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 第四章 课题2 走进宝石世界课件 鲁科版选修1.ppt
16页第4章 认识生活中的材料,课题2 走进宝石世界,栏目链接,1.宝石的硬度——摩氏硬度 (1)含义:是一种刻划硬度,即相对硬度,只表示宝石硬度的顺序位置 (2)应用:不仅可用于宝石的鉴定,还是划分宝石档次和等级的主要标准之一3)几种常见物品的摩氏硬度2.宝石的颜色 (1)致色元素 ①概念:使宝石显出美丽颜色的化学元素 ②常见的致色元素有:钛、钒、铬、锰、铁、钴、镍、铜等2)颜色成因的分类 ①自色:宝石所含的主要元素所产生的颜色 如橄榄石的化学成分为铁镁硅酸盐,它所含的铁元素使其呈现绿色 ②他色:宝石所含微量杂质元素所产生的颜色 如刚玉主要成分是Al2O3,纯净时为无色,含有微量的铬元素时呈红色,即红宝石;当含有微量的铁和钛元素时呈蓝色,即蓝宝石3.宝石的化学性质 多数宝石矿物在常温、常压下相对稳定,但由于宝石矿物的化学组成各不相同,其化学性质也有很大差异 (1)金刚石几乎不受所有的强酸、强碱的腐蚀; (2)以二氧化硅为主要成分的宝石(如水晶、玛瑙)怕碱腐蚀; (3)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珍珠怕酸腐蚀有关宝石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宝石的硬度和颜色是评价和鉴定宝石的重要因素 B.刚玉的硬度大于金刚石的硬度 C.红宝石和蓝宝石的主要化学成分不同 D.在清洗水晶、玛瑙首饰时可用NaOH溶液 思路点拨:(1)若宝石所含的微量元素不同,则宝石的颜色可能不同;(2)清洗宝石做成的首饰时,应注意宝石的构成成分不能与所用洗涤剂发生反应。
解析: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物质,刚玉的硬度仅次于金刚石;红宝石和蓝宝石的主要成分都是Al2O3,二者的区别是红宝石致色元素是铬(Cr)元素,蓝宝石致色元素是铁(Fe)元素和钛(Ti)元素;水晶、玛瑙的主要成分为SiO2,在清洗时不能用强碱溶液,因为SiO2+2NaOH===Na2SiO3+H2O,故选择A项 答案:A,►变式训练 1.下列宝石的名称与其化学成分不一致的是(B) A.珍珠:有机质、CaCO3 B.孔雀石:BeAl2O4 C.水晶:SiO2 D.翡翠:NaAl(SiO3)2 解析:珍珠是由生物作用形成的,主要成分是有机质、CaCO3,故A正确;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CuCO3·Cu(OH)2,故B不正确;水晶是二氧化硅晶体,故C正确;翡翠的主要成分是NaAl(SiO3)2,故D正确栏目链接,栏目链接,判断晶体类型的方法 根据晶体性质推断晶体类型:固体不导电,在熔融状态或水溶液中能导电,熔、沸点较高的一般为离子晶体;固态不导电,熔融状态也不导电,熔、沸点较低的一般为分子晶体;固态及熔融态均不导电,熔、沸点很高的一般为原子晶体;固态和熔融态均导电的一般为金属晶体栏目链接,科学家成功地在高压下将CO2转化为具有类似SiO2结构的原子晶体,下列关于CO2原子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O2原子晶体可用来制高硬度的钻头 B.在一定条件下,CO2原子晶体转化为分子晶体是物理变化 C.CO2原子晶体和CO2分子晶体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 D.在CO2原子晶体中,每一个碳原子周围结合两个氧原子,解析:依题意,此时CO2晶体类似于SiO2晶体,属于原子晶体,其硬度很大,可用来制作高硬度的钻头,故A正确;由原子晶体转化为分子晶体,原子间的共价键发生改变,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CO2原子晶体和CO2分子晶体的物理性质差别很大,故C错误;CO2原子晶体中每个C原子周围结合4个O原子,故D错误。
答案:A,栏目链接,►变式训练 2.氮化硅是一种具有耐高温结构的陶瓷材料,它硬度大、熔点高、化学性质稳定氮化硅具有以上性质的原因是(C) A.氮和硅都是不活泼的非金属 B.硅最外层上有4个电子,不易得失电子 C.氮、硅原子构成了原子晶体 D.氮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稳定,栏目链接,解析:原子晶体由于它结构的特殊性,具有高硬度、高熔点、化学性质稳定的特点与氮、硅的非金属性和硅难得、失电子以及氮的化合物的稳定性的性质无关,并且氮的化合物不一定都稳定;故A、B、D三项都不正确。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