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渣选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
19页/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钢渣加工销售有限公司建设单位法人代表联系人通讯地址联系邮政编码545002建设地点建设性质新建 改建□ 扩改□行业类别及代码其他行业(99)占地面(m2)12000绿化面积(m2)600总投资(万元)6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4.2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7%评价经费(万元)0.4预期投产日期项目已试生产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已建成一级沉淀池(300m3),二级沉淀池(45m3),清水池(150 m3),已安装有露天设备2套,项目平面布置详见附图22、主要产品及产量:产品铁粒子800t/a、产品铁精粉1600t/a3、主要生产设备: 主要生产设备见表1表1 主要生产设备表名 称数量备 注φ1.5m×4m球磨机2由于电压不够,一般不同时开机水泵2皮带输送机3铲车1磁选机34、主要原材料及其来源、消耗量主要原材料:炼钢炉渣来源:收购于柳州钢铁(集团)公司消耗量:约24000t/a5、对原料浸出实验报告见表2:表2 浸出实验数据表浸出物质 浓度Pb 0.1mg/LCr0.01mg/LCd 0.01 mg/LCu 0.11 mg/LZn0.06 mg/L6、电力供应用电量约60000度/a,由柳州电网供应。
7、给水、排水给水:用水量约5000t/a,抽取附近河水排水:本项目员工使用柳锌二基地内的厕所,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达到GB 5084-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二级标准后用于农地灌溉;生产废水循环使用不外排8、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劳动定员:7人,居住在项目东南方向300m的思源小区内工作制度:生产时间300d/a,一天生产12个小时9、环保投资环保投资4.2万元,其中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及评估、环境监测、环保设施验收等2万元,建循环池、沉淀池共1.7万元,绿化及其他0.5万元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建设区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区域内柳锌二基地的企业所排放的废水对柳江水质造成的污染、所排放的废气对大气环境造成的污染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柳州市是一个北、东、西三面被丘陵山地包围,南面张开的岩溶盆地,具有典型的岩溶地貌特征其地貌单元可分为:城中河曲地块、柳北孤峰岩溶平原、柳东孤峰、峰丛岩溶平原、柳南峰林峰丛谷地、柳西多级河流阶地、沙塘向斜岩溶盆地及低山丘陵等评价区域位于柳北孤峰岩溶平原,地处柳江北岸,地貌属岩溶残丘,地形开阔。
地面标高一般为87.00m-90.00 m地质结构:柳北区内地层覆盖于表面是第四系松散土类及土层下面的坚硬碳酸盐岩地层中层岩溶比较发达,普遍有溶洞、溶孔及溶蚀裂隙分布,从而在地表上形成条状洼地和封闭洼地等微型地形地貌形态评价区域内分布的地层岩性主要为残坡积粘土及填土,下伏基岩为二叠纪下统栖霞灰岩区域内基本地震烈度为6度柳州市气候属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的气候带,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夏涝冬旱多年平均气温20.6℃,最冷月平均气温10.4℃,,最热地7、8月的平均最高气温32.7℃,多年平均降水量1538.4 mm,年最大降水量2289.4 mm,年最小降水量918.1 mm,一般4-8月雨量较多,占全年的71.4%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6%,年平均蒸发量为1609.3 mm柳州市盛行南北风,少有东西风,全年主导风为北风,冬季多为偏北风,夏季多为偏南风,年平均风速1.6m/s,市区静风频率较高,为36.39%评价区域内有三条地表径流,其中香兰河、鹧鸪江实际上已经变成该地区生产、生活废水的主要排放沟,香兰河经过项目建设地北面最终流入柳江柳江是区域最大的地表径流,柳江河长773km,柳州水文站控制及水面积45413 km2,90%保证率最枯月平均流量163 m3/s,4-9月为汛期,12月至次年2月为枯水期。
柳江红花水电站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柳江综合利用规划报告》确定的柳江干流9级开发的最下游一个梯级,位于柳州水文中下游约60公里,2003年底动工兴建现已建成该电站为河床式径流电站,其运行退水对水库汛、枯季及全年逐月来水分配不会产生影响,只设置了0.29亿m3的日调节库容,进行调峰运行时可改变天然来水的日内分配过程电站、船闸取水流量范围为192~4800 m3/s(综合历时保证率95%的航运拥基流)电站正常蓄水位77.5m,柳州大桥控制水位78.2m,库区回水长度达108kg,涉及柳州市区、柳江县、柳城县、鹿寨县的17个乡镇由于建坝抬高了库区水位,库区河道建库前后水文要素间发生变化,综合历时保证率50%的流量为638,建库后坝前平均水深有建库前的2.22m增至13.13m,水面宽度、流速也分别由360m,0.79 m3/s变为642m、0.08 m3/s95%保证率的流量为192 m3/s,建库后坝前平均水深由建库前的1.42m增至13.13m,水面宽度、流速也分别由33lm、0.42 m3/s变为642m、0.02 m3/s评价区域内的植被以农作物、灌木、杂草为主未发现有珍稀动、植物种类。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明、文物保护等) 柳州,又称龙城,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北距国际著名旅游城市桂林150km,南距广西首府南宁市264km全市辖六县四区,总面积18707.25km2,其中市区面积658.31 km2,全市人口351.26万人(包括六县四区),其中市区人口95.89万人,杂居着汉、壮、侗、苗、瑶、仫佬等近30个民族,是一座具有二千多年历史,山环水绕、风景秀丽,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的古城 柳州市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基地、货运中心和铁路枢纽柳州市工业基础良好,基础设施完善,已形成了汽车、机械、冶金、造纸和包装印刷、轻纺、日化、建材等主导产业为龙头的现代化工业体系,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较高市场占有率的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 柳州市素有“桂中商埠”的美称,交通十分发达,是中国中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三条铁路干线在此交汇,公路四通八达,桂柳、南柳等高速公路已全线开通,水运可直达港澳拥有先进的程控、全球通数字移动和国际互联网等多种现代化电讯通讯系统 评价项目位于柳州市柳锌二基地内,评价区域内主要的工业企业为柳锌二基地项目西北面为柳州市富通废渣加工公司,项目北面为柳锌九厂,项目最近的居民点为项目东南面约300m的思源小区。
项目建设地周围1000m范围内无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的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环境空气质量2004年5月《柳州台泥新型建材有限公司70万吨矿渣微粉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时,该区域环境实际监测结果见表3: 表3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表统计指标SO2NO2TSPPM10浓度(mg/m3)0.06~0.1970.019~0.0980.102~0.2390.05~0.127由上表可知,区域内环境空气中的SO2浓度略超过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NO2、TSP和PM10的浓度均达到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2、地表水质量柳江评价河段监测断面水质,COD 9~13 mg/L、BOD5未检出、SS 35~47 mg/L,达到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的要求;氨氮0.62~1.37mg/L,略超过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的要求3、声环境质量区域内声环境质量符合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2类标准。
4、生态环境质量项目位于城乡结合部,评价区域内主要的植被为农作物、灌木及杂草项目所在地在柳锌二基地的生产区内,周围主要是柳锌二基地的生产厂房,环境空气质量较差,生态环境质量较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1、主要环境保护目标:(1)项目所在地东面2000m处的柳江;(2)项目东南面300处的思源小区2、保护级别:(1)环境空气质量达到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2)声环境质量达到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2类标准;(3)地表水质量达到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单位:mg/m3项目TSP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年均值0.200.080.06日均值0.300.120.151小时平均---0.240.502、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2类标准 时段昼间夜间标准限值〔dB(A)〕6050污染物排放标准 1、大气污染物:执行GB 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新污染源颗粒物排放限值:无组织排放点监控浓度限值浓度≤1.0 mg/m3(监控点:周界外浓度最高点)。
2、厂界噪声:执行GB1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2类标准:时段昼间夜间标准限值〔dB(A)〕60503、生活污水:执行GB5084-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二级标准:项目CODBOD5最高允许浓度(mg/L)300150总量控制指标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图示):原料炼钢炉渣由传送带传送至磁选机选出含铁物,排出废渣;然后含铁物进入球磨机,并加水磨细分离出铁精粉以及产品铁粒子,排出废渣;铁精粉经过磁滚分离出产品铁精粉以及污水;污水经沉淀池沉淀后进入清水池循环使用,不外排污泥、废渣全部用于制砖或制水泥噪声源主要有铲车、皮带机、球磨机、水泵等传送带磁选废渣循环池 炼钢炉渣 废渣 球磨机水磁选废渣、铁粒子 产品铁粒子 铁精粉、水 产品铁精粉磁 滚 水 污泥沉淀池河水 主要污染工序:一、施工期: 施工期已过,项目已试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