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将相和》教案新部编本.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飞****9
  • 文档编号:185269396
  • 上传时间:2021-07-0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00.17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案[20 -20学年度第一学期]任教学科:任教年级:任教老师:xx市实验学校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五上语文第(5)单元课题18、将相和 课文类型 精读 文体特点文本解读本课是第十册教材第五组以“中国古典名著”为专题的第一篇课文 《将相和》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课文通过“完璧归赵” 、“濯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突出表现了蔺相如临危不惧、足智多谋、顾全大局,廉颇知错就改以及他们两人为了国家利益团结协作的品质 三个小故事叙述形式相似, 各有中心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紧密相关文章篇幅较长,语言简练,人物个性鲜明本课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重点范写“瑟、璧”,正确读写词语,并且积累本课的 成语和抄写喜欢的句子2、抓住主要内容,感受故事的曲折生动,领会 3个故事之间的联系3、通过抓文中重点词句,人物刻画的方法,感受人物形象与内在品质,体会人物的爱国情怀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根据课文能容提出问题并能解决问题本课重难点重点:1、抓住主要内容,感受故事的曲折生动,感受人物形象与内在品质。

      2、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3、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难点:1、把握3个故事之间的关系2、抓住人物语言动作描写,体会人物刻画的方法课时安排2课时前置性作业布置一、资料收集1、了解《将相和》的故事背景2、了解人物:廉颇、蔺相如3、查找资料:和氏璧4、阅读P95资料袋,了解《史记》二、学习字词1、读通课文我能行!认认真真读二遍,A遍消灭所有生字(自己想办法记生字、或者组词说话记生字) ,第二遍读正确流利,第三遍默读2、根据上卜文确定多音字读音3、运用联系上下文、课文注释或工具书理解“允诺、和氏璧、无价之宝、理直气壮、完璧归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负荆请罪、同心协力”以及你有困难的词语如:上大夫、上卿等三、初步理解课文1、“将”的读音有( )( ),在本义题目中应该读( );“相”的读音后( )( ),这里应读( )《将相和》中的将”是 ,“相”是 ,“和”的意思是 2、课文写了三个小故事,请你想想每个小故事讲了什么内容,起因、经过、结果分别是什么,然后根据内容分别概括成一个小标题,用四字词语概括分别是: ( )( )( )前置性作业反馈 教学流程动态修改部分第一课时一、读题解题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 18课,谁来读一下课题。

      指名读,出示读音2、通过预习,你们知道“将” “相”分别是指谁?(廉颇、蔺相如)这个“和”字,还让我们知道了这两个人开始是一一不和的,最后一一和好了?3、这篇课文就是在写两人从不和到和好的是事情二、预习检查1、字词检查2、但是课文比较特殊,在整个故事当中又蕴含着三个小故事,在昨天的预习中相信大家都去思考,列小标题了,谁来向汇报一下?指名说板书:完璧归赵 濯池之会 负荆请罪随机学习“璧”,区别同音字注意读音“濯、荆” 齐读3、你是怎么把这么长的故事读成这么简短的几个字的呢?让我们把自己的思考过程说给大 家听听出示学习任务一:1、小组内说清楚自己是如何提炼小标题的? (说说每个故事讲了什么内容2、小组派3个同学向大家汇报每人说一个)学生自学1)小组汇报,补充2)教师顺势梳理课文(分段)完整板书注意第 1自然段和第15自然段三、精读“完璧归赵”,感受蔺相如品质一、同学们,这一单元我们进入的是中国名著之旅学好这样的文章有什么巧妙的方法呢? 咱们来看导读提示,出示单元导读提示:学习本组课文,要理解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齐 读如何感受人物形象? 1、抓住人物的言行2、联系上下文二、今天这节课文,咱们先去研读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 ,出示学习目标:1、研读第一个小故事,弄清楚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抓住人物的言行,联系上下文,感受人物形象2、能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会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并能解决问题三、出示学习任务二:1、自由读课文第1这一10自然段,思考: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2、从这个故事中你读出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在相应的地方圈圈划划, 并做好批注关注人物言行、联系上下文)3、小组交流以上问题,再提出几个感兴趣或不理解的问题小组内交流解决,也可以考考别的小组四、学生根据要求学习五、反馈(一)、指名回答第一个问题出示填空:“完壁归赵”这个故事的起因是 ,经过是 结果(二)、小组汇报第二个问题随机点拨1、送壁 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 我一定把璧送回来 那时候秦王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A、抓住“如果……就……” "一定” 概括:足智多谋(谋略周全) 胸有成竹联系上下文 概括:非凡的胆量 为国家解忧日朗读指导你们认为赵王可以派蔺相如去秦国吗?那谁来读读蔺相如的话 (指名2人读,齐读)2、骗壁 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 “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A、出示:蔺相如之所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骗回和氏璧,是因为一一日 联系上文: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 出示“和氏璧”的资料现在你是秦王一边看一边称赞,你会称赞些什么呢?心里又会是怎样想的呢?指名说C师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概括:机智3、撞璧 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地说: “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A、理解“理直气壮”(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为什么会理直气壮?(手中有璧 心中有底)日谁能学蔺相如的样子,也来理直气壮一番指名 2人读C、“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想到了哪个成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概括:勇敢无畏 才智过人4、送璧 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 “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 ”A、手里没有了璧,那他为什么还能“大大方方”的呢?是呀,只有大大方方地说,才既不使宝贝落入贪婪的秦王手中,又不让秦王有发兵攻赵的借口,还用失信于天下来保护了自己,多机智呀!齐读。

      日璧完好无损地回去了,人也完好无损地回去了,那完好无损回去的还有什么?(国家的 尊严)一个弱小的国家并没有经过战争,却很好维护了国家的尊严,让我们为赵国、为蔺相如 鼓掌三)、故事学到这里,你心中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如:①为什么蔺相如要跟秦王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解决问题:用“缓兵之计”,想争取时间,把和氏璧送会赵国看出蔺相如做事考虑得非常周全,一点空子不留给秦王 四、拓展总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弄清楚了 “完璧归赵”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且抓住蔺 相如的言行,联系上下文,感受了蔺相如形象下节课我们再继续学习另外两个故事,感受 人物形象的同时,我们还要去理一理这三个故事之间的关系第二课时课时目标:通过蔺相如和廉颇的言行了解濯池会见时的斗争经过、结果,理解蔺相如避让的 原因,了解廉颇负荆请罪、两人和好的经过,从而懂得他们都以国家利益、整体利益高于一 切的道理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从多角度去发现、领略蔺相如的形象与品质教学难点:把握“完璧归赵” “濯池之会” “负荆请罪” 3个小故事之间复杂的因果关系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回顾课文内容。

      2、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感受到了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高贵品质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再次零距离接触这些历史人物二、研读人物,体会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1、说说濯池之会的起因、经过、结果2、说说“濯池之会,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一个 的人?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自由学习,小组交流1)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秦王拒绝了蔺相如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⑴ 蔺相如面对秦王对赵王的侮辱,奋起反抗, 为了国家的尊严他不畏强暴,不畏牺牲⑵ 情境朗读,体会蔺相如的勇敢无畏:假如你就是蔺相如你会怎样对秦王说这些话,指名读以蔺相如为切入点重点研读,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去揣摩人物的个性品质,感受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过渡“完璧归赵” “濯池之会”中蔺相如的卓越表现令赵王对他刮目相看,于是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这引发了廉颇的不满,他是怎么说,怎么做的?3、学习“负荆请罪”体会表达:1)说说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2)分析蔺相如的语言、行动行动:“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语言:“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将军吗?……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 ”从蔺相如的语言、行动你感受到了什么?(感受到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 的高尚品质。

      ⑴ “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这句话说得对吗?文中哪儿证明他说的话是对的?(濯池会见时,秦王不敢攻打赵国,就是因为廉颇已经在边境做好 了抵御秦兵的准备,说明廉颇在保卫赵国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⑵ 你怎样理解蔺相如的这段话?指导朗读3)分析廉颇的语言、行动:(1)画出描写廉颇的语言、行动的句子,说说廉颇的性格特点:语言:“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⑴ 在这里“嘴”指什么?蔺相如真的只是靠他的“一张嘴”吗?⑵ 从廉颇的话中,你发现廉颇有什么特点?(廉颇居功自傲、性格直率 ) 行动: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① 出示幻灯片,观察第二幅插图,想象人物当时的言行,说说廉颇负荆请罪的情景学生 展开合理想象、各抒己见,只要合文章情理即可②从“负荆请罪”,可以看出廉颇是一个怎样的人?③ 廉颇为什么向蔺相如负荆请罪?讨论、交流、点拨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廉颇的语言、行动,深化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三、思维扩展,深化认识1、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你为赵王感到幸运吗?为什么?(蔺相如具有不畏强暴、机智勇敢,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廉颇也能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认错,知错就改。

      而他们两人的共同特点是爱国, 有这样两位大臣,赵王是非常幸运的2、讨论: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交流、点拨:⑴ 蔺相如“完璧归赵”、“濯池之会”的两次立功,被赵王封为上卿,致使廉颇不服气才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