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政治结构---宗法制课件.ppt
21页第三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政治结构——宗法制1hn一、宗法n所谓宗法,是指一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尊崇共同的祖先,维系亲情(亲亲,温情脉脉的亲情),而在宗族内部区分尊卑长幼(尊尊,严格的等级制度),并规定继承秩序以及宗族成员不同的义务和权利的法则2hn宗字的解释: 3h4hn宗法制的产生:n血缘纽带解体不充分5hn根据甲骨卜辞和青铜器铭文,商代的宗法制已具雏形6hn商代继承秩序:以子继父为主,以弟继兄为辅已区分嫡庶, 7hn西周,宗法制臻于完善,称为典型宗法制 8hn二、典型宗法制的特点:9hn1、嫡长子继承制n殷商时代,“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交互使用的继承制度,造成混乱n西周吸取教训,改“大人世及以为礼”为“父死子继”,严格区分嫡庶长幼,n“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 10hn2、分封制和宗法制相辅相成n分封制在政治上是“授土授民”,n在宗法上则是“别子为祖”11hn分封制(授土授民):12hn分封的原则是由亲及疏, 13hn诸侯内部同样严格区分嫡庶,嫡长子继位,余子进一步分封,形成卿、大夫、士的等级14hn天子―天子—天子—天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n诸侯—诸侯—诸侯—诸侯(国土)n 大夫—大夫—大夫—大夫(采邑)n 士—士—士—士(禄田)15hn从家族而言,是嫡庶长幼,从政治上说,是上下级。
n宗法制度的本质就是家族制度的政治化16hn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严格嫡庶、区分大小宗n百世不迁之大宗的下限:n“别子为祖” ——诸侯的余子可为大宗17hn3、严格的宗庙祭祀制度n宗庙祭祀是辨别尊卑亲疏、凝聚宗族成员的手段n《礼记·曲礼下》:“支子不祭,祭必告于宗子”18hn宗庙祭祀有严格的等级制度n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无庙19hn三、宗法制的影响:n家天下(家族统治)的延续,封国制度不断n家族制度不断n注重现实的人伦关系,导致中国文化形成伦理型范式20hn思考:宗法制的影响21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