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国商业银行沿革发展各时期制度特征与企业文化特征关联性分析.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08555885
  • 上传时间:2021-11-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9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国商业银行沿革发展各时期制度特征与企业文化特征关联性分析董盈辰张强/云南财经大学商学院【摘要】本论文以制度变迁为视角,结合商业银行每个不同历史阶段的制 度特点,分四个阶段:计划经济阶段(1949年-1978年)、转轨阶段(1979年-1996年)、 股份制改革阶段(1997年-2006年)和后WTO阶段(2007年以来),对商业银行 的历史沿革和企业文化建设进行系统阐述,力图清晰地描绘出在商业银行制 度变革逐步深化的大背景I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特征的变迁轨迹关键词】商业银行;制度;企业文化;关联性一、 制度与企业文化的关系是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度,每个历史时期都有丰富文化内涵, 然而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一祥,在经历不同历史时期的同时,其文化都被当时的政 治制度深深影响着,表现出各不相同的文化特征制度白我完善进程跟不上社会 实践的发展导致制度供给不足的时候,就会出现新旧制度的替代,即制度变革[1] 我国从建国以來,经历了几次重人的制度变革,对社会的方方面面起着重要的影 响经济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在这其中的各种企业担负着国家经济发展的重任, 作为银行来说,属于金融服务业,对社会制度的变迁与经济环境的变化尤为敏感。

      对商业银行来说,企业治理、战略体系、内部制度、风险管理等制度组成丫 相对正式规范的制度体系,但是商业银行在口常经营活动和管理实践中逐渐建立 起来的价值观、企业精神、职业素养与道德和员工之间的关系等等都构成了企业 文化的非正式规则两者相互制约、促进,是商业银行变革发展的重要推力二、 计划经济阶段(I949年一 I978年)(一)大一统的银行业格局的形成“一五”期间,我国大踏步进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阶段,形成了集中化 程度很高的计划经济体制社会资金的再分配主要通过财政渠道来实现,银行则只是计划分配资金的工具之一,是物资计划和财政计划的从属[2】在计划经济 体制下,这种“大一统”的金融体制指挥协调便利,便于政策贯彻,便于国家集 中有限的金融资源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有利于国家控制全局[3】二)银行在计划经济制度下的特征在计划经济吋期,银行属于行政机构,根据国家政治指令去进行tl常经 营活动,工作形式类似中国其他行政机关,而不是我们所说的现代意义上的独立 法人企业此吋的银行有以下特征[4】:(1)产权只属于国家;(2)银行内部的 人员编制、组织结构、经营活动、资本运转等都是由国家行政机关进行设置并严 格遵守下来。

      3)除了国家,其他任何组织或个人没冇权利di用和处置银行资本 (4)银行收益可以通过预算来确定5)文化特征在制度层面上,此吋的银 行还不是真正意义的商业银行,更没有企业文化的建设然而不管是不是商业银 行,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它仍然冇其特冇的文化特征:①当吋的银行作为行政机 构,在其文化中充满着官僚特征②管理层次的员工数量较多,经营协调效率低、 企业部门控制手段单一薄弱、管理成本较高③在文化上尤其重视思想政治教育 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下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行政性质明显也相应产生了官僚主 义、互相推诿、不求进取的消极银行文化④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即使在计划经 济体制下,还是在与其他机构的接触中形成了典型的银行文化特色,比如严谨、 保守等三、转轨阶段(1979年一 1996年)(一)专业化分工的银行业格局的形成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 “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经 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随即中国拉开了经济改革的大幕1979年10月,邓 小平同志提出,“必须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 [5]这一阶段改革的最大成就是实 现了国家专业银行与中央银行的分立,打破了大一统的银行格局,开创了国冇银 行的商业化改革局面[6]。

      1972年2月国务院恢复组建专门进行农业金融的中国 农业银行3月中国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分离出来8月,建设银行从财政部分 离出来1983年,设立中国工商银行此吋,中国银行体制建立1987年,交 通银行被恢复组建在1993年党的十网届三中全会提出了金融体制“分业经营、 分业管理”的原则二) 国家所有的市场型制度特征这一阶段是中国商业银行向现代企业过度的吋期,有特有的吋代特征: (1) 1979年,由“统存统贷”转向实行“差额包干” [7】2) 1983年,实行 “全额利润留成制度”,把各项指标考核与利润留成挂钩[8]3) 1985,年实行 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管理体制[9]4) 1985年后,打破了清晰的 分工界限,各个商业之间的业务出现了交叉,出现了竞争5)开始由行政机构 向着企业运营的方向发展,明晰了权责银行内部的经营动力较强,效益增长三) 过渡型的文化特征这一吋期,企业文化的非正式规则发生重大改变,以往行政机构形式的 官僚管理理念逐渐退去1)不同的专业银行之间开始出现竞争,银行内部每个 级别的员工意识都有所改变,产生了市场观念2)银行日常经营效率显著提高、(3) 同一吋期出现的科学管理理论在我国商业银行间迅速传播与运用。

      4) 我国商业银行尽管在快速发展,但毕竟处于市场经济初期,银行在经营管 理中仍然最注重资产负责管理5)此吋的银行,由于历史遗留原因仍存在资本 金严重缺乏,自我发展能力严重不足[10]因此还是存在较浓重官僚特征四、股份制改革阶段(1997年_2006年)(一) 内部性竞争的银行业格局形成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1997年,为了应对 亚洲金融危机,我国第一次召开了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国冇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 正式启动在根本上改变了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状态,实现了国有商业银行从传 统走向现代企业的历史性转变二) 股权多元化的市场型制度特征(1)经过金融体制的深化改革,国家不再是国有银行的唯一股东,打 破了由国家统一管理的格局,形成了由多个主体共同经营的社会化管理格局2) 各个主体之间的产权更加清晰明确,每个主体部门单独履行权利和享受收益,进一步提高了效率3)接受国外金融经验和融入国际惯例,为中国商业银行的国 际化道路打下基础三)以获取市场竞争优势为核心的文化特征随着制度安排的深刻转变,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着股东冋报、市场监管和 国内外同业竞争的巨大压力,企业文化建设也出现了新的特点[11]。

      1)面对竞 争和客户素质的提高,经营理念开始由“以自身为中心”转向“为客户为中心” (2)结合我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树立起“审慎经营、持续发展”的理念,最 终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3)更加注重“人”的作用,融入“以人为本”的管理 理念倾向于为企业员工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并营造更好的工作氛围,使最人 程度调动员工积极性4)在复杂多变的外界环境下,管理难度越来越大,于是 中国商业银行管理机制向更科学严谨的方向发展,建立了风险管理机制五、后WTO阶段(2007年以来)(一) 多元化竞争性合作的银行业格局2006年底,中国兑现入世承诺,全面开放了金融市场,大量外资银行 进行我国,多元化的竞争成为银行经营的常态二) 制度特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各种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相互融合,竞争与合作 的关系更加复杂1)无论在、lb务还是经营范围上的界限都在进一步模糊2) 商业银行与非银行的其他金融机构间的合作越来越频繁紧密3)企业文化重要 性日渐突出,借鉴了丰富的国际先进理念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三) 以追求人的价值最大化为核心的文化特征入世后,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使国家渐渐退出了为银行提供的隐性担保、 资本市场上市下的新制度逐渐深入完善。

      1)由于激烈竞争和多重格局的碰撞, 经营理念及工具被快速相互学习并创新为在这种快速创新中生存,企业文化被 系统的建立起来,并形成了差异化2)在新的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随着国家 之间的壁垒被打破,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改变和相互影响,新的价值观逐渐确立 我国的企业员工比以前更适应了快速的变革3)随着知识、技术、信息的密集 度与hl俱增,金融产品或服务的知识内涵成为银行追求的0标[12]创新金融产 品及服务成为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获得竞争优势的途径4)对人的素质能力要 求进一步提高,是企业文化建设和获得持续竞争力的源泉建国以来,我国的体制制度在不断的变化,由此中国商业银行也随之经 历着深刻变革在商业银行的变革中,企业文化作为一种非正式的组织制度,所 发挥的作用日渐明显尤其是入世之后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在全球经济的激烈 竞争下企业文化将是商业银行取得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要素参考文献】[1】道格拉斯·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牛泽厚,张鹏宇.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财政与银行的关系.财经问题研究.1995(5):28-31.[3】高西奋.中国金融体制的效率评价及改革.经济与管理研究.2000(6)36-40.[4】吴法胜.浅谈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经济问题.2002(11):82-84.[5]《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关于经济工作的几点意见(1979年10月4 0):199-200 页.[6】胡庆康,何光辉.合业经营:金融体制变革的基本趋势.世界经济文汇.2000(3):2-9.[7】王召.对中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探讨.经济科学,2001(5):75-84.[8】林坚.对中央银行财务制度及艿演变的思考.银行与经济.2001(6):49-50.[9】刘书亭.关于我国流动资金问题的深层思考.财经问题研究.1993(8):49-53.[10] 张守聚.专业银行现行财务体制存在的弊端与完善途径.山东城市金 融.1995(2):6-7.[11] 超世刚.国冇商.业银行上市后如何转变经营管理理念.金融时报理论版.2006年 5月.[12] 欧永生.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创新.企业文化.2004(11):35-36。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