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赤壁赋知识总结.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538064454
  • 上传时间:2023-01-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0.01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赤 壁 赋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2)山川相缪(通“缭”,环绕)(3)举酒属客(通“嘱”,劝人饮酒)(4)举匏樽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2. 古今异义(1)徘徊于斗牛之间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今义:一种竞技方式(2)白露横江古义:白茫茫的水汽 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3)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旷远的样子 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3.一词多义 (1)东 顺流而东(动词,向东进军) 东望武昌(介宾短语,向东)(2)望 七月既望(名词,农历每月十五) 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远看) (3)下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动词,攻占)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名词,下面)(4)如 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往) 如诉如泣(副词,像)4.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 ①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打鱼砍柴)②下江陵(攻占) ③顺流而东(向东进军)(2)动词的使动用法 ①舞幽壑之潜蛟(使……起舞) ②泣孤舟之嫠妇(使……哭泣)(3)名词的意动用法 侣鱼虾而友糜鹿(以……为侣,以……为友)(4)名词用作状语。

      ①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向南)②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向西,向东)(5)形容词用作动词 ①正襟危坐(整理)②渺沧海之一粟(渺小得像……)③不知东方之既白(显出白色)二、文言虚词1.而 (1) 连词,表转折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2) 连词,表修饰 倚歌而和之/自其不变者而观之(3) 连词,表承接 正襟危坐而问客(4) 连词,表并列 侣鱼虾而友麋鹿2.之(1) 助词,的 月出于东山之上/哀吾生之须臾(2)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凌万顷之茫然(3)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苟非吾之所有/吾与子之所共适(4) 代词,它、它们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耳得之而为声/取之无禁,用之不竭3. 于(1) 介词,在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徘徊于斗牛之间渔樵于江渚之上托遗响于悲风于是饮酒乐甚(2) 介词,从 月出于东山之上(3) 介词,被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4.乎(1) 语气词,表示疑问 此非盂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而又何羡乎(2) 介词,在 相与枕藉乎舟中(3) 形容词词尾 郁乎苍苍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三、文言句式l.判断句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2.疑问句 (1)何为其然也(“何”与“也”表疑问语气) (2)而今安在哉(语气词“哉”,表疑问语气) (3)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语气词“乎”,表疑问语气) (4)此非曹孟德之诗乎(“乎”表反问语气)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乎”表反问语气) (6)而又何羡乎(语气词“乎”,表反问语气) 3.省略句 (1)(其声)如怨如慕,(其声)如泣如诉(省略主语“其声”) (2)(其声)舞幽壑之潜蛟,(其声)泣孤舟之嫠妇(省略 “其声”) (3)(苏子与客)相与枕藉乎舟中(省略主语“苏子与客”) 4.倒装句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于赤壁之下泛舟游,介宾结构后置) (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于东山之上出,于斗牛之间徘徊,介宾短语后置)(3)凌万顷之茫然(茫然万顷,定语后置) (4)渺渺兮予怀(予怀渺渺,主语后置)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于周郎困,介宾短语后置) (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于江渚之上渔樵,介宾结构后置) 滕王阁序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 (1)俨骖騑于上路(通“严”,整治) (2)云销雨霁(通“消”,消散) (3)所赖君子见机(通“几”,预兆) 2.古今异义 (1)家君作宰,路出名区古义:县令 今义:动词,宰杀(2)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古义:在 今义:维护,维持(3)谁悲失路之人 古义:同情 今义:悲伤 (4)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古义:困厄,处境艰难 今义:贫穷,少钱(5)北海虽赊,扶摇可接古义:远 今义:赊欠等(6)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古义:这 今义:常作判断词(7)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古义:第二次 今义:又一次3.一词多义 (1)序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名词,时序、时节)滕王阁序(名词,序言、增序)宾主尽东南之美(动词,全尽)(2)尽 潦水尽而寒潭清(形容词,干)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形容词,才华出众的,)(3)胜 童子何知?躬逢胜饯(形容词,美好的)(4)凝 烟光凝而暮山紫(动词,凝止)纤歌凝而白云遏(动词,慢慢延长)(5) 穷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形容词,尽)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形容词,困厄)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形容词,走投无路)4.词类活用(1) 名词意动用法。

      襟三江而带五湖(以……为襟)(2) 名词作状语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像雾一样,像流星一样) 下临无地(向下,往下)(3) 方位名词作动词 徐孺下陈蕃之榻(使……放下)(4) 形容词作动词 穷岛屿之萦回(穷尽,极尽)(5) 动词作名词 山原旷其盈视(视野)(6)动词使动用法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使……腾空,使……飞起) 川泽纡其骇瞩(使……吃惊)/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使……受屈)/ 窜梁鸿于海曲 (使……逃匿)二、文言虚词1.而 (1) 连词,表并列 襟三江而带五湖/潦水尽而寒潭清(2) 连词,表转折 处涸辙而相欢/怀帝阍而不见(3) 连词,表承接 爽籁发而清风生2.于 (1) 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可译为“在” 访风景于崇阿(2) 介词,引出动作的方位,可译为“在” 望长安于日下(3) 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 穷睇眄于中天/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三、文言句式1.判断句 宾主尽东南之美(此句为不带判断词的判断句) 2.疑问句 (1)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疑问代词“谁”,表反问) (2)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疑问副词“岂”,表反问) (3)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疑问副词“岂”,表反问) 3.倒装句 (1)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于上路俨骖騑、于崇阿访风景,状语后置) (2)奉晨昏于万里(晨昏奉,时间状语后置) 陈情表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1)夙遭闵凶(通“悯”,怜悯)(2) 五尺之僮(通“童”,童仆)(3)常在床蓐(通“褥”,草席)(4)四十有四(通“又”)(5)零丁孤苦(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2.古今异义(1)九岁不行古义:不能走路 今义:不可以或能力不够(2)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古义:成人自立. 今义:(组织、机构等)正式建立(3)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古义:报答 今义:向上级报告或刊登在报纸上 (4)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古义:优秀人才 今义:明清两代生员的通称(5)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古义:申诉,诉说 今义:说给别人听,让人知道(6)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古义:辛酸苦楚,苦衷 今义:身心劳苦 (7)臣欲奉诏奔驰 古义:赶快往前 今义:很快地跑 (8)拜臣郎中 古义:尚书部的属官 今义:中医医生 3.词类活用 (1) 形容词作动词。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远离)/(2) 形容词作名词 夙遭闵凶(忧患不幸的事) /猥以微贱(微贱的身份)/ 沐浴清化(清明的政治教化)/ 凡在故老(年老之人) (3) 名词作动词 且臣少仕伪朝(做官)/ 举臣秀才(做秀才,为秀才)/ 察臣孝廉(做孝廉,为孝廉)/ 少多疾病(患疾病)(4) 名词作状语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一天天地)/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像犬马一样)(5) 动词的使动用法 臣具以表闻(使……知道)(6) 动词作名词 臣之进退(是否出来做官之事) 4.一词多义(1)矜 犹蒙矜育(动词,怜惜)不矜名节(动词,自夸)(2)悯 夙遭闵凶(名词,通“悯”,指可忧患的事)悯臣孤弱(动词,悲痛,怜惜)门衰祚薄(形容词,浅薄)二、文言虚词1.以(1) 连词,因为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2) 连词,表目的 谨拜表以闻(3) 介词,用 臣具以表闻/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4) 介词,凭借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2.于(1) 介词,比 急于星火(2) 介词,对,向 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3.之(1) 助词,的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2)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臣之进退三、文言句式1.判断句 (1)今臣亡国贱俘(直接表判断) (2)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非”表否定判断) (3)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非”表否定判断) 2.倒装句 (1)急于星火(于星火急,介宾后置) (2)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臣于陛下尽节之日长,介宾后置) 3.被动句 而刘夙婴疾病(动词“婴”本身具有被动语态) 逍遥游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 (1)北冥有鱼(通“溟”,大海) (2)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 (3)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4)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通“返”,往返) (5)而徵一国(通“耐”,能) (6)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 2.古今异义(1) 腹犹果然 古义:食饱之状 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2)众人匹之古义:一般人 今义:多数人,大家(3)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虽然这样 今义:转折连词(4)穷发之北 古义:毛,草木 今义:头发 (5)小年不及大年古义:寿命长的 今义:丰收年;春节 3.一词多义 (1)辩 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而御六气之不辩(通“变”,变化)(2)知 之二虫又何知(动词,知道)小知不及大知(名词,智慧) (3)名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词,名称)圣人无名(名词,声名)(4)息 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词,气息,这里指风)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4.词类活用 (1) 名词用作动词。

      而后乃今将图南(往南飞)/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往南飞)(2) 使动用法 德合一君(使……满意) /彼于致福者(使……到来)/ 而徵一国者(使……信任) 二、文言虚词1.之(1) 助词,的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词,的)(2)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