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保护新产品和配套技术.doc
10页植物保护新产品和配套技术1、捕食螨与菇蚊互作关系的研究项目负责人或联系人:范青海 联系:0591-83789311该项目初步调查了福建省菇房内的捕食螨种类,研究了猎物及环境因子对剑毛帕厉螨、黔下盾螨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繁殖方式对其后代的影响,捕食螨对菇蚊控制的有效性,捕食螨扩散行为等,研究结果为上述 2 种捕食螨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该项目在国内首次研究报道了剑毛帕厉螨、黔下盾螨的生物学特性,搜索和捕食行为,及其对菇蚊控制效果和安全评价该研究有利于解决菇蚊化学防治所带来的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问题,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2、产乙醇嗜热菌的选育及其功能基因研究项目负责人或联系人:刘斌 联系:0591-83789311项目组已完成合同任务在以下方面有创新性:(1)从温泉中筛选直接降解生物质产乙醇或产纤维素酶的嗜热菌 57 株及菌群 2 个,其中菌群 SV79 的组成及其多样性,对构建高效率产乙醇人工菌群具有参考意义 (2)通过诱变育种,获得 10 株降解生物质,产高活性纤维素酶的嗜热菌为开发利用甘蔗渣等纤维质生物质资源提供技术支持 (3)通过基因重组,获得了具有热稳定强、酸稳定强抗抑制剂和去污剂性的 β-葡萄糖苷酶;获得了具有耐热耐碱及抗化学物质及金属离子等特性的木聚糖酶。
总体研究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3、实蝇小分子蛋白耳剂的研究项目负责人或联系人:陈家骅 联系:0591-83789311项目组利用啤酒废液开展实蝇小分子蛋白耳剂的研究,采用了破壁了、自溶、浓缩和酶解等系列方法,获得了生产蛋白耳剂的最佳工艺条件,包括温度、时间、酶使用量及 PH 值等关键参数,具有创新性应用该工艺获得的生物蛋白耳剂对实蝇类雌、雄成虫均有显著引诱作用,田间应用表明该蛋白耳剂对实蝇类害虫具有良好的诱集效果,在生产商具有重要意义在该蛋白耳剂加入适量的植物源活性物质后,其作用效果明显提高该蛋白耳剂能有效地控制实蝇的危害,可从源头上解决蔬菜安全生产问题项目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4、蜡蚧轮枝菌抗逆菌株筛选及新剂型创制技术及应用研究项目负责人或联系人:王联德 联系:0591-83789311研究和筛选了产孢和致病能力强等特征的蜡蚧轮枝菌株 Vl6063-U -P1、Vp 28-U-P1、V 3450-U-P1 优化了以黄豆粉、马铃薯等材料作为 Vl6063-U -P1、Vp 28-U-P1、V 3450-U-P1菌株的液体种子培养发酵材料;提出了蜡蚧轮枝菌黄色无纺布菌剂创制技术;测定蜡蚧轮枝菌黄色无纺布菌剂对茶蚜、茶假眼小绿叶蝉、柑桔全爪螨和朱砂叶螨等害虫的杀虫活性。
研究了蜡蚧轮枝菌黄色无纺布菌剂与缨小蜂对假眼小绿叶蝉的协同控制技术,并进行试验示范 项目实施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5 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2 项该研究提出了高毒力蜡蚧轮枝菌株筛选模型,优化了培养条件,研制出黄色无纺布菌剂的新剂型,经田间试验示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整体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中蜡蚧轮枝菌高毒力菌株筛选模型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5、香蕉枯萎病快速检测和可持续治理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应用项目负责人或联系人:张绍升 联系:0591-83789365建立了香蕉枯萎病早期诊断和病原菌生理小种快速检测技术体系首次发现香蕉吸芽苗和假植苗的病害特异性症状,提出了香蕉枯萎病早期诊断的理论;研制了香蕉假茎组织微量取样诊断器和能鉴别香蕉枯萎病菌 4 号生理小种的 KM鉴别培养基;创建了 ITS-SCAR 双重 PCR 快速检测鉴定香蕉枯萎病菌 1 号和 4 号生理小种的方法 构建了高效、可持续的香蕉枯萎病疫情监测和防控体系建立了福建省香蕉枯萎病监测网,查明了福建省香蕉枯萎病的疫情分布和发生状况首次发现带菌假植香蕉苗是病害的重要传播途径建立了“加强检疫检测、培育和种植无病苗、无污染销毁病株、重病田改种和轮作、推广种植抗病品种”的香蕉枯萎病可持续治理技术体系,在病区推广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创建了“病区系统选育结合利用香蕉枯萎病菌毒素筛选抗病香蕉突变株”的香蕉抗病品种选育技术 引进筛选出具有高度抗病性和优良农艺性状的抗枯 5 号、抗枯 1 号和广粉 2 号等抗枯萎病香蕉新品种该研究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6、茶炭疽病轮斑病等主要病害的生物学特性及拮抗菌筛选与应用项目负责人或联系人:刘 伟 联系:0591-83789365对 Pestalotiopsis属的 P .theae和 P. guepinii菌侵染茶叶后的症状表现、菌落及生物学特性等进行了研究明确了其致病机理,为茶轮斑病菌与灰斑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探明了茶树的根、茎、叶中内生细菌的分布规律:侧根>主根>嫩茎>叶片从福鼎大白茶等5个茶树品种中分离、纯化内生细菌共79株,通过平板对峙法筛选出对茶炭疽病菌具有一定的拮抗能力的内生细菌29株,并从中筛选获得5株具有较强拮抗能力和防病效果的目标菌株测定了枯草芽孢杆菌 BS-1、 BS-4、 BS-5、 BS-6、 BS-7等5个菌株对茶炭疽病菌的拮抗效果,并对其抑菌机理进行了研究筛选出以豆粉等材料作为 BS菌株的培养发酵材料项目实施期间,采用枯草芽孢杆菌 BS-1防治茶炭疽病和轮斑病,示范面积达1050亩次,防治效果高于75%,直接经济效益22.99万元。
发表学术论文3篇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7、病毒检测 ELISA 试剂盒项目负责人或联系人:王宗华 联系:0591-83789367植物病毒检测试剂盒是应用现代生物技术研发而成的,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植物中的相关病毒,提高植物检疫效率,增强植物病害的防控能力该系列产品不仅可以替代进口,而且可以出口,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8、高产耐高温蛋白酶的苏云金芽孢杆菌筛选及培养方法项目负责人或联系人:关雄 联系:0591-83789259一种高产耐高温蛋白酶的苏云金芽孢杆菌筛选及培养方法,采用酪蛋白底物琼脂鉴定平板初筛与发酵酶活测定复筛的方法获得高产耐高温蛋白酶苏云金芽孢杆菌 BT140;采用 PLACKETT-BURMAN 设计与响应面分析法快速获得了 BT140 最佳的发酵产酶配方与发酵条件,最终摇瓶发酵水平可达 918.56U/MLBT140 生产耐高温蛋白酶时,不影响发酵结束收集芽孢生产杀虫剂,使该菌兼具有蛋白酶与杀虫剂两种产品的生产能力以 1 吨发酵为例,除了获得相应的 BT 杀虫剂外,还获得 60~90KG1 万单位的酶粉9、几株高效杀虫防病菌株的产业化关键技术项目负责人或联系人:关雄 联系:0591-83789259该项目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菌株为基础开展了杀虫防病基因、生物学特性及发酵生理学、发酵营养配方优化、发酵及其后处理工艺、产品助剂及制剂化与田间应用示范等较为系统的研究。
首次开展内生 Bs 菌株 aiiA 基因和 Bt 增效因子 inhA 基因的原核表达及生物学功能的研究明确了 WB5、TS16 等 4 株新杀虫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及 BS-1 和 BS-2 菌株的防病机制实现了计算机定量分析技术应用到发酵配方优化及纳米级膜过滤提取-喷雾干燥的发酵后处理,获得了高效新型助剂及有效配方,显著提高了有效因子回收率和产品效价开发了防治鳞翅目害虫以及防治青枯病的生物农药,获得了农药登记证和生产证,推广应用面积达 1 千多万亩次,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10、利用新型工程菌制备生物农药的方法 项目负责人或联系人:关雄 联系:0591-83789259利用新型工程菌制备生物农药的方法,采用经人工诱变处理野生菌株而获得的苏云金杆菌新型工程菌 TS16 为生产菌株,利用本发明所设计的发酵培养基和本发明所使用的工艺流程生产生物农药,具有产品质量稳定、效益高、性能可靠、使用效果好,对人畜无害、易于储存、运输和使用方便等特点,与现有市场产品相比,效价高、相对使用成本低11、杀虫微生物新资源及其利用研究项目负责人或联系人:张永嵘 联系:0591-83789365该成果从苔藓、地衣、土壤等不同的生境中分离筛选获得杀虫微生物菌株 623株,建立了杀虫微生物菌种资源库;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了相关杀虫蛋白基因的研究,建立了功能基因的 PCR-RFLP 鉴定和秀丽小杆线虫生测体系。
分析定位了 Bt 营养期相关杀虫蛋白 vip3A 基因,揭示了 inhA 基因在 Bt 杀虫过程中的作用,分离克隆了 Bt、Bc 和 Bs 中的植物病原细菌群体感应信号分子降解酶基因;针对性地探讨了发酵营养配方优化、发酵后处理工艺与助剂筛选等生物农药制剂研究中的关键因子,为 Bt 等生物农药的产业化提供了依据12、筛选苏云金杆菌杀线虫菌株的方法 项目负责人或联系人:关雄 联系:0591-83789259一种筛选苏云金杆菌杀线虫菌株的方法,以 BT 为供试菌株,以秀丽小杆线虫为靶标害虫,采用浸泡生测、培养基生测、蛋白晶体生测等方法筛选高毒力杀线虫BT 菌株,克服了线虫生测中遇到的难以培养的问题,采用了更容易获得的缺陷型大肠杆菌 JM109,缩短了筛选周期采用本发明的方法筛选 BT 高毒力杀线虫菌株的全过程只需几天的时间,不仅节约了成本,而且提高了筛选效率筛选的 BT杀线虫菌株 IPS,作用 24H 其 LC50为 1.008ΜG/ML13、新入侵危险性检疫害虫-红棕象甲监测与控制体系的建设项目负责人或联系人:张飞萍 联系:0591-83789449我省的红棕象甲(Rhyncophorus ferrugineuss)是世界臭名昭著的毁灭性重大外来入侵有害生物,主要为害多种棕榈科植物,以幼虫蛀食树干和树冠心叶为害,可在短期内造成植株死亡,危害极大且防治困难,极大地限制了棕榈植物的进出口贸易,并严重威胁着我省及周边区域耐寒棕榈产业的生存与健康发展。
本项目在福建省发改委五新工程项目的资助下,利用以诱集为核心的技术,在福建泉州、厦门等地小范围开展了红棕象甲的监测与控制工作,能够有效地抑制该虫的扩散蔓延14、一种淡紫拟青霉新菌株及其利用虾壳制备杀线虫剂的方法 项目负责人或联系人:张绍升 联系:0591-83789365一种淡紫拟青霉新菌株及其利用虾壳制备杀线虫剂的方法,所述的淡紫拟青霉新菌株(PAECILOMYCES LILACINUS-89,简称 PL89),具有耐碱、耐热、抗污染、生长快、产几丁质酶能力强等优点以 PL89 为生产菌株,利用虾壳制备杀线虫剂,具有工艺简单、培养时间短、产孢子量大等优点虾壳的价格低廉、作为培养基既有丰富的营养,又可以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产品具有杀线虫、防枯萎、促进作物生长等作用15、一种高效价生物农药的制备方法 项目负责人或联系人:关雄 联系:0591-83789259一种高效价生物农药的制备方法,其发酵培养基采用“氮源、碳源和无机盐—摇瓶培养—建立响应面—培养基最佳配比”的方法选择优化,从而实现快速获得培养基各组分的最佳配比;以苏云金杆菌制剂为例,再采用超滤技术对发酵液进行浓缩处理,喷雾干燥,制成制剂的有效成分(芽孢和晶体)回收率可达到 100%,且芽孢发育正常,晶体完整无异常变化。
与常规产品相比,具有溶解性能好、效价高的优点按照农业部颁发的生测标准进行小菜蛾毒力测定,产品效价能达到47619.08IU/MG16、一种利用藻红蛋白荧光探针检测烟草花叶病毒的方法项目负责人或联系人:吴祖建 联系:0591-83789365一种利用藻红蛋白荧光探针检测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MOSAIC VIRUS,TMV)的方法,使用的材料由藻红蛋白荧光探针、硝酸纤维素膜、TMV 多克隆抗体、阳性阴性对照品、封闭缓冲液和洗涤缓冲液组成主要运用藻红蛋白标记抗体和硝酸纤维素膜包被的固相抗体两种抗体检测时固相抗体通过抗原反应捕获待测抗原,形成免疫复合物,加入藻红蛋白荧光探针,与免疫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