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6100字.docx

37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70667827
  • 上传时间:2022-03-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17.26KB
  • / 3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6100字    道勘课程设计说明书一.平面设计技术指标1.圆曲线最小半径当圆曲线半径大于一定数值时,可以不设超高,允许设置与直线路段相同的路拱横坡圆曲线半径要求如下表所示技术指标一般最小半径 (m) 极限最小半径不设超高最小半径(m) 路拱?2.0% 路拱?2.0% (m) 二级公路 65 30 350 4502.圆曲线最大半径选用圆曲线半径时,在地形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应尽量采用大半径曲线,使行车舒适,但半径过大,对施工和测设不利,所以圆曲线半径不可大于10000米3.圆曲线半径的选用在设计公路平面线形时,根据沿线地形情况,尽量采用了不需设超高的大半径曲线,最大半径为200米,极限最小半径及一般最小半径均未采用4.平曲线最小长度公路的平曲线一般情况下应具有设置缓和曲线(或超高,加宽缓和段)和一段圆曲线的长度;平曲线的最小长度一般不应小于2倍的缓和曲线的长度由缓和曲线和圆曲线组成的平曲线,其平曲线的长度不应短于9s的行驶距离,由缓和曲线组成的平曲线要求其长度不短于6s的行驶距离平曲线内圆曲线的长度一般不应短于车辆在3s内的行驶距离5.缓和曲线技术要求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一般应满足以下几方面:1离心加速度变化率不过大; ○2控制超高附加纵坡不过陡; ○3控制行驶时间不过短; ○4符合视觉要求; ○因此,《规范》规定:平原微丘区三级公路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为40m.。

      一般情况下,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当圆曲线半径大于或等于不设超高圆曲线最小半径时,可不设缓和曲线 交点JD1JD2 半径(m) 300 300 缓和曲线长(m) 238.5 364.15平面设计计算有关内容及计算公式(1)、交点间距、坐标方位角及转角值的计算:设起点坐标为JD0(X0,Y0),第i个交点坐标为JDi(Xi,Yi) , i?1 , 2 , 3 , ? , n,则:?X?Xi?Xi?1 ?坐标增量: ? ?Y?Yi?Yi?1 ?交点间距: L?象限角: ??arctg?Y ?X计算方位角: 当 ?X?0 , ?Y?0 时 : fw???? 当 ?X?0 , ?Y?0 时 : fw?180???? 当 ?X?0 , ?Y?0 时 : fw?180???当 ?X?0 , ?Y?0 时 : fw?360?? ??转角: ?i?Ai?Ai?1当?i为 "?" 时路线右偏,当?i为 "?" 时路线左偏6.平曲线要素的确定(1)圆曲线要素及其计算V2R?127(??ih) 根据汽车行驶在曲线上力的平衡式得:式中:V---行车速度(km/h);?---横向力系数; ih---超高横坡度2)主点桩号的计算<1>直线上中桩坐标计算:设交点坐标为JD(X , Y),交点相邻两直线方位角分别为fw1 和 fw2, 则: ZH点坐标: XZH?X?T cos (fw1?180)HZ点坐标: YHZ ?Y?T sin (fw1?180)设直线上加桩里程为L,ZH,HZ为曲线起点、终点里程,则前直线上任意点坐标为: X?X?(T?ZH?L)? cos (fw1?180)?? Y ?Y?(T?ZH?L)? sin (fw1?180) ?后直线上任意点的坐标为:X?X?(T?L?HZ)? cos fw2?? Y ?Y?(T?L?HZ)? sin fw2 ?<2>单曲线内中桩坐标计算: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横距为:l5x?l? 2240RLs式中:l——缓和曲线上任意点到ZH(或HZ)点的曲线长; Ls——缓和曲线长度。

      第一缓和曲线(ZH?HY)上任意点坐标?30l2??X?XZH? ? cos ?fw1?????RL?30l2?s???cos?????RLs???2?x30l??Y ?YZH? ? sin fw???1? ??RL?30l2?s???cos?????RLs?? x式中:?——转角符号,右偏时为“+” ,左偏时为“-” ②圆曲线内任意点坐标(HY?YH):90?l?Ls?????90l?X?XHY?2R sin ? ? cos fw???1????R??R?????90l?L????90l???sY?YHY?2R sin ?? ?? ? sin ?fw1???R????R??式中:l——圆曲线上任意点至HY点的曲线长; ?——转角符号,右偏时为“+” ,左偏时为“-” ③第二缓和曲线(HZ?YH)内任意点坐标:X?XHZ?30l2? ? cos ?fw2?180??2?RLs?30l??cos????RLs?xx?30l2cos???RLs? ? sin ?????Y?YHZ???? ??????30l2??fw2?180????RLs?????式中:l——第二缓和曲线内任意点至HZ点的曲线长。

      2)、曲线要素计算:q?LsLs? (m) 2240R24L2Lsp?s? (m) 324R2688RT?(R?p) tg ?2Ly?? R?LsE?(R?p) sec ?q (m) L?Ly?2Ls ?2J?2 T?L ?R7.路线方案的拟定与比较根据给定的等高线地形图,采用纸上定线的方法研究路线的可能方案,并经过比较论证确定最后路线方案山区路线依行经地区的地貌地质和地形特征,可能有越岭线、山坡线、沿溪线和山脊线,此时可根据地形图研究可能的路线布局型式山区公路的选线一段应按:(1) 全面布局;(2) 逐段安排路线;(3) 具体定线三个步骤进行本路段设计时,根据地形地貌等情况,经过筛选后得到两个方案(方案1和方案2),经过进一步方案比选后,选择方案2为最后设计方案比选过程如下:8.道路平面设计根据小比例尺等高线地形图所确定的路线方案,即可在较大比例尺的等高线地形图上进行详细的精确定线,此时可按交角点的偏角,结合地形地物确定平曲线半径及其要素,鉴于时间所限,平面设计长度可取0.6公里直线、圆曲线及缓和曲线为道路线形的基本组成要素,诸如直线最大长度、缓和曲线最小长度、缓和段长度的规定等均应从行车安全视觉舒顺出发满足要求并通过计算分析确定。

      平面线形的桩距应按照规定并对地物及地形变化给予加桩曲线段的设置影响平面视距,此时应结合纵横断面的设计进行视距的验算,取得视距的保证9.平面选线的原则:(1)、在道路设计的各个阶段,应运用各种先进手段对路线方案作深入、细致的研究,在多方案论证、比选的基础上,选定最优路线方案2)、路线设计应在保证行车安全、舒适、迅速的前提下,做到工程量小、造价低、运营费用省、效益好,并有利于施工和养护在工程量增加不大时,应尽可能的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不轻易采用极限指标,也不应为了采用较高指标而使得工程量过分增大3)、选线应能满足国家或地方建设对路线使用任务、性质的要求,保证路线能够加强居民区特别是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之间的联系,同时也应注意同农田等基本建设相配合,尽量少占用农田,避免可多的拆迁工程4)、在选线过程中,对严重不良地质路段,如滑坡、崩坍、泥石流、岩溶、泥沼及排水不良等特殊地区,应慎重对待,一般情况下应设法绕避,如必须穿过时,应选择合适位置,缩小穿越范围,并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10.道路纵断面设计纵断面设计线的标高是指路基边缘标高,高速公路则指分隔带外侧边缘的标高,对于改建公路则指路面中心线的标高纵断面设计线的确定包括:纵坡度的选定、坡长的限定以及竖曲线半径的拟定。

      为了满足行车和排水要求,道路应有最大纵坡和最小纵坡的限制坡长限制应有利于行车平顺,尽量减少纵断面上的转坡点和设置大半径的竖曲线,坡长应注意做到:缓坡宜长、陡坡宜短纵断面设计线拟定前,应先确定标高控制点(如桥涵标高、最小填土高度、最大挖方深度、交叉口标高等)对于山区公路横断面依据地面线试定合宜的填挖高度,试定拉坡,然后按照“标准”规定确定纵坡度及其长度,并拟定竖曲线纵断面设计长度与平面设计的长度相同11.道路横断面设计道路横断面设计的基本要求:(1)公路横断面设计应最大限度地降低路堤高度,减小对沿线生态的影响,保护环境,使公路融入自然条件受限制不得已而出现高填、深挖时,应同架桥、建隧、分离式路基等方案进行论证比选2)路基断面布设应结合沿线地面横坡、自然条件、工程地质条件等进行设计自然横坡较缓时,以整体式路基断面为宜横坡较陡、工程地质复杂时,高速公路宜采用分离式路基断面3)整体式路基的中间带宽度宜保持等值当中间带的宽度增减时,应设置过渡段过渡段以设在回旋线范围内为宜,长度应与回旋线长度相等条件受限制时,过渡段的渐变率不应大于1/1004)整体式路基分为分离式路基或分离式路基汇合为整体式路基时,其中间带的宽度增宽或减窄时,应设置过渡段。

      其过渡段以设置在圆曲线半径较大的路段为宜按照平纵断面的设计,可取其中l公里左右做横断面设计,该段范围内所有桩号的横断面地面线,除规定的路基路面宽度外应照各桩断面的地形质情况确定边坡度、边沟形状尺寸,绘出横断面的设计线(即“戴帽子”),绘出各桩号的横断面图路拱的型式应按道路等级、性质及道路宽度,采用直线横坡或方程式不同的路拱(横坡)曲线高填深挖路段需设挡土墙等防护工程外,应按规定计算或参照标准图设计12.土石方量计算及调配横断面设计完后,就要计算各桩号的土石方量在进行土石方调运时,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考虑本桩利用尽可能避免和减少上坡运土当运距超过500m时,考虑采用外借的方式土石方调配,首先按教材所述要求,将有关数据计算出,然后在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上进行图示法调配,调配中要用公式:填方=本桩利用+填缺挖方=本桩利用+挖余进行闭合核实,调配完成要进行闭合验算,公式为:填缺=远运利用+借方挖余=远运利用+废方13.土石方数量计算若相邻两断面均为填方或均为挖方且面积大小相近,则可假定断面之间为一棱柱体,其体积的计算公式为:1V?(F1?F2)L2式中:V—体积,即土石方数量(m3)F1,F2?分别为相邻两断面的面积(m3)计算结果详见附表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 L-相邻断面之间的距离(m)二. 设计参数根据《道路工程设计任务书》,进行平、纵、横断面设计及其组合处理,完成土石方计算与调配,编制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路基设计表,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

      公路等级:二级公路;交通量:近期交通量3000辆/日;交通量增长率:7%;设计年限:15年;设计车速:60km/小时;路基宽度:10m;行车道宽度:7m;平面设计图参数:平面设计图比例尺:1:1200;起点桩号K0+000;起点高程:83.8m;坐标终点桩号:K2+111.67;坐标终点高程: 82.5m;JD1: 圆曲线半径R=300m 缓和曲线长度ls=50m 总切线长Ts=122.58m 总曲线长Ls=238.5m 外距Es=15.8m校正数Js=6.66 转角a=36ZH=K0+585.42HY=K0+635.42YH=K0+773.92HZ=k0+823.92QZ=K0+704.67JD=K0+708JD2: 圆曲线半径R=300m 缓和曲线长度ls=50m总切线长Ts=198.4总曲线长Ls=364.158m 外距Es=46.8m校正数Js=32.65转角a=60ZH=K1+549.52HY=K1+599.52YH=K1+863.67HZ=K1+913.67QZ=K1+731.67。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