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赫德-一个专业的“业余”外交家.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36236069
  • 上传时间:2022-01-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23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赫德-一个专业的“业余”外交家赫德:一个专业的“业余”外交家赫德(Robert Hart, 1835-1911),英国北爱尔兰人,1854年 被英国外交部派遣来华,先后在英国驻宁波与广州领事馆工作1859 年他辞去英国领事馆职务进入中国海关,任广州海关副税务司,1861 年开始代行总税务司职权,1863年被清政府正式任命为中国海关总 税务司,此后终身担任此职赫德来华时正值中国处于一个大动荡大变革时代,清政府昧于世 界大势,在经历了第一次与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逐渐开始由盲目蔑 视外国人转向审慎寻求外国人的帮助,而赫德就是这些外国雇员中的 重耍一员赫德自1861年代行海关总税务司起就与总理衙门建立了 密切的联系,成为清政府的重耍财政、外交甚至是政治顾问而他在 海关总税务司的职务,及其与总理衙门的密切关系,决定了他也必定 成为外国驻华公使,甚至是外国政府结交的对象他这种与中外高层 都相熟的特殊情形决定了他在中外交涉中的特殊作用,而他的这种特 殊作用又集中体现在他所参与的中英交涉有鉴于赫德在晩清中英交涉中的重要作用,2003年夏我选择《赫 德与晚清中英外交》作为我的博士论文题目,写作、补充、修改过程 历时近9年时间,现在终于出版了。

      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特别一提 的是,2008 -2012年经过4年的时间,我花了很大精力辨识、阅读 收藏于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的赫德LI记手稿,并查阅了英国国家 档案馆中的相关档案在此之后,我觉得这本书资料的充实程度和新 颖程度都有了很大提高,可以拿出来就教于学术界方家了九年磨一剑现在回想起来,2003年夏选择这个题0来做博士论文真是有一 点后怕,因为要将这个题目做出新意确实存在着很大的困难首先,关于赫德参与的晚清中英交涉,前人已做过比较深入的研 究这主耍体现在有关赫德或海关的专著之中,比较重耍的著作包括: 英国人魏尔特著《赫徳与中国海关》(M・Mullan & Son Ltd, 1950年 版);卢汉超著《赫徳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陈诗启著《中 国近代海关史(晚清部分)》(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王宏斌著《赫 徳爵士传》(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版)此外,还有许多相关的论 文发表,主要包払 刘武坤的《赫徳兄弟干预〈藏印条约〉谈判之伎 俩》(《历史档案》1992年第3期);薛鹏志的《中国海关与庚子赔款 谈判》(《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1期);郑洁的《赫徳与〈马凯商约〉 谈判》(《北京档案史料》2000年第1期)。

      可以说,以往学术界对于 赫徳所参与的大部分中英交涉已经都有所涉及,有些甚至已经有了相 当深入的研究其次,国内已出版的两种基本史料:“帝国主义与中国海关”丛 书与《海关密档》,都已为前人利用过但是,论文题目确定后总得想办法完成,于是我就努力探究前人 研究的不足,并努力寻找新史料从以上所列研究成果中可以看出, 前人研究中一个最大的不足就是缺乏系统性,另一个不足就是缺乏细 致性,当然某些论述还值得商榷2003-2007年我主要是在国内寻找 新史料,找到的新史料主要包括:《西藏亚东关档案选编》(上、下) (中国藏学出版社2000年版)、《英国外交文件》(University Publication of America, 1989-1995 版),可以说收获甚微幸运 的是,2008年我参加了王建朗老师主持的中国社科院重大课题《英 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藏赫徳文件整理与研究》,得以有机会到英国 寻找新史料,惊喜地发现了赫徳H记手稿(藏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 学)与英国国家档案馆中的相关档案此后乂相继受到英国贝尔法斯 特女王大学、英国学术院和中国留学基金委的资助,前后4次赴英国 查阅资料,可以说收获颇丰。

      这里着重介绍一下赫徳FI记:赫徳FI记 起自1854年赫德来华,到1908年离华止,共77卷赫德日记中记 载了他的思想与口常活动,提供了许多罕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哈佛大 学已经整理出版了 1854-1866年的早期部分,其余部分还有待整理 赫徳在日记中对于他在中英外交中的重要活动都有比较详细的记述, 所以找到赫德口记应该说是我在研究过程中最大的史料突破还应该 指出的是,因为赫徳FI记是手稿,赫徳的笔迹比较潦草,所以辨识比 较困难我在大学吋的专业是英语,而且接触过手写体的英文,并且 因为研究赫徳和晚清外交,具备了较好的专业知识背景储备,否则, 很难想象自己会利用赫德日记来完成相关的研究针对前人的不足,利用不断找到的新史料,我前后用了近9年的 时间才最终完成《赫徳与晚清中英外交》一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本人认为,该书在下而六个方面或有所进展:一、 系统性对赫徳所参与的中英交涉作了系统的梳理,从而呈 现了赫徳参与晚清中英外交的全貌二、 细致性本书采取专题式研究,对赫徳在中英交涉中的活动 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三、 利用了最新的史料本书的写作,充分利用了藏于英国贝尔 法斯特女王大学的《赫德日记》手稿、英国国家档案馆藏英国外交部 档案。

      四、 揭示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实,并加强了对赫徳在参与中英交 涉时与总理衙门、英国驻华公使以及英国外交部进行互动的研究五、 与前人的某些观点进行了商榷六、 理论突破对赫德在晚清中英外交中所起作用从多层面、多 角度来进行审视,呈现了历史的复杂性与真实性;对于前人很少涉及 的赫徳在参与中外交涉时所釆取的外交策略进行了理论总结晚清中英交涉第…人赫徳曾戏称自己参与的外交为“业余”外交,但是实际上他的 “业余”外交比同吋代的任何一位专业外交家都专业关于这一点, 相信读者看了下面关于他参与晚清中英外交的基本介绍后会与我有 同感赫徳参与了晚清儿乎所有比较重要的中英交涉,主要包括以下八 次:1867-1868年的中英修约;1875-1876年的中英滇案交涉;晚清 驻英使馆的设立和初期运作;1885-1886年的中英缅甸交涉; 1886-1887年的中英《香港鸦片贸易协定》的谈判与实施;1889-1893 年的中英“藏、印问题”交涉;1900-1901年的庚辛议和;1901-1902 年的中英商约谈判其参与中英外交的时间跨度之长,次数之多,种 类之繁,在晚清中英外交史上是无人能比的〈!--endprint—〉 赫徳在晚清中英外交中扮演了多种角色,主要有八个方面:一、 中方的正式代表。

      赫德以中方正式代表的身份参加了中英修 约和中英《香港鸦片贸易协定》谈判,而在中英商约谈判中,他被委 为会办二、 中方的秘密代表在中英缅甸交涉中,赫德受清政府之托, 秘密同英国外交部联系,商谈中英缅甸问题三、 调停者这一角色儿乎贯穿于赫徳参与中英交涉的始终四、 幕后指挥在中英“藏、印问题”交涉中,赫徳通过电报指 挥赫政按照他的意见参与中英交涉五、 清政府的外交顾问在中英交涉中,清政府经常就某些问题 同赫德相商,赫德也积极为清政府出谋划策,他的这一身份也儿乎贯 穿于他参加的所有中英交涉之中六、 英国侵华的帮凶这一角色在中英“藏、印问题”印交涉过 程表现最为淋漓尽致,此时赫德一心希望英国能够打开西藏的大门 他为了达到这…目的可谓费尽11、机,除了向赫政指示机宜,甚至还令 赫政与英方代表串通一气七、 中英交涉结果的执行者与受益者中英交涉的结果一般都会 使清政府在商务方面作出重大让步,而这些让步一般都会通过海关去 执行,从而扩大海关的权利海关权利的扩大也就意味着总税务司赫 徳权利的扩大,所以,他是中英交涉结果的执行者与受益者八、 中方的翻译晚清政府因翻译乏人,在中外交涉中往往借助 外人进行翻译,由于清政府对赫徳的信任与倚重,在中英交涉中的某 些外交文件及条约更是直接由赫徳来进行翻译。

      如中英“藏、印问题” 交涉中就是由赫德來翻译中英《藏印条约》的中文本利益取向下的种种策略虽然赫德是英国在华利益的代表,但是他在参与晚清中英外交时 必须同时兼顾英国、清政府与他自己的利益首先,他必须将维护英 国的利益放在笫一位这可以从多方面来剖析这一问题赫徳是英国 人,他必须维护本国的利益,这一点是不言自明的中国海关总税务 司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赫徳能够保持中国海关总税务 司一职近五十年,其根本原因是英国在华贸易额及其对华影响在列强 中居于首位所以赫徳成为中国海关总税务司后,要想保住这一职位, 就必须把维护英国的在华利益放在第一位,取得英国政府对他的支持, 并努力保证英国的在华贸易及对华影响不为其他列强所超越,否则其 总税务司的职位就非常危险了其次,赫德必须维护清政府的利益, 而在当时来说,就是要维护清政府的统治赫德是清政府的雇员,海 关总税务司…职是由清政府任命的他在参与中英外交时,既要将英 国的利益摆在第一位,乂必须站在清政府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不能无 视清政府的利益,否则他就有被罢免的危险最后,赫徳还要维护自 己的利益因为他的自身利益与英国利益和清政府的统治存在着这种 密切联系,所以他在维护英国利益与清政府统治的同时,实际上也就 是在维护自己的利益。

      但除此之外,他自己的利益还有独立性的一面, 那就是维护海关的权威,扩充海关的权利正因为这样,他才会在中 英外交中表现出了并不完全依违于中英双方的独立性赫德的利益取向使其参与中英外交时具有了史多的灵活性与伸 缩空间,他参与中英外交的最终目的是使中英矛盾暂时解决,保证英 国与自己的在华利益,并使清政府的统治得以维持在交涉过程中他 就可以以牺牲中国的利益来获得英方在某些问题上的让步,同时也可 以劝英方少得一点利益,以此來获取中英双方的妥协为了达到这些目的,他采取了许多灵活的策略,总结起來,可以 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一、 弃虚名取实利赫德的此种策略主要是运用于处理中英有关 中国的藩属国问题上,具体来说,主要是指中英缅甸交涉与中英藏印 交涉在这两次交涉中,赫徳都主张英国应该给与清政府“朝贡”的 虚名,而自己取得商务、界务的实利赫徳以其既是英国人乂是中国 雇员的身份釆用了这…既维护英国利益,乂保住清政府面子的策略, 但因为中英实力的悬殊,他这一策略却屡屡失败二、 “骑马策略” O赫徳为了保住其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职位, 必须在中英交涉中作出公允的姿态,既不偏向英国,也不偏向中国, 赫徳将此比作骑马他的这一策略实际上表现于他所参与的所有中英 交涉,只是有时十分明显,有吋不很明显而已。

      赫徳的这一策略,使 中英交涉在其貌似公允的“调停”下取得有利于英方的结果,而赫徳 凭藉这一 “公允”的招牌进一步获得了清政府的信任三、 威逼利诱赫德的这一策略运用非常广泛,对中方如此,对 英方也如此在中英修约中,因为英方的态度比较强硬,所以赫德主 要是运用这一策略做英方的工作,他提醒英国驻华公使阿礼国,中方 所作让步已使英方获得前所未有的利益,同时也威胁称如果英方在厘 金问题上过分逼迫,可能会导致清政府的灭亡而赫徳这i策略的运 用是相当成功的,使英方在许多问题上都做出了让步在中英“藏、 印问题”交涉中,赫德更是对中英双方威逼利诱,试图操纵整个谈判, 使其按照自己的设想进行但是由于中英“藏、印问题”交涉并不是 单纯的中英交涉,情形更为复杂,除中英矛盾外,其间还交织着中国 西藏地方政府与英国的矛盾、清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的矛盾,因 此赫徳这一策略在中英“藏、印问题”交涉中的运用没有成功赫徳 此种策略的运用既有失败也有成功威逼利诱策略的运用往往需要有 坚强的实力作为后盾才能够有效,所以赫德这一策略往往是对中方起 作用多而对英方起作用少四、 底线策略这一策略主要是指赫徳为了使自己的方案能够为 中英双方所接受,往往首先探寻中英双方的最低要求。

      如果他能够成 功获知中英双方的最低要求,那么他的方案就容易为双方接受,反之 则容易失败赫徳在参与解决中英缅甸问题与中英“藏、印问题”吋 都。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