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4年七年级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5篇).docx

22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406786291
  • 上传时间:2023-03-2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4.15KB
  • / 2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4年七年级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七年级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①学会本课的4个生字:眉、溪、峡、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能吟诵《峨眉山月歌》 ②用联系上下句诗句的意思来理解古诗的意蕴 ③感悟诗的意境,让学生感受到诗句中月映清江的美景,依依惜别的深情,体会到诗人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 吟诵这首诗,感受诗人的思念之情教学过程: ㈠以旧引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①吟诵《望洞庭》,感受满月之下的平和静谧之美; ②俗话说“好事多磨”,有一句歇后语还和这个“磨”字有很大的关系,老师说上句,请你跟下句:铁杵磨成针—— ③这首歇后语的主人公是谁?(简介李白)出示《早发白帝城》,思考: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李白乘坐的小船的速度快?今天我们来学习李白二十五岁首次离开四川,“想出去看看”。

      当他乘船夜行,仰望峨眉山上皎洁的明月,俯视月映清江的迷人美景时,感怀万千,写下《峨眉山月歌》 ㈡初读全诗,初识诗人出游之旅 ①出示生字新词:峨眉山 清溪 三峡 思君 介绍峨眉山的位置 交流“眉”“溪”“峡”“君”的写法 左右结构:左部收,右部放,撇要缩,捺要放 半包围结构:注意外框的形状,要写得上窄下宽,横画之间要均衡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②指名读诗,标注平仄 ③你认为峨眉山的月亮还映照在了哪些地方?请用横线在诗句中画出来 指名回答,板书:峨眉山平羌江 清溪 渝州 ④暑假乘坐高铁出去旅游过了吗?最远到哪?你印象中还记得沿途到了哪些高铁站?(讨论交流之后指名说一说) ㈢吟诵全诗,感悟诗人的思念之情 ①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峨眉山”是平声,拖长调子,极言峨眉山的高月”是入声,仄声,短促,离我们很远半”,仄声,短促,不管是上弦月还是下弦月,都是“残月”,不圆满,有离别的滋味轮”“秋”都是平声,拖长,倒装,感觉秋天离别的惆怅 “影入”都是仄声,短促影”是“月影”,暗示着诗人乘坐的交通工具是“船”诗人刚刚抬头看到天上的残月,现在俯视水中的月影倒映在“平羌江”里。

      平羌江”三字是平声,拖长,极言江之长,“水”仄声,水流很急②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夜发”是仄声,连夜出发,不作停留清溪”“三峡”都是平声,吟诵时注意拖长调子,一方面强调诗人出游的激动,另一方面表示这些水域之长向”“下”仄声,短促,“向”,“驶向”之意;“下”,“顺流而下”的意思月映清江,夜行千里”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思君”平声,拖长调子诗人的行船经过了万水千山,陪伴自己的月儿时隐时现,“不见”是仄声,短促,在“不见”的时候,诗人想见到,见到了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在峨眉山和友人分别时的情景:月儿还是那轮月儿,照在峨眉山,也照在“平羌江”“清溪”“三峡”,甚至“渝州”,可是友人呢?满溢着诗人的思念之情 ③暑假远游,到达目的地的时候,你首先会怎么做?(给家人报平安可是,那个时候,李白只能拜托明月,带去自己的满腔思念,请大家带着这种感情,依照平长仄短的规律,再来吟诵 ㈣比较《早发白帝城》《峨眉山月歌》 ㈤总结(略)板书设计: 峨眉山月歌 秋 峨眉山 夜 下 平羌江 行 (顺流而下)清溪船 三峡 渝州 思 君 月 映 清 江 七年级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篇二 《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 二、学习《峨眉山月歌》 (一)介绍作者 读一读《早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说说是谁写的?学生介绍李白是个怎样的诗人?(指名介绍李白)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存诗900余首,有《李太白集》等。

      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幼时随父迁居四川,长期在各地漫游,他的诗想象丰富,本诗是他青年时代初离四川时所作与杜甫并称“李杜”,是华夏史上最伟大的诗人 过渡语:今天,我们再欣赏李白的另一首诗歌《峨眉山月歌》板书:峨眉山月歌 齐读课题 歌是歌颂的意思 谁来说说歌颂什么呢?(峨眉山的月亮,老师追问,有人知道峨眉山吗? (二)学习《峨眉山月歌》 1、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 2、自己小声读读诗歌,读准生字 3、反馈:(点名读) “眉”的半包围不能写成“尸” 提醒读准生字“君”、“羌” 4、诗歌都有韵律、节奏,你能读出诗的韵律、节奏吗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 5、圈画诗中地名老师提示:这首诗一共28个字,可是却有五个地名这在万首唐诗绝句中是少见的,谁能找到告诉大家学生一般都能找出三处以上的地名,少数同学能找出四处,全班只有极个别同学找对了五处地名学生齐读古诗 老师再提示:除了地名,还剩下16个字,他们的意思是什么呢? 学生再读古诗根据注释自学,同桌交流理解诗句的意思。

      重点: 半轮——(看插图理解)上弦月或下弦月 影——指月影 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 夜发——连夜出发 向——驶向 思——思念 君——作者的友人 下——由上游往下走 6、交流自学情况 逐句理解老师问:理解第一句诗,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能说出月亮是半圆的老师再问:我们都说一轮明月,为什么说半轮呢?接着在课件上出示了课本上的插图请学生看图想象秋天的月亮 老师用语言描述了秋天月色特别皎洁明朗的景象 然后引导学生体会第一句中一个难点:从意思上讲,应该是半轮月,怎么是半轮秋?最后老师采用讲解的办法告诉学生这是倒置古诗词因受到格律的严格限制,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常常会突破正常的语序来表达理解时需要将语序倒置的诗句恢复成正常语序来理解 老师接着问第二句话谁懂?学生回答的很美,说是月亮的影子倒映在羌江,仿佛随波流动老师想在细处挖掘一下:月影在江水中流动,这是为什么?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知道却原来是诗人站在流动的船上 板书:江月相伴 齐读一二两句 在三四句的理解中,老师给大家提示要注意三个字:“发”、“下”、“君”。

      这几个字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基本都能知道意思 板书:思君不见 学生谈对诗句的理解,教师随机指导 7、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诗意: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平羌江,又伴随我顺流而下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想念友人却见不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洲驶去了齐读) 8、引导想象诗的意境 (1)感情诵读老师大段的抒情独白:看图体会意境,年轻的李白第一次离开家乡,同学们想象诗人行船于平羌江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心情怎样? 当他面对这多情的月亮时,他将情不自禁地想念他的家乡、朋友,谁来读一下一名女生读一二句 老师感情充沛地说:如果前面李白有江月相伴,还略可安慰的话,随着诗人渐渐远去,沿岸山重水复,月亮或隐或现,此时的月亮已不再像故乡峨眉山月那么明那么亮,诗人将是多么惆怅迷惘? 再站起的这位女生读三四句(低缓) (2)、齐读诗句补充:李白有一句诗: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在李白的眼中,月亮就是朋友初次离开家乡的李白因为有了月亮的相伴而不再寂寞,孤单,但是,当月亮落下西山,李白失去了最后的朋友,他思念着,想见着。

      李白思念的是谁呢? 学生脱口而出:月亮 老师说对刚才的“君”如果指的是朋友、亲人的话,这里的“君”也可以说是月亮 小结:峨眉山月,是家乡的月,在游子远行时最易拨动心弦李白也许没想到,他这一走,就再没能回来李白至老还惦记着峨眉月,这不仅是对月的喜爱,更是对故乡的眷恋,对友人的思念3)看图有感情地朗读 9、练习背诵 三、拓展阅读 关于写月亮的古诗很多,月亮是古诗常见的意象你还知道那些描写月亮的诗吗?学生回答了《静夜思》《塞下曲》等古诗老师课件出示了两首诗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总结: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月亮在古诗的意象中往往带着思念的情怀,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所以峨眉山月歌这首诗也是表达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四、作业 1、完成习字册 2、背诵眉山月歌》 3、收集两首没学过的李白的诗,课后向同学推荐 七年级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篇三 《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学习《峨眉山月歌》,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有的同学在学前就会背许多首古诗,上学后,我们又学习了一些,谁愿意把你记住的古诗给同学们背背?你知道是谁写的吗?(指名学生背古诗,说作者) 二、学习《峨眉山月歌》 (一)介绍作者 我们熟悉的《早发白帝城》、《赠汪伦》是谁写的?李白是个怎样的诗人?谁愿意介绍一下?(指名介绍李白) 过渡语:今天,我们再欣赏李白的另一首诗歌《峨眉山月歌》 (二)学习《峨眉山月歌》 1、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 2、自己小声读读诗歌,找出本课生字,记记 3、反馈: “眉”的半包围不能写成“尸”提醒读准生字“君”、“羌” 4、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1 / 2 思君/不见/下渝洲 5、简介“峨眉山”。

      6、学生根据注释自学,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 7、交流自学情况 学生谈对诗句的理解,教师随机指导半轮——(看插图理解)上弦月或下弦月影——指月影 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夜发——连夜出发向——驶向思——思念君——作者的友人下——由上游往下走 诗意: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平羌江,又伴随我顺流而下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想念友人却见不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洲驶去了 8、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9、引导想象诗的意境1)出示插图,看懂图意 (2)。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