 第1句:提示语序,“濠梁”的“梁” 第2句:鲦鱼,根据七字原则,人名地名物名可以“留” 从容:悠闲自得;是:这;句式:判断句 师:庄子的一句感慨,惠子听了很不认同,论辩由此展开惠子是怎么发问的呢? 第3句:安:怎么惠子很确定庄子不是鱼,不可能知道鱼的快乐,语气是无疑而问,反问字下加点)读时一定要重读(一起齐读一遍) 第4句 惠子的质问,你能从正面回答么?不能,学学庄子的智慧—第4位同学翻译 第5句 抛出去的问题又被问回来了,惠子怎么回击的呢 强调:全,肯定是这样肯定自己的观点,一定要重读,加点并齐读该句 固:我非子,固不知子 固:固然; 子固非鱼…… 固:本来 师:(我承认你说的)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但同样可以推理出)因为你本来也不是鱼,所以你也不知道鱼,是肯定的那么惠子的观点有什么特点呢?像数学证明题一样,层层推理,逻辑严密,表面上是让步,实际以退为进,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第6句 循:追溯 之:代词,鱼之乐 安:安知鱼之乐 怎么 疑问还是无疑而问:---反问 庄子如何回答? 汝安知鱼乐 哪里 庄子如何回答?---疑问 庄子很巧妙的,在一个字上做了文章,就巧妙地回应了惠子的发难这种明明知道你说的意思,却故意偷换成它的另一个解释,这叫偷换概念 (2)再读课文,读出辩论的意味 通过疏通课文我们感受到了两位智者辩论的魅力下面让我们回读文本,再读课文加入人物的语气、表情,同桌两人一人做庄子,一人做惠子,争一争,辩一辩,把辩论的味道读出来3)齐读课文 四、深度研析,讨论辩论智慧 1.分析他们在辩论什么? (庄子是否知)鱼之乐 两人的观点各是什么? 庄子:出游从容--- 鱼乐 惠子:子非鱼---不知鱼乐 2.小组讨论 二者的辩论到底谁是胜者,历来争论不休,有人说庄子略胜一筹,有人说惠子更胜三分你认为谁的更有道理,你更欣赏谁的智慧?这个问题前后四个同学一个小组,讨论下 3.学生发言 生: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惠子没有再说话,自然是认输了 生:从逻辑上,惠子胜。
庄子是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得以在争论中维持自己的观念,通过偷换概念,诡辩,并未从正面接招,胜之不武 生:惠子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能让我们探寻事情的本源庄子以赤子之心来看待万物,很浪漫可爱,像孩童一半天真浪漫 4.教师总结 总结:同学们的分析都有理有据,我们来用客观的两个词来评价他们,就是惠子是善辩,而庄子则是智辩他们二人让我们共同感受到了辩论的机智二人其实没有是非输赢之分,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其实二者观点的差异不只在这一件事情上,我们通过一个段视频来直观地感受一下: Ppt播放动画《惠施的大葫芦》 总结:惠子对于事物更多的是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板书:客观逻辑)让我们去探寻接近实物的本源 而庄子是道家,注重的是从感情,从美的、诗意的角度看世界,(板书:诗意从容,物我相融)他这种观点感染启发了很多人,所以才有了这后世许多动人的语句: 1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辛弃疾《贺新郎》 2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3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柳宗元《小石潭记》 五、总结升华,感悟诗意哲学 庄子一生崇尚自由追求天性 ,这篇寓言,你懂得了庄子想告诉我们什么么? 追求快乐自由,追求诗意的生活,以一种诗意的眼光来看待世界。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应以一种诗意的眼光、从容闲适的心境来看待世界,原天地之美 赏濠梁之下一游鱼(ppt视频) 知鱼趣,懂鱼乐,感受万物之美;也要去感悟 悟天地之间一庄子 感受他从容悠然的心境,学习他人生处世的大智慧 老师写了几句诗来概括一下就是: 庄生梦蝶蝶化周,濠上观鱼乐鱼游 天地大美自不言,诗意从容话千秋 其实,今天的“濠梁之辩”只是《庄子》这部不朽巨著的冰山一角,还有无穷的人生智慧在他充满理趣的寓言故事中,等待着我们同学们去挖掘,去参透 六、作业:拓展阅读,深研庄子智慧 还记得我们上课时给大家的成语么?不止这些,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都是出自《庄子》 每一个成语,都是一则有趣的故事,课下去走近它们,看看背后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 望洋兴叹、涸辙之鲋、朝三暮四、曳尾泥涂、坐井观天、 邯郸学步、丑女效颦、 庖丁解牛、螳臂当车、,相濡以沫、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白驹过隙、呆如木鸡、招摇过市、化腐朽为神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