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筋绑扎技术交底1.doc
11页技 术 交 底 记 录表C2-1编号工程名称交底日期施工单位分项工程名称钢筋绑扎交底提要钢筋绑扎技术交底交底内容:一、 施工准备(一)作业条件1、钢筋进场后应检查是否有产品合格证、出厂检测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并按施工平面图中指定的位置,按规格、使用部位、编号分别加垫木堆放2、钢筋绑扎前,应检查有无锈蚀,除锈之后再运至绑扎部位3、 做好抄平放线工作,弹好水平标高线,柱、墙轴线及控制线4、 根据弹好的轴线及控制线,检查预留搭接、焊接钢筋的位置、数量、长度,如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处理绑扎前先整理调直伸出的搭接、焊接筋,并将浮锈、水泥砂浆等污垢清除干净5、 按要求搭好脚手架二)材料要求1、钢筋原材:应有供应单位或加工单位资格证书,钢筋出厂质量证明书、按规定作力学性能复试和见证敢样试验当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等特殊情况,还需作化学成分检验钢筋应无老锈及油污1、 成型钢筋:必须符合配料单的规格、型号、尺寸、形状、数量,并应进行标识成型钢筋必须进行覆盖,防止雨淋生锈2、 铁丝:可采用20~22铁丝(火烧丝)或镀锌铁丝(铅丝)铁丝切断长度要满足使用要求3、 垫块:用水泥砂浆制成15×50mm,厚度同保护层,垫块内预埋20~22﹟火烧丝。
4、 主要机具机械设备:无齿锯、调直机、切断机、弯曲成型机、套丝机、电焊机等主要工具:钢筋钩子、撬棍、扳子、绑扎架、钢丝刷子、手推车、粉笔、尺子等三.框架柱钢筋绑扎3.1、施工工艺柱绑扎施工工艺植筋→固定竖向筋→绑扎柱子箍筋→连接受力竖向筋(吊线坠进行绑扎)→划箍筋间距→绑扎箍筋→调整钢筋→检查验收3.1.1、植筋:植筋工艺同3.2条审核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1、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存一份2、 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技 术 交 底 记 录表C2-1编号工程名称交底日期施工单位中分项工程名称钢筋绑扎交底提要钢筋绑扎技术交底交底内容:3.1.1、固定竖向筋:竖筋与植筋钢筋采用直螺纹连接,相邻接头错开35d3.1.2、绑扎柱子箍筋: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子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连接筋上,然后立柱子主筋3.1.3、连接绑扎竖向受力筋:柱子主筋立起之后,钢筋连接位置距基础底板顶面必须大于等于Hn/3(Hn为所在楼层柱的净高),距结构楼板顶面必须大于等于Hn/6、hc、500mm(hc为柱截面长边尺寸)中的最大值,且满足设计图纸要求,吊线坠保证柱子主筋垂直于地面。
3.1.4、划箍筋间距、绑扎箍筋: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划箍筋间距线按已划好的箍筋位置线,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绑扎,采用正反扣绑扎,扎丝缠在柱子内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转角部分采用“×”扣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采用正反扣绑扎,同时箍筋尽量避开直螺纹连接套筒,如确实与直螺纹套筒有冲突,允许对箍筋间距做适当调整箍筋的弯钩叠合处沿柱子竖筋按50%交错布置,并绑扎牢固第一道柱箍筋距楼面为50mm柱箍筋端头弯成135度,平直部分的长度为10d(d为钢筋直径)3.1.5、调整钢筋、验收:框架柱钢筋绑扎完毕后,进行整体调整,要求钢筋型号、种类正确,直螺纹连接满足要求,钢筋顺直、间距均匀、起步筋位置正确,在水电施工过程中无破坏钢筋现象,调整完毕后,进行吹风清理,清理干净后,及时找项目人员进行验收,并填写联检单,由项目人员报给监理验收3.1.6、柱箍筋加密区范围:基础顶面嵌固部位柱净高/3范围内;其余加密部位,梁高审核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1、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存一份2、 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
技 术 交 底 记 录表C2-1编号工程名称交底日期施工单位分项工程名称钢筋绑扎交底提要钢筋绑扎技术交底交底内容:范围内及梁上、下,长度取柱长边尺寸、柱净高/6、500mm三者中最大值如下图所示: v审核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1、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存一份2、 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技 术 交 底 记 录表C2-1编号工程名称交底日期施工单位分项工程名称钢筋绑扎交底提要钢筋绑扎交底内容:3.2施工工艺植筋施工工艺弹线定位→钻孔→洗孔→钢筋处理→洙胶→植筋→绑扎钢筋→涂刷界面剂→吊模→浇筑混凝土3.2.1、弹线定位:标注出植筋位置经我质检部门验收后才可以钻孔3.2.2、钻孔:用冲击钻钻孔,钻孔的深度及钻头选用见下表植筋直径与对应的钻孔直径设计值钢筋直径d(mm)钻孔直径设计值D钢筋直径d(mm)钻孔直径设计值D121522281418253116202835182232402025 受力钢筋植筋的最小锚固深度Ls钢筋直径混凝土强度等级C30C40122122001424723316282267183183002035333322396374254634382854451332649613审核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1、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存一份。
2、 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技 术 交 底 记 录表C2-1编号工程名称交底日期施工单位分项工程名称钢筋绑扎交底提要钢筋绑扎技术交底交底内容:3.2.3、洗孔:用不掉毛的毛刷,套上加上棒,伸至孔底,来回反复抽动,把灰尘和碎渣带出来,再用空压机吹出浮沉吹完后再用脱脂棉沾酒精或丙酮擦洗孔壁3.2.4、钢筋处理:钢筋锚固部分要清除表面锈迹及其他污物,一般采用角向磨光机配钢丝刷除锈,打磨至露出金属光泽为止3.2.5、注胶:锚固胶要选用合格的植筋专用胶,产品要有合格证明,要能够满足我项目承台植筋施工要求,注胶要从孔底开始孔内注完胶后应立即植筋3.2.6、植筋:然后缓慢将钢筋插入孔内,同时要求钢筋旋转,使结构胶从孔口溢出,钢筋外露部分长度保证工程需要3.2.7、涂刷界面剂:柱、板、梁剔凿完毕后,先用清水将剔凿面清洗干净,干燥后涂刷一遍界面剂,保证新旧结构结合部位紧密3.3、墙体钢筋绑扎在底板、柱上弹墙控制线→植筋→绑扎墙体竖向钢筋→绑墙体水平筋→保护层垫块→验收3.3.1、在底板、柱上弹墙控制线:按图纸标明的位置在底板、柱上弹出墙体控制线3.3.2、植筋:植筋施工工艺同3.23.3.3、绑扎墙体竖向钢筋:先固定二至三根水平方向定位筋,在进行绑扎竖筋,每1200mm设置一道梯形支撑筋(以水平钢筋间距为间距,墙厚为长度点焊钢筋横撑),以保证墙筋保护层和墙体厚度。
3.3.4、绑墙体水平筋:水平定位筋上调好竖筋间距,开始绑水平筋3.3.5、保护层垫块:垫块间距1000*1000mm,呈梅花型布置,要求间距均匀,横、竖、斜向均在一条直线上,不能有歪斜情况3.3.6、调整钢筋、验收:墙体钢筋绑扎完毕后,进行整体调整,要求钢筋型号、种类正确,搭接长度满足要求,钢筋顺直、间距均匀、起步筋位置正确,在水电施工过程中无破坏钢筋现象,调整完毕后,进行吹风清理,清理干净后,及时找项目人员进行验收,并填写联检单,由项目人员报给监理验收审核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1、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存一份2、 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技 术 交 底 记 录表C2-1编号工程名称交底日期施工单位分项工程名称钢筋绑扎交底提要钢筋绑扎技术交底交底内容:3.4梁钢筋绑扎3.4.1、工艺流程:划钢筋位置线→摆放梁主筋→绑扎梁箍筋3.4.2、在模板上划好主筋位置线,依线绑筋按弹出的间距线,摆受力主筋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梁的受力筋采用直螺纹连接,梁的纵向钢筋接头,底部钢筋接头应设在支座处,上部钢筋接头应设在1/3净跨范围内。
3.4.3、梁端第一个箍筋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mm处梁端与柱交接处箍筋要加密,其间距与加密区长度均见下图审核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1、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存一份2、 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技 术 交 底 记 录表C2-1编号工程名称交底日期施工单位分项工程名称钢筋绑扎交底提要钢筋绑扎技术交底交底内容:3.5钢筋焊接3.5.1 、工艺流程:检查设备→选定焊接参数→焊定位焊缝→引弧、施焊、收弧→清渣→质量检查3.5.2、 一级钢为焊条为E43,二级、三级钢钢焊条为E503.5.3、 搭接焊的焊缝度厚不应小于0.3d,焊缝宽度b不小于0.8d3.5.4、 搭接焊时,钢筋应预弯,以保证两根钢筋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弯折角度控制:单面焊l:10,双面焊1:53.5.5、 搭接焊时,先在离端部20mm以上部位焊接两个定位焊缝3.5.6、 搭接焊时,引弧应在搭接钢筋形成焊缝的一端开始,收弧应在搭接钢筋的端头上,弧坑应填满第一层焊缝应有足够的熔深,主焊缝与定位焊缝应熔合良好,不得烧伤主筋3.5.7、所有焊接均按图纸设计值10d3.6、楼板钢筋绑扎:3.6.1、工艺流程:焊接钢筋→划钢筋位置线→绑扎下铁下层钢筋→绑扎下铁上层钢筋→摆放顶板马凳→绑扎上铁下层钢筋→绑扎上铁上层钢筋→摆放水泥砂浆垫块→调整钢筋位置→清理干净→报验。
3.6.2、焊接钢筋:原结构钢筋与新增钢筋焊接,焊接工艺同3.5条3.6.2、划钢筋位置线:按图纸标明的钢筋间距,靠近梁边第一根钢筋离模板边为50mm,严格按照此要求进行施工;3.6.3、按照弹出的钢筋位置线,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流程的要求拉通线进行绑扎施工;钢筋绑扎时,钢筋相交点必须全部绑扎,采用八字扣绑扎,必须保证钢筋不位移钢筋搭接范围内,除交叉点外,另加三道丝扣进行绑扎,下铁丝头朝上,上铁丝头朝下;钢筋绑扎搭接位置按照设计总说明中的要求,受拉区搭接接头数量不超过25%;受压区搭接接头数量不超过50%;板的长短边基本相同时,视为双向板,板跨中搭接数量双向总数不超过25%;顶板上下层钢筋的摆放位置及顺序为:对顶板上层钢筋,短向筋放在上面,对顶板下层钢筋,短向筋放在下面3.6.4、绑扎完下铁钢筋后摆放顶板马凳,马凳钢筋1200mm间距一道,与受立钢筋垂直,要求摆放均匀,整齐马凳采用Φ12钢筋制作,马凳有效高度“H=板厚-上下铁保护层厚度-3倍板筋直径”在距顶板施工缝50mm处须放置一道马凳,以保证该处板上铁保护层准确;在顶板后浇带两侧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