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俄国主要作家及作品.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11219315
  • 上传时间:2017-10-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3.94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玛克西姆·高尔基玛克西姆·高尔基,他是苏联著名的作家、诗人,评论家,政论家,学者,11 岁时当过学徒他是前苏联下诺夫哥罗德人,俄罗斯族1868 年 3 月 16 日生于下诺夫哥罗德的一个木工家庭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苏联文学的创始人之一,政治生活 1892 年用笔名“玛克西姆·高尔基”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从此专心从事写作1936 年 6 月 18 日在莫斯科逝世世人遗憾,悲伤我的大学(高尔基《人生三部曲》之一)《人生三部曲》是高尔基著名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三部,也是高尔基《人生三部曲》之一其余两部为《童年》、《在人间》作者描写了他青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从这个被真实记述下来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青少年时代的高尔基对小市民习气的深恶痛绝,对自由的热烈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在生活底层与劳苦大众的直接接触,深入社会,接受革命者思想影响和如饥似渴地从书籍中汲取知识养料使他得以成长,从生活底层攀上文化高峰的重要条件童年(前苏联作家高尔基著小说)《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在人间》、《我的大学》)。

      讲述了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 19 世纪七八十年代前苏联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在人间(前苏联作家高尔基著小说)《在人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也是高尔基《人生三部曲》之一,其余两部为《童年》、《我的大学》小说描述的是主人公阿廖沙(高尔基的文中的名字)1871 年到 1884 年的生活这段时期他为了生活,靠与外祖母一起摘野果出去卖糊口,他当过绘图师的学徒,在一艘船上干过洗碗工,还做过圣像作坊徒工在人生的道路上,他历尽坎坷,与社会底层形形色色的人们打交道,但他一有机会就阅读大量的书籍生活的阅历和大量的阅读扩展了阿廖沙的视野,他决心“要做一个坚强的人,不要为环境所屈服”他怀着这样的坚定信念,离开家乡奔赴喀山母亲(前苏联高尔基著长篇小说)长篇小说《母亲》 ,前苏联文学家高尔基作品于 1906 年在美国写成的它标志着作家思想和艺术上的成熟,是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开辟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新纪元小说取材于 1902 年高尔基的家乡诺夫戈罗德附近的索尔莫夫镇的“五一 ”游行。

      游行的领导人扎洛莫夫等被捕,同年 10 月被判处众生流放高尔基在游行前就听说过扎洛莫夫,游行以后,他和继续儿子事业的扎洛莫夫的母亲安娜有了交往 《母亲》就是以扎洛莫夫的事迹为基础写成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莱蒙托夫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莱蒙托夫(1814 年 10 月 15 日——1841 年 7 月 27 日)是继普希金之后俄国又一位伟大诗人被别林斯基誉为“民族诗人”1814 年生于莫斯科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塔尔哈内度过的他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天资聪颖通晓多种外语,在艺术方面也很有天分后来考入莫斯科大学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转入圣彼得堡近卫军骑兵士官学校1837 年 1 月 27 日普希金因受匿名信的侮辱,而与法国大革命的逃亡者、禁卫军官丹特士进行决斗普希金在决斗中受了重伤,29 日逝世,死时 38 岁莱蒙托夫听到这个消息后悲愤至极,当即写下了著名的诗篇《诗人之死》诗人对杀害普希金的凶手投出了匕首般的诗句,激怒了沙皇,震惊了整个社会在沙皇尼古拉一世的亲自安排下,他被流放到高加索由于外祖母的奔走,诗人于 1838 年 4 月回到彼得堡1840 年 2 月有人煽动法国公使的儿子巴兰特与莱蒙托夫决斗而死。

      诗人之死《诗人之死(CD)莱蒙托夫抒情诗歌配乐朗诵专集/外国经典诗歌配乐朗诵系列》为“外国经典诗歌配乐朗诵系列”之一,精选俄国著名诗人莱蒙托夫的 20 首经典抒情诗歌,由著名朗诵艺术家徐涛和冯宪珍朗诵他们深情并茂的诵读,再辅以动听的乐曲,不失为一张值得珍藏的光盘聆听本碟,吟诵莱蒙托夫的诗歌,让我们可以洗涤精神的尘埃,刺伤情感的平庸,点燃神气的魅惑!吟他的诗让你涤洗精神的尘埃,刺伤情感的平庸,点燃神气的魅惑诗歌是一首优美的歌曲,朗诵它,不禁令人进入另一个世界闲暇之时,加上一杯茶,闭眼聆听也是一种享受当代英雄《当代英雄》是莱蒙托夫的长篇小说主人公毕巧林是青年贵族军官,过着空虚无聊的生活,然而他内心深处似乎埋藏着有所作为的渴望 这是一个冷酷自私的利己主义者 莱蒙托夫选取了毕巧林生活中的不同片断,从不同角度予以再现一八三九年至一八四〇年莱蒙托夫在《祖国纪事》杂志上发表了小说《贝拉》、《塔曼》和《宿命论者》一八四〇年五月莱蒙托夫将这几篇小说同未曾发表的《马克西姆·马克西梅奇》、《梅丽公爵小姐》合在一起发表,这便是著名的长篇小说《当代英雄》,它是莱蒙托夫现实主义创作的最高成就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19 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世袭伯爵,曾参加克里米亚战争返回雅斯纳·亚波利亚纳的农庄后致力于农民教育1862 年结婚后,创作了俄罗斯文学史上的巨著《战争与和平》(1859~1869)、《 安娜·卡列尼娜》(1875~1877)1879 年经历了一次信仰危机后信奉和平主义,主张以勿抗恶的方式对社会进行改革并否定自己以前的作品因执着于自己的信念使家庭关系恶化,死于出奔途中其作品多达 45卷名著还有长篇小说《复活》(1899)、戏剧《黑暗的势力》(1886)和若干短篇小说和评论 [1] 他的文学传统不仅通过高尔基而为苏联作家所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在世界文学中也有其巨大影响在文学创作和社会活动中,他提出了“托尔斯泰主义”,对很多政治运动有着深刻影响战争与和平(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作品)俄国作家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的作品本书于 1865 年到 1869 年出版,讲述欧洲拿破仑时期的俄国(今俄罗斯)所发生的事《战争与和平》自从问世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故事以 1812 年俄国卫国战争为中心,反映了 1805 年至 1820 年的重大事件,包括奥斯特利茨大战、波罗底诺会战、莫斯科大火、拿破仑溃退等通过对四大家庭以及安德烈、皮埃尔、娜塔莎在战争与和平环境中的思想和行动的描写,展示了当时俄国社会的风貌。

      安娜·卡列尼娜(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著小说《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本书通过女主人公安娜的追求爱情悲剧,和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 150 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贵族妇女安娜追求爱情幸福,却在卡列宁的虚伪、渥伦斯基的冷漠和自私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最终落得卧轨自杀、陈尸车站的下场庄园主莱温反对土地私有制,抵制资本主义制度,同情贫苦农民,却又无法摆脱贵族习气而陷入无法解脱的矛盾之中矛盾的时期、矛盾的制度、矛盾的人物、矛盾的心理,使全书在矛盾的漩涡中颠簸这部小说是新旧交替时期紧张惶恐的俄国社会的写照复活(列夫·托尔斯泰著小说)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十九世纪俄国对世界文学最有影响的作家《复活》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本书取材于一件真实事件,主要描写男主人公涅赫柳多夫引诱姑妈家女仆马洛斯娃,使她怀孕并被赶出家门后来,她沦为妓女,因被指控谋财害命而受审判男主人公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庭,见到从前被他引诱的女人,深受良心谴责他为她奔走伸冤,并请求同她结婚,以赎回自己的罪过。

      上诉失败后,他陪她流放西伯利亚他的行为感动了她,使她重新爱他但为了不损害他的名誉和地位,她最终没有和他结婚而同一个革命者结为伉俪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即伊万·屠格涅夫(俄文名:Иван Сергеевич Тургенев)(1818-1883),是十九世纪俄国有世界声誉的“现实主义艺术大师”和“现实主义作家”俄国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诗人和剧作家,早期写诗(《帕拉莎》《地主》等)1847~1852 年发表《猎人笔记》,揭露农奴主的残忍,农奴的悲惨生活,因此被放逐在监禁中写成中篇小说《木木》,对农奴制表示抗议以后又发表长篇小说《罗亭》(1856 年)、《贵族之家》(1859 年),中篇小说《阿霞》《多余人的日记》等,描写贵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好发议论而缺少斗争精神的性格在长篇小说《前夜》(1860 年)中,塑造出保加利亚革命者英沙罗夫的形象后来发表长篇小说《父与子》,刻画贵族自由主义者同平民知识分子之间的思想冲突后期长篇小说《烟》(1867 年)和《处女地》(1877 年),否定贵族反动派和贵族自由主义者,批评不彻底的民粹派,但流露悲观情绪此外还写有剧本《村居一月》和散文诗《傻瓜》等。

      屠格涅夫多以写作中篇和长篇小说为主要,他的创作为俄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父与子(俄国作家屠格涅夫著小说)本书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代表作小说反映的主题是父辈与子辈之间的冲突主人公巴扎罗夫代表的是激进的平民知识分子,而巴威尔和尼古拉则代表的是保守的自由主义贵族两代人之间就如何对待贵族文化遗产、艺术与科学,人的行为准则、道德标准,社会与教育,个人的社会责任等问题各抒己见,他们之间的分歧和对立反映了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贵族之家19 世纪 50 年代中期,俄罗斯贵族阶级趋向没落,农奴制的崩溃已不可挽回1853——1856 年的克里米亚战争暴露了沙皇制的腐败,进步知识分子在思考人民的命运、祖国的前途屠格涅夫的长篇小说正是在这个时期酝酿构思和呈献给读者的《贵族之家》鲜明、形象地描绘了俄国贵族的兴亡史拉夫列茨基虽有远大目标,但怯懦得不知所措,甚至寄希望于贵族少女的指点与拯救在《贵族之家》中,作家通过拉夫列茨基与丽莎的爱情波折,探索了人生和个人幸福问题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геевич Пушкин,1799 年 6 月 6 日-1837 年 2 月 10 日)是俄罗斯著名的文学家、被许多人认为是俄国最伟大的诗人、现代俄国文学的奠基人。

      19 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代表作有诗歌《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篇小说《上尉的女儿》等黑桃皇后(柴可夫斯基和其弟创作歌剧)黑桃皇后(The Queen of Spades)是俄国著名作曲家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创作的一部三幕悲歌剧,是其晚期创作的代表作品其改编自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的同名小说,由其弟弟莫杰斯特·柴科夫斯基创作脚本,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谱曲1891 年2 月 19 日于圣彼得堡的马林斯基剧院作首次公演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俄罗斯诗人普希金的诗歌诗歌全文表述了他一种积极乐观而坚强的人生态度这首诗问世后,因它的亲切和蔼,许多人把它记于自己的笔记本上,成为了激励自己勇往直前,永不放弃的座右铭陀斯妥耶夫斯基陀斯妥耶夫斯基,常译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全名: 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文学家,19 世纪群星灿烂的俄国文坛上一颗耀眼的明星,与 列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人齐名,是俄国文学的卓越代表他所走过的是一条极为艰辛、复杂的生活与创作道路,是俄国文学史上最复杂、最矛盾的作家之一即如有人所说“托尔斯泰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广度,陀思妥耶夫斯基则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深度”。

      主要作品有《罪与罚》《卡拉马佐夫兄弟》《白痴》《群魔》《地下室手记》《白夜》罪与罚(俄国陀思妥耶夫斯基著小说)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俄国十九世纪著名作家《罪与罚》是他。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