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oe教程-第6章_模具检测与开模.ppt
31页6.1 模具检测,6.2 铸模与开模,第6章 模具检测与开模,结束放映,6.1 模具检测,6.1.1 拔模检测——电吹风外壳,6.1.2 厚度检测——玩具前底壳,6.1.3 投影面积检测,6.1.4 分型面检测——固定盖模具,6.1.5 水线检测——MP3按键模具,6.1.1 拔模检测——电吹风外壳,使用拔模检测可以确定参照模型是否被适当拔模,即是否具有足够的拔模斜度,以使铸件能够干净彻底地从模具中取出打开参照模型后,选择“应用程序”“模具/铸造”菜单,切换到模具相关模块,使“分析”下拉菜单中出现“模具分析”菜单项,,选择“分析”“模具分析”菜单,,打开“模具分析”对话框,从“类型”下拉列表中选择“拔模检测”项,切换到拔模检测界面用户在选取检测对象(参照模型或其曲面),并指定拖动方向和拔模角度后,单击“计算”按钮,系统会检测零件曲面和拖动方向间的角度,,,,系统默认用三种颜色在零件模型上显示拔模检测结果,其中洋红色代表通过拔模检测的曲面(正值区和模角度,最大可达90°);黄色代表未通过拔模检测的曲面,即需要拔模的曲面;青色代表负值区和较小的拔模角度(最小可达-90°)颜色范围”窗格将会显示与每种颜色相对应的拔模角度范围,,,,此为电吹风外壳的拔模检测结果。
由结果可知:电吹风外壳的外表面在拖动方向上已经充分拔模(显示为洋红色),符合脱模要求,因此可以设计出模具,内表面均以蓝色显示,表示拔模角度为负值,6.1.2 厚度检测——玩具前底壳,通过厚度检测可以分析出参照模型中指定区域内的厚度是否大于用户指定的最大值,或小于用户指定的最小值如果超过最大值或小于最小值,系统将以不同颜色进行区分利用Pro/E软件提供的厚度检测功能,用户既可以在指定的平面内检测厚度,也可以在模型中以等间距的多个层切面检测厚度1.用指定平面检测厚度,,当在模具设计环境下装配或加载完参照模型后,选择“分析”“厚度检查”菜单,打开“模型分析”对话框,选取一个或多个要检测厚度的参照模型,然后选取参照平面(可以选多个),系统将通过所选平面创建横截面在“厚度”选项组选中“最大”和“最小”复选框,然后分别输入最大厚度值和最小厚度值,单击“计算”按钮,即可得出分析结果,,系统会在比允许的最大厚度值大的模型区域显示红色剖面线,在比允许的最小厚度值小的模型区域显示蓝色剖面线,2.用层切面检测厚度,,使用一系列平行且等间距的层切面来检测模型的厚度首先打开“模型分析”对话框,选取要检测的参照模型,然后单击“层切面”按钮,先选取一个基准点或顶点作为层切面的起点,再选取一个点作为层切面的终点(此处也可选中“使用的层切面数”复选框,在右侧的文本框中输入要生成的层切面数目,以此来定义层切面的终点)。
然后选取一个平面来定义层切面的方向,并在“层切面偏距”文本框中输入层切面的间距最后在“厚度”选项组中分别指定最大厚度值和最小厚度值,单击“计算”按钮,系统会在“结果”列表框中显示模型在每一个层切面处的厚度情况以及层切面的面积,,系统同时在模型上分别用红色和蓝色剖面线显示大于最大厚度值和小于最小厚度值的区域,,,,此为玩具前底壳模型的厚度检测结果只有经过圆柱的两个层切面中存在红色剖面线,6.1.3 投影面积检测,,投影面积检测主要用于计算参照模型在开模方向上的投影面积,该面积用来计算锁模力计算投影面积的方法非常简单在模具设计环境下装配或加载完参照模型后,选择“分析”“投影面积”菜单,系统会弹出“测量”对话框,并按默认设置计算出参照模型在缺省拖动方向上的投影面积用户也可自定义检测对象和投影方向,6.1.4 分型面检测——固定盖模具,在模具设计环境下完成分型面的设计以后,可以对分型面进行检测,看其是否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分型面不能与自身相交2)分型面必须与工件或模具体积块完全相交,不能有破孔或缝隙选择“分析”“分型面检查”菜单,弹出“零件曲面检测”菜单栏,系统默认选中“自交检测”菜单,并提示选取要检测的曲面,单击工作区中的分型面,系统将在操控板中显示分型面的自交检测结果,,如果在“零件曲面检测”菜单栏下选择“轮廓检查”菜单,然后单击工作区中的分型面,系统将在操控板中显示分型面的轮廓检查结果,,,,,,对分型面中的破孔进行修复,得到正确的分型面,固定盖模具的分型面中存在破孔,无法通过分型面轮廓检查,,,固定盖模具的开模效果,6.1.5 水线检测——MP3按键模具,水线检测即水线间隙检测,它能避免干涉和薄壁等情况。
用户可以检测(某个零件的)所有水线,也可以选取单个回路或曲面水线检测结果以红色和绿色两种颜色显示红色表示此区域的间隙比指定的间隙小,即未通过检测;绿色表示此区域的间隙比指定的间隙大,即通过检测,,此为MP3按键模具的水线检测结果此处只有水线的端口处有一小圈显示红色(间隙比指定值小),因为此处与工件表面相通其余部分均显示为绿色(间隙比指定值大,通过检测),故此水线不存在干涉和薄壁,综合实例1 设计粉末冶金模具——轴套模具,关于此模具的设计方法,请参考本书配套光盘中的“综合实例1 设计粉末冶金模具—轴套模具.avi”视频文件,,上凸模(上模冲),下凸模(下模冲),凹模(阴模),铸件(压坯),6.2 铸模与开模,6.2.1 铸模,6.2.2 开模——支承座模具,6.2.3 开模干涉检查,6.2.1 铸模,铸模是指用熔融材料通过注入口、流道和浇口来填充模具型腔,以此模拟制件的实际成型过程,从而创建一个实体零件模型(即铸件),该模型与参照模型的区别在于,它通常包含浇注系统的所有实体流道参照模型,铸件中包含浇注系统的实体流道,,,,,,,在“模具”菜单管理器中选择“铸模”菜单,弹出“铸模”菜单栏,选择“创建”菜单,弹出“输入零件名称”文本框,输入铸件的名称后,单击右侧的“接受值”按钮,系统接着弹出“输入模具零件公用名称”文本框,用户可输入一个公用名称,也可直接单击右侧的“接受值”按钮,接受系统默认设置的名称,,此时,系统将在型腔内生成一个铸件,同时其对应零件项将显示在模型树中,,6.2.2 开模——支承座模具,开模又称开模仿真,也就是模拟模具的打开过程,以检查设计的合理性和正确性,查看模具的分型效果等。
此为支承座模具的开模效果,,6.2.3 开模干涉检查,用户可以在定义开模中的每个移动时,检查移动零件(如模具元件)对静态零件(如铸件)的干涉系统会在操控板区和模具模型中显示干涉分析结果如果存在干涉,系统会在操控板中给出提示“发现干扰,用加亮曲线指示”,并以加亮曲线在工作区中标明,如果不存在干涉,操控板中会给出提示“没有发现干扰”,,,,定义过位移距离后,可接着在“定义间距”菜单栏下选择“干涉”菜单,打开“模具移动”菜单栏,选取“移动1”(对其进行干涉检查),打开“模具干涉”菜单栏,系统提示选取静态零件,,,,在工作区中选取铸件作为静态零件,系统会在操控板中显示检测结果“没有发现干扰”然后在“模具干涉”菜单栏下选择“完成/返回”菜单,即可完成对移动1的干涉检测,综合实例2 设计粉末冶金模具——齿轮模具,,关于此模具的设计方法,请参考本书配套光盘中的“综合实例2 设计粉末冶金模具—齿轮模具.avi”视频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