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doc
17页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为什么称作甲午中日战争;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及邓世昌的事迹;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等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相关录像片断,并提供相关图片和动态地图,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真实性,使学生自然融入历史情境中去感知历史教师导学质疑,在演示课件的同时,以启发和讨论探究为主,运用史料分析问题,从中日两国的角度思考问题,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利用闻一多和丘逢甲的诗句,增加课堂教学的感染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通过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的性 质、战争中中国失败的原因、《马关条约》影响的认识,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增强历史责任感学习邓世昌等英勇反击侵略、不怕牺牲的精神,认识抗击外来侵 略、捍卫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认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维护国家统一重点:黄海大战、《马关条约》的内容难点: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中国失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的影响。
教学过程[导入] 在中国东南沿海背景地图前展示闻一多像及《七子之歌·台湾》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便是台湾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这里的“夏日”是指哪个国家?台湾又是怎样离开母亲的呢?引出本课的内容──甲午中日战争[导学]地图背景移动,出现三个国家:清、朝鲜、日本引导学生学习甲午中日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思考,19世纪的清王朝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回答出,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从不可一世的天朝大国沦为任列强宰割的对象,中国已经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教师引导概括:“腐败无能,饱受欺凌”(字幕)教师指出,此时的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不仅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还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改革富强,野心勃勃”(字幕)与清朝形成鲜明对比它的野心是什么呢?学生回答教师演示: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这就是明治维新后日本确定的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那么其发动对华战争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答案是必然的1894年,夹在两国间的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朝鲜请求清政府“助剿”, 处心积虑的日本寻找到了挑起战争的机会。
这一年是旧历甲午年,所以称这次战争为甲午中日战争教师结合地图作相应的战争进程演示1894年7月,丰岛战役牙山战役1894年9月,平壤战役鸭绿江边燃起战火1894年9月,黄海大东沟燃起战火学生阅读相应段落,讲述黄海大战的经过,说出自己的感想教师展示黄海大战的地点、时间、视频、邓世昌像、 致远舰部分官兵像学生积极发言,感受“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学习邓世昌等爱国官兵英勇反击侵略、不怕牺牲的精神,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 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指出日本多艘战舰遭受重创,死伤舰长以下官兵六百余人但是,日本控制了制海权面对日军的侵略,统治者的态度怎样呢?学生回答,妥协退让,避战求和教师演示辽东半岛陷落的过程:九连城、花园口、大连、旅顺出示反映日军旅顺屠城的照片,揭露日军罪行学生说出感想:不忘国耻,落后就要挨打接下来,日军又进攻了哪里,结果如何呢?教师伴随着学生回答,演示日军荣成湾登陆,于是海陆夹击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至此,清朝所谓“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划上了句号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呢?清政府与日本议和,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又一个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双方的代表、内容是什么呢?学生回答,教师出示“1895年4月”及会场、李鸿章、伊藤博文像、主要内容结合地图背景中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从中国和日本(帝国主义列强)两个角度分析影响:一、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辽东半岛是北洋门户,与山东半岛相合环抱渤海,南端是旅顺军港,割让其使京津安全直接受到威胁台湾省是中国沿海第一大岛,包括本岛、澎湖列岛及其他大小岛屿七十多个,与福建省隔台湾海峡遥遥相对,具有极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日本占据辽东半岛直接威胁了京津安全占领台湾,不仅是掠夺了资源的宝库,而且又是侵略我国东南沿海各省的基地二、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严重破坏了中国的财政,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清政府当时的财政收入,一年不足九千万两为了偿付赔款,除了加紧搜刮人民外,只得大借附有苛刻条件的“洋债”这笔巨额赔款,相当于日本全年收入的三倍多,其85%被日本政府充作军费,日本迅速发展成军事帝国主义,成为侵略中国的主要敌人之一三、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严重阻挠了中国初步形成的民族工业的发展 日本可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从此,帝国列强取得了在中国直接投资开办工厂的权利,剥削廉价劳力和掠夺原材料。
四、增辟通商口岸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便利了日本及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掠夺中国最富庶的长江流域特别是江浙两省的财富,掠夺从沿海深入到内陆通过上述分析,得出:《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教师指出,自此,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了三国干涉还辽,学生自读教师相应演示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学生自读教师相应演示联系史实认识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抨击“台独”[小结]1895年,有人写出这样的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联系上联归纳本课主要内容下联又说明什么问题?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本课主要内容(略)下联中那拉氏、李鸿章为首的投降派苟且贪安,国难当头还搞什么“万寿盛典”,这一小撮人主持国家哪有不败之理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还与统治者避战求和、妥协退让,清军军备废驰,部分官兵临阵逃脱等有关[探究]引导学生列表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分析说明《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感想]在《夜深沉》的乐曲中出示丘逢甲像及其《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结合本课内容,说出自己的感想在动态出现的“不忘国耻,振兴中华”字幕中结束本课第四课 甲午中日战争 华如容 南京九中一、内容标准: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 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为什么叫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旅顺陷落;威海卫溃败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英雄事迹在教师帮助下,让学生讲一讲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的英雄事迹,从而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通 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的侵略战争在战斗中,以邓世昌等为代表的爱国官兵进行了英勇顽强 的反侵略斗争,他们是甲午战争的民族英雄;由于清政府的腐朽没落、决策集团的妥协退让和军备的松弛落后,甲午中日战争以中国失败而告终中日《马关条约》 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三、重点和难点:重点:黄海大战、《马关条约》签订的情况和内容难点: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中国失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 节课我们讲到在清政府内部发生过一次关于“海防”和“塞防”之争清政府作为统治者,它也不希望自己任人宰割,也在寻找自救的出路当时统治阶级内部一些 较为开明的官员就认为中国之所以落后,就是落后在技术上只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的生产技术,军事技术,就能富国强兵,维护清朝的统治所以清政府1888年已经开始创建北洋海军了北洋舰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支近代化的海军中国建立的海军规模很大,实力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日 本在近代也遭受过列强的侵略,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可是,它很快经过明治维新,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日本这个国家具有很强的侵略性曾制定过一个大 陆政策第一步,征服朝鲜;第二步,侵占的东北;第三步,征服中国;最后称霸世界我们今天要讲的这课《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发动战争的根本原因也 就是为了实现这个计划: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所以,当日本出兵占领朝鲜国都后,很快就发动了侵华战争学习新课:了解日本发动战争的根本原因(导入中已讲过),知道为什么叫做甲午战争。
采用天干地支记年法)提问:在中国近代史上还有哪些事件的名称是用天干地支记年法的?(辛亥革命,戊戌变法,辛丑条约)我们这节课重点要讲两个内容:黄海大战和《马关条约》一,黄海大战:1894年9月,中国北洋舰队执行护航任务,返航途中,在黄海大东沟,遭到日本舰队袭击中日间就此展开大战播放《甲午风云》中有关黄海大战的一段影片约15分钟其实,在黄海大战中,中国的战略也存在问题中国排成一字横队这样就使旋炮无法发射而日军排成一字纵队这样既可以发射旋炮,动作也比较灵活在黑板大致画个示意图)展示在甲午战争博物馆拍摄的一系列实物照片可做些讲解)二,《马关条约》:黄海大战中,中日双方互有损失可是,李鸿章为了保存实力,命令北洋舰队躲入威海卫港,不许出海应敌,否则“虽胜亦罪”这样就使日军取得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接着日军就兵分两路进攻辽东半岛占领旅顺,大连并且在旅顺进行了大屠杀播放一段录像)接着日军又进攻威海卫结果,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这对洋务运动也是一个重大的打击请 学生思考:清政府认为中国之所以落后,就是落后在武器上,并就此引进了外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军事技术在甲午战争中,实际上中日双方在实力上不分上下可 为什么中国还是失败了呢?(清政府的腐败可举例子:李鸿章忙于保存自己的实力。
慈禧太后忙于过六十大寿而不顾民族的安危)战争失败后,慈禧太后命李鸿章到日本议和《马关条约》要求学生记忆时间是1895年4月,签字双方为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内容与《南京条约》作一个比较关于《南京条约》的内容可用提问的方式复习一下第 一、辽东半岛是北洋门户,与山东半岛相合环抱渤海,南端是旅顺军港,割让辽东半岛直接威胁了京津地区的安全台湾省是中国沿海第一大岛,包括本岛、澎湖列 岛及其他大小岛屿七十多个,与福建省隔台湾海峡遥遥相对,具有极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日本占领台湾,不仅是掠夺了资源的宝库,而且又是侵略我国东南 沿海各省的基地第二、两亿两白银的巨额赔款,严重破坏了中国财政,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清政府当时的财政收入,一年不足九千万两为了偿付赔款,除了加紧搜括人民外,只得大借附有苛刻条件的“洋债”这笔巨额赔款,相当于日本全年收入的三倍多,其85%被日本政府充作军费,日本迅速发展成军事帝国主义,成为侵略中国的主要敌人之一第 三、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便利了日本及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掠夺中国最富庶的长江流域特别是江浙两省的财富第四、条约规定日本可在通商口岸开 设工厂,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从此,帝国列强取得了在。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