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doc
2页《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并读准“妖、娆”等14个生字,能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废寝忘食”、“杯水车薪”等词语的意思2.能根据课文前的学习提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建设者们对修筑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满腔热情,体会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和建设者们勇克难关,顽强拼搏的英勇气概教学重难点:了解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所遇到的困难,感受勇克难关的英勇气概,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课前准备: 搜集、了解青藏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相关资料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一.谈歌赏图,揭示课题1.听过《天路》这一首歌吗?(出示歌词),歌中所唱的《天路》指的是什么?(青藏铁路)2.揭题,读题通过课前预习,你对青藏铁路有哪些了解?3.读句:“一条长长的“铁龙” ……到达雪域圣城——拉萨配地图了解)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可以借助学习提示的帮助进行学习自由读读课文,思考:课文介绍了哪几方面内容?2.交流(遇到困难、战胜困难)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一)面对困难部分:1.默读课文,想想筑路大军们遇到了哪些困难?2.交流:读出课文中句子,再用自己的话简单介绍,看谁有能概括成一个词。
难以控制施工温度、天气恶劣、极度缺氧)3.风火山隧道只是整条铁路的一部分,作者为什么要选择它来写呢?(带读第四自然段,理解“冻土”)由此可见,修筑铁路面临的困难是非常大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困难,有感情地读一读练读,随机交流) “风火山一带经常……大大小小的冰雹劈头盖脸地砸下来你在什么时候见过这样的情景?结合理解:撕扯 七零八落 不翼而飞 劈头盖脸“尽管对缺氧已有准备……筑路大军的生命面临严重威胁理解“杯水车薪”(从字面了解到在文章中的意思,想象缺氧所带来的严重威胁) 资料介绍:风火山地区自然条件严酷,这里平均海拔4900米左右,年均气温-7℃,寒季最低气温达-41℃,空气中氧气含量只有内地的50%左右,被喻之为“生命禁区”4.根据题目,作者为什么不重点描写修路的过程,却要花这么多的笔墨来写遇到的困难呢?(学习写法:侧面描写)(二)战胜困难部分:1.面对困难,筑路大军们又是怎么做的?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同桌交流2.集体交流:用自己的话简单说找到喷射的最佳温度、奋勇作战、建成高原制氧站)3.选择自己最想读的一部分读给大家听练读,随机交流) “科技人员昼夜在隧洞里……制服了逞凶一时的冻土。
你体会到了什么?(抓住“昼夜”“反复”), 你能读出自己的感受吗?战风雪,斗严寒,在生命禁区的高原,这是一种无法想象的施工指挥部的灯火彻夜通明……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头!”理解“废寝忘食”,想象科技人员是怎样废寝忘食地工作的?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4.写法指导:如果说刚才遇到的困难是侧面描写,那么现在的克服困难就是(正面描写)三)补充资料:《生命禁区的早晨》四.理清文路,升华情感1.正是建设者们挑战极限,勇创第一的精神,才有了一次次实验,一次次攻关,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成功突击队员和科技人员一次次呼喊出同一个心愿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有感情地朗读)2.“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个句子在课文中反复出现,请你找出一共有几次,读一读,想想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3.交流:(贯穿全文,起了连接作用,体现了筑路大军的强大决心,更是对我们所拥有的智慧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的自豪4.如果你就是筑路大军中的一员,看着青藏铁路全线贯通,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5.青藏铁路已于2006年7月1日正式通车,给x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然而为了建设这条铁路,40多万各族同胞远离亲人朋友,奋战在这荒凉恶劣的高原,多少年轻的生命永远地长眠在皑皑的雪山下,还有多少人奉献了自己的热血和青春。
我们不能忘记曾在这片冻土上挥洒血泪的建设者们如果要在铁路经过的海拔最高处为他们立一块丰碑,你会在上面写下什么呢?(生动笔写,交流)五.课后作业交流关于青藏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相关资料板书: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难以控制温度 遇到困难 天气恶劣 极度缺氧 战胜困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