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一)学生版.doc
4页江苏省泗阳县众兴中学江苏省泗阳县众兴中学 2010220102————20132013 学年学年 高三高三〖Ⅰ〗〖Ⅰ〗部部 语文导学案语文导学案1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一)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一) 编写人:曾宝祥编写人:曾宝祥 审核人:钱启先审核人:钱启先 日期:日期: 班级:班级: 姓名:姓名: 学号:学号:【【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 把握考纲中关于表达技巧的要求把握考纲中关于表达技巧的要求 2.. 理解并掌握表达技巧的相关术语理解并掌握表达技巧的相关术语 3.把握高考关于表达技巧的出题方式和答题思路.把握高考关于表达技巧的出题方式和答题思路 【【学习重点、难点学习重点、难点】】 1、把握高考关于表达技巧的出题方式、把握高考关于表达技巧的出题方式 2、把握高考表达技巧这类题型的答题思路、把握高考表达技巧这类题型的答题思路一.常见表达技巧的基本概念:一.常见表达技巧的基本概念:常见的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结构常见的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结构技巧等技巧等(一)(一) 、表达方式、表达方式:诗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四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
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种表达方式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描写包括描写方式和描写角度两个方面描写方式有直接描写包括描写方式和描写角度两个方面描写方式有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之分,直接描写又包括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描写和间接描写之分,直接描写又包括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粗笔勾勒、白描、工笔、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细节描写、粗笔勾勒、白描、工笔、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等;间接描写又称侧面描写包括渲染、烘托、衬托等面结合等;间接描写又称侧面描写包括渲染、烘托、衬托等描写角度有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角度,有远视、近描写角度有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角度,有远视、近视角度,有仰视、俯视角度,移步换景,反弹琵琶等等视角度,有仰视、俯视角度,移步换景,反弹琵琶等等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大类直接抒情,也叫直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大类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包含: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抒胸臆间接抒情包含: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以乐景衬哀情、以哀景写哀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以乐景衬哀情、以哀景写哀情) 、、融情入景、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讽今等方式。
融情入景、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讽今等方式二)(二) 、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衬托(正衬和反衬)衬托(正衬和反衬) 、烘托、对比、渲染、用典、想象、联想、、烘托、对比、渲染、用典、想象、联想、照应、以小见大、虚实结合、视听结合、抑扬结合、正侧面结照应、以小见大、虚实结合、视听结合、抑扬结合、正侧面结合、动静结合等合、动静结合等三)(三) 、结构技巧、结构技巧: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以景结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先景后情、以景结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 江苏省泗阳县众兴中学江苏省泗阳县众兴中学 2010220102————20132013 学年学年 高三高三〖Ⅰ〗〖Ⅰ〗部部 语文导学案语文导学案5(四)(四) 、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比喻、比拟、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反语、反复、引用、对比、对偶等关、反语、反复、引用、对比、对偶等。
二、表达方式具体分析:二、表达方式具体分析:(一)(一) 、议论、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见““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元稹《《菊花菊花》》 ))诗的后两句,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诗的后两句,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坚贞品格的赞美二)(二) 、描写手法:、描写手法: 1、直接描写、直接描写((1)) 、环境描写、环境描写 诗歌描写中的景物描写大都是环境描写如刘禹锡的诗歌描写中的景物描写大都是环境描写如刘禹锡的《《石头城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夜深还过女墙来深还过女墙来 ””一诗全用环境描写来表达昔盛今衰之情的一诗全用环境描写来表达昔盛今衰之情的2)) 、、 细节描写细节描写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发又开封张籍(张籍《《秋思秋思》》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话要说,故“又开封又开封“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3)) 、粗笔勾勒:、粗笔勾勒:指的是对事物描写出大概的指的是对事物描写出大概的“轮廓轮廓”,不作细节的描写,就像美,不作细节的描写,就像美术中的铅笔稿,很模糊的概念,但不失真实,同时可以把事物术中的铅笔稿,很模糊的概念,但不失真实,同时可以把事物描写清楚如崔护描写清楚如崔护 《《题都城南庄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人面桃江苏省泗阳县众兴中学江苏省泗阳县众兴中学 2010220102————20132013 学年学年 高三高三〖Ⅰ〗〖Ⅰ〗部部 语文导学案语文导学案4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桃花依旧笑春风 ””诗中用诗中用““人面桃花人面桃花””来表现脉脉含情的少女形象,可谓用来表现脉脉含情的少女形象,可谓用笔简洁4)) 、工笔:就是精笔细描如、工笔:就是精笔细描如《《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一诗中一诗中““鸡鸣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一段的刘兰芝的着装打扮作一段的刘兰芝的着装打扮作了精笔细描了精笔细描5)、白描、白描 白描,在诗歌的创作中,就是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白描,在诗歌的创作中,就是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形状、光暗(声响)等 白描诗即是用白描手法写的诗。
白描诗即是用白描手法写的诗如孟浩然如孟浩然《《春晓春晓》》前三句前三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再如王维的再如王维的《《鸟鸣涧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6)动静结合)动静结合 诗歌描写中动态与静态相结合如诗歌描写中动态与静态相结合如““江月去人只数尺,风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杜甫(杜甫《《漫漫成一首成一首》》 ))诗歌从水中月影写起,生动描写了白鹭曲着身子,恬静地诗歌从水中月影写起,生动描写了白鹭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拔刺的响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拔刺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7)虚实结合)虚实结合 虚写,不是写眼前的实景,而是写想象中的景象实写,虚写,不是写眼前的实景,而是写想象中的景象实写,恰好与之相反恰好与之相反 上片除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外,写的都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写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的是眼前实景、实事,写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的心情,是实写;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心情,是实写;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江苏省泗阳县众兴中学江苏省泗阳县众兴中学 2010220102————20132013 学年学年 高三高三〖Ⅰ〗〖Ⅰ〗部部 语文导学案语文导学案4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
虚写,状不在眼前的事物如在眼前,引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虚写,状不在眼前的事物如在眼前,引起读者的想象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写出了离别时的依依不舍起读者的想象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写出了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三、提问方式:三、提问方式: 1 1、、该诗(或该诗(或××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并作简要分析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并作简要分析 (或(或 从表达技巧角度对从表达技巧角度对××句进行赏析或句进行赏析或××诗是任何表达感情的?)诗是任何表达感情的?) 例(例(1 1):):20082008 年年【【江西卷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 分)分)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初入淮河四绝句(三) 杨万里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鹜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只余鸥鹜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 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全国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全国 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请从请从“虚实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 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与无奈后两句实写鸥鹭可以南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与无奈后两句实写鸥鹭可以南 北自由飞翔,虚写作者对国家统一、人民自由往来的强烈渴望北自由飞翔,虚写作者对国家统一、人民自由往来的强烈渴望四四、牛刀小试:、牛刀小试:1 1、、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前两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并简要分析 《《台城台城》》 韦庄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2、、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并简要分析 《《兰溪棹歌兰溪棹歌》》戴叔伦戴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