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500校园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doc
15页1:500校园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Ø 1 任务概述对中国地质大学〔校园地形图进行地形图测绘任务具体任务如下:〔1绘制中国地质大学东校区1:500比例尺地形图为规作业,统一技术要求,确保项目成果质量,依据国家、省和中国地质大学〔基础地理信息采集的技术标准和规,编写本项目技术设计书,以此作为本项目生产的主要依据Ø 2 测区概况中国地质大学〔东校区位于市洪山区鲁磨路的东侧,地大致呈不规则长方形,占地面积1.13平方千米整个校园地形非常复杂,且校树木茂盛,通视条件不是很好Ø 3 作业依据〔1《1:500 1: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14912-2005;〔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3《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GB/T18316-2008;〔4《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2009;〔5《城市测量规》CJJ8-99;〔6《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1002-1995;〔7《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CH1003-1995;〔8GB 14804-93 《1:500、1:1000、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9GB 12898-91 《国家四等水准测量规》;〔10《中国地质大学1:500地形图技术设计书》。
Ø 4 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基本等高距4.1 平面坐标系统中国地质大学自有平面坐标系4.2 高程系统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4.3 基本等高距地形图基本等高距为 0.5m,高程注记至0.01m,山地部分可采用1.0m等高距,教学楼、宿舍区、湖泊等平坦地区可不绘制等高线Ø 5 四级控制点密度,选点要求〔1四等点编号以001、002、003……的形式进行编号〔4选点要求 :点位应选在稳固、易于设站和扩展,通视良好、能长久保存的地方Ø 6 基础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①四等点以四等水准精度连测,四等水准测量可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代替四等水准测量,也可二者交替进行②四等水准网中最弱点的高程中误差相对于起算点不得大于20mm③四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四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每千米高差中数中误差附〔闭合水准路线长
Ø 7 图根控制测量①图根平面控制测量图根点是直接提供地形图测绘的依据,应在以上各等级控制点基础上加密布设,图根点的密度应以满足测图需要建筑物密集地区应适当增加,空旷地区可适当减少,但要保证测图需要的控制密度 图根点主要以光电测距导线布设,其主要技术要求如下:光电测距导线主要技术要求比例尺导线长度平均边长测 距测回数测角测回数方位角闭合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DJ2DJ61:500900m80m1111/4000注:表中n测站数导线长度短于表1/3时,其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0.15m图根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5cm图根导线一般应为附合导线,不宜超过二次附合当遇到较大单位只有一个出入口时,允许采用闭合导线②图根高程控制测量 图跟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测图基本等高距的1/10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等级附〔闭合 路线全长附〔闭合路线高程闭合差仪器至标尺距离观测方法图根8Km40√Lmm100m中丝单程读数至mmØ 8 地形图测绘8.1 测绘要求⑴ 野外各种要素数据的采集,应在图根点上利用全站仪极坐标法、交会法等方法测定,测图前,必须对所使用的仪器进行检验和校正,使其保持良好状态。
⑵ 标注的测点编号应与数据采集记录中测点编号严格一致,尤其是测点点号必须与界址点点号相对应,草图上各要素之间的相关位置必须清楚正确,地形图上需注记的各种名称、地物属性等,草图上必须标记清楚、正确⑶ 采集前首先将各级控制点的坐标输入全站仪,并进行严格的校对设置测站,一般以较远的控制点定向,用另一控制点作检核,当检核点坐标较差小于±3cm时,方可进行数据采集测站点至界址点的距离一般不大于150m每站数据采集结束时,应对标定方向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超出规定的限差,其检测前所测的碎部点成果必须重测⑷ 对用测回法测定的图根点,外业采集数据前,应用全站仪检查其正确性,并做好记录;8.2 地形测绘及表示容以下容除在数据采集中应执行外,也适合于业编辑中参照执行<1> 教学楼、宿舍楼和垣栅教学楼、宿舍楼是大比例尺地形图上的主要要素,测绘楼房要求准确反映实地各个房屋的外围轮廓和建筑特征楼的轮廓线一般以墙基外角连线为准,基角处有墙垛的绘到墙垛外边缘,其它部分的墙垛不表示外业核查应通过目视和量距检核其位置精度,不符合精度要求的应进行改正;台阶、室外楼梯按图式要求表示,图上不足三级台阶的不表示;楼前院的花坛需要表示;围墙不区分结构性质,分别用依比例尺或不依比例尺的符号表示。
门墩、门顶要表示;图上长度大于或等于1cm的栅栏、铁丝网等垣栅按图式符号表示;固定的垃圾台按图式符号表示;<2> 校办建〔构筑物及其它设施水塔、塔型建筑物等设施,依比例尺的外围用细实线表示,围线配置相应的符号;露天设备用地类界符号表示围,围配置符号;图式上无规定符号的建筑物、构筑物,可实测其外围轮廓,并加注名称;道路两边的专用路灯应表示,共用电杆上的路灯不表示突出的2m高以上的照射灯应表示宿舍区、教学楼区的路灯、地灯一般不表示;<4> 交通及附属设施学校道路以等外公路表示,路面无铺装材料的次要街道,以自然形成的路边线表示街道线与两旁建筑物距离小于图上0.5mm时,街道线可不表示人行道一般不单独表示,可用路边线与建〔构筑物边线代替;校区道路中间的绿化岛依比例尺用细实线表示道路永久性安全岛、绿化带、街心花园均用花坛符号标注,校区上永久性的隔离桩、隔离栏需表示校区的主要通道用街道线表示,有名称的道路尽量绘出,通向教学楼、宿舍楼的支线路可不表示, 大型花坛的道路一般要表示<5> 管线及附属设施电力线要区分输电线和配电线,杆位〔铁塔均应在真实位置绘出电力线、通讯线使用同一杆柱时,只表示高一级的,其顺序为输电线、配电线、通讯线。
不正规的线杆〔如木竹杆,其电力线、通讯线不表示;输电线要连线表示,通讯线在空中相交、分岔处应在图上表示出来,要注意邻近杆线方向与对应的交叉线相接图廓处可不绘无杆线路方向的符号,但要注意图边有杆线路方向的正确表示不明走向的地下管线和入地线的虚线符号可不表示;校区主要道路的地下各类检修井均要表示当地下各类检修井过于密集时,可按电力、电信、煤气、热力、工业、上水、下水等顺序,依次择要表示,水泥盖的和不明用途的检修井及污水篦子可不表示消防栓应逐个表示<6> 境界境界应与境界所依附地物的关系相协调两级境界重合时,只绘高一级境界符号,但必须同时注出两级名称<7> 植被校区所有植被符号都绘出,不使用省略符号或图外附注道路等线状地物两侧高大或已形成景观的行树要表示,起止位置要准确,符号间距可视图上情况适当放大路边低矮或没形成景观的绿化用树不表示教学区、宿舍区、塘边和地头的散树不表示;宿舍区周围的竹丛、草坪以实地围表示,用作绿化的草坪用草地符号表示,并加注"草坪";<9> 注记注记主要包括地理名称注记、说明注记和数字注记当地物较大或跨图幅时可分别注记对地名牌上标注名称与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名称不符时,应进行调查,改用调整后的新地名。
地名调绘以表示行政名称为主,自然地名为辅 8.3 碎步测量 仪器至标尺的距离不超过150m,仪器应尽量置中,前后视距大致相等;碎部测量主要技术要求:1居民地是高等级公路测图之重要地物要素,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主要附属设施应按实地轮廓准确测绘房屋以墙基为准,并按建筑材料和质量分类,房屋一般不综合,应分间表示,临时性建筑物可舍去房屋和建筑物轮廓在图上小于0.4mm、简单房屋在图上小于0.6mm可用直线连接图上6mm2以下之天井可不表示2、地下光缆、地下电缆之标志桩、检修井,必须实测,并用相应符号表示与连接3独立地物是判定方位、确定位置、指示目标之重要标志,必须准确测绘和按规定之符号正确地加以表示4永久性电力线、通讯线均需表示,电杆、电塔位置必须实测,同一条杆上有多种线路时,表示其主要线路,图面上各种线路之走向应连贯、类别分明建筑区之电力线、通讯线不连线,在杆架处绘出线路方向地面及架空管线均需表示,并注记输送物质,地下管线检测井等均需测绘围墙、永久性广告牌、栅栏、栏杆、篱笆和活树篱笆等均应测绘5铁路、公路、大车路、乡村路均应测绘铁路之铁轨、公路路中及交叉处、桥面、里程碑等应测绘高程注记点、涵洞应测注底面高程。
公路及其它双线道路在图上均按实际宽度依比例尺表示公路及街道按其路面材料划分为水泥、沥青、碎石、硬砖、砂砾和土路等,以文字注记在图上等级公路应注明等级、代码和编号铺装材料改变处应用点线分隔,主要道路须注明走向国道路面、路肩应绘制四条线条,路面线不得中断铁路与公路或其他道路在平面相交时,铁路符号不中断,而将另一道路符号中断不同水平相交之道路交叉点,应绘以相应之桥梁、通道符号路堤、路堑均按实地宽度绘出边界,并在其坡顶、坡脚适当注记高程公路、大车路、铁路通过居民地不宜中断,应按真实位置绘出; 小路可中断在进出口处; 市区街道应将永久性之安全岛、人行道、绿化带及街心花园等绘出有围墙栏栅之公园、工厂、机关、学校等部之道路;除通行汽车之主要道路、全部按部道路测绘6河流、溪流、湖泊、水库、池塘等都应测绘,沟宽在图上小于1mm之以单线表示水涯线按测图时之水位测定并标注测绘时间水渠应测渠道边和渠底高程、堤坝应测注顶部及坡脚高程,泉、井应测注泉之出水面及井台之高程;池塘应测注塘底高程7石堆、土堆、陡崖、坑穴、冲沟、山洞、石灰岩溶斗、崩岩、滑坡等特殊地貌和人工修筑之梯田、陡坎、斜坡等用相应之符号表示冲沟底部应测注高程点,较大之可用符号和等高线配合表示。
梯田坡坎顶及坡脚宽度在图上大于2mm时,应实测至坡脚各种天然形成和人工修筑之坡坎,其坡度在70°以上时,可表示为陡坎,70°以下之表示为斜坡斜坡在图上投影小于2mm时也可用陡坎表示坡坎比高小于1/2等高距或在图上短于5mm时可以舍去坡度在70°以下之石山和天然陡坎,可用等高线配合符号表示露岩地、独立石、倒石堆、坑穴、陡坎、斜坡、梯田坎等应在上下分别注记高程或比高8地形图表示之各种树木名称、苗圃、灌木丛、散树、独立树、行树、竹林、经济林等,应正确反映分布状况,芦苇地、花圃、草地、沼泽地应表示;树林要标注树之种类、高度农业用地分稻田、旱地、菜地、经济作物和水生经济作物地等,表示作物以夏季作物为准地形图田埂宽度在图上大于1mm之用双线表示,田块应测注有代表性之高程点水田之田埂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