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格心理学课件第四章特质论.ppt

41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590760192
  • 上传时间:2024-09-15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615.50KB
  • / 4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人格心理学课件第四章特质论 人格心理学课件第四章-特质论 问题n人格心理学的创始人?标志性著作?n“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本章内容n奥尔波特的特质论n卡特尔的特质因素论n大五人格因素研究与应用n特质论的测量方法n特质论的争议与评价 第一节 奥尔波特的特质论第一节 奥尔波特的特质论 一、奥尔波特简介nGordon Willard Allport-1967.10.09 ,美国心理学家n受哥哥F.奥尔波特影响,1915年入哈佛大学学习,1919年获文学学士学位n1919年任教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罗伯特大学,讲授英语和社会学n1920年回国读研,途中与弗洛伊德会面,从而影响到其理论创立n读研期间感受到与其他心理学研究生的差异,寻找心理学研究新途径n克拉克大学的实验心理学会议上遭铁钦纳反对n1922年获得哲学(心理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人格特质的实验研究》n1924年开设美国最早关于人格理论的课程《人格:它的理论和社会领域》n1937年《人格:心理学的解释》标志着人格心理学的正式创立n1939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n1964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二、基本理论观点 n人格及其结构n人格动力n人格发展 n健康成熟的人格 (一)人格及其结构n人格人格 “一个真实的人” “人格是内在心理物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一个人独有的行为和思想”(1937) n特质及其特点特质及其特点n特质特质:一种概括化的和聚焦的神经生理系统,它具有使许多刺激在机能上等值的能力,具有激发和引导适应性和表现性行为一致的(等同的)形式(Allport,1937)。

      n特质是一种神经生理结构 n特质除了应答刺激而产生行为外,还主动激发和引导行为使一个人的行动具有指向性 n通过特质使许多刺激在机能上等值起来,并且反应也具有了一致性 “同样的火候使黄油融化,使鸡蛋变硬——奥尔波特n特点特点: n特质的种类特质的种类 不同的刺激不同的刺激机能等值反应机能等值反应特质特质缺乏朋友缺乏朋友回避社交活动回避社交活动喜欢单独活动喜欢单独活动不愿意参加讨论不愿意参加讨论羞怯羞怯同伴同伴团体团体嗜好嗜好讲习会讲习会图4.1 行为中的特质,由不同刺激引发的特质通过多种机能等值反应表现自身 特质的特点n①特质不是有名无实的n②特质不是习惯,它比习惯更具有一般性n③特质是动力的n④特质的存在可以从实际中得到证明n⑤一种特质对另一些特质仅是相对独立的n⑥特质与道德或社会判断不是同义的n⑦特质可以是某个个体所具有的,也可以是群体所具有的,任何特质都是独特性与群体性的统一n⑧行动甚至习惯与特质不一致时,并不证明特质的不存在 特质的种类n个人特质(个人特质(individual trait)) 某个特定的个体所具有的那些特质unique trait n首要特质(首要特质(cardinal trait)) :个人生活中具有渗透性占优势的特质 n中心特质(中心特质(central trait)) :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特质 (5~10个)n次要特质(次要特质(secondary trait)) :个体的一些不太重要的特质 n共同特质(共同特质(common trait)) 许多个体共有的那些特质 人格测量方法n常规研究法(nomothetic approach) 着重探讨“共同特质”。

      整体探索法n特殊规律研究法(idiographic approach) 着重探讨“个人特质”个案研究法 (二)人格动力n机能自主机能自主(或功能独立)(functional autonomy) 指那些成为独立的动机,即这些动机与它原先赖以产生的需要已没有依赖关系 换言之,过去的动机与现在的动机并没有机能性的联系,过去的已经过去,一个人今天的动机是机能自主的 (三)人格发展 nAllport把人格的组织机构重新命名为统我(proprium)n统我包括使个人具有独特性的所有事实,“包括人格中导向内心统一的所有方面”(Allport,1955) n统我发展八阶段 统我的发展发展阶段发展阶段 统我的发展统我的发展1.第一年 婴幼儿通过体验到的许多感知而知道了他们自己的存在2.第二年 虽环境变化了,但儿童知道他们的同一性没有变3.第三年 个人的成就产生了自豪感4.第四年 儿童通过认识到某些物体属于他而扩展了他的自我意象5.第四年 至第六年 形成良知或超我,此时儿童能运用正确和错误这类概念6.第六年 至第十二年 儿童运用推理和逻辑思维来解决复杂的问题。

      7.第十二年 至青春期 儿童形成了未来目标,开始以未来目标组织自己的生活8.成年期 作为综合前面各发展阶段的个体生成了 (四)健康成熟的人格n六项标准(六项标准(1961)) n自我扩展的能力(capacity for self-estension) n与他人热情交往的能力 n自我接纳能力和安全感 n实际的现实知觉(realistic perception of reality) n自我客观化(self-objectification) n统一的人生哲学 三、评价三、评价积极方面积极方面: n使人格的数量化研究成为可能 批评批评:n被指责为不科学的 n过分强调意识从而忽略了无意识 n机能自主的概念否认了发展,否认了早期经验和人格发展的关系 第二节 卡特尔的特质因素论 卡特尔简介nRaymond Bernard Cattell-202X.02.02 ,英国和美国心理学家 n9岁时英国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受伤兵的影响n1924年获伦敦大学化学学士学位,转向心理学我在实验室中的座椅显得小了,而这个世界的问题则变大了渐渐地我得出结论,为了超越人类的非理性,人们必须研究心理自身的作用。

      Cattel,1974)n西里尔•伯特:心理科学是解决很多社会问题的最大希望n受聘为斯皮尔曼的研究助手:因素分析n1929年获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n1937年应E. 桑代克邀请赴哥伦比亚大学一起工作n1941年应G.奥尔波特邀请到哈佛大学与奥尔波特、莫瑞一起工作,1945年到伊利诺大学任教n工作狂:56本著作,500多篇研究报告 二、基本理论观点 n人格结构 n人格动力 n人格的发展 n人格研究方法 (一)人格结构n人格的基本结构元素是特质特质 n特质特质:人在不同时间和情境中都保持的某种行为方式和一致性n特质的种类特质的种类n独有特质、共同特质n表面特质、根源特质n体质性特质和环境养成特质 n能力特质、气质特质、动力特质 特质的种类1n独有特质(unique trait )个人所独具的特质 n共同特质(common traits) 一个群体成员所共同具有的特质 特质的种类2n表面特质(表面特质(surface traits))  一群看上去是关联的特征或行为,或者说从外部行为能直接观察到的特质表面特质不是一种解释的概念,而是一种观察 n根源特质(根源特质(source traits)) 指行为特征间相互关联的内在倾向性。

      它是单一的、独立的人格维度,是人格的内在因素和行为的最终根源 n二者关系二者关系  根源特质是表面特质的原因,它控制着表面特质聚集的变量,控制着一个人所有的惯常行为一种根源特质可以影响多种表面特质而表面特质是根源特质的表现,每一种表面特质都来源于一种或多种根源特质 18 000   4505   16 因素分析简例 A组n抱负n决断n忍耐n坚持n创造性成就 B组n同情n合作n友好n仁慈n关怀人际亲和 卡特尔的16个根源特质n 高分者特征高分者特征 低分者特征低分者特征n1乐群性:外向与热心 冷漠与刻薄n2聪慧性:聪明与抽象思考能力强 愚钝与抽象思考能力弱n3稳定性:沉静与情绪稳定 不稳定与易激动、易烦恼n4恃强性:武断、好斗、固执(称支配性) 温顺、随和、谦逊(称顺从性)n5兴奋性:热情与活泼 冷静与严肃n6有恒性:尽职尽责、有道德 玩世不恭、漠视规则、苟且敷衍、 缺乏奉公守法的精神n7敢为性:胆大与冒险 退缩与犹豫n8敏感性:敏感、感情用事 理智的、讲求实际与自恃其力n9怀疑性:怀疑与警觉 依赖随和、易与人相处。

      n10幻想性:想像与心不在焉 现实与脚踏实地n11世故性:老练与精明 坦率与朴实n12忧虑性:不安与焦虑 自信与满足n13实验性:思想自由与求新、不拘泥于现实 保守与传统n14独立性:自立与足智多谋 依赖、随群附和与遵从n15自律性:自律严谨、受约束与强迫 任性和松懈n16紧张性:紧迫感与紧张 无拘束与沉着镇定 特质的种类3n体质性根源特质(constitutional source traits) 由内部的生理状态或先天遗传因素决定的 根源特质(如,兴奋性、情绪稳定性等 )n环境养成特质(environmental-mold traits) 由后天经验、环境影响而形成的根源特质(如独立性、有恒性等 ) 特质的种类4n能力特质(ability traits) 有些特质是决定一个人处理问题或事情的成效的 n气质特质(temperamental traits) 由遗传决定的,它表现为一个人情绪反应的强度和速度。

      n动力特质(dynamic traits) 一种启动人格的特质,也是人格的动机因素它使个体趋向某一目标,包括生理趋力(能)、态度和情操 (二)人格动力n人格动机:能和外能人格动机:能和外能n能能(erg):一种体质性动力根源特质,与内驱力、需要或本能类似n外能外能(metaerg):一种环境性动力根源特质,它来自外界环境因素 n情操情操(sentiment):学习而来的、重要的动力根源特质结构,它使个体注意某种或某类事物,以固定的感受对待它们,并以一定的方式进行反应 n态度态度(attitude):更具有特异性,在特定情境下,对特定事物,以特定方式进行反应的一种倾向 能 情操 态度(关系:辅助) (三)人格的发展n遗传和环境交互作用n约2/3取决于环境,1/3取决于遗传n遗传造成的差异与环境造成的差异呈负相关n早期生涯对人格发展的重要性n7岁前基本形成n随年龄增长,人格趋向稳定 (四)人格研究方法n归纳归纳—假设假设—演绎螺旋式法演绎螺旋式法 n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 (factor analysis) 从大量的相关变量中抽取出最基本的维度或因素并加以分析的统计方法 nR方法(R技术):对许多被试的许多变量进行测量并探寻其相关的因素分析法,一般用来测量许多人所具有的共同特质。

      nP方法(P技术):在不同场合下对同一个体的几种特质维度进行追踪研究的因素分析法用来评定个人独特特质结构n资料来源资料来源n生活记录资料 (Life record-data 简称 L资料)n问卷资料(Questionnaire-data 简称Q材料) n客观测验资料(Objective test-data 简称OT资料) 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问卷n卡特尔编制n适用对象:16岁以上的青年和成人n题项:187道n答题要求:每题有三个可选答案测验不计时,但应在一小时内完成;应凭自己的直觉反应进行作答,不要迟疑不决,拖延时间;尽量不选中性答案 n可以测得16种主要的人格特质因素 ;可以描述人格类型的双重因素(内外向型、怯懦与果断性、适应与焦虑性、感情用事与安祥机警性)和社会成就因素n计分:总分10分,标准分7分以上为高分,4分以下为低分,以换算后的标准分为准 三、评价贡献:贡献:n把人格分析应用于人格研究,对于心理学的定量研究做出巨大贡献 n考察了特质的决定因素和其发展,重视环境和遗传的相互作用质疑:质疑:n人的心理活动和经验能否数量化?n表面特质经过数学处理为何就得到根源特质?n因素分析的命名是一个非常主观的过程 第三节第三节 “ “大五大五””人格因素研究与应用人格因素研究与应用 一、“大五”因素的来源n图普斯和葵斯特尔(Tupes & Christal ,1961)发现五个相对显著和稳定的因素 :n(1)精力充沛(2)愉快(3)信赖(4)情绪稳定(5)文雅n高登伯格(Goldberg, 202X):“大五”因素n麦克拉和科斯塔(McCrae & Costa ,202X):五因素模型(FFM)n外向性 (extraversion):表示热情、自信和有活力,善社交n神经质(Neuroticism):表示情绪的稳定性n宜人性(agreeableness):表示利他、友好、富有爱心n责任心(conscientiousness):表示克制和严谨n (成就意志、工作纬度)n开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 :对经验持开放和探求的态度 n “智慧”nocean 大五人格问卷麦克拉和科斯塔修订的NEO人格调查表(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 NEO PI) )最初只用于测量人格的神经质(Neuroticism)、外向性(Extraversion)和对经验的开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后来于202X年又增加了两个新维度,即宜人性(Agreeableness)和谨慎性(Conscientiousness)的成人。

      作者于202X年出版了NEO人格问卷的修订版NEO PIR该问卷仍包括自我报告和他人评定两种形式,适用于16岁以上的青少年和成人每种问卷由240个陈述句组成,如,我经常感到无助,并希望他人能解决我的问题用五点量表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进行评定记分 中国人人格结构的“大七”因素模型王登峰等(202X)提出外向性:活跃、合群、乐观善良 :利他、诚信、重感情行事风格:严谨、自制、沉稳才干:决断、坚韧、机敏情绪性 :耐性、爽直人际关系 :宽和、热情、处世态度:自信、淡泊 二、“大五”因素结构理论n一致性(性别、年龄、文化)n生物遗传性n差异相似性n稳定性(成年后)n麦克拉和科斯塔(202X)构建了五因素理论(FFT) 五因素理论(FFT)n关于人格心理学所涉及的5种人格变量的分类,并由此建构的人格心理学知识架构模型:(1)基本倾向(basic tendencies),包括个体的先天遗传倾向、生理特征、生理驱力、人格特质人格特质、认知能力和心理障碍易发点等;(2)特征适应(characteristic adaptations),各种心理特点,即胜任感、态度、信仰、目标和人际适应等;(3)自我概念(self-concept),即自我、认同和自我叙述的人生故事等;(4)客观传记(objective biography),即一个人真实的生命过程(输出);(5)外部影响因素(external influences),即发展、历史、文化、特殊情境和社会影响等 n示意图n观点:人格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有收入、产出和一个已确定的内部结构。

      生物基础生物基础客观传记客观传记个人思想、感情和行为的实录基本倾向基本倾向 神经质 外倾性 开放性 宜人性 尽责性特征适应特征适应技能、习惯信仰、计划目标角色、关系外部影响外部影响社会文化制度规范情境压力生活事件自我概念自我概念自我图式自我评价 基本观点n抽象的基本倾向包括人格特质,它区别特征适应n行为结果来自特征适应与外界影响的交互作用n特征适应的发展来自基本倾向与外界影响的交互作用n基本倾向及其长期发展由生物基础单独决定n问题:人格特质是否直接影响行为或经历? “大五”人格结构模型的应用n诊断临床障碍和治疗心理疾病中的作用 人格因素是预测幸福感的最稳定和最有效的因素n人才选拔与测评中的作用外倾性和开放性是职业和工业心理学的两个重要因素尽责性:工作绩效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