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行业深度研究:银行缩表,事实与缘由.pdf
17页C H I N A S E C U R I T I E S R E S E A R C H请参阅最后一页的重要声明 证券证券研究报告研究报告··行业深度研究行业深度研究 银行缩表银行缩表::事实与缘由事实与缘由2017 年以来,银行资产增速放缓年以来,银行资产增速放缓 银行业整体来看, 缩表趋势并不明显, 但资产的增长率明显放缓 商业银行资产同比增速回落,大型银行资产增速趋于稳定股份 制银行资产增速有史以来首次低于大型银行,可能是由于股份制 银行同业业务和非标业务占比更高,受监管影响更大,从而导致 资产同比增速低于大型银行 2016 年四季度以来,上市银行缩表进程加速,资产增长率明显下 降大行总资产无显著的下降,但资产增速放缓;股份制银行的 缩表意愿更为强烈,中信银行有 3 个季度的总资产负增长,民生 和光大连续 2 个季度缩表;城商行中,上海和江苏缩表力度大; 农商行中,无锡和张家港有 1 个季度资产增长率为负 银行缩表的主要方式:减少应收账款类投资和同业资产银行缩表的主要方式:减少应收账款类投资和同业资产 中信银行是上市银行中缩表的先驱,缩表方式主要为减少应收款缩表方式主要为减少应收款 项类投资和减少同业业务资产。
项类投资和减少同业业务资产应收款项类投资是导致 2017 年 二、 三季度总资产负增长的主要原因, 分别导致总资产下降 3.86% 和 4.59% 同业业务资产收缩是导致 2017 年一季度总资产负增长 的主要原因、二季度资产负增长的次要原因,分别导致总资产下 降 3.76%和 1.02% 从其他上市银行来看,2016 四季度以来共有 7 家银行、11 次缩 表从缩表方式来看,基本为减持应收账款类投资和同业资产 73%的样本采用降低应收款项类投资的方法,82%的样本采用降 低同业业务资产的方法但这些银行在缩表时,仍然保证利润率 更高、更受政策鼓励的贷款业务增长,目的是维持较高的利润水 平 银行资产端结构调整原因:监管和业绩双重压力银行资产端结构调整原因:监管和业绩双重压力 新流动性管理办法下,鼓励银行更多配置信贷资产,以满足监管 要求对于未达标准银行,未来资产端调节压力较大,需要增加 贷款占比、降低金融资产占比;但对于贷款总额度增长受限的银 行,由于非信贷资产的减少,资产总量可能减少 银监会连续出台监管办法,直指非标乱象和同业乱象非标业务 短的期限为 3-5 年, 长的可以达 10 年, 因此预计未来标资产的规 模会下降,但短时间大幅下降的情况难以出现。
兴兴业、南京和贵业、南京和贵 阳应收阳应收/总资产比重较高, 应收款项类投资远高于同行业, 面临较总资产比重较高, 应收款项类投资远高于同行业, 面临较 大的减少应收款项类投资压力大的减少应收款项类投资压力从同业业务来看,截至 2017 年 9 月 30 日,交通、平安、杭州和北京交通、平安、杭州和北京的的同业业务资产占总资产比同业业务资产占总资产比 重较高,未来需进一步降低同业资产比重重较高,未来需进一步降低同业资产比重 维持维持 增持增持杨荣杨荣 yangrongyj@ 010-85130239 执业证书编号:S1440511080003 研究助理:方才研究助理:方才 fangcai@ 010-86451314 发布日期: 2018 年 02 月 01 日 市场表现市场表现 相关研究报告相关研究报告 [table_report] 18.01.08 银行业周报 99 期:去杠杆细化政策 出台降风险,资金利率全线回落提 估值 18.01.03 银行业动态:IFRS 9 落地,对银行业 影响几何? 18.01.02 银行业周报 98 期: 流动性至降利率, 银行股确定性向上 银行银行 1 4 7 9 3 6 4 4 / 3 0 2 4 2 / 2 0 1 8 0 2 0 1 1 6 : 2 7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银行银行 请参阅最后一页的重要声明 资金成本上升,促使资产结构调整: 1、资金成本上升,低收益资产投资减少。
交通和民生的同业业务收益率低,且同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高 于行业水平,预计未来将减少对同业资产的投资 2、贷款占比持续上,用高收益率弥补资产增速放缓在银行业整体增速放缓的情况下,贷款占总资产的比 重持续上升,在总资产扩张受限的情况下,更多的回归贷款业务,以更高的收益率来弥补总资产水平增速的下 降,从而保持稳定的净利润水平 银行业银行业 18 年缩表概率较低年缩表概率较低 我们认为,2018 年银行业资产增速放缓,资产端结构调整势在必行,但缩表概率不大 资产端结构调整是因为:银监会的流动性考核引导银行增加贷款配置、减少对金融资产投资,同业管理新 规压缩同业市场业务、非标管理办法则限制了应收款项类投资业务的增长,且加息带来资金成本上升、银行资 产端加大对高收益资产的配置 缩表概率不大是因为:1、资管新规在短时间内难有重大影响,应收款项类投资不会短期内快速下降2、 同业业务资产在 2017 年已大幅降低,多家银行已调整到位3、对部分银行而言,应收款项类投资和同业业务 资产也可能增加资管新规使得部分表外的资管业务移到表内,同业业务收益较高且尚未达到同业业务量规定 上限的银行,也会进一步增加同业业务资产。
投资建议投资建议 1、17 年年底提出:1 季度银行股确定性向上,核心逻辑:三点支撑, 随着 1 月 25 日普惠金融定向降准释放出 3000 亿以上流动性,2 月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释放 2 万亿流动性, 银行股行情逐步地从估值修复逻辑过度到流动性驱动逻辑从而继续坚定看好银行股确定性向上行情我们认 为:行业合理的 18 年 PB 中枢为 1.2 倍 PB,目前是 1 倍 PB,银行板块还有继续至少 20%以上修复空间 2、18 年,上市银行不会再缩表,驱动 ROE 回升 另外上文中论述清楚:18 年上市银行不会再缩表,行业资产增速虽然放缓,但是资产增速将高于资本整体 的增速,银行业的权益倍数将企稳回升在银行业盈利增速环比回升北京下,行业 ROE 将 ROA 和权益倍数的 双重驱动下,稳步回升,带动行业估值中枢长期上行 3、我们看好 1 季度银行股行情,2 季度风险点相对较多 看好 1 季度的核心原因是:资金利率下行带动银行股估值修复; “三点支撑” (流动性、估值、业绩) ;周期 复苏 其一、流动性支撑,定向降准释放 3000 亿以上流动性, “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也将释放出 1.5 万亿到 2 万亿的市场流动性;流动性风险下降,资金利率下行,带动银行股估值修复; 其二、业绩支撑,17 年 1 季度 NIM 触底,18 年 1 季度 NIM 同比增速较大,1 季度信贷投放规模相当于全 年信贷量的 30%-40%; 其三、估值优势明显,17 年年末没能完成估值切换,18 年年初完成估值切换 2 季度风险点主要是:政策风险、流动性风险、不对称加息风险。
4、随着张家港银行的正式解禁,银行次新股将迎来一波不错上涨行情高估值和解禁压力始终是市场对其 诟病的主要方面,但是随着银行次新股第一轮解禁完成,其解禁的压力渐次消除,下次解禁需要到 2019 年,两 年后而且从北京、南京、宁波第一次解禁后的市场表现来看,第一次解禁后,股价都有一波相当不错的上涨 行情 5、 我们预测 17/18 年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 5%/7%; 17/18 年行业 ROE 为 14.5%/16%, 对应 PB 的中枢在 1.2 倍截至 2018 年 1 月 31 日收盘价,老 16 家上市银行平均的 17/18 年 PE、PB 分别为:8.3/7.7,1.11/1估值优 势依然存在,上涨行情尚未结束 基于资产质量改善、业绩高增长、零售优势、基本面出现拐点,我们重点推荐:招行(18 年 13 倍 PE,42 元) 、宁波(18 年 1.8 倍 PB,24 元) 、南京(18 年 1.4 倍 PB,12 元) ,光大(18 年 0.9 倍 PB,5.5 元) 、民生(18 年 1.1 倍 PB,13 元) 、农行(18 年 1 倍 PB,5 元)和上海(18 年 1.1 倍 PB,20 元) 。
1 4 7 9 3 6 4 4 / 3 0 2 4 2 / 2 0 1 8 0 2 0 1 1 6 : 2 7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银行银行 请参阅最后一页的重要声明 目录目录 2017 年以来,银行资产增速放缓 .......................................................................................................................... 1 (一)银行业整体而言,资产增速放缓 ....................................................................................................... 1 (二)上市银行资产增长率明显下降 ........................................................................................................... 1 银行缩表的主要方式:减少应收账款类投资和同业资产 .................................................................................... 3 (一)银行的资产类型 ................................................................................................................................... 3 (二)中信银行的近 5 个季度的缩表情况 ................................................................................................... 4 (三)其他上市银行的缩表方式 ................................................................................................................... 6 银行资产端结构调整原因:监管和业绩双重压力................................................................................................ 6 (一)MPA 考核和流动性新规引导银行增加贷款配置 .............................................................................. 6 (二)银监会连续出台监管办法,直指整顿非标乱象和同业乱象 ............................................................ 7 (三)资金成本上升,促使资产结构调整 ................................................................................................... 8 银行业 18 年缩表概率较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