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与人类.docx
5页记忆与人类 摘要:翻开档案走进历史的记忆,了解人类的起源、火和工具、语言和文字的产生、劳动向生产的转化、文化衍生的思想、掠夺和战争与文明和人性的纠结与撕扯、生存对生活的眷恋与渴望记忆是人类长生不老的仙丹神药,使的我们经常和祖先亲密的交流接触原因是先人留下的处处都有的记忆,故宫、长城、古城墙、兵马俑、古城遗址、古墓、文物……,再配合文字记载就可以和祖先聊天谈话美中不足的是实物档案和文字记载在历史的烟云中被种种意外弄的多数丢失和残破不全,使的和祖先聊天唠嗑一直不能尽兴关键词:人类记忆;历史档案;记载研究人类一直在寻找丢失的记忆,希望通过对考古、发掘、文物、遗址、记载的研究,让尚存的历史档案无言的讲诉曾经发生的故事可以想象,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已让今人受益匪浅,假如没有历史条件、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人为条件的限制破坏,五千年的文明得以完整传承至今的话,极有可能会改变近代人类对世界的看法、影响近代人类对科学的认识、指引近代人类对宇宙的了解……想象一下古人的天象学对未来神秘的预测,联想一下扁鹊华佗令人咋舌的妙手回春的传说,古埃及金字塔不可思议的建造,已知的古人类不少难以置信的遗作,让今人既感叹祖先的高明之处又遗憾无法找到相关的记忆。
现代化的生产方式满足了现代人类的需求,但总有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之嫌,这点毫厘就是所谓的秘方、偏方、绝技、绝活、秘籍、失传,使人不能不对先人的记忆产生浓厚的兴趣历史上人类的发展,可以描述成基于以前的经验,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以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经验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显得相当重要一个记忆丰富的人,经过努力可以进步;一个记忆不佳的人,经过努力也会表现落后;而一个记忆健忘的人,则努力也会略显愚昧与记忆相比,经验是记忆中经典的部分,记忆则是供养经验不断经典的部分记忆是思考的源泉,并通过实践获取经验经验通过记忆相互传递,通过记录获得巩固和保存,成为穿越时空的联系交流方式,使人类社会活动的经验和认识得以传承和积淀古人云: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先人曰:温故而能知新中国梦是近现代中华民族的一个美丽而强烈的愿望,这个愿望也来自于中华民族的记忆似乎是记忆中对尧舜大禹、西夏殷商、周公吐酺、春秋战国的印象;仰或是记忆中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坚忍、秦军东出咸阳雄浑坚毅的步伐、八千子弟破釜沉舟的豪迈;还有是记忆中汉武金戈铁马的嘶鸣、盛唐经济文化胜世的繁华、郑和下西洋天朝庞大的舰队;更清晰的是对鸦片战争、甲午海战、东亚病夫、八年抗战耻辱和沦丧挥之不去的回忆。
祖先的骄傲和近代的屈辱在记忆里剧烈冲撞,使国人从内心迸发出自强不息,找回曾经的尊严和盛大的强烈愿望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以其现状与世界强国相比似无明显优势,不可小觑的是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所提供的大量养分,恰恰就是悠久的文化底蕴,使文明古国吸收了大量的外来文化且能消化成自己的文化,从而快速变得年轻富有并充满朝气这是一个记忆资源极其富庶的民族和国家,五千年的文化、科学、宗教、礼仪、学术、思想、政治、法治、风情、民俗、生产、生活……,深厚的文化积淀形成了肥沃的文明土壤,能有效的吸收消化新的文化并结出累累的文明硕果譬如大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交流,实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出现了令人经久不忘的盛世影响记忆中的苦难使人成熟、记忆中的过错使人成长、记忆中的学识使人成才、记忆中的经验使人成功、记忆中的辉煌使人自信、记忆中的屈辱使人自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其实是人类文化的传承发展,因为文化是人类所有的一切社会活动在传承中学习、在交流中发展、在研究中进步、在探索中创新记忆中被基本认同的部分称之为文化、文化中深邃的部分称之为思想、文化中规律的部分称之为科学、文化中闪光的部分称之为智慧、文化中共识的部分称之为真理,交织组合在一起产生文明。
记忆与文化以其独有的形态无处不在、又处处存在的通过人类的传承发展从远古走进现在,又从现在走向未来近现代人类在社会活动中一直通过考古发掘、文物发掘、记载发掘,科学研究,收集整理等诸多方法从事对先人流传的记忆进行开发、对破损的记忆进行修复、对丢失的记忆进行寻找的工作现代人类所有社会活动的记忆由人类的本能记忆、自觉记忆、自发记忆、组织记忆、社会记忆、国家记忆组成其结构为民间记忆、社会记忆、国家记忆表现为口口相传、文字记载、图书、音像、文献、媒体、刊物、、电脑、网络…所传载的内容,是为信息;社会基础认识和专业技术认知的记忆和交流,是为知识;有价值的相对重要记忆被社会各界和各行业保存,是为资料;比较重要的记忆被国家各系统和部门分级保存,是为档案;综合在一起,是为文化;多样性的丰富的科技和文化产生文明,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标志文明的程度,取决于记忆与文化的多样性及所衍生繁殖的程度老子说过:“一生二,二生三,三生大自然广泛的记忆和文化通过人类的一切社会活动相互学习交流补充借鉴探索发展,不断产生创新的记忆和文化,引领人类社会不断走向新的文明人类历来十分重视对记忆和文化的记载和交流与传承,譬如明朝耗资耗力修编的《永乐大典》和满清竭尽国力编撰的《四库全书》,尽可能的编写囊括了当时所有的社会活动、文化思想、科学技术、及有史以来的文字记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战争和掠夺从来就是连体孪生兄妹,而破坏则像是它们共同孕育的孩子人类有史以来的战争和掠夺严重破坏了社会文化,毁灭或部分毁灭了劳动和智慧产生的文明成果,无数次使人类文明出现大的倒退,史上因为政权更迭、称霸、争雄、纷斗、掠夺……引发的战争对社会文明成果和文化成果的掠夺、焚烧、摧毁、毁坏,对人类文化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应该说从上古到近古代时期,战争和掠夺的过程夹杂着无知与有知、野蛮对文明的成分,而近代战争(譬如鸦片战争、日军侵华战争、两次世界大战等)依然同样对人类劳动成果和文明成果造成了规模空前的破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盟军攻克柏林,美军不急于控制财富和物资而选择第一时间控制德国的档案资料和科学家,使美国的科技文化获得了巨大帮助从某种意义来看,美军指挥官是人类战争胜利方中相对明智而懂得文化的,德国的大量文化科技至少得到了异国保存,此举在战争史上对全人类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贡献由此可见和平发展必然成为全人类的共同愿望一切文化成果是人类和社会的共同财富,而自古以来以为个人、团伙、组织、国家谋利的偷盗和走私行为则给各种形式和形态的文明成果带来了非常大的伤害给人类文化的传承研究和发展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所以对文物的保护利用和分享研究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愿望,并得到广泛尊重因为政见不同、宗教偏激、文化排斥、民族敌视等因素对文化记忆和人类文明的破坏也是令人震惊的保存不利或保护不当造成的记忆丢失、文物损坏,给人类的历史记忆和社会文化同样带来较为严重的损害引起了全人类广泛的重视和关注和平共处、文明进步、共享管理、分享研究、合理保存、科学利用已为全人类所共识信息时代通过网络平台和电子传媒逐步走向信息共享,实现文化交流和资源利用,使人类各种社会活动的信息有了更多的记忆方法和记忆群体运用科技创新不断完善记忆信息的合理保存和综合利用,为社会发展提供最完整的信息,给子孙后代留下最完整的记忆,这既需要引起全人类的关注,也是档案工作者神圣的责任和光荣的任务并且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参考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19页,第501页[2]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世纪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69页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