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诊所).doc
3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一、总则 (1)目的:为了及时控制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 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2)工作原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贯彻预防为主、 常备不懈的方针,坚持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快速反应、依靠科学、 依法管理的原则 (3)编制依据:本预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 《突发 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为依据 编制 (4)定义:本预案所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 , 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 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 公众健康的事件(如:自然灾害事故、生化恐怖袭击事件、饮用水 污染事件、医源性感染爆发、免疫接种引起的群体性事件、重大医 疗事故、医院水电及医疗设备事故等) (5)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诊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 工作和受上级指派参加的诊所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6)应急组织及职责:诊所设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领导小 组由王学山担任组长,其他工作人员为组成人员,负责协调与上级 卫生部门及其他相关机构关系协调,统一领导,统一组织,使医疗 救治工作及时有效的进行。
2、监测报告及应急启动 (1)监测 1、对法定传染病进行系统排查并及时上报上级卫生部门 2、严格按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要求开展工作,以利于尽早发现 和识别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3、对诊所内有化学毒品、放射性药物储存和使用的地方以及造成环 境污染及人体危害和社会恐慌的场所进行卫生学评价 (2)报告 1、责任报告人:发现疫情的首诊医师,发现生物饮用水污染事件、 医源性感染爆发、生化恐怖袭击事件、免疫接种引起的群体性事件、 重大医疗事故、诊所水电及医疗设施事故、自然灾害事故等事件的 任何人均为责任报告人 2、责任报告人除常规疫情报告、疾病监测及其他常规监测系统 规定要求进行报告外,对发现的各种公共卫生异常现象要尽快 向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报告,以便以最快的方式向上级主管部门 报告 (三)启动条件:临床上遇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接上级卫 生行政主管部门指令时 (四)工作程序: 1、门诊医护人员若发现突发事件应及时向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小 组汇报 2、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小组指挥下及时做好伤员和病 人救治工作,开辟专门病房对病人进行隔离和密切接触者的医 学观察工作 (五)个人防护:突发疫情应急处理工作人员在开展救治工作 时应注意个人防护。
收治病人应采取相应卫生防护措施,防止 交叉感染和污染 三、保障 (一)物资保障:根据要求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 药品及物资储备,应急储备物资应妥善保管,及时补充更新 (二)技术保障 1、培训:医务人员必须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提高应对各类突发 事件的救治能力,应对医务人员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相关知 识、技能的培训,推广最新知识和先进技术 2:演练:诊所定期组织突发事件应急演练 4、结束后处理 (1)评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小组在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处理完毕后,要对处理过程与结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 通过科学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2)奖励与处罚: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过程中有突出贡献 的医师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失职医师及相关责任人员根据情节 严重程度予以追究相应责任,按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