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实习报告).doc
28页昆明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毕业实习报告姓名:何登泽学号: 专业:采矿专业年级:级2班学习形式:函授学习层次:高起专函授站:华坪站昆明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任 务 书实习时间七月——四月实习单位华坪县河西村煤矿一号井实习地点华坪县河西村煤矿一号井实习目的1.系统地综合运用和巩固所学的知识,解决具体工程技术问题的初步能力;对矿井设计和生产的各个阶段、环节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并初步掌握矿井设计和采区设计的方法、技能;2.熟悉和掌握现行的煤炭工业建设方针、技术政策、安全规程和技术规范;3.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事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4.结合矿井生产实际、培养学生初步科学研究的能力;5.提高运算、绘图和编制技术文件的基本技能实习单位意 见 领导签名(盖章) 年 月 日第一章 矿区概述及井田特征第一节 矿区概述一、地理位置华坪县河西村煤矿一号井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中心镇境内,属华坪县中心镇管辖矿井即建于1976年5月,1980年12月正式投产,距华坪县城7km, ,距华坪二级公路3km,交通较为便利二、自然地理华坪县地处云南省北部与四川接壤处,自然地理位置处于云贵高原北缘。
区内海拔高程+1200~+2166m,地形特征及植被随高程而异海拔+1350m以上,为中高山、中深切割区,沟谷发育,植被茂盛,为封山育林区1350m以下,地势开阔,山坡舒缓,多为旱地华坪河由南而北经龙洞再折向东出境注入金沙江华坪河及其主要支流两岸地势平坦,多为河漫滩、Ⅰ级阶地或山间小盆地,为种植农作物及经济作物的良田沃土三、气象及地震区内气候因地势差别较大,垂直分带明显,不同高程其气候变化较大气候温湿、雨量较丰富年均气温23~25℃,最低气温13℃,最高气温27℃,相对湿度58%左右年降雨量1200mm,多集中在6~8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70%左右,年平均蒸发量2901.8mm,年平均风速1.8m/s,风向多为南东、南及北西风四、矿区经济区内农业经近几年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长足发展,农作物主要为水稻、小麦、玉米、土豆,经济作物主要为甘蔗、棉花、芒果、茶叶、亚麻、花生、烤烟等,经济作物及产品多销往县外,生活所需大米从外地调入第二节 井田地质特征一、 地质构造位置、一、 特点矿区位于康滇台背斜、滇中中凹陷的北缘,区内地形切割剧烈,多高山深谷,平缓地带较少,总的地势以中部高峻,四周低缓为特点,地形起伏大,沟谷较发育,原矿区东、西两侧各有一小溪沟,由北西~南东流经矿区。
矿区内溪沟属雨源型季节性溪流轿顶山矿区地貌属中高切割的中高山地貌矿区内最高点海拔高程约2166.4m,最低点海拔高程约1350m,相对高差400余m矿区东部有一园形山顶,由山顶向四周遂渐降低地形较平缓,在其南西方向地形均十分陡峻且多陡崖耸立区内植被不发育,森林覆盖率仅20~30%矿区气候因地势差别较大,垂直分带明显气候较湿暖,雨量较丰富年均气温23~25℃,最低气温13℃,最高气温27℃,相对湿度58%左右年降水量1200mm,多集中在6~8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70%左右,年平均蒸了量2901.8mm,相对湿度72~74%,其他月份雨量较少,年平均风速1.8m/s,风向多为南东及北西风综上所述,该区具有雨量充沛,温度适宜的特点本地区属山区,山高坡陡,地形起伏较大经本次实地调查,目前尚未出现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现象但因地形陡峻,人类活动,包括矿产资源开采,使地质环境及生态环境条件遭到破坏,因此,对区内地质灾害现象应加强监测区内以农业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土豆;经济作物有甘蔗、棉花、花生、烤烟等;工业主要有采矿业,且以煤矿开采为主由于距金沙江较近水源较丰富总之区内资源丰富,发展远景较大矿区附近沟谷发育,其水源可满足矿山生产、生活的需要。
二、区域地层、岩浆岩及变质作用据1∶20万区测资料,区域地层除志留系、石炭系完全缺失外,其余各地层均有出露元古界在区内仅有零星出露,岩系为一套浅变质的类复理石——火山岩建造,总厚大于9000m古生界与下元古界呈不整合接触,其岩系具砾岩——砂岩——泥岩、灰岩夹白云岩的沉积特征,由一个较大的海进程序组成,总厚1326~1500m中生界在本区分布较广泛,除三叠系有海相及滨海期相沉积外,其余均为陆相碎屑沉积,总厚大于3530m,晚三叠系是本区的主要成煤时期,含煤建造为滨湖相沼泽沉积新生界零星分布于河谷阶地及山间洼地,厚度小区内岩浆活动大致可分四期:前震旦纪岩浆活动强烈,由喷出到侵入,形成大片中基性火山岩、基性及中酸性侵入体,早震旦纪主要为中酸性岩浆喷发,形成一套英山英安斑岩;二叠——三叠纪以玄武岩浆喷发为特征;侏罗纪——第三纪岩浆活动规模小,呈岩珠、岩脉产出本区岩系除元古界类复理石——大山岩建造经浅变质和个别地区因岩浆岩侵入和强烈的交代作用即出现混合岩外,其余均未变质岩浆活动及变质作用对区内煤矿无破坏作用三、矿区地层华坪县河西村煤矿一号井及其北缘出露地层为泥盆系中统和三叠系上统.中泥盆统(D2)主要分布于矿区北部边缘。
根据岩性可明显地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厚层状白云质灰岩,岩性均一而稳定,厚度100~150m;下部为紫色细砂岩、粉砂岩及砂质泥岩,厚度为10~30m,与上覆上三叠统大箐组(T3t)地层呈假整合接触上三叠统大箐组(T3 t)1973年,云南地质局第八地质队提交的《轿顶山矿区勘探地质报告》根据岩性垂直变化规律、特殊标志层及地貌物征,结合含煤情况,将区内大箐组地层细分为11段(T3 t 1-11),本矿区仅出露T3 t1~T3 t4四段,现由下至上简述于后:1.上三叠统大箐组一段(T3 t1)上部为细至粉砂岩,厚度及岩性均较稳定,下部与粗砂岩及含砾粗砂岩,因基底起伏不平,导致厚度变化较大C1煤层赋存本层底部,但其上部5~12m处有一层厚约1~7m的硅质粘土岩2.上三叠统大箐组三段(T3 t2)以细至粉砂岩及中粒砂岩为主,常含6~10个细煤层,C2赋存于本层底部,其间夹1~2层黑灰色高岭石粘土岩夹矸厚40~80m3.上三叠统大箐组三段(T3 t3)以细至粉砂岩为主,局部夹含砾砂岩及粗砂岩,C5煤层位于下部,C6煤层居中上部,顶部(即C7煤层的间接底板)常有一层厚约5m的水平层理极其发育的薄层细至粉砂岩。
厚50~57m4.上三叠统大箐组四段(T3 t4)上部为厚层状中粒砂岩,中部为一层厚约3~5m的粘土质泥岩,下部主要块状含砾砂岩,底部夹C7煤层四、矿区构造矿区位于康滇台背斜、滇中中凹陷的北缘矿区位于桥顶山矿区向斜北段之近南部地段,此向斜北起坛罐窑,南至荣将街,走向长约15公里,向斜轴方向N25°W向斜中段(河西一带),由于长年水流冲刷,含煤地层被剥蚀,形成一大冲沟,从而使向斜形成南北两部分,木脚坪矿区即属北段部分第三节 煤层特征一、矿体(煤层)特征桥顶山矿区主要可采煤层为C2,次要可采煤层为Ca 5、Cb 5,C3煤层仅零星可采C2煤层为区内大部分可采煤层,主要分布于8孔—21孔—13孔以北地段C2煤层在可采区内厚0.50~1.84m,一般厚0.70m煤层厚度有由东向西,由北而南逐渐变薄的趋势,直至不可采,甚至尖灭缺失Ca 5、Cb 5煤层主要分布于桥顶山矿区9号孔以北之北西段,南东段为局部可采原报告中对C2、Ca 5、Cb 5煤层储量范围均未涉及到和爱弄弄箐煤矿原矿山范围及拟扩后矿山范围1.Ca 5煤层此煤层的主要可采范围位于矿区的西北部,可采范围主要分布于3线以北地区厚度变化的方向是由北往南,逐渐变薄至不可采。
在可采范围内的厚度为0.57~1.14m,一般为0.70m,可采区12个可采坑,钻点平均厚度为0.79m说明可采范围内的厚度比较稳定在3线以南的不可采区内,煤层厚度变化很大,并存在着后天冲刷(如矿区西部的5、8两孔中均见到煤层被冲刷破坏)和分叉合并如东部地表,4线以北的5058地质点附近,由南面来的一束薄煤层,至次合并成二至三个主要煤层)现象由于矿区东部4~5线地表大部分掩盖,无法揭露,加以地下均未再见可采点,因此,研究较差2.Cb 5煤层Cb 5煤层的可采范围主要分布于矿区的西部,即北起1线,南至5′线,东至向斜轴部附近,可采范围内的厚度为0.49~0.76m,一般为0.50m可采范围内13个坑、钻点平均厚度为0.58m说明可采区内厚度比较稳定在不可采区内厚度一般为0.35m左右,虽然厚度减薄不多,但已失去利用价值二、矿石质量(煤质)特征(一)煤 质煤的物理性质及煤岩类型:可采煤层为黑色、具金属光泽,条带状结构,阶梯状断口以块煤为主,但内生裂隙发育,采后易破碎,硬度2~2.5度煤岩组分以镜煤和亮煤为主,属光亮型煤Ca 5、Cb 5煤层煤岩特征基本相同,肉眼鉴定可采煤层为黑色、具玻璃光泽、条带状结构,梯状断口,属亮煤型,夹少量暗煤条带,易碎裂,各煤层煤质特征见表6,表7。
表6 Ca 5 煤 层 煤 质 特 征 表洗选工业分析(%)胶质层测定(mm)硫(Sc oδ)%磷(Pc)元素分析(%)WaAcVΓ收缩度(x)胶质层厚度(y)CΓHΓNΓOΓ前1.3626.8935.480.230.02488.342.981.326.70后1.546.3332.5631.6414.290.470.02087.294.341.336.55洗选灰 成 份 分 析(%)灰熔点测定(℃)发热量测定(MJ/kg)Al2O3SiO2CaOMgOFe2O3SO3t1t2t3Qa δQΓ δ前35.7452.220.830.813.990.32>150023.7933.48后37.0447.702.210.764.000.75>150032.4534.97表7 Cb 5 煤 层 煤 质 特 征 表洗选工业分析(%)胶质层测定(mm)硫(Sc oδ)%磷(Pc)元素分析(%)WaAcVΓ收缩度(x)胶质层厚度(y)CΓHΓNΓOΓ前1.2624.3734.980.440.06887.903.671.366.44后1.447.4733.0833.7614.170.540.05488.703.401.475.51洗选灰 成 份 分 析(%)灰熔点测定(℃)发热量测定(MJ/kg)Al2O3SiO2CaOMgOFe2O3SO3t1t2t3Qa δQΓ δ前37.4249.121.740.793.520.4624.6033.80后3541.696.110.753.741.2131.8936.46从表中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