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发展哈尔滨——长春经济带的研究.pdf
5页絮蒲事舅P争丝2006·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专家论坛论文集关于加快发展哈尔滨——长春经济带的研究王晓夫葛英伟(哈尔滨市专家顾问委员会哈尔滨市政府经济研究中心)摘要:以哈尔滨——长春两大核心城市构成的哈长经济带,被视为带动东北北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最有潜力和希望的隆起带与增长极,正在日益引起各方面的重点关注,市场的力量已经先于行政的力量率先惠顾这一地区本文通过研究哈长经济带的发展现状,全面分析了哈长两市优势互补与资源整合的可能性与前景,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两地政府之间的协调与引导、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打造强势产业集群等对策建议,进而勾勒出带动东北北部地区加快发展和振兴的区域发展新模式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城市为主体的经济增长模式正在逐步向区域经济扩张,区域经济的发展又为城市经济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活力超越传统行政区划的局限,在经济区域层面推动相关城市的战略合作与资源整合,以及由此形成的跨区域、泛城市的城市群、城市带等强势增长区域,正在改变和重塑中国的经济版图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以哈尔滨—长春两大核心城市构成的哈长经济带,作为东北北部地区产业、资本、知识、人才密度最大的地区,被视为带动东北北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最有潜力和希望的隆起带与增长极,正在日益引起国家有关部门和研究机构的重点关注。
加快发展哈尔滨—长春经济带,既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具有高度前瞻性和战略性的重大课题,也对加速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加快发展哈长经济带对东北北部地区振兴的重大意义1.1市场经济条件下增长极带动模式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项生产要素流动的阻力越来越小,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一些资源富集、交通便利、产业发达、市场条件相对优越的城市和地区,将对资金、技术、人才等稀缺资源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形成区域中的增长极国家的区域倾斜战略,将进一步加速增长极的形成与壮大增长极在形成过程中具有自强化功能,能够在发展中不断强化集聚效应,或被称之为极化效应,使自身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脱颖而出,形成区域经济的核心由于增长极在空间布局上的梯度性,使得增长极在不断壮大的过程中一方面通过集聚效应直接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又通过辐射扩散效应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拉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以上海为核心,以苏州、杭州、宁波等城市为次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都非常明显地体现出了由增长极效应带动区域经济发一123—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遂龟铲e修展的重要作用。
对东北地区来说,以特大城市为核心,统筹规划,运用市场机制形成若干要素集聚能力强、产业规模与核心竞争力突出、对区域发展带动力明显的城市群或经济带,着力构建合理高效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振兴模式,对于全面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战略目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1.2哈长经济带是东北北部能级最高的核心增长极东北振兴的区域模式该如何选择辽、吉、黑三省总面积达80万平方公里,超过两个日本之和而“长三角”一共只有lo万平方公里,“珠三角”则只有2.2万平方公里在东北这样广袤的土地上,设想仅依靠一个增长极来带动整个东北地区的发展,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历史上,东北的经济一直是围绕着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四大城市,以哈大铁路为基本骨架而展开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个以沈阳为核心,由沈阳、大连两大城市构成的辽中城市群和沈大经济带已经浮出水面该区域内城市密集,产业发达,区域发展相对平衡,业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装备制造基地和基础原材料工业基地,日益呈现出强劲的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成为带动东北南部地区跨越式发展的强有力增长极而在以哈尔滨为核心的东北北部地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但产业集聚度低,城市群发育不足,尚处于分散自我发展阶段,与南部地区形成明显的落差,急需一个强有力的增长极来带动。
纵观东北北部,只有哈尔滨、长春两大城市及其相邻区域能够担此重任一般来说,一个特大城市的经济强辐射半径通常约为150.200公里哈尔滨与长春相距228公里,是四大城市中相距最近的一对城市哈长经济带的多数地区都处于两大城市的双重强辐射区域内,交通最方便、产业最密集、科技最发达、人力资源最优秀、集聚扩散效应最为活跃、增长极的能级也最高,因而发展潜力最大这是东北北部其他地区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条件因此,哈长经济带最有可能和潜力成为东北北部地区的核心增长极1.3提出发展哈长经济带的战略意义提出加快发展哈长经济带,有利于黑龙江和吉林两省、哈尔滨和长春两市跳出行政区划的局限,解放思想,开阔视野,站在跨省域、市域的战略高度,谋划东北北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目前,两省、市为了加快本地经济的发展,纷纷提出了一些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思路如黑龙江省提出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吉林省也要打造长春一吉林经济带若黑吉两省或哈长两市能够携起手来,冲破行政区划的束缚,以哈长经济带做主轴,共同打造东北北部地区能级最高的增长极和隆起带,必将引起国家的重视及市场力量的关注,形成“眼球经济”效应以哈长经济带为主轴,北联哈大齐工业走廊,南接长吉经济带,形成一条纵贯东北北部地区的发展轴线,则东北北部老工业基地的整体振兴与腾飞指日可待。
2.哈长经济带的现状及合作前景21哈长经济带的基本情况哈长经济带覆盖的空间地域范围大体包括哈尔滨市、长春市的周边地区和两市之间地区具体来讲,包括哈尔滨市区及其所辖的阿城市、双城市、五常市、宾县,长春市区及其所辖的德惠市、榆树市、九台市、农安县,另外还包括绥化市所辖的肇东市和松原市所辖的扶余县土地面积5.1万平方公里,占黑吉两省总面积的7.9%;人口1578.5万人,占黑吉两省人口总数的24.6%,2004年地区生产总值高达3154.2亿元,占两省GDP的38.2%哈长经济带地处东北北部和东北亚的中心位置,是东北北部地区最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和物流中心,也是东北亚国际交通的关键节点其科技综合实力较强,科研院所林立,大专院校云集现有独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228所,其中包括中科院长春分院等一大批享有盛誉的国家级科研机构;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等高等学府60所;共有两院院士52人,各类人才总量达到120多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70一124—专旃鼍牙劳煞2006·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专家论坛论文集万人,占本区域总人口的4.4%,超过了长江三角洲的3.8%和珠江三角洲的3.9%2.2资源整合互补发展的可能性及前景从优势产业看,哈尔滨和长春地区具有同构现象。
如都把汽车、医药、农产品加工等作为自己的主导产业但是深入分析不难发现,这些产业都是错位发展的,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下面按照行业逐一进行分析:2.2.1汽车工业虽然长春一汽已经成为中国汽车工业规模最大、品种最全、技术较为先进的现代化汽车生产、科研、贸易基地,但其主要以生产中高档轿车、载重汽车为主,微车、客车的规模较小哈尔滨恰好相反,以生产微型和经济型汽车见长如果两地的汽车工业能够通过某种形式实现资源整合,并共同开发国内外市场,必然会产生“1+12”的效果,极大地增强两地在国内汽车市场的优势地位2.2-2医药工业哈尔滨市的医药工业在全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竞争力很强但其在全国医药工业中最具优势的是抗生素原料药和保健类药品,中药、生物制药的总体研发力度不强,产品结构不尽合理而长春却是生物医药领域技术、人才聚集度较高的地区,近年来在基因工程技术、酶工程技术、生物发酵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上,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产业结构的互补,使两地合作共同打造全国重要医药研发生产基地的前景十分乐观2.2.3电子信息产业哈尔滨市的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以哈工大、哈工程大学、电子第49所等高校和国家级科研机构为支撑,形成了在国内独具优势的以计算机技术、敏感技术、数字技术、智能技术为主体的产业格局,独占全省的半壁江山。
长春市则是以吉林大学、中科院光机所、应化所等高校和国家级科研机构为支撑,形成了在全国独具优势的光电信息产业,许多光电子产品在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两地在汽车电子、敏感器件与设备、自动化仪器与装备及民用与国防高科技领域等方面都具有广阔的合作发展空间2.2.4农产品加工业哈长经济带正处于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的松嫩平原中部,是我国农业自然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农牧业生产十分发达在全国十大产粮县中,哈长经济带就涵盖了七个农业资源的优势,使得这一地区极其适合发展农牧产品加工业哈尔滨的雀巢、哈啤、完达山乳业,以及长春的吉林德大、大成玉米、长春皓月等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不仅在国内名列前茅,在亚洲和世界上也占有一席之地如果两地的大企业和大项目能够携起手来,通力合作,不仅能使哈长经济带的农业资源得到最优化的配置,还可以形成具有全国最大规模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对东北北部地区的农牧业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作用3.哈长经济带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3.1行政区划客观上割裂了自然经济区的完整性发展哈长经济带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就是行政区划经济的阻隔我国各级行政区划划分严格,经济发展以行政区划为限已经形成了一种定式哈长两市虽然市域相交,在东北四大城市中相距最近,但经济联系并不紧密。
区域内各市、县间相互缺少往来,信息闭塞,各自为战,优势资源难以充分利用行政区划的限制在客观上割裂了哈长经济带的完整性,导致了种种无序的市场行为大量出现,使得这一地区各种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资源难以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3.2两地政府在发展哈长经济带方面还没有形成共识多年以来,一方面哈尔滨和长春两市对于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受行政区划的影响而日趋畸形化,另一方面两市在各个领域的竞争与较量日益增强,合作的意识在两市都忙着排序与赶超的过程中逐渐泯灭从黑吉两省的区域发展战略来看,尽管各省都在努力寻求打造增长极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途径,但在发展的思路上都还没有跳出行政区划的束缚,都还局限在各自省内的东北北部次增长极地带做文章而跨越省界的处于东北北部最高能级的哈尔滨一长春之间经济带的发展,却由于行政区划的阻隔至今未能摆上日一125—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鞲皇旁o’陟程3.3政府的认识滞后于市场的行动在两省、两市还都在各自的行政区划内寻求加快发展模式,无暇顾及哈长经济带发展的时候,市场的力量已经先于行政的力量率先惠顾这一地区近几年来,尤其是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已经有一大批外资、民营企业看中了这里的发展前景,在这里投资办厂。
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仅双城、德惠两市就先后引进投资千万元以上的项目200多个,引资总额达100多亿元这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位于哈长经济带的主轴线上有着必然的联系4.加快发展哈长经济带的相关对策建议4.1JI厦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两地政府部门应加强引导和谋划哈长经济带的形成与发展,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由市场合理配置的结果,并不以我们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现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已经先于行政的力量率先惠顾了这一地区,两地的政府部门更应该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充分认识发展哈长经济带的重大战略意义,对哈长经济带的发展给以更多的关注作为地方政府,首先就应该站在东北振兴的战略高度,充分运用政府这只“有形的手”的力量,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冲破行政壁垒的束缚,扫除行政区划的障碍,为哈长经济带发展创造宽松和谐的市场环境其次,两地政府应该着手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构建宽松诱人的政策环境,引导各类市场主体通过各种方式进入这一地区第三,两地政府应该尽早携起手来,共同对哈长经济带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市场构建、人才流动等进行统一谋划,积极鼓励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开展区域之间的全方位、宽领域、多种形式的经济合作,加速增长极的隆起。
4.2应在区域内建立起发展协调与保障机制从宏观上讲,哈长经济带的加速发展必须以区域内各级政府的积极支持为保证为了寻求区域内每个市、县都能够从哈长经济带的发展中受益,并实现区域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