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阅读能力突破靠积累非突击.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阳****
  • 文档编号:243958347
  • 上传时间:2022-01-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2.5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阅读能力突破靠积累非突击高考语文复习:高考阅读能力突破靠积累非突击 当大众还在热议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时,许多高考学生已开始担忧高考会“加料”了,于是争相“恶补”莫言作品此事源起之前的一则消息——语文出版社已敲定将莫言小说《透明的红萝卜》编入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作品都入教材了,高考是不是会涉及呢?昨日,记者采访了沈阳二中语文组组长,沈阳市名师于宝山,他对这一现象的利弊进行了论证与分析诺奖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在采访中,于宝山告诉记者,诺奖揭晓之前,许多学生对莫言并不了解,对他的作品更是一无所知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中学生们,感兴趣的是青春文学、偶像文化和快餐文化大多语文生都喜欢韩寒、郭敬明,他们的作品不能说不好,但不可否认,青春文学相对比较浅薄,认识人生、社会的含量很少可以说,莫言获奖是推动中学生阅读的一个很好的契机以往,学生们对那些挖掘人性的东西没感觉,而诺贝尔奖是世界公认的奖项,通过莫言获奖能让学生们认识到什么是真正有价值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从描写人性和理解社会、人生的角度去把握 ?”“今天的孩子们面临更多元的社会现实,思想比过去的孩子复杂,理解能力应该更强,不担心读不懂。

      不能全懂也不要紧,有时候阅读是一种感受,能够有所感触,只要能有所思考,就很有意义了 ?”于宝山说阅读能力要靠积累非突击诚然,莫言获奖对中学生阅读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推动作用,但是否应该将其当做高考的方向去把握呢?对此,于宝山表示,现在莫言作品的确很热,引起了学生和家长不小的关注,包括二中也有不少学生在看读莫言的作品,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要有选择性选取莫言比较有代表性、有深度的作品,譬如《红高粱》、《檀香刑》、《生死疲劳》等,建议学生们带着“好奇心”去读,可通过阅读了解莫言的写作风格和“魔幻现实主义”, 也可适当了解一下何谓“狂欢化”语言和“残酷叙事”,既能培养阅读兴趣又增长知识,如果像读考卷那样,好文章也会变得枯燥乏味;二是点到为止莫言的作品象征意义丰富朦胧,不易驾驭,无须花费大量的时间,更没必要下大工夫将莫言作品当做高考方向去把握一来高考是否涉及莫言作品还未定论,二来阅读还有个吸收的问题,如果滥读一气却吸收不了,只能是虚耗了光阴,对课业紧张的高中生而言实在得不偿失老师和家长应引导学生从欣赏的角度去阅读如果仅仅为了应付考试去“恶补”,这种“功利备考”的方式不但糟蹋了好作品,也影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记者了解到,还有一些学生担心高考会要求默写莫言的文章对此,于宝山说:“我认为这种可能性比较小,高考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和阅读水平,而不是死记硬背 ”暂且抛开莫言的作品不谈,仅就阅读而言,于宝山对高中生又有什么样的指导和忠告呢?于宝山表示,高中生首先要将手里的语文教材读懂、吃透,这是阅读其他作品的资本和前提此外,可以重点读一下中外名著,鉴于名著都是大部头的,可将其拆开来阅读,每次读一两个篇章,尽量做到有计划、有目标,不要把阅读当成负担,要当成一种消遣的方式,良好的阅读习惯都是在不经意间养成的,只要读进去了,就会有收获再者像《读者》、《青年文摘》这样富含哲理、内涵的杂志也可适当读一读,总会带给我们思索与启迪于宝山说:“阅读从来就不是突击能解决的问题,文学素养要靠积累,综合能力更要靠积累俗话说的话,量的积累产生质的变化,只有读多、读通了,才能真正提高阅读水平和应试能力 ” 第 3 页 共 3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