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河南文化发展报告 (3).docx

18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188024750
  • 上传时间:2021-07-2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90.76K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08~2009年河南文化发展报告 2008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河南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迎来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30周年,成功举办了百年期盼的北京第29届奥运会,圆满完成了举世瞩目的神舟七号航天载人飞行,战胜了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以及国际经济不利因素增多的严峻挑战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复杂环境中,全省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有关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文化强省建设目标,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不断繁荣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文化强省建设总体态势良好,成效显著文化建设正在成为世界金融危机阴霾下河南参与新一轮区域竞争的新亮点一 文化强省建设整体态势良好1.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2008年,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对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不断完善落实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配套政策,各地各部门的改革意识明显增强,试点工作积极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取得明显进展,全省共有157家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完成转企改制任务河南出版集团所属经营性事业单位整体转制,被中宣部等部门命名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优秀企业。

      河南省电影公司顺利完成股份制改造,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文化产业基地新成立的郑州市歌舞剧院,采取全新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成功打造了《风中少林》、《云水洛神》等艺术精品,票房收入连连攀升,仅《风中少林》就在四年间演出逾百场,收益超过千万元,产生了广泛影响文艺演出院团改革得到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不断深化内部改革,转换运营机制,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渠道,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积极探索采编与经营业务分开、制播分离改革,进一步强化了宣传服务功能,增强了发展活力2.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2007年全省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480.1亿元,增长17.1%,其中,郑州、南阳、许昌三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50亿元预计2008年全省文化产业仍将保持15%左右的增速,一批大型文化产业集团发展壮大,2007年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营业务收入11.9亿元,比上年增长31.3%;中原出版传媒集团销售净收入52亿元,上缴税金2.6亿元;河南文化影视集团完成营业收入8000多万元,在全国排名第9位;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推出了一批优秀影视作品,被授予“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称号;省有线电视网络集团经营收入4.6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省级有线电视网络。

      新兴文化产业初见成效,移动电视、报、广播电视等新媒体相继开通,运营势头良好;郑州小樱桃卡通公司被新闻出版总署命名为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天乐动画公司创作的三维动漫连续剧《独脚乐园》被国家广电总局评为优秀动画片民营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涌现出了郑州天人文化旅游、开封清明上河园、河南超凡影视制作等一批民营文化企业民间演艺业和民间工艺品业初具规模,宝丰县拥有民间艺术表演团体1400家,从业人员5.5万人,年收入达4.1亿元,被中宣部和文化部称为“宝丰文化现象”;浚县民间工艺品远销美国、日本等10多个国家,年产值达1.1亿元;民权县王公庄村被誉为“中国画虎第一村”,画虎年收入1600多万元3.公共文化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河南省不断加大对公共文化事业投入,公共文化设施日益完善河南艺术中心进入试运行阶段,河南出版物流配送中心即将竣工使用,省广播电视发射塔开工建设,中国文字博物馆主体框架已经封顶,预计2009年底建成开馆重大文化服务工程顺利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完成3600个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的建设任务,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已建成52个县级和47000个村级服务网点,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在7000多个行政村开展试点,农家书屋工程建成315个网点,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完成了570个行政村的建设任务。

      2008年以来,全省15家博物馆、纪念馆向社会免费开放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和活跃了全省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4.中原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河南博物院、郑州市博物馆、洛阳博物馆、南阳汉画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河南省图书馆、河南大学图书馆被命名为国家古籍保护单位全省新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83处,新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6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37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21名积极创新文化内容和形式,广泛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中原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河洛文化国际研讨会、中原文化澳洲行等重大文化活动在境内外产生了巨大反响;奥运会开幕式太极功夫表演,《程婴救孤》赴意大利、法国演出,《风中少林》赴新加坡演出,少林功夫在拉美演出,都引起了强烈反响2008年4月成功举办了第18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9月26日,以“和谐亚洲,欢聚河南”为主题的第十届亚洲艺术节在河南省体育中心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宣布艺术节开幕文化部部长蔡武、河南省省委书记徐光春、河南省代省长郭庚茂、河南省政协主席王全书、缅甸联邦文化部长钦昂敏、吉尔吉斯斯坦文化和信息部部长苏尔丹拉耶夫、朝鲜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副委员长田英进等以及20多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外交官,13个亚洲国家文化交流团,7个亚洲艺术表演团体的代表出席了开幕式。

      为期13天的本届亚洲艺术节堪称规模最大的亚艺节,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团体、近2000名艺术家参演了本次盛会亚洲艺术节内容主要包括开、闭幕式暨文艺晚会,形式多样、名家云集的专场文艺演出、亚洲电影展、群众文化活动、艺术展览活动及经贸洽谈等活动5.文化强省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2008年8月29日,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会议贯彻落实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近两年来文化强省建设的经验,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省委书记徐光春、省委副书记、代省长郭庚茂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若干意见》徐光春在讲话中指出,谋划河南文化发展新跨越,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和省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以新一轮的解放思想为先导,在认识上提升高度,在改革上增加深度,在发展上加快进度,在投入上增强力度,在运作上提高市场化程度他强调,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从战略和全局高度认识文化强省建设的新意义;要深化改革,真抓实干,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

      二 文化强省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形势展望近年来,河南全省文化建设加速发展,成绩显著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在推进向经济强省、文化强省“两大跨越”的进程中,与经济强省建设相比,文化强省建设的“短腿”现象还比较明显,文化建设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地方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还不适应文化强省建设的要求,有的习惯于传统的发展观念和思维方式,重经济、轻文化,一下子还转不过来;有的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律研究不够、捉摸不透、思路不宽、办法不多,成为导致文化产业发展说得多做得少,期望高落实难,畏首畏尾或盲目乐观、等靠要思想严重,整体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重要原因二是文化产业整体实力不强文化产业总量规模较小,占GDP的比重较低,与河南经济总量居全国第五的地位不相适应从国内文化产业发展看,河南与先进省市相比存在明显差距,2007年,河南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3.25%,而广东、云南、上海等省市的比重达到5%以上,高的超过了7%;在绝对值方面,2007年,全省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480.1亿元,而广东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则为1900亿元,是河南的4倍从省内文化产业发展看,2007年,郑州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为101.7亿元,南阳市77亿元,许昌市62亿元,三市占全省总量近一半,发展极不平衡。

      三是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够文化产品不够丰富,知名文化品牌不多,不少文化资源闲置,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偏低,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在公共文化建设领域,不仅存在着投入不足、设施不健全问题,还存在着管理不善、利用不够、闲置浪费问题四是文化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文化发展的内生机制尚不完善,国有文化单位内在动力不足,活力不强,民营文化企业发展不充分,文化企业“小、散、弱”现象突出,集约化程度不高,市场主体的竞争力不强五是长期以来对文化建设欠账较多、投入不足2007年,全国人均文化事业费达到15.04元,而河南省仅为5.89元文化发展基础薄弱,34%的公共图书馆全年没有购书经费,32.5%的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全年没有业务经费,40%的乡镇文化站存在无房舍、无器材、无经费的“三无”现象针对上述问题,河南省委、省政府在深入总结文化强省建设经验、科学研判国际国内发展大势的基础上,适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河南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工作重点和保障机制,为加快推进全省文化建设新跨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意见》指出要努力克服阻碍文化创新发展的思想观念,抓住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着力解决长期制约文化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要着力抓好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和骨干企业,进一步扩大文化产业规模和总量;在弘扬中原文化方面,要着力推出一批有影响的文化作品和文化活动,进一步扩大中原文化的影响力;在公共文化建设方面,要着力构建比较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提升河南文化软实力,形成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优势,实现河南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历史性跨越,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原崛起新局面提供强大的思想文化保证2009年,河南文化发展将受以下三个因素的影响一是正在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将在全省全面铺开在河南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内陆省份建成文化高地,迫切需要全省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当前,河南按照中央统一部署,以“推动科学发展、加快中原崛起”为主题深入开展的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将会极大促进全省党员领导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从陈旧的、固有的、僵化的思想观念中解放出来,以新的姿态、新的境界来推动文化发展,确立发展文化是硬道理、硬功夫也是硬任务、硬指标的思想观念,真正把文化建设作为科学发展的着力点、未来发展的制高点、改善民生的新亮点、提高软实力的切入点、实现中原崛起的新支点,以思想大解放、认识大提高来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二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本文以下简称《决定》)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对作为“三农”大省的河南有着特殊的意义,《决定》提出的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三项主要任务,将会给河南带来更多的实惠,拉动相关的文化消费其中,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将会直接促进全省文化事业发展,缓解文化事业“短腿”现象三是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犹如双刃剑,给全省文化建设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2008年下半年以来,肇始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国际金融海啸开始加速向实体经济侵蚀,全球经济陷入衰退,我国经济遭遇到了从未有过的复杂而又困难的局面,全国经济增长出现“拐点”,开始由繁荣期进入调整期由于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传导具有滞后性,次贷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尚未见底,预计2009年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将更加严峻,全省文化建设特别是文化产业发展将受大环境约束,增速明显放缓;同时,随着经济走低,国内外文化市场竞争更趋激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