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歌苓在文工团的日子.doc
5页严歌苓在文工团的日子“我们俩拍个文工团的电影吧!你我都是文工团的,我现在特别怀念那段生活 ”2014 年,冯小刚对严歌苓说小说《芳华》 ,因这句话而成严歌苓在美国学习写作时,有位教授总是用一句话问大家:“世界上已经有成千上万的小说了, 你凭什么认定你写的那本有理由出版?” “《芳华》诞生的理由是什么?对两位战友的怀念,对他们的行为进行诠释严歌苓如是说从舞蹈演员到作家小时候,严歌苓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可以跳独舞的舞蹈演员 1970 年,刚满 12 岁的她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后勤部文工团,成为那拨文艺兵里年龄最小的一个入伍 3 年后, 15 岁那年,严歌苓爱上了一位年轻的军官,谈了一场纸上恋爱――因为她常常给这位军官写情书两人打照面时,她会故意摸摸军装上衣的第二颗纽扣,示意他回宿舍收情书这位收了严歌苓160 多封情书的军官,不久遇到一个年纪更大、更成熟的女人,就把信统统给她看了,甚至向上级检举了严歌苓这次不小的波折并没有改变严歌苓的人生 “让我的人生发生巨大转变的,是 1979 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严歌苓说 21 岁的她觉得跳舞已有点吃力,得知前方战地记者严重缺乏, 就主动报了名 那时的她,有股初生牛犊的劲儿, “不知道什么是害怕” 。
虽然随身带着一把五四式手枪, 但她打靶从来都挨不着靶心,那把枪就是带着吓唬人的严歌苓采访的第一站是一家野战医院到医院的第一天晚上,她就看到了从前线抬下来的 1000 多名伤员他们特别年轻, 很多没有胳膊没有腿 屋子里有很浓郁的血腥味,这时候我才知道,疼痛,是有气味的严歌苓明白了,战争不只是激荡人心的英雄主义,也关乎年轻生命的完整与残缺这些壮烈和悲痛,无法用舞蹈表达,只能用笔在前线发表一些文章后,她彻底改了行,成为一名军旅作家靠逻辑和想象力写小说小说《芳华》中女主人公何小曼的原型,是严歌苓在文工团的战友王莉 (化名)书中很多故事曾真实地发生在她身上王莉刚到新兵连时,从不脱军帽,把头发捂得很严实每天起床号一响,她就把军帽戴好;熄灯后,才把军帽摘下来,没人见过她不戴帽子的模样于是有人起哄:“王莉肯定是个瘌痢头 ”为了证实这件事,同宿舍的几名女兵一商量,想出一个法子:一吹起床号,我们就拉灯结果,她们发现王莉头发特别浓密,几乎是三个人的发量,这让她感到难为情女兵们发现王莉性情软弱,便什么事情都找她的别扭没过几年,王莉在文工团犯了错误,被下放到野战医院后来女兵们听说她在前线救了一个受伤的战士,新闻报道里说她是 “战地天使”,无数人开始关注她、关心她。
又 ?^了几年,女兵们却听说王莉疯了,被送到了重庆歌乐山精神病医院为什么王莉的命运会是这样?严歌苓并不了解其中原委在小说中,她借着医生的口,对何小曼的精神崩溃给出了这样的解释:“因为从小到大, 很少有人关爱她、尊重她,忽然间太多的关爱与尊重把她给毁了就像冬天放在室外冻太久的大白菜,猛地移进温暖的室内,就坏了 ”在真实与虚构之间,严歌苓靠逻辑和想象力把这些故事连了起来好作家要有同情心一个好的作家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点?“应该有天分,读过很多书,应该多听别人的故事,应该有同情心 ”严歌苓这样回答在小说《芳华》的最后,时代的巨变并没有改变文工团战友们的本色,也没有阻断他们的情谊他们越来越明白善良的重要性,也更加懂得相互珍惜小说里,刘峰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失去了右臂,复员后到海南靠倒卖旧书过活,穷困潦倒故事的最后,他患了肠癌,为了方便治病,借住在何小曼家他见何小曼的家门钥匙、自行车钥匙常不知所踪,就花了一个月时间做了一个存放钥匙的木头挂箱,还特意在上面雕了花鸟,涂了红漆;在病危之前,他还把何小曼大衣柜里的撑竿给换了,因为原先的太细,多挂几件衣服就压弯了;他还把浴室里一块松动的地砖重新砌平,免得以后何小曼一个人在家会被绊倒。
得病后的刘峰总想躲着熟人,可郝淑雯和萧穗子两人从北京一路奔到海南, 千方百计找到他 临走时,萧穗子偷偷把一个信封塞到那个红漆挂箱里,信封里装着厚厚一沓钱,是给刘峰治病的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它 ”法国文学家罗曼 ?罗兰的这句话, 常被人们当作 “心灵鸡汤”倒是在读完严歌苓的小说之后,它自然地蹦了出来,教人深悟其味摘自 2018 年第 1 期《环球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