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典型的美国佬》中的多重主题与人文意象.docx
10页论《典型的美国佬》中的多重主题与人文意象 胡严艳内容提要:《典型的美国佬》是美国华裔作家任璧莲的代表作这部小说主要讲述了张家人在美国的生活经历,表现了多重主题,主要包括生存策略、追求美国梦、寻找精神家园和生存空间等而小说中存在着大量的人文意象,也正是这些意象成就了上述主题的表达另外,其主题显然已经突破了华裔文学常见的神话传说、文化冲突、坚持少数裔的属性等主题,而这种突破的原因归根结底也需要从作者成长的地理环境中寻找答案因此,文学地理学是解读《典型美国佬》的重要方法与途径Keys:任璧莲《典型的美国佬》 多重主题 人文意象 文学地理学作者简介:胡严艳,广西贺州学院讲师,主要研究英美文学任璧莲是美国华裔新生代作家,她于1991年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典型的美国佬》,引起美国评论界的广泛关注,使之与汤亭亭和谭恩美齐名这部小说具有多重主题,主要包括生存策略、追求美国梦、寻找精神家园和生存空间等值得注意的是,小说中也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空间要素文学地理学考察文学中的地理空间要素,主要指“自然意象”和“人文意象”而这两者的区别在于:一个指“由于自然造化而形成的原始自然物象“,一个指“文学作品中存在的与人创造相关的物象”(邹建军 周亚芬38)。
任璧莲在小说里虽然也描写了自然意象,如月亮、星星、丁香花等,但更主要是建构了以房屋为主导的人文意象,即地下室、有裂缝的房子、错层式的房子、炸鸡店;另外还有中国的江南小镇与美国的城市,以及唐人街等人文意象从本质上说,文学作品中所有的东西都是一种艺术想象,都是作家的心理意象,都是作家的情感符号”(邹建军43)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作品中的地理空间要素,即不论是自然意象还是人文意象都是一种符号,或者说是具有象征性的一种符号而在《典型的美国佬》中,人文意象更具有象征性的符号意味,其丰富的意蕴体现了作者所要表达的多重主题思想生存策略与人文意象《典型的美国佬》真实地再现了美国华裔的生存策略的主题张家人在种族歧视的环境中选择认同美国及其主流文化,使自身成为更优秀的美国人以改变美国白人的偏见,这本质上是一种生存策略而这种生存策略的主题主要通过作者构建的人文意象,尤其是一系列的房子表现出来拉尔夫到美国本是留学学工程,由于中国政局的问题,使他耽误了签证而成为非法移民,因此他不得不离开学校为了躲避移民局,他不停地搬家空间的不断转换,隐喻了拉尔夫极力寻找一种安全感为了生存,他必须谋一份工作对于他这样一个黄皮肤的中国人,本能地认为最安全的地方就是中国餐馆。
于是,他很庆幸地找到了一份工作:在中国餐馆的地下室宰杀[来自Www.lW]小动物地下室是小说中首先出现的一个重要的人文意象,它与外界隔绝:潮湿、阴冷、黑暗在这样的一个封闭的空间里,“他要一小时接一小时地杀鸡,拔毛,然后再清洗”,这真实地再现了美国华裔早期艰难的生活状况对于拉尔夫来说,地下室是一个安全的地方但地下室始终是暗无天日的,人们都本能地向往光明的世界,而只有装货时期,地板门才会打开门是地下室通向光明世界的唯一出路,门对于拉尔夫就“像西方极乐世界的大门一样”(36),为拉尔夫打开的外部世界实际上象征着美国主流社会他洗手后,“会像一个牧师一样穿过那神圣的烛台,穿过那雪花般亮晶晶的尘土,默默地和外部世界交流”(36)对他来说,这种交流非常神圣,他是多么期望能通过大门走入外部的世界,真正融人美国主流社会但是,这种交流也是要付出代价的,“一束几乎让人无法忍受的光线”,让拉尔夫“什么也看不到——双眼编织着光晕”(36),这种让人无法忍受的光线实际上意味着外部世界对拉尔夫的抗拒而拉尔夫只能“将自己置身于另一个人的控制之下”(36),他与外部世界的交流是非常被动的,只能在控制之下接受,没有任何话语权。
任璧莲通过对地下室的描写,不仅反映了华裔移民艰苦的工作环境,也反映了华裔受歧视以及融入主流社会的艰难为了改变生活状况,摆脱歧视,只有真正的融入美国社会,认同美国及其主流文化,并使自己变得更优秀才能得到白人的尊重这种认同则是通过成为美国人来完成的如何成为美国人?首先要认同美国主流文化他们庆祝圣诞节,去拉迪奥城音乐厅享受音乐,去看棒球比赛,模仿美国人将自己的家庭称为“张家佬”其次,作为美国华裔,要成为更优秀的美国人,至少要在美国大地上拥有一套自己的住房,才能赢得一定的尊重房子是安居之所,也是“一个传达人们的社会地位、身份、品格和格调的符号和象征”(王宁213 -214)在小说中,任璧莲不吝笔墨地描写了张家人欣赏他者的房子的画面拉尔夫曾经整个晚上都在欣赏其导师的房子:坐落在一条干净的街道上的一座堂皇的三窗之宽的褐色沙石楼尤其是房子门口的一只大白炽灯不仅照耀着寒霜覆盖着的紫衫树和短小而宽广的楼梯,同时也照亮了拉尔夫的心张家人开车路过康涅狄格,任璧莲更是详细地描写了张家人透过窗户,欣赏豪宅里女主人的活动的感慨,张家人甚至认为这与中国一样的美这些房子意象的描写实际上说明张家人已经完全认同美国,憧憬着在美国的大地上拥有自己的空间。
张家人不停地搬家、找房子,海伦甚至很快分清了传统式和现代式,错层式和牧场式以及中门进入的殖民式等最终为了早日融人美国,成为优秀的美国人,他们在“超过承担”(144)的情况下,争取了一种特别贷款,购买了一栋错层式的房子之后,他们发现“以前的生活在无知的泥泞里陷得越深,他们现在的生活似乎弹跳得就越高”(165),并将以前和现在居住的土地以小岛与新大陆加以对比,强烈地认同现在的居住空间其实,在当时拥有一栋郊区房子是白人所趋之若鹜的,②显然买了郊区的房子是他们进入美国社会的标记张家人与白人家庭混住在一起,还模仿白人在门前种草坪,希望过着与美国白人同样的生活,张家人已经成为典型的美国佬美国梦与人文意象《典型的美国佬》也表达了美国梦的主题,张家人在美国大地上追寻美国梦,而最终追寻到的只是一个幻影拉尔夫于解放战争时期离开中国,远渡重洋来到美国在小说的第一节,对中美两国的一些地理环境都进行鲜明的对比描写这是江苏省的一个小城镇,离上海不远这里的商店尘土覆盖,泥泞的小路坑坑洼洼这个地方还盛产木材和陶土”(5)拉尔夫到美国,则首先映人眼帘的是“金门大桥的塔门”并让他产生无限的想象,“多么光耀夺目!光辉灿烂”,“桥的墩距闪闪发光,这是自由和希望的象征”(7)。
而纽约,“这座理想的城市仍然在闪耀,毕竟这是城中之城,人们可以称之为一个时代的地方”(8)拉尔夫游历新世纪的风光:地铁,许多大桥梁以及高速公路,甚至被自助餐厅吸引着对于美国,拉尔夫充满了新奇与向往,正是中美地理人文意象的强烈对比,让拉尔夫萌发了美国梦的理想现实很残酷,追求美国梦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生活的困苦使拉尔夫找到一份地下室的工作地下室,如同隐居的洞穴,这是常见的原型,“洞穴是避难所,能遮风挡雨进洞是回归子宫,否定出生,是没入阴影,进入不可微分的夜世界它是为未到来的更高层次的生活而否定现世生活”(汉斯·比德曼55)某种意义上,原型批评中洞穴隐喻主人公经历了精神的再生仪式拉尔夫一次次走人地下室,第一个星期天天想吐,第二个星期,他只脸色发白,而到第三个星期,他就工作自如了可以说,拉尔夫进入地下室是一种历练,如同回归子宫去一次次经历痛苦而最终完成蜕变,使他未来具有克服困境的能力,为以后追寻“美国梦”打下坚实的基础美国梦究竟是什么?美国梦主要指美国充满机会,人人都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勤奋工作,遵守一定的规则来获得自己想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上的自由张家人希望在美国立足,融入美国主流社会,拥有自己房子显然是他们美国梦的一个最重要的物质内容。
张家人不断换房子,也是不断追逐物质的象征,而最后购买一栋错层式的房子则是张家人实现美国梦的高潮任璧莲不余遗力地描写了这套房子:“这是错层式,还附有一间车库他们再也不用将茶杯放到窗台上了现在蒙娜和凯丽有了一个房间,特蕾萨有了一个房间,海伦和拉尔夫有了一个房间此外,他们还有一间起居室和一间餐厅,一间可以辟为书房的小房间,一间可以辟为娱乐室的地下室”(164)显然,错层式的房子是张家人的美国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任璧莲不厌其烦地详细写每个房间的归属,实际上这是强调张家人每个人在美国都有自己的空间值得注意的是,拉尔夫曾经在暗无天日的地下室里经受磨练,而此处的地下室却被辟为娱乐室,似乎他所经历的磨练被娱乐了,具有有一种调侃意味,隐喻所追求的美国梦的历练实际只是一场娱乐,不会有实际的意义而这套错层式的房子也不完全属于张家人,而是他们在还没有承受能力的时候,被梦所诱惑,超前消费,通过特别贷款来实现的,因此地下室辟为娱乐室同时也隐喻了梦的根基不稳,被娱乐了一回而张家人也正是被这个虚幻的梦所控制他们的一切行动都是围绕着这个梦来进行海伦希望能找份工作、特蕾萨不知疲惫地加班来赚取费用支付贷款,维系物质化的美国梦。
拉尔夫作为张家唯一的男性,更是承担了张家顶梁柱的责任为了赚更多的钱,为了美国梦,他追随格罗弗,一个地地道道的极端个人主义的美国佬拉尔夫不假思索地信任格罗弗,把他奉为座上宾,格罗弗更是常出入张家错层式的房子在这个具有“美国梦”象征意味的空间里,演绎了一系列的丑闻拉尔夫每天在房子里不停地摆弄出纳机进行偷税漏税的勾当海伦更是在这个充满消费气息的空间里,与格罗弗偷情,完全被物质化与消费化格罗弗承诺让她过上高物质的生活,帮她实现美国梦,用这些虚伪的承诺打动了她美国梦显然已经变味,这样没有原则性地盲目追求完全物质化的美国梦,其结局必然失败拉尔夫在格罗弗的诱骗下,经营了一家炸鸡店炸鸡店是张家人实现幻像的美国梦的高潮而炸鸡店是格罗弗违规的建筑物,房屋下面是由腐烂的木头填充的一个大坑,某种意义上,此坑如同又一个地下室且充当了地基的角色,最终因拉尔夫为了效益扩建而倒塌这意味着美国梦实际上是一场骗局,其根基不稳,盲目地追求,最终使其无法承受而倒塌寻找主题与人文意象《典型的美国佬》还表达了寻找的主题,张家人在美国大地上一方面寻找精神家园的慰藉,一方面艰辛地开拓自己的生存空间这种寻找的主题与作品中的唐人街、房子等人文意象相联系。
首先,张家人对精神家园的寻根,正是通过故乡的缅怀,对唐人街的关注来实现的在东方文化中.故土永远是游子割舍不掉的情怀,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白居易“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等等,都体现了诗人通过对故土的思念与追忆来寻找自己精神的归属张家人远离中国,远渡重洋来到美国从地理空间来看,中美两国跨越了太平洋,已经是非常遥远了,而中美两国又处于冷战时期,纵然是交通方便,也只能望洋兴叹了张家人只能在美国通过对故国的追忆来寻找精神的慰藉在拉尔夫最困惑的时候,他回忆“地大物博的中国,他们家的房子和花园”(24),正是中国的地大物博使他为此而骄傲,房子和花园使他感到温馨,只有这些故土的记忆才能最终使他放松唐人街,也称华埠,保留着中国传统式建筑风貌,如亭台楼阁、红檐绿瓦等,是华人聚集之地,代表中国文化符号,“为华裔美国人提供文化回忆和空间想象的具体地点”(甘振翎77)海伦初到美国时,每个星期去三次唐人街,在为人母后,也常带自己的两个女儿去唐人街品味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显然,唐人街在张家人心目中具有很高的地位,是故乡的替代品,他们在唐人街可以感受遥远故土的气息其次,张家人对精神家园的寻找也是通过“家庭”这个概念来实现的。
众所周知,中国人的家庭观是非常浓厚的,所谓“中土道德以家庭为本位”(黄健中85)拉尔夫在最绝望的时刻被姐姐解救,并与海伦组成家庭家庭是需要载体的,一所公寓里则成为他们三人组成家庭的空间尽管这间公寓空间狭小,他们起初还是找到了家庭的感觉,将三人合影挂在墙上,一起维持家庭的完整性,并且共同嘲笑典型的美国佬,认为“典型的美国佬不好”,他们“想做万物的中心”、“使用蛮力”、“没有道德”(71),在中国式的家庭和传统文化中找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