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基础教育学生工作中的班级建设.docx
4页浅谈新基础教育学生工作中的班级建设巩义市子美外国语小学 李炎炎新基础教育学生工作中的班级建设,围绕学生成长的需要,立足学生立场,创造性开展学生工作,使其成为发挥独特育人价值的重要教育实践一、 重心下移,以“学生立场”开展学生工作主动发展,是班主任工作的最高价值,让学生淡化做班干部的思想,增强自己的公共意识,服务意识、创造条件锻炼每个学生在不同范围和任务驱动下,提高策划、组织和协调管理能力;其次,建立班级公约,每个班级都初步形成了班级岗位公约,降低班级管理重心,“把班级还给学生”,将班级管理的权利还给每一个学生的同时,也为学生社会意识和能力发展提供了实践的舞台二、重视岗位建设与班级小干部培养学校通过班级岗位建设促进学生主动健康成长,从岗位类型、活动内容及年级特点、岗位设置动态性轮换程序或工作方式及年龄特点等方面,深入探讨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岗位建设规律根据班级生活的实际需要,增设目标与任务明确的、为集体生活所需的多种岗位,人人有岗,岗岗有责岗位在承担责任的大小上也有差别,性质上也有不同比如二年级六班“空调管理员”这一个岗位,其职责就是冬夏季每天到校开窗通风半小时后,根据天气实际情况开空调,离校关空调,期间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掌控,任务虽然不重,但贵在坚持,在培养责任感的同时,锻炼了意志品质,让孩子多一分操心,就多一份责任,从小就做一个有责任感的孩子。
班主任老师使学生认识到“班级是我们的家,既然是家,就需要有人来关心” “班级是我们的家,我们要为家服务”学生自己去留心观察,寻找发现,然后设置岗位哪些事情需要我们经常去做呢?”小孩子们经过讨论,你一言我一语,说出了许多事:擦黑板、开关灯、整理图书、开关窗等等老师和学生可以一起给每个岗位起个好听的名字,绿色小天使、节能小卫士、白鸽卫生院、黑板美容师、眼操小医生等非常吸引学生的岗位名称然后带领学生们进行认岗,确定每个岗位所需人数,再简单明了的向学生提出了岗位工作要求:每天做、认真做、坚持做要向学生进行了说明,岗位是多层次的,像“教室美化师”这样最基层的岗位,人人都要参与,这样每个学生就有了必选岗位和自选岗位的 1——2 个岗位了,形成了每个人有多个岗位的情形经过一段时期之后,学生再自主进行选岗、认岗,进行岗位轮换三、创建具有独立性、凝聚力、创新活力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是学生班级日常生活质量提升的重要方面,也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和综合的工作学校把学生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通过学生创造性的参与,提升班级文化建设的整体性和生命性,打造具有独立性、凝聚性、创新活力和竞争实力的班级文化。
1.进一步加强班级环境和班级形象建设学校以“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为目标,关注班级环境布置中学生的参与面和参与方式,强调全班参与,人人有责黑板报的设计、班级环境的布置,都展现出了全班师生的智慧2.加强班级公约建设每个班级师生协商制定班级公约、岗位职责等,强化班级学生全员参与、自主管理的过程性要求3.鼓励并指导学生自主设计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产品每个班都指定目标、班训、口号、班徽、班歌等,有的班级还共同设计了自己的班服,让每一个学生生活在自己创设、反映自己生活的班级文化中,增强班级亲和力和自豪感4.重视班级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学校注意研究学生在不同阶段容易出现的问题和现象,努力营造开放、民主、共生和发展的人际关系每个班主任都关注着本班不同类型学生的状态,侧重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各岗位之间的关系等,努力打造一个富有凝聚力和竞争实力的班集体5.丰富学生个体与群体的评价学校把学生在家庭、社会和学校生活的丰富性引入、融汇到班级文化建设中,行程结构开放、过程互动、相互沟通的班级生活世界,形成学生教育生活的合力影响利用一切有助于学生成长的资源,随时评价,随时关注,多方面打造,让每一名学生体现自己的价值6.创设各种育人小“角落”。
学校鼓励每个班级形成自己的文化个性,如图书角等这样的班级文化,靠的是每个人的真诚投入和共同努力,每个人都能在共同营造的成长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获得社会性和个性的多方面发展群体的个性不是靠教师塑造的,而是由每一个学生自己创造形成的四、构建亲贤学生工作体系以叶澜教授提出的“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的教育思想为指导,积极开展新基础教育班级建设试验从学生工作目标、内容、过程、方法、途径、评价等方面构建完整的学生工作体系,让孩子在不同的年级不同的时段接受合理、有序、有效的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